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

崇禎九年臘月二十八,鄖縣城外盧象升所部駐地一片歡聲笑語,每個營地的將官士卒臉上都滿是喜悅之情。

兵部武選司郎中何楷帶着相關人等趕到了這裡,在當衆宣讀了聖旨以及朝廷對將官士卒們的升賞後,全軍上下無不感到歡欣鼓舞。

何楷宣旨完畢就去了鄖陽府暫歇,然後再趕回京師。眼看過年還要被安排遠離京師前來出差,何楷當然不高興。再說雖是身爲兵部郎中,但他從來不喜行伍中人,這次出差也無甚油水,有盧象升這種新晉大學士在,他也不敢公然索賄。

在得知自己的升賞後,祖寬等人之前的種種不滿徹底煙消雲散。

祖寬由總兵一躍成爲正一品的大將,已經超過了他的父親,與他的伯父比肩,並且還有恩蔭。這讓他志得意滿的同時,心裡又有些說不出的滋味。

李重進更是喜笑顏開。

他和祖寬奉命前來內地剿賊時,內心也是十分的不滿。沒想到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從一個遊擊一步步晉升到總兵頭銜。他心裡清楚,若是他一直待在遼東,到死能混上個參將就算不錯了。

人都是自私的,誰不希望升官發財、光宗耀祖?

可遼東的高級將官名額是有限的,就算朝廷批下來,升職的也都是和祖家沾親帶故的人。

在遼東,武將升職不論戰功,論的是裙帶關係。

沒有關係和背景,就算你戰功再多也白搭,混到遊擊也就到頭了。

但是一旦有戰事,你這個遊擊得帶頭出戰,戰死算你倒黴。

李重進並不在祖家的小圈子內,若不是百餘年來數代一直戍守遼東,並且能打能扛,他連個遊擊也當不上。

自己在遼東也算拼盡了全力,祖家的恩德已經報答了,我李重進再不欠祖傢什麼了,接下來該是報聖上的賞識之恩了。

李重進暗自下了決心。

黃得功、秦翼明、高其勳、吳羣等人自是對朱由檢更加的忠心。衆人都覺着自己沒有白白付出,所有的辛勞都得到了最大的回報。

盧象升表面上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其實心裡對朱由檢感激之情用語言難以表達。

士爲知己者死。

自己從河間知府榮升至大學士之高位,雖說期間也是全身心爲大明付出,但若無聖上賞識與恩典,若非聖上爲其擋住了朝堂之上的無數攻盰,自己的仕途並不如現下一般的坦途一片。

盧象升知道自身的弱點:太過耿直,不屑於陰謀詭計,善謀事而不善謀身。

這樣的性格按理說不適合身列朝堂之上。若是遇見耳根子軟的皇帝,自己功勞再大,也會在各種構陷之下黯然退場,甚至會落個身敗名裂的結局。

當今聖上實乃胸懷寬廣的明君。自崇禎八年後,聖上一改之前急躁多疑的性格,變得穩重大氣、英明睿智。

不管是在自己還是洪承疇、孫傳庭的使用上,今上始終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再鼓勵臣下放手施爲,大膽任事。並且從後勤物資上給與了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這才使得原本艱難無比的剿賊戰事變得越來越輕鬆。

現今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官軍士卒,都對徹底剿滅流賊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一掃之前悲觀疑慮、士氣低落的態勢,此前的危局已經徹底扭轉過來。

闖賊已經授首,陝西基本平定,只要把面前的獻賊等部斬殺,禍亂大明十年左右的流賊便會全部蕩平,關外跳梁也終將難逃敗亡之下場。

在外征戰多年的各路人馬對於過年並無太過重視。尤其是天雄軍的將士,從崇禎二年起便跟隨盧象升征戰南北,已經數年不曾回到家鄉;比起已經陣亡的弟兄來講,能活着便知足了,過不過年無所謂。

