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範家

張家口堡位於宣府鎮的西北面,北面緊鄰長城隘口,西面是萬全右衛駐防之地,自宣德年間築堡與蒙古部落通商互市以來,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張家口堡的範圍逐漸擴大,並且從剛開始時的週期性小規模市場,演變成爲今天日常交易的大型商鎮,堡內十餘條縱橫交錯的寬街窄巷相互通聯,沿街商鋪林立,各種商號的旗幟飄揚,綢緞、米麪、茶葉、瓷器、馬鞍、銅鐵器具擺滿各個商鋪的貨架,前來交易的以蒙古人爲主,也有不多的來自西域的色目人,他們的商品主要是馬、牛、駝、羊、皮張、毛氈和貴重藥材鹿茸、麝香、葡萄酒、香料等物。

張家口堡演變爲大型商鎮後,來自大明各地的大商賈建造了數十座深宅大院,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這些大宅子雖然佔地廣闊,院內房屋林立,雕樑畫棟,但缺少了江南園林那種精緻和幽雅,盡顯出濃濃的土豪味道。

位於堡內中心位置的範宅內熱鬧無比,今天是範家老爺子範明六十壽辰,前來祝賀的大小商賈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一些蒙古部落派來的使者,這都是靠了範家長子範永鬥多年來積攢下的人脈,範永鬥爲人豪爽仗義,與他有生意往來的各色人等,都對他的信義和出色的生意頭腦敬佩無比。

早在宣德初年,範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歷經七代,雖然也頗有積蓄,但在張家口堡算不得頂尖的商家,直到範永鬥接手範家生意以後,不到十年功夫,範家生意越做越大,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廣,從當初的茶葉、瓷器爲主,擴展到糧食,藥材、布匹、綢緞、毛皮等等,就連朝廷禁止的鐵器,範家也在偷偷販賣,範家的家產十年之間翻了數倍,真金白銀就是硬道理,現在範永鬥不僅是範家的掌門人,甚至隱隱成爲張家口堡商界的領袖。

範宅今日大門大開,意氣風發的範永鬥正站在臺階上迎客,一張平凡樸實的臉上滿滿的都是笑意,與接踵而至的來賓見禮寒暄着,大門內擺着長長的桌案,範家數名識字的掌櫃站在桌後,接過前來賀喜的賓客手中的禮單,大聲宣唱來賓姓名,賀喜禮品種類數量等,宣唱完畢後,禮單上的物品則由腳伕挑着擔子,在範府下人的引領下,從側門直接擔到庫房。

小商人的禮物大都是不值錢的物品,如綢緞布匹茶葉筆墨等物,但禮輕情意重,況且範家不差這點東西,要的是人氣,只要客人來到,哪怕是空手,也會受到熱情的款待,範府的家風就是如此,低調樸實,熱情好客。

一些大商人送的禮物可就不一樣了,有的知道老爺子信佛,出手就是一尊金佛,是內地的能工巧匠精心鑄造的,有的也送佛像,是白玉雕成的觀音大士,面部神態表情栩栩如生,也是價值不菲,有的送上美婢,關係密切的直接用銀子賀喜,比如鉅商王登庫等人,賀禮就是五千兩白銀。

近午時分,賓客基本到齊了,範永鬥吩咐開宴,範府的丫鬟僕從端着佳餚美酒,流水般穿梭於各個擺着席面的院落之間,隨着美酒佳餚的下肚,整個範府喧鬧無比,或相熟或陌生的商人們坐在一桌,一邊吃喝一邊互相打聽生意上的消息,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大家都藉着這個場合儘量多結交一些朋友,多打聽一些消息,一條在別人口中不起眼的消息,說不定就會轉變成或大或小的商機。

範府花廳的正席上,坐着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樑家賓、田生蘭、翟堂、黃永發等七名赫赫有名的鉅商,範永鬥在主位相陪,範明老爺子敬了一杯酒後,藉口身體疲乏後去了內宅,把主位讓給了大兒子。

黃花梨打造的八仙桌上擺滿了各種涼熱佳餚,範府爲了籌備此次壽宴,除了自家的廚師外,還專門從宣府、大同最有名的酒樓請來了最好的廚師,以便給來賓提供精緻的美食。

範永鬥端起酒杯,滿面春風的道:“今天各位兄長賢弟能親自到場,給我爹祝壽,我範永鬥心裡熱乎乎的,我們兄弟交往多年,不管是生意上還是人情上,都是互相幫襯着,難得今日大夥能湊到一起,我敬諸位一杯,我先幹了!”,說罷,一揚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將杯口朝下,示意杯中酒確實喝乾,這是表示對客人的一種尊重。

其餘其人紛紛端起酒杯喝了一杯,範永鬥招呼道:“來來來,大家動筷子,嚐嚐宣府狀元樓大廚的手藝如何!”

