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

孫克敵在走訪中發現,因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致,雙流縣田地十分肥沃,但經過多年的耕種,很多田地得不到歇養,地力已經呈現明顯下降的現象,在與衆多老農閒談過後,這纔有了田地輪種歇養的政令出臺。

官府發佈的這份綱要中規定,雙流縣現有田地,從今年起,一半田地改種大豆和油菜等經濟作物,另一半的五成進行深翻施肥休養,另外五成種植糧食,第二年再予以輪換。

只要這項措施得以充分貫徹落實,預計三年後,所有田地的地力將會有較大程度提升,再行種植糧食的話,產量會比之前有較大幅度提高。

這條看似荒誕的規定,是孫克敵和鄭源道等人經過大量考證以及與衆多農戶進行座談後得出的結論,雖然在推出之後引發衆多議論和不滿,但還是在孫克敵的堅持下,於全縣強行推開,

因爲有官府按照三錢一石的價格收購糧食的規定,輪種意味着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所以有部分士紳私下並未嚴格遵照執行這項新規,而是如原先一樣,在自己名下的田地中照常耕種糧食,至於大豆、油菜等經濟作物卻是少有種植。

對於這種現象,孫克敵並沒有強制命令這部分田地較多的鄉紳大戶照章執行。

而雙流縣廣大農戶基本都按照官府的要求開始輪種。

一是官府的權威和意志農戶們不敢違抗,二是現在家家不缺糧食,而且很多人都懂得輪種的好處,所以這項新規在民間遇到的抗拒力並不是很大。

除了輪種這項章程外,縣衙提出的利用緩坡荒地大面積種植油桐、油茶、中藥材的相關規定也是讓雙流縣上下人等感覺新奇不已。

因爲油桐樹、油茶樹在山間坡上雖屬常見之物,可這些樹木都是野生,人工育苗種植在本地卻沒聽說過,桐油和茶油也有人採收,但因爲這兩種樹木數量太過稀少,所以導致產量太低,農戶們好容易收集一些桐油,也都是用作塗刷傢俱所用,對外售賣的根本沒有。

對農戶們的疑問,孫克敵早有辦法。

沒過多久,他通過四海商行的關係,從湖北襄陽府重金聘請的兩名油桐樹育種育苗行家來到了雙流縣,緊接着,孫克敵安排鄭源道親自陪同兩位行家下到鄉間,勘察栽種油桐樹的地點,並招募民工開始在幾處地方修建育苗場所。

在協助移民搬遷安置的過程中,因爲移民們重建家園需要大批糧食物資的緣故,得到指令的四海商行,利用其雄厚的實力,爲這個浩大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孫克敵也因身處一線之故,沒少與四海商行各色人等打交道,也與數名大掌櫃成爲了關係不錯的朋友,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孫克敵對於經濟一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這些見聞和知識使他的眼界更加開闊,也讓他對於將來執政一方的思路也變得更加明晰。

此次由官府投資大面積種植油桐和油茶樹這個思路,就是與孫克敵與四海商行打交道時增加見聞有關。

孫克敵不止一次從幾位大掌櫃口中聽說這兩種植物產生的經濟效益,尤其是油桐樹,那可是經濟價值特別高的植物。

桐油防腐隔水,是生產油漆必須的最佳材料,每斤桐油的價格常年穩定在一分銀子左右,一畝油桐最多可栽種十幾顆,待三年成材之後,畝產桐油可達五百斤以上,按照市價一分銀子的價格計算,那可就是每畝能有五兩以上銀子的價值,刨除亂七八糟費用的話,一畝地也有幾兩銀子的收入,這可是其他任何農作物無法比擬的。

油桐樹的栽植不須佔用農田,只要在緩坡上以梯田的方式移栽便可以生長,平時也不用人精心照看,只需定期進行除草施肥便可。

油茶樹的種植與油桐樹大同小異,只是從經濟價值上要比油桐低一些,茶油主要用於食用,對於廣大缺少食用油的農戶家庭來說,如果在荒坡野地種上幾畝油茶樹,到了豐果期,彩霞果子榨汁成油,或是售賣或是自用,也不失爲貼補家用的一種好東西。

至於在油桐油茶林中間種各種中藥材,也是一種前人未曾有過的法子。

隨着醫院在大明各地有序鋪開,市場上對藥材的需求呈現出爆發性的增長,做藥材生意的商人們來往於大江南北各個府縣之間,到處搜尋各種藥材。

只不過現在的藥材基本都是鄉民去深山野林裡採掘到的野生之物,種植藥材的也只是小範圍、小面積之事,大面積栽培還沒有先例,這種新鮮事物的誕生,還需要付出較長時間來慢慢摸索。

但凡是都要有人去做不是?

孫克敵看準了藥材市場的巨大前景,所以纔將這項新事物列入到規劃之中,就算自己在雙流縣任上沒有從中獲益多少,但至少給後來者打下了一個良好開端,將來不管自己去往何處任職,都可以把其中的得出的經驗教訓拿到任上所用。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更重要的是,開歷史之先河更容易青史留名。

孫克敵相信,自己所制訂的種種舉措衆將會讓地方百姓受益無窮,而這些成果也會給他帶來無法描述的聲望。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這樣在全縣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在當年油菜即將成熟之前,第一座官辦榨油作坊也在縣城中落成,爲其提供技術支持的自然還是四海商行。

這個擁有無限市場和人脈的巨無霸,在大明經濟之道中佔有無可比擬的絕對優勢,但凡是有關生產的人才,都可以在商行中找得到。

孫克敵首輔之子的身份給他帶來了衆多潛在的隱形福利,很多他人無法辦成之事,到了他這裡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做到,無論是從資金還是技術,還是人才和市場,只要他提出來,在很短時間內便可以獲取。

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章 佈防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
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章 佈防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