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

盧象升在接到流賊驅趕百姓突圍的消息之後,頓覺自己佈置有誤。

他低估了張獻忠的殘忍和無恥。

在想要活命的緊要關頭,張獻忠可是什麼都做的出來,幾名平日裡猶如親生的義子他都不管不顧,何況在他眼中如豬狗般的百姓。

他馬上下令除了進城的隊伍以外,南門的神機營和伍軍營就近向羅瑛山追擊,他自己親率北門外地的數千士卒趕往方城山。

羅瑛山與方城山山脈並非巍峨險峻的大山大野,雖然也綿延數十里,山上大部也被灌木荒草覆蓋,但地形並不複雜。

張獻忠沒想到官軍反應如此迅速,從東門突圍而出的數千流賊,包括他在內,已經被數萬官軍圍在了兩座山中,而他們並不知情。

張獻忠倚靠着洞壁而坐,親信插翅虎等人分散坐於周圍。

“大王,俺們在這洞中不能久呆,得想法子趕緊離開才成,要不官軍很快就會搜過來!”模樣兇悍的插翅虎神色焦急的開口道。

另一親信山澗虎接道:“老李說的沒錯!八大王,等派出探路的人回來,俺們馬上就得走,翻過山往西去,尋着個村子先弄點吃的再說!”

張獻忠點頭道:“咱這回走得快,這後山還算安生,等探路的回來,天黑之後咱就往外走!”

正說話的當口,隨着外面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幾名派出去探路的親兵從雜草中露出身形。

守在洞口的艾能奇趕緊探身招手讓他們進來。

張獻忠等人迅速起身圍住那幾人,插翅虎搶先開口問道:“老四,外面是甚子情形?恁有無碰到官軍?”

那名叫老四的親兵神情緊張的回道:“大王,有點不妙!俺們分頭探路,山前的弟兄們正在被官軍追着往後山這邊來了!俺到後山瞭了一下,看見山下邊的道上有官軍的馬隊!”

洞內衆人都是臉色大變,山前山後都有了官軍,難道被圍住了不成?

親信一條狼急道:“大頭領,這可怎地好?官軍這是把俺們困住了!俺看得抓緊走!等不到天黑了!”

插翅虎接着道:“老狼說的對!大王俺們得趕緊走!”

這時遠處隱隱傳來了呼喝聲和慘叫聲,衆人不用猜也知道,這是被官軍追殺的手下臨死前發出的聲音。

本待等到天黑後再走的策略已經不行了,聽剛纔的聲音,官軍越來越近。

張獻忠大手一揮道:“走!分開走!逃的一個算一個!”

默不作聲的艾能奇手持鐵棒行在最前面,身後是幾個親兵,穿着短袍內罩棉甲的張獻忠行在中間,插翅虎等人跟在最後。

一行人剛剛出了山洞,遠處的一隊官軍便發現了他們,隨即大聲喊叫着向這邊趕來,緊接着,這一隊官軍的呼喊聲將附近搜山的幾隊官軍招了過來。

張獻忠一語不發,轉身向着西面的山下撒腿疾奔,一衆親信緊跟其後,艾能奇與幾名親兵墮在後面負責掩護。

論起翻山越嶺的本事來,張獻忠這夥流賊雖然不錯,但相比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中的川軍來說還是差了稍許;雙方裝備相當,都是身着棉甲手拿兵刃,但跑了一段時間後,兩邊的距離已經逐漸拉近。

由於山上的地形起伏多變,樹木雜草繁多,奔跑時還要注意避開灌木濃密之處,所以速度根本起不來。

跑在前面的小隊川軍很快追到張獻忠等人身後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兩名川軍弓手站定身形,抽出箭只搭在弓弦上,大口喘息幾下後穩定住呼吸,開弓將長箭射出。

幾聲慘叫響起,前面的流賊有幾人中箭倒地。自張獻忠造反就跟着他的山澗虎大腿被三棱箭貫穿,一個趔趄撲倒在地。十餘名川軍迅速靠近賊人,艾能奇低吼一聲,和幾名親兵停步反身準備與官軍搏殺。

山澗虎拖着受傷的大腿在地上艱難的向前爬行,死亡臨近的恐懼感讓他嚎叫連連:“八大王,救我!救我!”

帶隊的川軍小旗聞聲大喜,大叫道:“速來速來,獻賊在此!是張獻忠!”

後面數隊官軍聽到喊聲欣喜之下跳躍而來,叫喊聲此起彼伏。

“獻賊在此!”

“張獻忠在此!”

“捉了獻賊,大功一件!”

“別讓他跑了!”

“生擒獻賊!”

張獻忠情知不妙,加速向前狂奔,但身後的川軍知道巨寇在此,都是奮力趕來。

艾能奇與幾名親兵雖然已經與追來的官軍交起了手,但隨後趕來的官軍根本不管,繞過他們繼續向前追去。

山下的道路已經遠遠可見,但路上都是一隊隊來回馳騁的官軍馬隊。張獻忠心中頓時一陣絕望:難道此地就是我張獻忠的埋骨之所不成?

