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

用巨斧將已經搖搖欲墜的城門破開後,重甲步卒退到一邊,火銃方陣的營官一聲令下,身邊的親兵搖動一面黑旗,距城門數十步的火銃兵變換隊形,方陣變成四人一排的長隊列。一名背插紅色認旗的隊正剛要率隊由城門攻入城內中,突然一陣尖叫悲泣聲自門洞北頭傳了出來,緊接着亂糟糟的腳步聲自城門洞中響起,一羣手無寸鐵的婦人正穿過長長的門洞向城外涌來,人數大約有數百名之多,從走在最前面的婦人的服飾和容貌判斷,這是一羣漢人婦女,很可能是被建虜從內地擄到遼東的。

“上前!舉銃!”

帶隊的營官也發現了這一狀況,他立刻意識到情況不簡單,隨即他迅速下令讓士卒們轉換隊形,由四人一排變爲一百人一排,前排蹲地舉銃,第二排銃手們則將火銃平舉對準了城門處。

長槍方陣的營官察覺情形不對後,也下令方陣分作兩部,從左右兩翼向城門處移動。

這數百名婦人陸續從城內涌出,當看到面前數十步外黑壓壓的銃口正對準她們時,跑在最前面的婦人們都被嚇得呆立當場。就在此時,幾聲慘叫響起,跟在這羣婦人身後的十餘名八旗兵見包衣婦人止步不前,不由分說便舉起兵刃向身前的婦人進行劈砍,在砍倒十幾人後,驚恐之下婦人們尖叫着四散奔逃,嚮明軍陣前跑來的最多,眼看就要衝擊到銃手們的陣型,真要如此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一聲尖利短促的喇叭聲突然響起,兩排銃手下意識的扣動了扳機,早已點燃的火繩自龍頭式夾鉗落在火門裡,隨着一連串爆豆般的響聲,大團的濃煙升起,除了二十餘杆火銃啞火外,其餘的火銃全部打響。一百多枚三錢重的鉛子激射而出,隨着慘叫聲與血花四濺交織在一起,已經跑到銃手陣前十餘步外的數十名婦人被擊倒在地。

射擊完畢的兩排銃手們強忍着心頭的不適,迅速矮身向兩側快速跑去,以給後排銃手騰出空間。

跑回後陣的銃手們取下火繩後開始清理引火孔和引藥鍋。因爲火藥殘渣會阻塞引火孔,所以這是二次發射時最先需要的程序。之後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併合上引藥鍋蓋,從隨身斜背的挎包中取出一枚裝着發射藥的油紙包和彈丸,用牙齒咬開油紙包後和彈丸先後塞入銃口,從銃管上取下通條,將彈丸和發射藥頂到銃管地步搗實,然後再將火繩固定在龍頭夾鉗上,繁雜的裝填程序終於完成。

如此麻煩的發射程序,就算訓練有素的勇衛營銃手也只能在一分鐘內完成兩次裝填發射,最快的頂多一分鐘三發,而且受制於天氣的因素,一旦遇到潮溼陰雨的氣象條件,不僅火繩無法點燃,而且火藥也會受潮後無法使用。

畢懋康發明的自生火銃現在還在繼續研製當中,之所以無法大規模裝備軍隊,其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啞火率太高,平均下來已經超過了五成,這樣的啞火率在與敵對陣時將是極其致命的。

火銃營營官面無表情的看着十餘步外倒在血泊中的數十名婦人,但緊攥的雙拳出賣了他的內心。

他不是不想大聲喊叫提醒這些婦人趴下或者往兩邊跑,但在銃聲震耳欲聾的戰陣上,你喊破嗓子那羣婦人也聽不見,況且作爲指揮官,他的任何舉動都有可能影響到士卒們的情緒,所以他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些婦人被火銃命中,或者當即身亡,或者倒地掙扎,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前後都有死亡威脅的婦人們尖叫着、踉蹌着向兩側跑去,間或有人不斷摔倒在地,尖叫哀嚎聲夾雜其中,場面混亂不堪。

隨在婦人們身後衝出城門的上千名包衣,在八旗兵手中刀槍的威脅下吶喊着如潮水般向銃手們衝來,在他們的身後是披甲執堅的數百名八旗步卒。

一百人一排的銃手已經輪到第五排射擊,隨着前排的不斷輪換,銃手陣型也在逐漸退後,已經慢慢的與城門拉開了距離,使得城門前有了更寬闊的空間。銃手兩側的個一千名長槍手迎了上來,從側翼對包衣們展開了攻擊。

