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

這次全軍放假分別給出了一定的時間段,五天一個批次輪流離京。

率先獲得假期的是孫傳庭組建的原秦軍、現勇衛營一部,共計近兩萬人。

按照朱由檢制訂的規矩,秦軍將士可以在五日內到京師各個市場採買物資,然後離京返鄉。

朱由檢的這一決定受到了全體參戰將士們的熱烈歡迎。

在關外拼殺了半年之久,將士們的心理疲勞期已到達最高峰值,是時候該徹底放鬆一下了。

家,就是修養身心最好的港灣,父老鄉親、兄弟姐妹、長輩晚輩們的面容和話語纔是人們心中最爲期盼的東西。

這次所有參戰將士全都立功受賞,朝廷賞賜如此多的財物是絕大部分士卒們從沒有見過的,這樣豐厚的獎賞足夠改變絕大多數人的家境。

富貴不還鄉,如衣錦而夜行。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着被認同、被誇讚,而擁有大量的財富正是被他人認同的基礎,也是成功的象徵之一,這個道理亙古不變。

這次全軍放假就是給了將士們一個能被家鄉父老廣泛認同的機會,也是所有人都期盼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數日內,京師各個市場以及城內的大小商鋪都是人滿爲患。近兩萬名原籍陝西各府的秦軍將士攜帶着大量的貴重金屬蜂擁而至,瘋狂的採購着各種各樣的商品貨物,其中尤以布匹、鞋帽、糕點糖果、米麪、油脂、食鹽、火腿、廉價的胭脂水粉首飾等等生活日用品爲最多。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個家庭都會用到,在這個物資匱乏、大多數都處在貧困線以下的北境家庭來說,能夠裹腹保暖的就是最好的。

至於首飾水粉,或許是給自家的孃親姐妹,或許是自家婆姨,或許是自己的意中人買的,這在當時來說,再廉價的水粉首飾,對普通人家的女性也是屬於奢侈品了。

至於綢緞錦帛這些能當做貨幣的貴重物品則是鮮有士卒去採買,只有少數將官採購少許,這讓眼瞅着隔壁布莊賣斷貨的的綢緞鋪的掌櫃們心頭像是在滴血一般。

四海商行早就提前得知了這一消息,依照這些精明掌櫃們的眼光,當然知道什麼東西最受軍卒們的歡迎。

在京城的四海商鋪已是備足了貨品,基本都是將士們需要的日用品,短短五天之內,朱由檢賞出去的銀錢,又以另一種方式流轉回來。

但這次雖說營業額暴增,可利潤卻是幾乎沒有,甚至是有些許的虧損。

四海商行名下的商鋪對軍卒們售賣的商品,全都是以成本價加上運費後零利潤出售,這都是遵照朱由檢的命令進行的。

現在的內帑根本不缺銀子,朱由檢更不想用這種方式去賺取將士們的血汗錢,這種昧良心的銀子掙到手又能怎樣?花着心裡會有罪惡感。

本來依着自己的性子,朱由檢是打算把這些日用品免費或者半價售賣給將士們的,但考慮到這樣做的話會破壞了京城正常的商業秩序,所以還是改爲成本價對軍卒銷售。

經過五天的大肆採購,原秦軍將士們開始以籍貫所在的州縣爲單位集結,待處理完後續的相關事宜後離京返鄉。

爲了方便將士們歸家,除了動用日漸完善的郵遞系統力量外,四海商行還調集了京畿一帶所有的馬車,僱傭了大批的手推車和車伕,在這種巨大外力的作用下,近兩萬名秦軍又花費了數日才全部走出了京城。

這些運輸工具和人力產生的費用全部由朝廷和四海商行負擔,秦軍將士們只需跟隨看好自己採買的商品即可。

四輪貨車在這次大規模的運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生產了幾十輛乘用車之後,朱由檢下旨,將作局生產馬車的工坊停止乘用車生產,轉而全力製造四輪貨車,此舉爲的就是加速貨物的流通,促進大明商業的繁榮和發展。

將作局的馬車工坊在半年內一再擴建,招收了大批的工匠和學徒。

因爲採用了流水線工序的緣故,加上各種計件和獎勵措施的及時到位,數百名工匠和學徒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隨着夏日的來臨,白晝變長,夜晚很短,在工坊工人們的強烈要求下,工坊的開門時間由原來的辰時中,提前到了卯時中,也就是後世的六點,整整提前了一個時辰的時間,而晚上下工的時間也同樣延長了一個時辰,由每日的申時末延長到了酉時末。

這樣算來,工人們每天的工時足足有六個時辰、後世的十二個小時之多,這還是朱由檢考慮到人性化後的結果,本來依着絕大多數工人的要求,是打算讓工坊管事點上燈籠幹到戌時的。

計件發錢是最大的動力,多幹就意味着月初多拿一份銀錢,在這個從不認爲幹活是辛勞的時代,絕大多數普通人都沒有把付出勞動當做一回事。

人活着不就是幹活嗎?

北方人口中的活路活路,不幹活哪有路?不幹怎麼活?

既然有這麼豐厚的薪資可拿,多幹點不是應該的嗎?

在這種普遍認知下,在銀錢的驅動下,四輪貨車以每天十輛的驚人速度生產着,而且隨着工人們熟練度提升,這個日產量經常被刷新着,預計再過半年,四輪馬車的日產將達到二十輛,那樣每月將會有六百輛承載量更大的四輪馬車被投放到市場。

伴隨着北地,尤其是京畿地區道路的拓寬平整,這些新增的馬車將會極大的提高大明的貨物運輸能力,進一步促進商品的流通速度,直接推動大明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輪馬車在半年前剛一投放市場,四海商行便率先以每輛五十兩銀子的價格採購了五十輛,以便用於京師到張家口堡一帶的商品運輸。

這條官道也是除了京畿地帶之外,朱由檢下令最先開始拓寬平整的一條道路,爲的就是方便與塞外歸附的蒙古部落進行貿易往來,在獲取大量塞外商品的同時,給這些相對溫順的蒙古部落提供大量的日用品,安撫住這些不羈之心。

一年多來的實踐證明,此舉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隨着最早歸附過來的那批蒙古人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更多的蒙古部落聞訊而來,在邊牆外放牧牛羊的同時,從商隊中獲取到了包括茶葉、布帛、鞋帽、鐵鍋、糧食、細鹽、白糖、成藥等等在內的大量生活必需品,小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是趕也趕不走這些蒙古人了。

當初的入寇搶掠,更多的目的,也不過是爲了奪取一些生活物資而已,現在既然不用搶就能得到,那爲啥還要搭上自家丈夫兒子的性命去搶?何況還不一定搶的來。

經過幾天轟轟烈烈的大采購,以及後續按籍貫裝車分組,在朱由檢下達放假令的第十天,近兩萬名原秦軍將士全部離京,傷殘者坐車,完好無損者步行,所有人滿懷着憧憬和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新婚的李進忠這次並沒有隨同大軍一起返鄉。

他從養濟院中給表兄挑選了一名六歲男童作爲承嗣者,並交給了升爲了千總的二弟帶回西安府家中,交由父親照看撫養,隨後他以趙小娘子母病弟幼、無法脫身爲由留在了京城。

其實他是怕他爹對趙小娘子不滿意逼着他休妻而已,李進忠打算等多生幾個娃之後再帶着娃回家,那樣他爹就沒什麼不滿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
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