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

隨着海外人才大量引進,所需住宅及配套建築越來越多,皇家理工學院面積也隨之一擴再擴,朱由檢計劃將其打造成一個大學城模式,裡面綜合服務設施都要建設齊全,以爲人才及其家眷提供更必要的生活服務,使之成爲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獨立王國。

朱由檢特意下旨,在理工學院成立一個專家服務社,僱請近一百人專門爲這些人才服務,好讓他們能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學當中。

只有專注纔會成功。

衣食無憂,不用爲家庭瑣事操心,日常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會有人幫助解決,資金問也無須擔心,有充足的保障,這些引進的人才只要專心搞研究就可以,在這種環境下,不出成果都難。

蒸汽機就是例子。

經過數年不懈努力,在經歷過數不清的失敗後,蒸汽機的研發終於有了進展,但由於缺乏橡膠作爲密封材料,所以這臺龐然大物還無法投入到實用之中,後續細節上的改進還在一步步進行當中。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走出第一步,那其他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慢慢改進。

在重獎了參與蒸汽機研製的所有人員後,朱由檢又自內帑中拿出五十萬銀幣,專門用於蒸汽機極其附屬配件的研製,並放出話去,一旦有人能夠在蒸汽機實用效果上取得進展,將不吝以侯爵之位酬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朱由檢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可預見的將來,自己的懸賞就能得到兌現。

無論蒸汽機還是其他重大科技成果,都屬於時間的玫瑰,他對此充滿信心。

崇禎二十二年九月,一連串好壞摻雜的消息接連傳來。

好消息是,太子妃有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再有八個月,朱由檢就要升級爲爺爺了。

沒想到四十歲就能當爺爺了,朱由檢在欣喜之餘,也難免有些荒誕的感覺。

若是沒有這場穿越,自己的孩子也就十幾歲吧。

這個好消息在京城傳開沒過多久,浙江巡撫衙門、湖州知府衙門聯袂上奏:致仕歸家的前首輔溫體仁病重。

朱由檢聞訊後心情頓時變得糟糕異常,他立即下旨,讓吳有性挑選醫術高超的御醫由錦衣校尉護送,即刻動身趕赴湖州府南潯縣輯裡村,爲溫體仁診治病情,要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救治。

當天下午,太醫院御醫方維信、李少華隨身攜帶珍貴藥材,在十名錦衣校尉的護送下,自通州碼頭乘坐官船連夜趕赴浙江。

湖州府南潯縣輯裡村中心位置溫家大宅裡,府內穿梭往來的婢女僕從都是神情端肅,彼此之間說話也都是刻意壓低聲音,生怕不小心引來主人的責罰。

自家老爺已經病倒十數日了,大少爺遍請湖州府內名醫,到處尋藥問診,但諸多上門診治的郎中在診脈後也是拿不出對症之藥。

眼見得躺倒在病榻上的老父親氣色越來越差,溫儼在內心悲痛之餘,原先溫文爾雅的性格也變得急躁易怒起來,但凡看着誰做事不夠順眼,這位溫家大公子便會疾言厲色加以斥責。

就在數天前的時候,一名僕從不小心將一個茶盞打碎,剛巧被溫儼撞見,原本對待家裡僕從十分寬和的他卻是勃然大怒,當即下令管家用藤鞭抽了這名僕從十鞭,這在從前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福利的下人們在私下議論時,對此都表達了理解之意,府中不管是老爺還是大少爺,乃至各位奶奶,平時對待下人並無苛虐之處,每月的月薪也都是足額按時開支,大家夥兒對主人們也都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現在眼看年近耄耋之年的老爺突染重疾,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府裡從上到下,誰的心裡也不好受,大少爺是至孝之人,在這種情形下發點脾氣實屬正常,誰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沒個眼力價兒,那就自認倒黴好了。

溫府第三進內宅主房裡,一股濃郁的藥味飄散在室內每一個角落,雕花鏤空紫檀大牀上,溫體仁仍舊昏睡不醒,看着自家丈夫原本消瘦的面龐現在更是皮包骨一般,坐在牀邊的胡氏和孫氏都是垂淚不已。

“莫要再哭了,老夫一時半會還不要緊!

去把儼兒喊來,老夫有些話要講!”

wωω_ тт kán_ ¢ ○

就在胡氏和孫氏二人低頭抹淚時,躺在牀榻上的溫體仁緩緩睜開雙眼,渾濁的眼神看着妻妾悲傷的表情,聲音虛弱的開口道。

“老爺你醒了?!天可憐見!

快去將蔘湯給老爺端來!”

“還有桂花蓮子羹,妾身去一併拿來!”

胡氏、孫氏看到昏睡兩日的老爺再次有了生氣,喜不自禁之下也是亂了方寸,根本沒顧得上自家老爺吩咐之事,胡氏招呼着兩個婢女過來,將溫體仁上身慢慢扶起,然後把一個柔軟舒適的靠枕墊在他的背後,以便等來了蔘湯後容易喂服,孫氏抹了把眼淚後更是直接起身急匆匆去了前面的竈間,親自給自家老爺端羹湯去了。

在胡氏的服侍下,溫體仁服用小半碗蔘湯,精神頭旺了不少,面上的氣色也好了許多,隨後又將一小碗桂花蓮子羹喝下去,說話時底氣充足起來。

早就聞聲趕來的溫儼垂手立在一旁,多日來糟糕的心情瞬間變好。

老爹病臥在牀十餘日,病情日漸沉重,從開始時還能勉力說上幾句話,直到後來終日昏睡,中間醒來後服用湯藥後,很快便再次因精力不濟而陷入沉睡之中,像今日這般看上去精神頭不錯的情景還是頭一回。

“夫人,你二人且去歇息,老夫有些話要與儼兒交代一下。”

吃完喝吧歇息片刻後,溫體仁目視妻妾溫聲吩咐了一聲,胡氏、孫氏雖說擔憂丈夫的身體,但她們心裡也清楚,自家老爺怕是沒多少時日了,必須趁着神智清醒之時,把溫家的大事交待一番。

片刻之後,胡氏、孫氏帶着婢女僕婦離開主屋,屋裡就只剩下了溫體仁父子二人。

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
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