艾能奇揮手中鐵棒狠狠砸下,一名川軍盾牌手被連人帶盾砸的口吐鮮血委頓於地。艾能奇舉步上前就要結果了他,幾名官軍長槍手的長槍已然刺到,他悶哼一聲揮棒格擋,將兩隻槍頭擋開,但仍有一隻長槍刺中他的小腹,槍頭深深的扎進腹中。

艾能奇一手抓住槍桿,將鐵棒脫手扔了出去,那名長槍手躲避不及,被飛來府鐵棒砸中頭部,慘叫聲中仰面倒地。

川軍小隊都是由熟識的鄉黨組成的,眼見同伴血流滿面、生死不知,一名川軍大吼一聲,墊向前猛躥數步來至艾能奇身側,手中大棒狠狠地砸向艾能奇。

艾能奇向後倒退一步,勉強側身轉頭避開,但仍被大棒擊中肩膀。一聲骨頭碎裂的聲音傳來,艾能奇左肩被砸的粉碎,左臂頓時耷拉下來。

一隻三棱長箭帶着風聲從十餘步外飛來,從艾能奇脖頸處穿透,艾能奇哼都沒哼一聲,被弓箭強大的動能帶出去數步後倒地身亡。

逃在前面的張獻忠這時已被官軍追上,無奈之下轉身舉刀迎戰。在將一名川軍手臂砍斷之後,張獻忠大腿、肋部接連被長槍刺中,他狂吼一聲,奮力將幾柄長槍的槍桿砍斷,然後揮刀橫掃,將幾名欲要撲上來活擒他的官軍避開,反手橫刀將自己脖頸的大動脈割斷,鮮血噴涌而出,張獻忠撒手扔刀後,緩緩倒地氣絕,一代巨寇就此徹底消亡。

剩餘的幾名親信眼見張獻忠自盡而亡,紛紛扔掉兵器流着眼淚跪地請降,插翅虎放聲大哭。

盧象升臉色沉肅的立於方城山山腳下,望着山上正在大舉搜山的官軍一言不發。剛從襄陽府率部趕來的湖廣巡撫方孔炤和鄖陽巡撫宋祖舜在他的身後小聲攀談着。

祖寬、楊茂功、秦翼明、盧象同等將領則是在不遠處聚在一起議論着什麼,人羣中不時傳出祖寬粗豪的笑聲。

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獻賊走脫,不然他會流竄到他處繼續禍亂大明,到時朝廷又要靡費大批錢糧物資前去剿殺。

這次雖然自己有些大意,但除了從東城突圍而出的這部分賊人以外,其餘流賊大部分非死即降。

獻賊確實狡詐兇殘,幸虧祖寬反應迅速,直接帶隊殺出一條血路後,秦翼明的川軍才能迅即追上流賊,否則等到將驚慌失措的百姓收攏好,流賊怕是已經追之不及,獻賊很可能趁機脫身而去。

盧象升收回思緒,轉身對正在攀談的兩人開口道:“宋撫治前來時可有攜帶糧草?此次竹山、竹溪兩縣主官佐貳盡皆爲國捐軀,城內糧食亦被流賊搶掠一空,兩地百姓急需糧食賑濟。本官自會向朝廷上本言明此事,貴撫治需儘快妥善處置戰後相關事宜,務使百姓兵災後忍飢受凍形成流民。此乃重中之重,宋撫治千萬不得掉以輕心,否則後果自負!”

宋祖舜聞言神色略顯尷尬,他拱手回道:“下官稍後便着人前往鄖陽府調糧,還請盧閣部放心便是。兩縣皆屬下官治下,後事下官自會處置妥當!”

盧象升已經加大學士銜,這可不是總理大臣之類的臨時差遣,大學士已經具備入閣的資格;依照盧象升以文臣之姿立下的軍功,將來入閣將是順理成章之事。宋祖舜雖然心中嫉恨,但不敢再如上次那般無禮了。

盧象升點點頭,笑着對方孔炤道:“方前輩此番可是立下奇功,招降劉國能,將肆虐河南、湖廣已久的巨寇羅汝纔等人一舉成擒,這等功勞讓盧某亦是望塵莫及啊,呵呵!”

方孔炤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上卻是裝出雲淡風輕的樣子,他微微拱手道:“些許微功何足掛齒,比起盧閣部征戰數載所建功勳根本不值一提,此次要是獻賊授首,我大明境內再無巨賊作亂,閣部之功勞怕是無人能與之比肩,將來手握軍功入閣怕是無人敢質疑嘍,呵呵!”

盧象升不以爲然的道:“盧某深受皇恩,自崇禎二年聚兵擊賊至今,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只願以身報國,早日還我大明百姓一個安定之處所,至於做多大的官從未慮及過,那亦非本官之初心!”

他這番發自肺腑的坦蕩之言並未打動方孔炤與宋祖舜,二人都是暗自不屑:不爲做大官,你何苦如此賣命?大明文官武將數不勝數,你以爲離了你盧象升,別人剿不得流賊不成?還不是一心想爬上高位,這才帶兵剿賊立功。

二人同時衝着盧象升拱手道:“閣部大義,下官佩服!”

就在這時,南面一陣嘈雜聲忽然傳來,隨即數騎從遠處馳來,離着盧象升等人還有數十步的距離,當先一騎便高聲喊叫道:“督帥!大喜!獻賊已於羅瑛山授首!”

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章 駱養性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十一章 親情
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九章 皇莊5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章 駱養性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十一章 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