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清蒸鱖魚評價票,多謝多謝~
洗三禮滿月禮不比旁,參加一般不是太太就是奶奶,鮮少有未出閣閨女出來賀喜。
平常大傢伙湊一起,太太奶奶們出門,難免會帶上自家雲英未嫁小姑娘,一來是讓孩子們學個眉高眼低,二來也是相看人家。
所以每每這種場合,大傢伙也自是不可能肆意說笑,就是點戲都是要謹慎再謹慎。畢竟都是些小姑娘家家,有些個話,聽着個一星半點都是有損閨譽。
可洗三禮這樣場合,座都是嫁過人,眼瞅着長輩不,便是那些個葷話都是聽得說得,打趣起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說起話來那聲調那眼神都是兩樣。
這樣話,可貞上輩子也沒少聽少說,也沒覺着什麼大不了。可和一羣自己不大認識人說這些,可貞還真是有些彆扭。
不過幸好,很這些人就又轉會了之前話題了。
誇可貞會生養,誇晏哥兒長好,誇小九規矩好。
尤其是兩個孩子,被衆人誇了又誇,又把小九抓週抓了湖筆事兒拿出來誇耀。
“到底是家學淵源,姐兒以後有曾外祖父親自教導,我看你們家這門檻可得趕緊修繕加固了。”
“可不是這話,還有我們晏哥兒,父子雙進士,那是不是穩穩。”
“錯啦,錯啦,依着二少奶奶這福氣,五子登科也是有。”
……
好話誰都愛聽,可這些話兒可貞實是越聽越驚悚。
等到洗三禮過後,石媽媽過來告訴可貞,除了自家人都是八分重金錁子外。也有好幾家人家是丟金錁子,剩下銀錁子基本上也都是二錢。
可貞微微驚訝,又趕緊讓柳月記錄了下來,以後也好按着這個回禮。
這洗三禮不比滿月禮,添盆錁子可都是歸了穩婆。因此基本上除了自家人外,其他人頂了天了也只是銀錁子,也有人家是喜歡添制銅錢。還有棗子、桂圓、栗子、花生等等乾果,因着寓意好,茶盤裡也是不少。
小九滿月那回就是如此,可晏哥兒這回都是金銀錁子。這些人用意,可貞還是明白。
這朝堂上左文右武,由此衍生。也就是公侯世家和書香門第了。
公侯世家麼,基本上都是祖上立了大功勞,軍功起家,被天家封了個公侯伯子男。這樣人家,大多數都有同袍之誼舉薦之功。彼此相互之間都是有密切聯繫。再靠着女子聯姻,慢慢,這個集團就形成了。
而書香門第,則是像蘇家一樣,祖孫幾代都靠讀書科舉掙出出身家族。這樣家族,通過科舉出仕。同窗、師座、同科,彼此之間也是關係密切。再加上相互聯姻,這個勢力網絡也就連成了。
而蘇家同一個圈子裡。差不多都是文官,倚仗就是家族男子努力讀書奮發向上。
這時候,一個有潛力書院,一個就業率高學院,一個對仕途有進益學院。自然就是他們首選了。
旁學院,就是國子監。也不能保證能有百分百就業率不是,可這回蓮湖書院可不就是百分百就業率。而且但凡蓮湖書院出身學子官員,以後仕途上總是會相互照應提攜。這枝枝蔓蔓下來,關係網可就不小了。雖然座也都是官宦人家,可這朝堂裡助力人脈,誰會嫌少。
只不過,想進蓮湖書院唸書也實不是一件容易事體。
雖說只要人品好肯用功,不管是名門之家子弟還是布衣人家孩子,蘇鐸都會收。
可到底,這六個字看着容易,又哪有這麼簡單。
再加上,因爲蘇鐸教育方式,也註定了蓮湖是招收不了太多學子。
蓮湖書院都是因材施教,不管你學到什麼地步,但凡進了書院,除了蘇鐸每日一次公開講學,每旬一次講會、問難、論辯,其他課程都是由教授因人而異,一對一單獨指導。
所以這學生數量是卡很緊,這都兩年多了,讀學生加上蘇家兄弟幾個,攏共也就六十人。而與此不成正比書院內教職工,教授、助教、直講、監院、監事、書吏、司閽役、雜役,七七八八差不多都有四五十人。
現,因爲考中了八位進士,所以才空出了八個名額來。
可正因爲知道了蓮湖書院教習模式,大傢伙才覺着蓮湖是正經書院,是有真材實料,是要和可貞白氏林氏衆人搭上話。而蘇鑄蘇越等人那邊,也都寫了信,請着幫忙介紹去面試。
到了這時候,已經沒人開口說要蘇家人舉薦了。衆人也都看出來了,這幅光景,蘇家人舉薦誰好,一共可就八個名額。
而且又知道但凡入院學生都是要蘇鐸親自面試,所以便都想請蘇家人幫忙安排早些面試。因爲這時候,聽說湖州府好些客棧都已是住滿了。
所以大傢伙都緊張了起來,生怕八個名額還沒輪到自家孩子就已是滿了。
徐家二奶奶聽說了連連咂舌,“這竟是比考科舉都難。”
嚴家大奶奶掩嘴笑道:“進了蓮湖書院,那就等於半條腿踩進了金鑾殿了,比考科舉都難,這纔是正理!”