崇禎十年正月初八日,京營的兩隻兵馬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行軍,終於抵達鄖陽府。在得知盧象升紮營於鄖縣後,神機營總兵茅元儀與伍軍營總兵馮勳在安排好紮營事宜後,各自帶着親兵聯袂趕到三十里外的鄖縣,拜見東閣大學士、五省理臣盧象升,聽從盧象升對此次鄖陽之役各路兵馬的部署和安排。

竹山縣衙大堂內,八大王張獻忠踞坐於本是知縣升堂辦公的大案之後,義子艾能奇披掛整齊,手按腰刀立於他的身側。

堂下分別擺放了兩排交椅,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曹操羅汝才、闖塌天劉國能帶着各自手下的大將坐於椅子上。

羅汝才瞅了一本正經的張獻忠一眼,心中暗道:日你孃的,大夥兒都是義軍,憑甚你坐在上頭!俺們甚時成了你的手下?

劉國能則是心中暗想:李老四不知有無見到巡撫大老爺,也不知朝廷對俺們歸降是何想法。

接到張獻忠請各路頭領前來竹山商議大事之前,劉國能便已將常年跑外的李老四遣往襄陽,讓他攜帶重金收買官府中人,以求能見到在襄陽的湖廣巡撫方孔炤。

羅汝才大大咧咧地開口道:“俺說八大王,此番讓俺們來爲的甚事?莫不是又捉了好多美人兒要分與俺們幾個?”

熟悉他秉性的賀一龍、老回回等人哈哈大笑起來。

羅汝才生性好色,帶着部衆輾轉各地破府滅縣後,第一件事就是讓手下蒐羅美婦供他淫樂。現在他的帳中還有數十名大明各地的婦人,白晝宣淫對他來講已經是家常便飯。

張獻忠大手一擺,笑道:“些許婦人算得甚事?一會走時俺送你老羅幾個!”

羅汝才一聽真有美人,適才心中的不滿頓時煙消雲散,他拍掌笑道:“八大王硬是爽快!俺曹操承你這份情!”

張獻忠收起笑臉正色道:“俺今日請各家頭領前來,是有要事要與大夥兒商議!這可是事關俺們各路義軍生死的大事!各位頭領須得打起精神來纔好!”

衆人見他如此正經,也就收起嬉笑玩鬧的神態,紛紛坐正身子聽他繼續講說。

張獻忠滿意的看着衆人的表現,側身前傾,一直手臂搭在椅子的扶手上,另一隻手肘支於大案之上,目光來回掃視衆人繼續道:“俺家孩兒前番去襄陽採買物資,打聽到一個信兒:高闖王在陝西被擒,送到京城後被朝廷給颳了!闖王大軍全軍覆沒!”

堂下衆人聞聽之後都是相顧失色。

不管衆人明裡暗裡的說些風涼怪話,但心裡不得不承認,高迎祥的勢力遠非自己可比。尤其是他手下的近兩萬蕃漢精騎,其餘的流賊全部加起來也不是個兒。

這麼強橫的人物,咋說沒就沒了?這是哪路官軍如此強悍?

這樣不怪他們,在這個信息極度閉塞的世代,幾月前壽州之戰的消息他們也是一無所知。這數月間他們一直在深山河流密佈的襄陽府境內流竄,對外界發生的大事無從知曉。

回過神來後,賀一龍搶先開口道:“八大王,這信兒可準?是哪路官軍敗的闖王?”

他是延安府綏德州人,與高迎祥算是鄉黨,雖然因不耐受人管制加入高迎祥的隊伍,但對這個鄉黨還是甚感佩服。

曹操接口問道:“高闖王手下那兩萬精騎可不是吃素的!俺們與官軍交手多年,能打的就那麼幾隻人馬,不曾聽說有哪一路官軍有本事將高闖王一口吃下啊?”

