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

錢穆、松江府嘉善縣人,他的父親錢彥林是當地有名士紳,更是被譽爲民族英雄的明末少年英傑夏完淳的岳父,也就是說,錢穆是夏完淳的小舅子,還有重要的一點,夏完淳與錢穆尚處年幼時,便拜了陳子龍爲師,而不管是陳子龍還是夏允彝、夏完淳父子,都是朱由檢非常敬重之人。

錢彥林性格豪爽、爲人仗義,原先的歷史中,在大明亡時他積極參加抗清,組織義軍,後來因掩護夏完淳的老師、抗清義士陳子龍而被捕,和女婿夏完淳同一天爲國捐軀,浩然正氣,可歌可泣。

其兩個兒子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夏完淳也非常要好。

長子錢熙風姿玉立,才氣縱橫,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輩人之一,在夏完淳十六歲時便因參加抗清活動,積勞成疾去世,夏完淳傷心不已,曾寫下“千古文章未盡才”的悼語。

錢熙之弟錢默八歲即能寫詩,十五歲成進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譽,併爲夏完淳寫過一篇《神童賦》,被傳爲佳話。明末家破人亡後,錢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終。

由於朱由檢穿越而來,現在的歷史已經偏離了原先的軌道,無數人的命運也被徹底改變。

崇禎十年中試的夏允彝,已經從長樂知縣被擢爲福州知府,夏完淳這位少年英才於十六歲在老家晚婚,現攜妻子家人租住京師東城,他本人也以舉子的身份就讀於皇家理工學院,準備參加明年的春闈。

錢熙因自幼身體積弱,已於崇禎二十一年間病逝,而今年十七歲的錢穆卻並未在上科中試,因其仰慕吳偉業才華之故,現以舉子身份入職皇明週報做了一名採編。

錢穆才華橫溢,爲人正直,雖出身官宦世家,但因受老師陳子龍的影響,自身並沒有沾染什麼惡習,十七歲的年紀卻並沒有娶妻納妾。

入職報社後,更是以四處奔走、體察民情、爲民仗義執言爲己任,昨日夜市風波便是明證,雖說行舉有魯莽之嫌,但其爲國爲民的滿腔熱忱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在事發後,因爲有朱媺娖的介入,錢穆回到報社並未將遭遇刊發於第二天出版的報紙上,這一點可以得出結論:這位少年郎昨夜之舉純粹是出自公心,並不是爲了邀名,其明事理的作風還是頗爲令人稱道的。

在理清了各方面關係背景,知悉了宛平縣加徵初衷後,朱由檢吩咐下去,召集閣臣於昭仁殿議事。

要說這國運跟每個人的氣運真的有相似之處,那就是越順的時候,幹什麼都順,點子越背,真是喝水都能嗆着。

隨着各方面局勢的徹底轉好,大明國運也逐步走上正軌,各地持續多年的天災也呈現出大幅度降低的態勢。

往年每到夏季,內閣每天都會接到諸如水患乾旱、橋塌路陷等等壞消息,閣臣們不是會商某地災情,就是行文各地官府,劃撥錢糧物資救災的同時,允許地方官動用權利展開積極自救,儘量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重大威脅,確保更多黎庶生命財產安全,可以說內閣從上至下幾乎每天都忙的焦頭爛額。

但是從崇禎十七年起,地方官府每年上報天災的緊急奏報逐年遞減,尤其是今年,時值仲夏,眼看着暑天即將過去,各地請求撥付錢糧物資救災的本子卻是寥寥無幾,這般國泰民安的景象也讓內閣大佬們舒心無比,身心輕鬆之下,甚至有閣老在入夜後,穿着寬袍大袖的道袍,輕車簡從深入鬧市之中,如常人般盡享各種美食,此種場景可是歷朝歷代極少有過的。

“不知聖上因何召集臣等前來?

莫非夏日炎炎、酷暑難當之下,聖上欲領臣等往後海一遊?”

國事日盛之下,就連一向嚴肅的首輔孫傳庭也難得的開起了玩笑。

大明皇帝有邀約重臣於夏日前往後海避暑的習慣,但這一切自天啓年間便戛然而止。

局勢敗壞如斯,皇帝和重臣們哪還有心思乘涼避暑,朝堂上整日除了爭吵就是謾罵,皇權日漸式微之下,羣臣私心更重,君臣之間離心離德,從而導致局面的進一步惡化。

“哈哈!

若是孫卿不提,朕都忘記這茬了!

明日上值之後,卿等處置完各自公事,便去後海休憩一日!

大伴,稍後吩咐下去,叫宮人準備妥當!”

朱由檢從善如流,笑着接下了首輔的話茬,隨後側身對一旁的王承恩囑咐道,王承恩趕忙躬身應下,羣臣自是起身施禮謝過。

這位皇帝雖說很多時候喜歡獨斷專行,但對臣下卻稱得上寬厚仁慈,從不因小節而惡人,與之相處既感親切又不因此失去敬重,這種氛圍實是令人舒適的很。

“朕今日招卿等入宮,所爲乃是宛平縣加徵一事,想來諸卿已有耳聞,卿等對此有何建言,儘可暢所欲言!”

昨夜郭鬆年回返之後,立即找到知縣宋元利、縣丞孫吉林,把剛剛發生的一幕詳細告知,三人緊急商議一番,連夜把加徵一事的原委寫進題本,並於今日上值的第一時間送入內閣之中。

“啓稟聖上,宛平縣之題本,臣等均已覽畢,雖說其有擅專之過,但其情也屬無奈。

臣以爲,聖上曾再三申明以利民、恤民爲根本之國策,今宛平縣未經朝廷同意,便強自加徵附加費用,雖情有可原,但擅權之風不可助長,故宛平知縣人等當處以罰奉三月,以儆效尤!”

孫傳庭起身施禮後,稟明瞭內閣對宛平縣諸官的處罰建議,所用的是未經上令越權自決的名堂,處罰的力度也算合理,畢竟官員俸祿大漲的情形下,罰去三個月收入也是很讓人肉疼的一件事。

“此事就依內閣之議吧,旨意稍後便發出!

不過,宛平縣此舉倒是引起朕的些許聯想。

現今賦稅之額度近在朝廷掌握之中,地方官府週轉起來十分不利,朕以爲,此事倒是有可變通之處!”

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
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