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

“老賀,這回你帶了多少人馬出關?某聽說洪督前番與戰陣之上身受重傷,這建奴可着實兇悍啊,比高闖那般流賊強橫許多,不知我等此去結局如何啊,咱們手下的兵可趕不上遼西邊軍強悍,連他們都打不過建奴,咱們去了能抵甚事?”

看着帳外到處忙着安營的將官士卒,山西總兵王樸一臉憂色地出言道。

在接到兵部調令之後,離京師較近的王樸領手下五千人馬率先抵達京郊,之後在兵部官員的引領下住進了京營大營內。

家中豪富的王樸名義上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實際上他並不知兵,現在的總兵職差也是通過花費重金運作得來的,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酒囊飯袋。

也幸虧朱由檢穿越而來後戰略部署得當,沒有讓大股流賊竄入山西地界,否則以王樸的能力,山西境內很快便成爲流賊肆虐之地。

王樸率部紮營後,少不得又是拿出重金進京去走通固有的關係,打聽各種有關關外戰事的消息,以便將來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取捨,洪承疇重傷的消息便是他通過各種渠道打探來的。

在其他各路總兵陸續率部進抵京營之後,王樸便親自攜帶禮物挨個登門拜訪,以求將來在戰陣上能有個強援做靠山,最終他認定了性格粗獷直率的陝西鎮總兵賀人龍。

在放下身段刻意結交一番,附帶着送上了一千兩銀的重禮之後,本來並不熟悉的兩人很快便熱絡起來。

“洪督重傷額也聽說了,他老人家一貫用兵謹慎,這回可是有些莽撞了!建奴確實扎手的緊,可咱們手下的兵馬也不是吃素的!

別忘了,前邊可是有個孫督師帶着秦軍頂着呢,秦軍可是硬實的很,加上白桿兵助陣,咱們這數萬人再壓上去,夠建奴喝一壺的!老王你甭怕,到時你就帶隊跟在額後面就成,不過額可告訴你,一旦與建奴接陣,你可不能率先脫陣,要不可別怪老子手中的大刀不認人!”

賀人龍這回帶着經過挑選的四千人馬而來,除了缺少騎兵外,這些兵卒也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卒,現在的鎧甲兵刃也大都換成了新的,糧餉也是按月實發,軍心士氣都是十分高漲,所以他對出關作戰倒沒像王樸這樣擔心。

但是王樸懦弱膽小的名聲可是被許多人熟知,於是賀人龍便先給他壯膽,然後又順便威脅了一下,反正賀瘋子的名號擺在那裡,在這個諢號掩護下,自己可以行很多混賬事。

“嘿,你老賀這是瞧不起兄弟我啊!某好歹是一方總鎮,家父也是官至左都督,論起文韜武略那也不是白給的!老賀你且寬心,一旦出關上陣,某就請求上官率隊給你壓陣,這一仗某不求立功,但求無過就成!”

王樸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表態道。

“老王啊,咱哥倆也不是外人了,某可告誡你,那個孫白谷孫督可不是洪督那種給人留面子之人,聽聞此人心狠手辣,對待軍將絲毫不留情面。一旦有犯軍紀,別看俺們都是朝廷大將,這老孫可是說下狠手就下狠手啊,咱到時還是乖乖聽令,莫要不小心掉了吃飯的傢伙啊!”

看在一千兩銀子的人情上,賀人龍終還是認真提醒了一下王樸。

“多謝兄弟告知,這番人情某記在心裡,來日定有厚報!”

王樸當然能察覺到這是賀人龍的肺腑之言,心存感激之下雙手抱拳表達了謝意。

昭仁殿裡,朱由檢正在聽取楊嗣昌關於各路兵馬的最新情況彙報。

“啓奏聖上,至昨日申時爲止,除卻山東劉澤清部之外,其餘各路兵馬均已抵達並進駐京營。

昌平總兵左良玉因駐地較近,是各路兵馬中最早抵達的,其次爲宣府楊國柱與大同虎大威部,陝西鎮賀人龍部距離最遠,但也比兵部所定日期提前五日到達。

黃得功已遣快馬報訊,所部已至通州以南,明日即可進抵京郊。

目下只有劉澤清部未抵,臣已遣快馬催促,令其剋期到京,否則按律處置!”

楊嗣昌拱手施禮後,將最新情報做了簡要彙報。

“劉澤清部住德州,距京師只有不到千里之路,賀人龍部住陝西鎮、黃得功部住單縣,足在京師千里之外,兩部反而比劉部率先抵京,此爲何故?”

朱由檢皺着眉頭,面帶不豫之色開口問道。

對於宣大、昌平、山西幾路人馬最早抵達,朱由檢並未有什麼感覺,這幾個邊鎮距離京師都不遠,按正常行軍強度的話都花不了多長時間,而距離最遠的賀人龍卻是率部提前五天到達,這讓朱由檢感覺有點意外。

歷史上著名的跑路將軍竟然變得如此乖巧聽令,這種反差確實不小,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現在各處明軍的軍紀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這種良好的變化主要得益於兵部、錦衣衛派駐的監軍制度。

正是在這些監軍的監視下,朝廷撥下的糧餉每月都能實額發放至每名士卒手中,軍中將官苛虐士卒之事幾乎全然斷絕,領兵大將再也不敢對朝廷陽奉陰違。

但這次劉澤清部的遷延遲緩讓朱由檢心頭略感不快。

“皇上切勿動怒,今日劉澤清遣人來報,其部出德州行至沾化境內時突降大雨,沿途官道泥濘難行,加之數處道路橋樑被大水沖毀,故此延誤了數日行程。臣以爲此事劉澤清定不敢以謊言遮掩,故此也屬情有可原之事,臣已專責劉澤清晝夜行軍,料其當不敢失期!”

由於歷史上的劉澤清聲譽不算太好,所以朱由檢先入爲主的將他這次延誤歸到了不聽號令這條罪名上去了,經過楊嗣昌這一解釋,朱由檢這才明白了的確是事出有因。

想想也是,就連賀人龍這種久經戰陣的刺頭都不敢失期,何況沒打過什麼仗,實力並不很強的劉澤清部了。

“既是兵部對此已有所察,那朕就不再過問此事。待各部全部進抵京營之後,兵部要遣員對各部兵馬按名冊予以覈查,兵甲缺失者予以補給,有老弱傷病之卒全部留駐大營,不得隨軍出關。各路兵馬點檢之後剋日出關北上,至鬆錦後歸孫卿統一節制!”

朱由檢略微思襯之後做出了決定。

“皇上恕罪,微臣有一言不得不進,。此前孫白谷麾下既已有近十萬兵馬,此次又有着數萬人歸其統制,如此一來,我大明所有可戰之兵幾乎全部交由其一人統轄,此可謂歷來帝王之大忌也!

前番尚有洪亨九與其分權,可目下洪某暫已無法視事,孫某獨攬軍權恐怕非社稷之福啊!臣此議完全出自忠心,還望我皇慎思之!”

楊嗣昌猶豫了一下,還是拱手施禮講出了自己內心的擔憂。

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章 皇莊1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六章 皇莊2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三百章 證據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
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章 皇莊1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六章 皇莊2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三百章 證據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