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

今年京城的各種市場出現了多年未見的繁榮景象,與過節有關的物資都非常暢銷,很多商鋪裡的商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早在十一月末京城的商戶們大量進貨備戰過年時,戶部設在崇文門的稅務署便擴大了核稅人員的規模,並在崇文門外設立了若干稅卡,用以方便運貨進城商戶繳稅,避免近內城時在崇文門處產生擁堵。這樣從通州碼頭下貨後,商戶們將貨物裝運上車,走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內城崇文門這一段路上,隨時都能完稅並拿到進城許可木牌,然後再在內城售賣。

由於沒有想到今年過年會出現如此旺銷的局面,很多商鋪商行備貨不足,一些經營布匹綢緞、成衣鞋帽的商行,從上午辰時開張營業,到了午時左右便賣斷了貨。商行的東家、掌櫃不得不親自上陣,帶着夥計趕着馬車急急忙忙奔赴京師南面的通州碼頭,試圖從剛剛到岸的商船上搶購布帛等物,爲此引發的打架爭執時有發生。最後順天府衙門不得派遣百十名衙役,專門在通州碼頭維持秩序,以防更多此類事件的發生。

大街小巷的行人們腳步輕快,手上身上拎着揹着各種各樣的物品,臉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相熟的人在街上或商鋪中遇見,相互之間都是熱情的打着招呼,聊聊過年採購的物品,談談哪裡的東西多還便宜,語氣裡流露出輕鬆和滿足。

以前過年時京師雖也比往常熱鬧許多,商品物資也是琳琅滿目,但採購者除了達官貴人家的管家僕從,就是小有資產的京城富戶。尋常百姓們手頭拮据,雖也會給家裡添置一些物品,但對整個京城的商品市場來說,屬於微不足道的一點補充,商人們最大的收入還是來自於大戶人家的大宗採購。

不光是百姓手中無有太多餘錢,就是京師各衙門衆多中下層官員屬吏也比他們強不到哪去。

各省的官員雖然派遣衆多隨員趁着過年前來京師送禮,但都是給那些手握重權的上官大老爺,誰會給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送禮?

微薄的俸祿養家餬口都頗爲艱難,這些衙門中的底層吏員們心裡充滿了怨恨。自己也是爲朝廷辛苦勞累,到頭來卻無餘錢給家裡添置物件、給孩子置辦新衣。

幾個月前皇帝給所有衙門官吏大幅增加了俸祿,以前的折色全部改爲現銀,這讓衆多的官吏從心裡對朱由檢感激不盡,從前暗地裡的種種惡毒之言蕩然無存。

這次漲薪的效果在年底得到充分的體現。

手頭陡然寬裕無數倍的官吏們成了這次過年消費的主力軍,放假之後的官吏們便裝着身,大搖大擺的帶着妻兒出來採購年貨。

有錢了,敢出來見人了。再也不是往年過年時,爲了自尊,只敢拿出若干銅錢,幾塊碎銀,讓妻子外出採購些米麪肉食,給孩子扯幾塊棉布縫製衣袍就算過年的日子了。

以前不敢買的商品現在成了尋常物件。

相公,這件銀釵樣式新奇,打造的好生精緻,奴家心裡甚是喜歡咧!

喜歡?買!多少銀子?一兩?把那個銀手鐲一併包起來,本官不還價!我家夫人的皓腕帶上定會美不勝收!

爹爹爹爹,我要這個會翻跟頭的小木人,還有這雙好看的靴子!

沒問題,買!只要兒子喜歡就成!

看着妻兒臉上眼中那份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快樂,每個人心中都是濃濃的滿足感。

這些底層官吏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從前每逢年節回到家中,看到父母妻子孩子滿是期待的眼神,自己卻因囊中羞澀,無力將他們喜歡的物事採買回家,心裡那種羞憤歉疚的感受讓人無地自容,恨不得把這個醜陋的世界砸碎,將那些上官老爺們的豪宅一把火燒個乾淨。

現在一切都變了,並且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從漲薪之後,每月的月初自己帶回家的是白花花的碎銀,再不是薄如蟬翼絲綢,摻雜着砂礫的米麪,黃中帶黑的大粒粗鹽,親人們看自己的目光帶着濃濃的崇拜。日子突然間就好了起來,這樣的日子讓人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這一切都是當今聖上的恩德。

