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

代善在先後接到哨探數次回稟,得知這支人數只有數千的明軍就在前方十里之處後,立刻下令三千人馬加速前行,以免這股明軍聞風而逃。

已經很多年沒有帶兵參戰的代善這次是信心滿滿。

雖說自從崇禎九年阿濟格在昌平敗北之後,八旗上下對明軍重新重視起來,但自從薩爾滸之役後便一直壓着明軍狂揍的自信心卻是絲毫未減。

一直留在盛京的代善當然知道清軍主力南下後連番受挫之事,這讓他對南征能取得什麼戰果不再抱有什麼希望。

前方不斷傳來的戰報表明,明廷已經將最精銳的新軍調派到了關外,這種情況下八旗已經很難佔得什麼便宜,不如撤回來休整一番,趁着明軍主力雲集關外,遣大軍向西,由宣大一線尋找口子突進去搶掠一番,這纔是最實用的戰術。

當看到皇太極不顧病體,執意要親率兩黃旗主力南下增援時,代善勸說了幾句,但卻被皇太極給駁了回來。

代善心裡清楚,自己這位八弟之所以要如此,爲的就是挽回定策南下失敗的面子,不讓兩白旗那弟兄三人找到攻擊他的理由。

去就去吧,反正和自己沒多大關係,誰當皇帝自己都不會過分,實力強大的兩紅旗可是各方爭相拉攏的對象,只要自己和族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愛誰誰。

可是就在皇太極親赴鬆錦不久之後,東面突然傳來了噩耗:赫圖阿拉老寨被明軍給打破了。

接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直覺告訴代善,明人這次顯然是有一個完整的大策略,其圖謀肯定不小。

在制止了豪格想立刻帶兵趕赴赫圖阿拉,將這個股不知死活的明軍殺個乾淨的魯莽行爲後,代善向前線的皇太極發出了急報,並隨即向盛京城外的各個方向派出了哨探。

既然明人早有預謀,那誰知道會不會還有別股明軍潛在盛京周邊,就等着城內派出兵馬東進後一舉襲破盛京?

在安排完了這兩件事之後,剩下的就是等消息了。

好在派遣出去的哨騎在兩日後便紛紛回返,盛京周邊方圓一百五十里內並沒有明軍的蹤影,這讓代善和多鐸鬆了一口氣。

緊接着,三天之後,寧完我跟隨兩黃旗的五千援軍急匆匆趕了回來,在傳達了皇太極的旨意後,代善搶下了率部殲滅東路明軍的差事。

作爲皇太極智囊之一的寧完我突然回返,讓代善察覺到了一絲別樣味道。他本想從寧完我的口中打聽一下前方的戰事進展情況,但寧完我只是含含糊糊回了一句:皇上準備退兵。

這句話並沒有多少含義,但代善聽了卻是徹底放了心。

這回肯定是沒賺着什麼便宜,就連老八親至也沒用,不過退回來也好,這樣老八就會想到,自己給出的策略纔是最好的。

代善搶着率隊出征,就是想要一份功勞。

在主力受挫、御駕親征也沒見到任何成效的情況下,自己這個留守親王能帶人消滅明軍側翼人馬並收復老寨,這個在平時看起來不算什麼的戰績,在大軍回返後可就顯得十分地耀眼和出色了。

只要功勞在手,將來在分配物資丁口時,兩紅旗就會取得優先權,實力就會進一步增強,自己和兒子的親王位子就會更加的牢固,不管是老八還是老十四他們就更要拉攏自己,到時候可是好處多多。

“主子,明人這陣勢瞧着有點難打,咱們是不是等到右路兩黃旗那兩千人馬到了之後,再聚兵攻殺這夥明人?”

兩紅旗甲喇章京善繼打馬小跑過來,衝着騎在馬上手搭涼棚觀瞧敵陣的代善稟道。

在清軍左前方五里的地方,五千明軍早就列好陣型嚴陣以待。

就在清軍數股哨騎來來回回探查明軍底細時,劉國能和張文耀在查看了附近地形之後,決定背靠渾河面南佈陣,靜待清軍的到來。

本着未慮勝先慮敗的原則,在不知道清軍究竟有多少人馬的情況下,劉國能和張文耀決定採取最爲穩妥的挖壕築牆的方式構築工事,以此來增加士卒的安全感和信心。

當初兵部給他們下達的襲破赫圖阿拉、造勢威脅建州側翼的任務早就完成,現在他們這支只有五千人的孤軍已經深入到了建州的腹地,在外界消息完全隔絕的情況下,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留着性命,等到主力擊破清軍主力、一路打到盛京,那樣他們才能平安回返大明,享受應得的榮耀,以及那些藏在某個地方的大量財富。

明軍首先派出了四個各二百人的小方陣,將留下的數十騎清軍哨騎隔絕在外,防止他們進行騷擾,隨後數千名隨軍青壯在明軍的指揮和監視下開始挖掘工事。

明軍在營地東、西、南三面挖出了前後間隔三十步、每隔五十步便有一個對外通道的環形壕溝,將自己的整個營地包裹其中。

第一道壕溝邊沿隔二十步放置一門虎蹲炮,每門炮有兩名炮手站在壕溝內,隨時準備操縱火炮的發射,兩千名長槍手與五百名刀盾手蹲坐在壕溝內,負責與衝到近前的清軍肉搏。

第二道壕溝裡,位於前面虎蹲炮的空檔之間各置有帶着三角支架的擡槍一門,用以射殺較遠的目標。

兩千名銃手分作四陣列陣第二道壕溝後面,這樣可以根據清軍的主攻方向隨時移動。

因爲考慮到劉張兩部參與的都是小規模戰鬥的緣故,兵部特意給他們配發了二十門擡槍。

擡槍長達一丈左右,重達二十餘斤,有效射程可達兩百餘步,威力巨大,有着九頭鳥的綽號。

擡槍帶有三角支架,類似於後世機關槍的兩條支架,使用的是一兩重的大彈丸,屬於重型單發武器。

作戰時,射手趴伏與地面瞄準後擊發。

擡槍雖然威力驚人,中彈者絕無倖免,但裝填速度太慢制約了它在戰鬥中的地位。

在大型會戰的戰場上,這種臨敵只能一發的火器作用太小,雖說中槍者必死,但你一槍要打準了纔打死一個敵人,對於動輒成千上萬人蔘與的戰陣上來講,這種效果可以忽略不計。

第一道壕溝裡的虎蹲炮施放完後就會順着壕溝向後面轉移,然後第二道壕溝裡的銃手開始實施第二波打擊。

但是擡槍在這種相對較小規模的戰鬥中,尤其是防守時倒是可以發揮出它的最大威力。

就在明軍構建好工事後不久,代善領着兩紅旗的三千人到達了距明軍不遠的地方。

劉國能和張文耀在觀察到清軍還不如己方人數多時,心裡是既感輕鬆又覺失望。

輕鬆地是清軍人數不多,這場戰鬥將不會太過困難。

失望的是本想憑藉工事殺傷更多敵人,立下更多功勞的願望破滅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十八章 容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十八章 容情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二百章 客戶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
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十八章 容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十八章 容情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二百章 客戶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