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

曹變蛟將馬槊放平,兜轉馬頭斜向畫了一個弧形把馬速放緩,等到緊跟其後的騎兵們全部轉向完畢,這才徐徐勒住戰馬。

放眼望去,眼前遼闊的草原上只有爲數不多的戰馬孤零零的停在原地,馬上已無韃子的身影,枯黃的草地上滿是橫七豎八的屍體,偶爾還有重傷未死之人的哀嚎聲響起。

已是崇禎九年九月的季節,北地氣溫已降至零下,但入冬以來卻一直未有大雪降下,廣袤的草原也變得十分乾旱。曹變蛟打算打完這場後就率隊返回臨洮,以免被突如其來的大雪困住。

“收攏馬匹、搜尋傷員、打掃戰場!哨探放出五十里!找尋水源後歇息用食!”

曹變蛟將馬槊插在戰馬的兜囊中,翻身跳下戰馬。

幾隊騎兵領命後,在各自隊正的帶領下分頭向遠處馳去;剩餘的騎兵們紛紛下馬,將眉間刀、長槍等兵器放置好,抽出腰間的環首刀向不遠處的戰場行去。

曹文昭和曹變蛟率部來到臨洮府後,根據孫傳庭的指示,曹文昭一邊整訓接受來的流賊俘虜,一邊屯田耕種,而曹變蛟則率一千騎兵向西搜尋蒙古部落的蹤跡,尋機予以打擊。

數月之間曹變蛟帶人襲破了數個蒙古小部落,斬殺幾百名蒙古青壯,繳獲牛羊馬匹無數,靠近臨洮府的蒙古大小部落都是聞風喪膽,被迫繼續向遠離大明的西部遷移。

在於明軍騎兵的對陣中,蒙古人缺乏軍備的弱點暴露無遺。

缺少鐵器盔甲的蒙古人大多身着皮袍,武器也多爲彎刀,使用的箭只基本是獸骨製成。對上使用角弓長箭、長柄眉間刀、長槍、狼牙棒,外着對襟鐵製鎖甲、內穿棉甲的明軍,己方弓箭根本射不穿對弓箭防禦能力極強的鎖甲,所用兵刃又不及明軍的大刀長,是遠射構不成威脅,近戰又被對方的長兵輕而易舉的劈砍刺砸,加上曹變蛟都是率部以多打少,很快數個蒙古部落便徹底消亡,而明軍傷亡數不過幾十人而已。

蒙古人也並不都是悍不畏死的敢戰之士。在與明軍交手過程中,出於天生對強者的敬畏之心,不少蒙古青壯眼見不敵也會主動投降,以便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對於這些投降的蒙古人,曹變蛟都會在戰後遣人送往臨洮府交給叔叔曹文昭處置。

按照孫傳庭的吩咐,曹文昭會將投降的蒙古婦孺老弱遷入內地屯田耕種,而青壯則在邊境地帶放牧牛羊。

有了家人作爲人質,也不怕這些青壯能鬧出什麼事情來。

曹變蛟曾經放歸一個蒙古部落,讓其給土默特部的王帳帶話:速速向大明歸降,大明會給土默特部提供糧食、鐵器、食鹽、藥材,如若不然,等到的將會是天兵誅滅其族。

“上次放歸的韃子應該早就到達土默特部的王帳了,怎地還未見有回信?難道韃子真打算頑抗到底不成?從屠滅的幾個蒙古部落來看,韃子應該是極度缺乏糧食和食鹽纔對,就算你是什麼可汗、大王,沒了這些物資誰還聽你下令?”

曹變蛟坐在一個土堆上暗自想到。

根據他和叔叔曹文昭制訂的計劃,他先率部襲殺蒙古人以便立威,之後再遣人傳信以示親和之意,目的就是迫使青海一帶的土默特部歸降朝廷,以使得自己能從蒙古青壯中挑選人手組建大規模的騎兵。

率領千軍萬馬與敵對衝,這種場景無數次的出現在曹變蛟的夢境之中,他現在最想聽到的就是土默特部舉族歸降的消息。

蒙古人天生就是馬上的戰士,只要挑選出精銳後把他們武裝整齊,那將會是一隻可怕的力量。

至於他們會不會產生反叛之心,這點倒是不足爲慮。

因爲自大明立國以來,有無數的蒙古人爲大明效力過,蒙古人對加入明軍並不排斥。再加上將婦孺據爲人質,併爲其提供足以改善生活的物資,不怕他們不忠心。

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大明人,誰讓其生活的更好誰就是值得效忠之人,民族大義這個時代並不存在。

在打掃完戰場之後,幾名明軍探馬來報,前方十餘里外發現一個水量不小的泉眼,並且周邊有部落搬遷的痕跡,看來剛纔這隻與明軍交手的蒙古騎兵,是爲了給族人斷後才主動找上搜尋過來的明軍的。

“全軍集結前往水源處!探馬再往西查探,遇敵即刻回稟!”

