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

這次來到大明的東印度公司貿易代表還是巴列維特,而荷蘭特使依舊是範布隆霍斯特,而大明方面負責接待的仍舊是方以智和鄭芝鳳這兩位巴列維特的老熟人。

在一番寒暄客套之後,雙方的會談正式開始,巴列維特也將此次前來的目的做了選擇性的闡述,其大意便是想加深與大明帝國全方位的合作,以便保住荷蘭和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巨大的經濟利益,確保大明的各種商品能夠遠銷到遙遠的歐洲各國。

當然了,最後這個理由看上去是爲了大明的利益着想,實際上則不然,荷蘭和東印度公司這次遇到了大麻煩,因爲在歐洲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所以,荷蘭政府不得不捨近求遠,前來因兩次擊敗西班牙軍隊而名震歐洲的大明尋求得到幫助和支持。

荷蘭人這次得罪的是數十年來強勢崛起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究其原因,不僅是幾十年來荷蘭人掙的錢太多,引起了歐洲各國,尤其是英國強烈的危機感,而在某些方面,荷蘭人做的的確是太過分了。

幾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紀末,在結束了內戰之後,英國在歐洲脫穎而出,先後挫敗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海軍,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壟斷局面,並逐漸發展爲後起的卻又是強大的殖民主義國家。

而荷蘭人憑藉着佔歐洲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世界運輸船隻的三分之一的商船數量,幾乎壟斷了世界海上貿易。

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糧食,由它運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類、法國的手工業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產品,由它運往北歐,大明的絲綢、瓷器、棉布、紙張、白糖由它運往歐洲。

不僅如此,荷蘭商人還到處排擠英國商人。

在俄國和波羅的海各國,在北美殖民地和東亞各國,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區,荷蘭人倚仗資本雄厚,基本土壟斷了各國的貿易。

而就在去年,荷蘭政府又與丹麥簽訂條約,獲得貨船免稅通過鬆德海峽的權利,從而掌握這一地區的貿易優勢。

最令英國人不能容忍的是,荷蘭竟然在英國水域肆意捕撈魚蝦等水產品,甚至把這些水產品拿到英國市場上高價出售,牟取厚利,這些情況早已激起英國資產階級的憤怒。

去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西曆一六四四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航海條例》這一對荷蘭有着致命影響的針對性政策,並隨後宣佈,此條例於今年起開始生效。

《航海條例》規定,一切輸入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載運,或由實際產地的船隻運到英國,這其實就等於公開宣佈,不允許荷蘭這個二道販子從中賺差價了。

這一條例的實施,對荷蘭這個一向以商船多、體積大、效率高、組織完善而成爲貿易中介國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爲此,荷蘭政府和東印度公司多次公開反對英國這一政策,呼籲英國政府廢除這一條例,但卻遭到了英國政府的堅決拒絕。

荷蘭方面擔心的是,條例生效後,會不會引發其他歐洲國家的羣體效仿,畢竟最近幾十年中,荷蘭通過壟斷各國之間的貿易獲取了鉅額利潤,而荷蘭本身的製造業,除了造船之外,根本沒有其他可供外銷賺錢的產業,一旦世界中間商的地位被削弱和摧毀,那荷蘭很快便會衰敗下去。

以商業立國而沒有強大實業支撐的國家,往往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荷蘭人雖然並不知道中國這句警示名言,但對其中的道理還是非常清楚的。

爲了保住現在以及將來長遠的利益,荷蘭政府決定,與英國開戰,擊敗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維護自己的海上霸權地位。

其實這也是荷蘭方面不得已之下的選擇。

因爲在此之前,英國海軍艦隊已經開始控制多佛爾海峽和北海,試圖切斷荷蘭與外界的一切聯繫,迫使荷蘭人投降。

另外,英國還派出艦隊到蘇格蘭北部襲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銀船,到北海擊沉或捕獲荷蘭的捕魚船,甚至進入波羅的海,破壞荷蘭和北歐、東歐方面的海上貿易。

毫無疑問,這種戰略戰術的運用對於荷蘭經濟方面的打擊是致命的,爲此,荷蘭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

荷蘭方面制定的戰略是以強大的艦隊爲商船護航,強行通過多佛爾海峽,確保與外界的聯繫。

然而,荷蘭海軍雖然在數量上佔據極大優勢,但在炮船火力配備上,比起英國海軍來卻是差了一大截。

巴列維特來大明之前,雙方海軍艦隊在多佛爾海峽發生激戰,最終荷蘭方面損失了三十餘艘各型號的炮艦,而英國方面則是有十餘艘炮艦被擊毀擊傷,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但是,在英國海軍絞殺式的封鎖之下,荷蘭經濟最薄弱的一面——過度依賴對外貿易,很快就暴露出來了。

由於長期無法出海貿易,已經有少量的船主破產,不少家庭失去了收入來源,照此情形持續下去的話,荷蘭經濟將會處於一種民窮財盡的窘境,而這一點已經以肉眼可見的方式逐漸迫近。

現在只有兩種方式能夠解決眼前的困境:第一,快速擊敗英國海軍,恢復戰前的狀態;第二,與英國政府和談,承認《航海條例》,並承擔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後果。

而荷蘭政府在進過數次商討之後最終決定,爭取在做出某些妥協之後,與大明帝國達成協議,雙方海軍組成聯合艦隊,將英國海軍徹底擊敗,保護海上貿易的安全。

大明北海艦隊旗艦“崑崙號”正是在荷蘭人的幫助下建成的,這種巨無霸級別的鉅艦也是荷蘭方面的一種全新嘗試,由於造價高昂、建造週期太長的緣故,荷蘭海軍並沒有訂製“崑崙級”戰艦。

數十年來縱橫於大洋之上,讓荷蘭海軍高級將領們養成了天下無敵的心態,直到碰到英國艦隊。並且無法短期內將其擊敗後,荷蘭高層人士這才意識到,以往的固步自封是多麼的可笑和幼稚。

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章 皇莊1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
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章 皇莊1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