官吏和原先的窮匠戶以及勇衛營、京營中有家口在京城的士卒們,這些人組成了今年的消費大軍。

朱由檢最早去過的皇莊也是熱鬧非凡,最早富起來的便是這羣窮莊戶。

原先莊外的小市場現在已被改建成了各種各樣的商鋪,皇莊裡的數千口人對物資的需求可不是小數目。

莊戶們購買的商品與京師裡基本相同,雖然購買力相對弱一些,但依舊成爲拉動市場的一隻不可或缺的力量。

由於營養跟得上,頓頓能吃飽飯,大牛和妞妞現在發育的很快。九歲的大牛已經成爲養豬餵雞的小能手,在他的精心餵養下,分給他飼養的兩隻豬仔已經長到百斤左右,莊裡的管事對他讚不絕口。

妞妞已經六歲了,在這裡一年多的生活是她從未經歷過的,安全、簡單、快樂,再也不是從前那種飢寒交迫的樣子。所有人都非常的友善,她也結識了很多和她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由於都是孤兒的緣故,妞妞經常和小姐妹們睡到一張牀上,大家鑽進被窩裡嬉笑打鬧,彷彿有說不完的悄悄話。

這些收攏來的孤兒每十人一組分成了若干組,每組都由兩名婦人看護他們。

在朱由檢的授意下,這些婦人全部是特意挑選出來的,都是因戰亂饑荒失去了丈夫孩子的苦命人。朱由檢認爲,這樣的婦人才會把母性的光輝發揮到極致。

他不想後世那種孤兒院中的齷齪之事發生在眼前。雖然這個時代的人普遍都有淳樸的美德,但他還是力圖做到完美,不願讓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再次受到傷害。

事實證明,他的舉措完全正確,甚至可以說是神來之筆。

那些一無所有的婦人本來對生活已經徹底絕望。雖然被朱由檢收留在皇莊,衣食安全都得到保障,但失去了所有親人,尤其是親生骨肉的打擊讓她們的心神受到巨創,對親人的思念讓她們無時無刻沉浸在痛苦之中,很多人活着也已如行屍走肉一般,上吊自殺的慘事時有發生。

皇莊裡給她們安排的差事讓每個人都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看着眼前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臉龐,這些婦人們的母愛被完全激發出來。

她們把這些孩子當做了自己親生的骨肉,把活在這個世上唯一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了孩子們的身上,原先麻木恍惚的神情重新恢復了鮮活,每一個人都盡心竭力的看護着自己所屬的那些孩童。皇莊會按人頭下撥錢糧油鹽肉食,然後由這些婦人們給孩子們料理日常飲食起居,在她們的精心照料下,大牛、妞妞們健康快樂的生活着。

朱由檢最初收留這幫孤兒時,一是出於自己柔軟的內心,二是想通過其他手段將這批孩子培養成一隻忠於自己的特殊力量。

但現在他已經放棄了原本的打算,只把這些孤兒當成正常孩童對待和看護。

天下太平已經並不遙遠,強大的對手正在逐個被剿滅。剩下的關外那隻部落因爲體量太小的緣故,很難與即將恢復健康的大明抗衡,下一步要加大對其的封鎖力度,使其極度落後的生產力進一步受到重創。在形勢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幹嘛要把本該快樂成長的孩子培養成被洗腦的產物?

每個人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而不是被強加和強迫。

既然收留孩子時自己的初心是保護弱小,那這份初心就不該被忘記和改變。

隨着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而降,崇禎九年在一場大雪中、在人們對未來的期待中結束了。

年三十的乾清宮裡,朱由檢以及懿安皇后、周後、田貴妃、李賢妃幾個大人,還有太子、定王、永王、長平幾個孩子,一家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桌上放置着幾個銅製的火鍋,一盤盤切的極薄的鮮鮮羊肉和幾種綠葉菜蔬,每個人面前都擺着幾個醬料碟子,盛放着芝麻醬和蒜泥、韭花等佐料。

這是在朱由檢的提議下舉辦的家宴。

往年過年時乾清宮裡並無此般景象。心憂國事、不喜奢侈的朱由檢哪有什麼心情與家人聚餐。

懿安皇后也是獨自在清冷的宮中熬過每年的大年夜。

隨着形勢越來越好,日漸拮据的財政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宮中上至貴人下到宮女雜役,幾乎每個人的臉上滿是輕鬆和喜悅的神情。

這幾個火鍋是在朱由檢的特意吩咐下打造的,懿安皇后等人從未見過,並且這種吃法也未嘗試過。

火鍋中的水開始沸騰起來,朱由檢用筷子夾起一片羊肉,在沸水中來回涮了數下,然後夾到醬料碟中沾上佐料送到口中。

桌上的人都好奇的盯着朱由檢,看到他閉眼嚼着口中的羊肉,臉上滿是愜意的神情時,長平清脆的聲音突然響起:“父皇,你流口水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五章 皇莊1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
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五章 皇莊1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