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

崇禎十一年七月末,隨着氣溫的急劇下降,盛京陷落、皇太極舉火自焚的消息,也被零零散散奔逃至穆丹烏拉的八旗敗兵帶來過來。

大清亡了。

這個消息傳開後沒過多久,原駐穆丹烏拉的兩紅旗梅勒章京亦使臺密報豪格,說是兩藍旗有不穩的跡象。

脾氣急躁的豪格立來不及知會寧完我和范文程,立刻帶着部分人馬前去探查,準備予以強力彈壓,但在到達兩藍旗戰兵駐地時,突遭冷箭襲殺,雖然被護軍搶回穆丹烏拉,但當日晚間便因傷勢過重而死。

第三天,多爾袞兄弟倆率兩白旗大隊人馬趕至穆丹烏拉附近,其意不言自明。

寧完我、范文程在與兩黃旗剩餘的權貴以及兩黃旗護軍統領密商後,最終一致決議,爲了延續大清國統,應當以大局爲重,堅決不搞內訌。

隨後穆丹烏拉一衆高官顯貴郊迎大清僅剩的兩位親王入駐。

數日之後,多爾袞在衆望所歸的情形下正式登基,成爲大清第三代皇帝,並隨即將崇德四年改爲隆興元年。

由於冬季的到來,連場大雪將道路封死,再加上穆丹烏拉距離盛京太過遙遠,對於發生在穆丹烏拉這次簡單粗暴的內訌,大明一無所知。

朱由檢早就不自覺地忽視了這個殘餘勢力的存在,他的主要精力已經放在了大明各方面建設中來。

崇禎十二年五月初,孫傳庭和盧象升先後結束在江浙的公務返回京師,朱由檢在分別接見了兩位愛臣後,特意給了兩個人十天的假期,以讓這兩位出差數月之久的重臣好好與家人團聚一番。

兩人的先後回返,昭示着大明最爲繁華的江南一地新政已經得以全面實施,其他官紳豪門勢力弱小的行省就更是不在話下了。

正在進行大規模移民和開荒的湖北行省也傳來好消息,截止到崇禎十二年三月末,新設立的湖北行省共接收和安置河南行省一百七十餘萬移民,在妥善安置好移民的同時,湖北行省以及接收移民的當地官府,在司農寺派駐官吏們的指導下,還分別組織移民們大力興修水利、開荒拓田。

據不完全統計,到呈報之日爲止,湖北行省各級官府組織移民,在廣袤的江漢平原共開墾荒地一千餘萬畝,興建各種塘壩等水利設施兩萬餘座,各種灌溉用大小水渠長度達到近千里,各種用於提灌和排澇的大小水車達到十餘萬架,用於開荒耕田的大小牲畜一萬餘頭。

由於已近夏收時節,江漢平原的開荒暫時停止,各級官府正在組織移民以及當地原住民,利用夏收來臨前短暫的空閒時間整修麥場、打造脫粒農具、興建大小糧倉,以便在糧食收穫後進行脫粒晾曬以及收儲工作。

內閣在接到湖北行省的呈報後,首輔溫體仁立即召開閣臣們進行會商,並提議將作局在加大農具生產力度的同時,將大批質量上乘的農具調往湖北,用以支持移民們減少收割時間,搶在南方雨季到來前把糧食收儲起來。

司禮監接到內閣呈報後立刻予以批紅並送朱由檢過目,這份文件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便送往了天津衛的將作局。

第二天下午,第一批滿載着鐮刀、掐刀、爪鐮、麥釤、鋤頭、鐵杴桿秤、大小鬥等等各種農具的四輪馬車,在司農寺相關官吏的押運下駛出京城,沿着已經拓寬的官道向河南迤邐而去。

這批農具在運到河南與湖北搭界的府縣後,會被當地官府組織人手用人力運往道路狹窄難行的湖北境內。

崇禎十二年的開局異常的順利,各地不斷傳來的好消息,讓所有人都淡忘了崇禎十一年過年期間南京血流成河的景象。

“老爺,給王氏和程氏兩家的資費都已送過去了,明日便是良辰吉日,妾身已讓管家安排好了兩輛馬車,午時前劉氏和程氏就要進咱家的門了。

妾身想問一聲,明晚老爺是先歇息在王氏處還是程氏處?”

位於京師西城一座五進的府邸四進住宅中,孫傳庭的婦人劉氏站在自家夫君面前細聲細語地詢問道。

“一切由你安排吧!

你我夫妻二十餘載,彼此之間亦是相敬如賓、情比金堅,爲夫從無有對夫人不滿之意,夫人爲何於我不知情時行此荒唐之事?

以爲夫現下之身份,若是將來所納妾室之家有何不法之行,豈不是自尋麻煩?”

奉旨在家休養的孫傳庭端坐於交椅上,一身寬大的交領青色道袍讓他看上去並不像是一位手握重權的當朝重臣,面上的神情也帶着微微的不悅之色。

離家數月之久的孫傳庭交旨覆命回到家中的第二天,年過六旬的老孃孫李氏便命人將他喚了去,當場告知他,準備給他納兩房妾室,以使老孫家的香火更加旺盛,將來她去了地下也能對得起孫傳庭他老爹。

其實早在孫傳庭被任命爲次輔之後沒多久,孫李氏便找到孫傳庭的妻子劉氏,婉轉的把孫家香火不夠旺盛的意思表達了出來,明白婆婆是何意思的劉氏雖然心裡很不舒服,但還是當場表示,一切以婆婆的意思爲準。

劉氏嫁給孫傳庭二十年,一共替孫傳庭誕下兩女一子,長女不幸夭折,只有兒子和次女長大成人,隨後兩人再無子嗣降生。

隨着孫傳庭地位越來越高,日子徹底安穩下來之後,只有孫克敵一個長孫的孫李氏總覺着老孫家的子嗣太少,根本不像衆多豪門大戶那樣人丁興旺,於是便有了給兒子納妾的想法。

沒過多久,孫傳庭奉命南下,在孫李氏和劉氏的張羅下,很快便給孫傳庭好了兩家合適的人家。

這兩家都是小門小戶出身,並且兩家的名聲都還不錯。

王氏年滿十六歲,其父是香河縣的一名老童生,家中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家境一般,家庭收支指望其父在大戶人家教書的束脩,以及家中二十畝良田所獲爲生。

十七歲的程氏家境比王氏稍強一些,家就是京師本地人士,祖上雖沒有出仕之人,但也算是耕讀傳家的良善人家。

“老爺,你我夫妻多年,老爺的心意妾身如何不知?

可孃親說的極是,老爺位極人臣,家中卻只有克敵一子,孫家若想成爲富貴延綿之豪門,就須得多子多孫纔可!

妾身已是人老珠黃,無力再給老爺誕下兒女,若是不給老爺添置妾室,將來去了地下,妾身有何面目見家翁?

妾身只求將來家中丁口繁盛之後,老爺還能記得你我夫妻多年之情分,善待妾身及克敵和嫣兒,如此,妾身便知足了1”

孫氏強忍心中不適,依舊是低眉細眼的溫聲道。

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
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