張獻忠沉聲說道:“數月前俺與高闖王合兵攻打壽州,沒成想被官軍內外夾擊打了埋伏,之後俺才帶着手下從南直隸一路跑到此地,高闖王部衆損失亦是不小。眼見官軍大軍聚集而來,不得已下往陝西而去,結果在西安府叫陝西巡撫孫傳庭帶人給擒住了!”

張獻忠說到高迎祥被擒時,面上表情十分沉重,但心裡卻仍舊覺得舒坦無比。

老回回馬守應詫異道:“這孫傳庭是哪裡出來的?竟比洪承疇還要厲害不成?看來陝西是去不得了!”

張獻忠點頭道:“老馬說的沒錯,陝西不能去了!那邊本就有洪承疇在,現在又多了個更能打的孫傳庭!俺要說的可不止是高闖王的事,俺們現下也有麻煩了!”

本就被高迎祥被擒殺一事弄得心思不屬的衆人,聽到他的話後更是緊張起來。

張獻忠肅聲道:“過年前手下報知與俺,似是有官軍哨探前來窺伺俺們!俺隨後遣人一路往北查探,結果到了鄖縣以南便看到官軍在路上設了卡,再想往前已是不能!這就是說,鄖縣現下來了官軍,有多少人馬不知!俺琢磨着,來的定是盧閻王!官軍就是在壽州打俺們埋伏的那幾路!”

老回回雖聽說過盧象升的名字,但從未與他交過手。

曹操急忙問道:“這個盧閻王的名字俺聽書過,據說挺能打。八大王,你跟他交過手,你說說,盧閻王比洪承疇和敗了闖王那個誰更厲害?”

賀一龍道:“厲害不厲害另說,現下要緊的是探清官軍多少人馬,要是人多俺們就跑,人少的話俺們就跟他幹一仗!”

張獻忠得知有官軍前來後,立刻就知道是盧象升來了。

現在高迎祥敗亡,義軍裡有名氣的就他和老回回等人了,朝廷是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的。

張獻忠知道官軍會來找他,但沒想到來的如此快。

只有打敗或者擊退盧象升,他打算在黃茅關長期經營的策略纔會繼續下去,不然還得繼續跑路。

潘獨鰲和徐以顯對他佔據鄖南作爲根據地的策略也是極爲贊成,並且用本朝太祖的例子來鼓勵他:若想成就大事,須得據有一地,若是還如從前那樣四處流動,那樣永遠是賊寇。

但潘獨鰲認爲黃茅關一帶地勢雖然險要,但還不足以當成真正的據點,獻營的最佳根據地就是蜀中。

只要進入道路難行的川蜀之地,然後再去尋找到合適的落腳點,數年之內獻營將會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

張獻忠雖然覺得二人所言在理,但有些不捨得放棄經營了數月的兩縣之地,就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官軍已經來了。

據手下探知,竹山東北方向的板橋山附近已現官軍身影,人數當在幾千人。

板橋山離竹山只有四十餘里,要是現在開始向西南的大昌、大寧撤退,官軍察覺後很快就會追上來。

若是往南跑,則會進入水網密佈的荊州府,要是遇有城池阻隔,還是會讓官軍包了餃子。

往東則是襄陽府,老回回等人剛從那邊敗回來沒多久,那邊的官軍人數也是不少。

現在跑路不是最佳選擇。戰陣之上,只要一方開始後退,哪怕是正常後撤,若是對方緊追之下,撤退很容易會變成潰敗。尤其是對於組織性、紀律性極差的流賊來說,這種事十有九成會出現。

何況要從竹山撤往大昌,中間路途足有幾百裡,並且中間還有數道河流,道路複雜難行。

更重要的是,無人帶路。

張獻忠並不是雄才偉略之人,他來到鄖南後並未想過要去蜀中,所以沒有遣人去探路。

在前路不明、後有追兵的情形下,基本不可能帶着一兩萬人馬安全撤離。

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聯合老回回等人,據守竹山、房縣一帶,實在不行再往大山裡跑。

不過真要再敗一次,想要恢復元氣就要看運氣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
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