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

“終於要回家了!

這歐洲人真是未開化啊,終日吃的那是什麼飯食!

回返京師之後,某定要將京師那些大酒樓的廚子全都招到府中,每日變化着花樣給某做飯,也順便讓凱瑟琳、瑪格麗特她們見識一番,這天底下只有我皇明纔有如此精緻之日子!

密之,你有何打算?

這西洋妞你真不要一個?

如你想要,儘管開口便是,凱瑟琳她們幾個隨你挑!”

風平浪靜的印度洋上,大明使團船隊旗艦甲板上,鬍子拉碴的鄭芝鳳端着一杯葡萄酒,倚靠在船舷上,眺望着遠處若隱若現的海岸線大發感慨。

“數年音訊不通,不知家中父母可否安好。

回返之後,在交接完差遣之後,我想回桐城修整歇息一番,在二老膝下儘儘孝心。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此番離家數載,雖是爲國辦差,但也卻是愧對雙親了!”

對於鄭芝鳳這種無聊的話題,隨時保持着衣冠整潔的方以智一笑置之,他雙手扶着船舷,目光看向了東方,那裡纔是他魂牽夢縈的地方。

鄭芝鳳每到一國,必以絲綢金幣開道,在與各國政府搞好關係的同時,還不忘收集各國的美女,在於其歡好之時,對於極爲喜愛的角色美人,鄭芝鳳也是力邀其中幾人跟他回返大明。

這其中既有英國的,也有法國的,還有普魯士以及荷蘭的,這些美人都被鄭芝鳳的好爽大方所吸引,心裡更是嚮往東方神秘古國的文化及豐厚的物質享受,本來故土觀念就不強的她們,最後跟隨鄭芝鳳踏上了去往他鄉的路程。

“密旨此言有理!

爲人子者,當於雙親健在之時盡孝,如此纔不留憾事。

小弟聽你談起過,方世伯雖是年齒漸長,但依舊是老當益壯,密之兄切勿太多憂心。

待聖上准許你回家探視時不妨告知小弟一聲,某有些許禮物託你帶與方世伯,聊表晚輩之心意,密之兄可勿得推脫。”

鄭芝鳳將杯中呈現玫瑰紅顏色的葡萄酒一口飲盡後,神態輕鬆的開口道。

“哈哈!

我怎可能推脫,不管你送何等物事我都會手下!

誰不知你府上可是豪富無比,我要是推脫,那豈不成了癡傻之人!”

鄭芝鳳剛說完,方以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兩人雖然出身及層次截然不同,但在近五年異國他鄉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日日相對,兩人的關係已是非常密切。

期間鄭芝鳳甚至提出過,要跟方以智斬雞頭燒黃紙,結爲異性兄弟的想法,但方以智在考慮過後委婉的拒絕掉了。

爲了怕鄭芝鳳落不下面子,方以智表示,兩人可以成爲通家之好,結成兒女親家也不失爲一種較爲妥當的方式,若是結拜之事傳揚開去,對於兩人的前程會不利。

在方以智詳細解釋之後,鄭芝鳳這才罷了念頭。

“些許黃白之物算的了什麼,你我情同手足,我家裡的便是你家裡的,你家裡的便是我家裡的,如此方顯出你我情比金堅之情,密之你說對否?”

鄭芝鳳豪爽的擺了擺手,將被子交給一旁的鄭家僕從後笑道。

“我說鳴山,你能否勿要亂用經典?

情比金堅乃是用來形容男女之情,並非用以表述友情之深。

數年來,我只見你深喜婦人,難道新近又添了斷袖之癖不成?”

方以智笑着打趣道。

在他的影響下,原本一身草莽氣地鄭芝鳳在閒暇時也讀起了書,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但至少說話時與從前那種市井言語有了較大的區別,只是這用錯典故之事卻是時有發生。

方以智每次聽到後都會予以糾正,並且將出處及用在何處給鄭芝鳳細細分解,這讓鄭芝鳳更是大爲佩服,讚歎方以智學貫中西,不愧是聖上欽點之人,並表示回到京師後,要讓最鍾愛的幼子拜在方以智門下,方以智當然是笑着點頭應下。

所謂的人脈就是如此一環套一環形成的。

就像他們兩人之間現在這種關係,一旦彼此認同對方,彼此之間有了密切的聯繫,那將來無論遇到何等棘手的事情,兩人都可以動用各自的人脈關係,爲對方排憂解難。

而伴隨着問題解決之後,雙方之間關係更加密切的同時,彼此之間的利益關聯也會更加緊密,而且這種關係會一代代的傳下去,直到一方衰敗爲止。

這種利益共同體是普遍存在的,其頑強的生命力將會讓這種形勢一直延續下去。

“對了,笛卡爾先生身體好些沒有?

胡太醫可有何囑咐?若是方便的話,我稍後便去探視一番。

這可是聖上親自交代過的重要人物,我等好容易將其說動,隨我等前往大明樂土一遂平生心願,一定要確保其全須全尾來到大明。”

兩人閒聊一會之後,方以智想到前幾天患病的那位容貌平凡、但卻有着超凡智慧的法國中年男人。

對於朱由檢交代過的這位必得之人,兩人也是十分用心,在抵達法國訪問後,便利用幾次宴會後結交的關係四處打聽笛卡爾的下落,費盡周折之後才得知,這位朱由檢強調的重要人物,在幾年前便已經離開法國,前往荷蘭遊歷和生活。

在得知此信後,方以智與鄭芝鳳商議一番,決定從法國直奔荷蘭,先把這位皇帝重視的人才給搞定再說。

最後的結果還是很讓他們滿意和放心的,過程也不算太曲折。

荷蘭面積狹小,人口極少,笛卡爾也是小有名氣,而且荷蘭出訪大明的使團已經回到本國,荷蘭政府對於兩國草簽的協議也較爲滿意,打算以後在更多層面於大明展開全方位合作,所以在首相的干涉下,很快就將有些落魄的笛卡爾給找到了。

隨後鄭芝鳳便親自登場,威逼利誘的慣用伎倆輪番使用下,前半生不如意的笛卡爾在考慮幾天後,終於答應跟着使團去往大明看看,至於能否長期定居,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人家也不傻,要是大明的整體環境沒有鄭芝鳳說的那樣好,政府也並不重視人才,他的著作和諸多理想無法得以實現,那他就不會留在大明瞭。

在暫時擺平了笛卡爾之後,方以智和鄭芝鳳又先後到訪了其他數國,並將帶去的四百名孩童分散在各個國家中最著名的大學裡就讀。

在安排好這一切後,兩人便分頭帶着護從在歐洲各國實地考察和訪問,爭取把各國比大明更爲先進的東西都記錄下來,以便回國後於國內進行改良後實施。

使團離開大明前往歐洲便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在歐洲各種遊歷及考察、交涉等等又花去了兩年多的時間,儘管兩年的時間,那些孩童學不到太多的知識,但衆人思鄉心切之下人心有所不穩,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方以智還是決定率隊返航。

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章 皇莊2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章 洪承疇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章 駱養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一百章 心安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七章 皇莊3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
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章 皇莊2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章 洪承疇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章 駱養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一百章 心安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七章 皇莊3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