後世有個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羣或者稱爲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徵,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爲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採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這些漢人包衣具有很明顯的這種症狀。雖說身後是有建奴的刀槍威脅,但他們大可以一鬨而散,而不必真要與明軍對抗,但積壓心頭的怨恨和平日間被欺壓的怒火,卻在這一時間爆發了。包衣們不顧銃子的射擊和長槍的刺殺,面目猙獰扭曲,大聲嚎叫着衝至長槍手或銃手陣前,與勇衛營士卒戰在一起。

出於對熱兵器的天然恐懼感,再加上火銃的射程遠,基本沒等近身便被銃彈擊中,所以在開始被射到百十人後,包衣們轉而向兩側的長槍兵衝去,僅有後面不明情況的包衣還在向銃手陣衝來。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達到了隱藏在包衣們身後的八旗兵的弓箭射程,湯古岱站穩馬步、抽弓搭箭,一隻黑鵰翎箭透過人羣的縫隙直接命中五十步外的一名銃手的眼窩,那名銃手慘叫都未發出便應聲倒地身亡。

緊接着,近兩百隻重箭或從天而降,或從人縫中穿出,全部傾瀉到銃手陣中,一片慘叫聲響起,轉瞬之間,近百名銃手被射中後倒地不起。

湯古岱接連射出七隻長箭,全部命中明軍銃手,其他八旗兵的長箭也給銃手帶來的巨大的殺傷,銃手的陣型頓時開始散亂不堪;有些膽小的士卒已經不敢瞄準,只是將火銃胡亂的打響,這樣的情形下命中率可想而知。

見到明軍陣型鬆動,湯古岱將長弓一扔,抽出腰間的長刀,大吼一聲便向銃手衝來,八旗步卒們持着虎牙槍、狼牙棒、挑刀、連枷等重型兵器悶聲不響的跟在他的身後。

騎在馬上於後陣觀戰的茅元儀果斷下令,他身邊待命的兩百名重甲步卒和五百名刀盾手分作兩隊,向前奔跑數十步後,繞過銃手方陣向八旗步卒迎去。

八旗兵的弓箭造成四百餘名銃手傷亡,包括營官在內的數名將領陣亡,失去了指揮的銃手已有崩潰的跡象,但仍有不少打紅了眼的銃手繼續向衝來的八旗步卒發射火銃,數十名八旗步卒被銃彈擊倒在地,衝在最前的湯古岱卻是毫髮無損。

在距離明軍銃手還有十餘步的時候,湯古岱腰腿用力,猛地向前竄去,數息之間便衝到一名正舉銃欲射的明軍面前,將手中長刀斜向一撩,那名明軍的銃手的火銃歪向一側的同時打響,銃彈射向一側,剛好命中一名正在向前奔跑的包衣男子的大腿,那名包衣慘嚎一聲,手中長槍落地,身體倒下後雙手捂着傷處疼的滿地打滾,殷紅的鮮血瞬間染紅了他身上破爛的衣袍。

湯古岱撩開火銃後手腕一翻,長刀橫向一劃,將這名銃手的咽喉處劃開一道長長的口子,大股的鮮血奔涌而出,那名銃手雙手捂着脖頸口中吸着氣緩緩倒地,身子扭曲掙扎數息之後身死。

一名銃手眼見湯古岱如此兇悍,情急之下雙手舉銃向湯古岱砸來,湯古岱及躲閃,頭部順勢一歪,讓開要害,任憑火銃砸在自己肩頭,手中長刀直刺,直接插進那名銃手的左眼窩,鋒利的刀刃透腦而過,那名銃手哼都沒哼一聲便已死透,在他身體倒下的瞬間,湯古岱將長刀抽了回來。

兩側的長槍手眼見銃手馬上要被八旗兵近身,但身前的包衣仍在與他們死纏爛打,也只能先將這羣該死的漢人殺光才能去護衛銃手。

湯古岱轉瞬之間連殺三人,身後的八旗兵有不少也已衝了上來,失去射程、沒有護衛的銃手眨眼之間被八旗兵的重兵器擊倒數十人。

因爲前後排距離較近,後面的銃手無法開火,見前面的同袍毫無反抗之力,有向上前肉搏,有想退後拉開距離開火的,整個陣型已經亂成一團。後排的哨管、隊正看到情勢危急,只得大聲喊叫着後排向後退卻,以避免更大的傷亡。

八旗兵在將前排的銃手屠戮一空後,向前步步緊逼,眼看着一場敗仗就要發生,就在此時,勇衛營的重甲步卒和刀盾手趕到了前排。

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章 客戶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八十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
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章 客戶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八十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