衆人紛紛拿起筷子,吃口菜壓壓酒意,對於這些豪商來說,什麼樣的美酒佳餚沒有吃過?所以各人略略品嚐一番就放下了筷子。

和範永鬥並肩坐着的是王登庫,八人中以他年紀最長,今年已過五旬,由於經營有道,也是家底最厚實的一個,他的生意以糧食爲主,這幾年西北持續大旱,每石糧食漲到了三兩,王登庫靠着敏銳的嗅覺,早前幾年便屯下了大批糧食,這幾年一漲價,王家豪賺了大把的銀兩。

他夾起一塊熊掌放入口中,放下筷子慢慢品味着,嘆道:“掄起這熊掌的做法,這狀元樓說第二,別人沒敢說第一的,味道醇厚,入口即化,回味甘甜,這廚子真是絕了!”

範永鬥笑道:“這還不簡單,老哥哥這麼喜歡,小弟待會就把廚子買下來送到府上去,以後哥哥想吃隨時吩咐就行!”

其餘諸人笑嘻嘻的看着他倆,對於他們來說,最不缺的就是銀子,看中什麼買就是了,一個廚子而已。

王登庫嚥下口中的熊掌,端起茶水品了一口道:“老弟的心意哥哥領了,這事我看還是免了吧,人家狀元樓指着這道名菜招徠客人呢,買了這個廚子等於砸了人家的招牌,斷人財路這事咱們不能幹。”

打橫坐着的靳良玉比王登庫小几歲,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笑道:“王老哥,這話可不像你說的啊,人家大同府美仙院的當紅頭牌不是被老哥給買下來了嗎?那可是個十六歲的清倌人,那時候你可不管是不是人家美仙院的搖錢樹了,硬生生花了一萬兩銀子啊,這會又講究開了,保不齊有啥事俺們不知道呢!”

衆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王登庫一輩子最愛美食美女,尤其是美女,只要看上了,不管是風塵中人還是良家女子,花多少錢也得買回來,五十多歲的人了,侍妾居然有二十多個,也不知他這把老骨頭怎麼禁受得住。

王登庫見衆人大笑,絲毫不以爲意,反而得意的笑道:“你懂個甚,男人這輩子要是沒找過幾十個絕色女子,那豈不是白活了,賺了這麼多銀子,不去享受,那和土坷垃有啥兩樣?小靳你最摳門,家資百萬,找個女人還得偷偷摸摸去暗門子,也不怕人家笑話!”

靳良玉頓時一臉窘狀,他本姓張,家裡世代爲農,家中兄弟五個,平日裡飯都吃不飽,十幾歲時進入一家商行當夥計,因爲聰明伶俐,吃苦耐勞,很討東家的喜歡,過了幾年主家把女兒許給了他,東家就這一個孩子,所以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入贅,這在那個世代是很難接受的,因爲生的孩子要跟女家姓,如果入贅會被街坊鄰居戳脊梁骨,家裡人也會跟着蒙羞,但靳良玉卻不想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選擇入贅,爲此他父親到衙門和他斷絕了關係,他也跟了東家的靳姓。

靳良玉入贅之後接手了靳家的生意,憑藉着靈活的頭腦,敏銳的眼光,幾年功夫便將原本的生意打理的有聲有色,後來他涉足茶葉生意,親自帶着馱馬載着茶葉深入大草原,回程時帶回交換來的馬匹羊羣以及牛皮等物資,轉手賣給內地客商,這一趟來回就賺了幾千兩銀子,也探出了一條黃金之路,靳家也從一個小康之家一步踏入中等商人的圈子,後來一個偶然機會結識了範永鬥等另外其人,經過數次互相交易後,發覺彼此投契,於是互通有無,擴大了經營範圍和規模,經過數年的積累,此時的靳良玉已堪稱富豪了。

雖然有了花不完的銀子,但靳良玉卻是一直對他的丈人一家敬愛有加,他和靳家小姐生了一子一女,女兒嫁給了在座的另一位富商田生蘭的次子,十六歲的兒子正跟着他學做生意,老丈人嫌子嗣太少,要他納妾再生,靳良玉堅決不肯,他到現在還把妻子稱爲小姐,他永遠忘不了老丈人家的恩情,一個小姐能嫁給他這個窮小子,才讓他有了今天這麼好的日子。

他親家田生蘭咳嗽一聲開口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王老哥你還是說說爲啥不要這個廚子吧,這裡面有啥門道不成?”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九章 皇莊5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一百章 心安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十章 追擊2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九章 皇莊5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一百章 心安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十章 追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