清澈的泉水奔流而出,延伸出一條蜿蜒小河,明軍士卒沿着兩岸排開,洗刷着卸下裝具的戰馬,百十口裝滿熱水的鐵鍋中,煮熟的羊肉正散發着陣陣誘人的香氣。

從沸騰的鐵鍋中用短刀插起一大塊肥厚的羊肉,待其稍稍變涼後,曹變蛟拔出短刀放到一邊,雙手握着大口啃咬起來,洗刷並餵飽了戰馬的明軍士卒輪流過來用食。

這些羊肉是前段時間從蒙古人那裡繳獲的,被宰殺過後切成大塊,用大量的食鹽塗抹均勻後風乾數日,便可以長久保存下來,吃的時候直接扔進鍋中加水煮熟即可。

對於長久以來缺乏肉食的明軍來說,起碼短時間內還是百吃不膩的。

當然了,主要是北地氣候寒冷成爲了天然的冰箱,所以羊肉才能不會變質,要是在溼熱的江南,你用再多的鹽也沒用,沒幾天羊肉就會臭掉。

“將軍,看來那些韃子是鐵了心跟咱們作對,等俺們回去避過冬日,來年開了春,咱們一氣殺到韃子的王帳去,將那幫騷韃子殺個乾淨!”

坐於一旁的遊擊陳剛一邊嚼着羊肉一邊開口道。

“殺人只是立威而已,多多招降蒙古騎兵纔是根本;某與總制推測,皇上既是授命我等招募韃子騎兵,其意定是在於遼東建奴!遼東平原最利大股騎兵縱橫馳騁,也正是我輩男兒建功立業之所!攻滅建奴收服失地、博一個封妻廕子纔是某之嚮往!”

想象着自己帶着上萬騎兵與建奴面對面互砍,曹變蛟的眼底閃現一抹狂熱之色。

陳剛咧着嘴笑道:“將軍勇猛無敵,將來封侯封伯不在話下!俺要是能混個參將噹噹就知足了!將來將軍要是當了侯伯,到時可別忘了拔擢一下俺啊!嘿嘿嘿!”

“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參將就知足?只要你跟着某奮勇殺敵,總兵亦是唾手可得!”

“總兵?俺地乖乖!那豈不是與曹總制一般大的官兒?俺可想都不敢想啊!將軍你建功無數,到現在不過是個副總兵,俺這輩子可是不好辦嘍!”

陳剛泄氣的嘟囔道。

曹變蛟正要開口訓斥,忽然一陣由遠而近的馬蹄聲傳來,聽聲音似有數十騎之多,莫非前面有敵情發現?

陳剛嚥下最後一口羊肉站起身來:“準是有敵情,將軍且稍歇,俺去看看!”

“小五!烤個麪餅吃!”

曹變蛟漫不經心的吩咐道。

一旁的親兵小五趕緊將腸袋中的新式軍糧倒進鐵盔中,然後加上開水後攪和一下捏成一個大面團,用短刀插起來,就着火堆烤了起來。

不一會功夫,陳剛匆匆折返回來,身後跟着十幾個身着皮袍的蒙古人。

“將軍,這夥騷韃子自稱是土默特王帳啥子汗遣來的使者,受他們大汗指派,特來與我大明商議歸附一事!”

曹變蛟坐在馬兀上並未起身,擡眼望着眼前十餘名骯髒不堪的蒙古人,一陣風吹過,蒙古人身上散發出來的臭味讓人聞之慾嘔。

孃的!怪不得陳剛叫他們騷韃子,這味道確實騷氣!

曹變蛟用輕蔑的目光掃視過這羣韃子,好似要看看從何處下刀斬下他們的首級一般,那羣蒙古人不由自主的縮了縮脖頸。

一陣撲鼻的香氣暫時遮蓋住了韃子身上的氣味,正是小五烤制的麪餅散發出來的,這種混合了油、鹽、糖的香氣聞着讓人垂涎欲滴。

一陣雷鳴般的聲響傳來,這是那羣蒙古人腹中飢餓發出的聲音。

“這位將軍,這般美好之食,可否賞給我等品嚐一下?”

字正腔圓的大明官話聲中,站在最前頭的一名中年蒙古人單手撫胸行禮道。

“嗟!來食!”

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六十章 追擊2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十章 困難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
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六十章 追擊2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十章 困難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