於是乎,這也就導致晏哥兒滿月禮比洗三禮隆重情況。
別說蘇鑄、蘇越兄弟三個、蘇慎兄弟幾個好友同窗同科了,就是略略有交情都不肯放過這個日子,都過來送禮賀喜。
幸好蘇懷遠過來參加了晏哥兒滿月禮,否則話,男客都沒有人招待。
誰都沒想到滿月禮會來這麼多男客,畢竟蘇家男丁不是外任官就是外唸書,閒一個蘇鑄還書院裡,這是大夥兒都知道。可事實上,還真來了五六桌男客,蘇懷遠趕鴨子上架派上了用場。
初初聽說蘇懷遠只是個舉人時候,衆人並沒覺着怎麼樣。可隨後聽說是蘇六元嫡嫡親侄子後,疑惑疑惑,意動意動。總之,這氣氛,還是很熱絡。
可內院裡,可貞這一天,受驚嚇卻着實不小。因爲宴席上,竟有人半開玩笑和可貞提起了兒女親事。
管是半開玩笑說這話,還是嚇得可貞心裡咯噔一下,孩子親事怎麼可以決定這麼草率?!
緩了口氣,笑着岔開了話題,又有徐家二奶奶幫着插科打諢,直到送走了滿屋客人才稍稍鬆了一口氣,不過這心裡還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似。
得了空把這話兒告訴了林氏白氏,白氏連連安慰她。
“你放心,雖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話,可這人心是飄渺不定,誰知以後會發生什麼樣事兒。老話說好,人有先天之命也有後天之運,三歲定終身也不能一概而論,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定下孩子親事。再說了,你是孩子母親,孩子事兒可以和你商量,卻不能替你做主。只要你不情願,這事兒就不成。”
白氏不大好說是,經過蘇慎一事後,蘇家給孩子定親勢必是要小心再小心,是絕對不可能出現什麼問題。
可貞聽了這話連連點頭,林氏一旁卻是聽眼皮子直跳。
等到了晚上,拉着可貞細細說,“聽你姑祖母自然是不差,可三歲定終身還是很有道理。這個年紀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親近之人影響,你要趁這個機會好好言傳身教,仔細教養孩子。”說着又拍了拍坐一邊認認真真打着絡子小九,“小九你教很好,只是晏哥兒那,躬懋不家,你要多上心……”
可貞連連應是,她也知道三歲前孩子學習潛力非常大,模仿能力非常強,能無意識情況下吸收大量知識。孩子智力、性格、初價值觀是非觀就都是三歲左右建立起來,所以她也是非常注重對孩子教養。
可到底是頭一遭,她也是摸着石頭過河。藉此機會,便好好向林氏討教了一番。
這些年來,雖然可貞娘倆自來沒有提過以前未抄家之前事兒,自然可貞基本上是沒有再想起過,可這並不代表林氏沒有想過。
實際上,她真是反覆思考過。
尤其是之後可貞越貼心,她有時候就會想起以前娘倆關係怎麼會落到那個地步。
因着現關係不同以往,所以倒是給了林氏一個機會,跳出框架回首過往。說起來,真是受益良多。
所以這時候,也有了經驗傳授給可貞。以她過來人身份告訴可貞應該怎麼教養小九,怎麼教養晏哥兒,可貞亦是受益良多。
直到林氏白氏回了湖州後,娘倆書信來往之間,也經常會對孩子教養問題進行一些交流和探討。
空閒下來時候,也會藉此種種問題諮詢太夫人大太太。同時,也會和常常帶了孩子來和她說話徐家二奶奶、嚴家大奶奶等人交流交流經驗。l*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