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什麼行當,這啓程前已是分派清楚了。
所以可貞也沒有什麼要緊話要說,只是讓楊宗監督好廚房柴房動工,讓陳石按照柳月桐月裁定採買單子去採購,讓柳月桐月帶着人收拾屋子,等陳石採買那些個物什到了就造冊登記入庫。讓清景帶着人按着往日裡規矩先把書房收拾出來。
一切料理好後,便定定心心和小九一塊兒寫大字了。
蘇慎知道小丫頭要開蒙開筆了,特地給女兒做了筆擱、筆筒、臂擱,讓人特特從京裡送了過來。
然後,小九週歲時蘇懷遠送那一套湖筆也派上了用場了。
自此後,小九雖還沒有夏練三伏,可冬練三九卻已是經過了。
而且小丫頭人小鬼大,打小就看到聽說了自家孃親作畫是一絕,也非常喜歡可貞那幾套畫冊,所以是纏着可貞要學作畫,那幾本畫冊是每日都要小心翼翼翻上一遍。自打開蒙後,方先生那上書畫課時候,也是對畫畫特別感興趣。
自家女兒要學畫,可貞不用說都是要傾力教授。
不過,要學畫先練字。這是可貞這麼多年以來心得體會。
一來繪畫與文字本就本源上有相同之處。二來書畫表現形式上,尤其是筆墨運用上有着相同規律。但凡能練好字寫好字,將寫字功力運用到作畫上,畫就剛勁有力,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因着可貞深知一旦忽視練字,這畫必然會浮於表面,缺乏入木三分功底。所以直到現,這麼多年過去了。可貞除了懷孕坐月子,還是每日都要抽出時間來寫上五百個大字。
其實也是一來畢竟人都是有劣根性,有一就有二,既然一直堅持下來了,可貞就不希望自己練了十多年字就這麼被自己惰性荒廢了。二來練字年頭漸漸久了,可貞便越發能感覺到書寫時那種愉悅和輕鬆。漸漸,寫字可貞而言就不光只是寫字這麼簡單了。
要說身教真很重要,小九這麼點年紀,因着有可貞陪着一道寫字,竟也一直堅持到了現。
不但要完成方先生布置功課。還會額外多做些功課。
所以,太夫人大太太都對可貞誇了又誇。徐二奶奶看了,還笑說可貞倒是有兩分孟母三遷意思裡頭了。
以前時候。可貞都把練字時間放朝食之後。不過今兒因着事兒多,怕晚上又像昨兒似累沒有力氣提筆,畢竟寫字也是個力氣活,所以可貞便把練字挪到了朝食前。
小九見了,也要和孃親一道寫。因着書房裡傢什雖已經擺進去了。可十幾個箱籠書籍還未收拾好。可貞便廊下鋪陳開了桌案文房,一大一小一起寫起字來。
到了辰正時分,可貞洗了手,拽出了又被子裡團成了一團,睡小臉紅就似猴子屁股晏哥兒。
見晏哥兒被喚醒了後不哭不鬧,和小九一樣活蹦亂跳。並沒有什麼不適,也略略安了心。
和小九兩個看着他穿好了衣裳,又幫他梳頭洗漱好。然後牽着他過來看自己和小九寫大字。
晏哥兒站條案旁,雖說小腳尖挪個不停,可上半身卻規規矩矩一動都不動,乖乖看着自家孃親和姐姐練字。
小傢伙雖然羨慕不得了,可是可貞早就和他約法三章過了。要到五歲開了筆,然後才能握筆寫字。所以小傢伙除了拿着筆胡亂畫畫。從來沒有機會寫過字。再羨慕,也只得忍着,然後扳着手指頭數着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長到五歲。
從辰初一刻到巳初時分,去掉收拾晏哥兒辰光,小九兩頁描紅已是描完了,可是可貞五百個大字還差一百多個。只不過朝食已是得了,可貞只好先擱下筆來。
帶着兩個孩子用了朝食,囑咐小九功課,叮囑了晏哥兒不準往花園子裡去,看了遞來帖子讓柳月寫了回帖。打點齊備,剛想動身,董太太已是打發了貼身媽媽來請了。
可貞忙帶着純月、清和坐了車往知府衙門來。
……
府衙和縣衙一條街面上,就縣衙東面。出了縣衙也就一盞茶功夫就到了。
說起來,府衙和縣衙佈局還真是大同小異。不過可貞這會子是沒有心情去比對些什麼,只一個勁呼氣吸氣穩定情緒。
實是她一進這衙門,就覺着身上發麻,到底還是當初印象太過深刻了。
可貞這廂剛進了府衙大門,董太太那廂已是得到了消息了。
董太太和三太太是打小閨中密友,蘇超和董知府既是同科又是國子監同窗,也是三十年老交情了。雖說這些年兩家子不一處做官,可逢年過節還罷了,就是平日裡,三太太和董太太也是常有書信來往說說家務事兒。
所以這些年來,董太太雖然還並不曾見過可貞,可卻已是三太太那聽說過不少和可貞相關事兒了。
又因着三太太確實頗爲喜歡可貞,所以但凡說到可貞,都只有好。長此與往一來,雖還未見着人,可董太太已是對可貞有了先入爲主三分好感了。
到了昨兒,眼見可貞一到掖縣,什麼都還不曾分明,就派了管事娘子過來問好遞帖子。而且並沒有拿自己當上峰太太,只是拿自己當做長輩,董太太這心裡便是妥帖了兩分了。
這會子聽得可貞下了車,是親自迎了出來。
一出正房,迎頭就見一蜂腰削肩不過二十來往年紀年輕女子進了垂花門。行動間,步履安詳,大家氣度顯。
一張鵝蛋臉面,碧水眸子顧盼生輝,脣若紅菱未語先笑。
也不曾濃妝豔抹,穿着大紅色萬字流雲紋褙子,素白月華裙,一頭烏壓壓好頭髮用一支金鏨蝴蝶雙喜扁方綰絲毫不亂。
都是出門見客時極平常裝束,可卻絲毫沒有掩蓋通身矜貴清雅。
董太太一眼過去,再想起蘇慎樣貌人品,不由得暗自頜首,對可貞又添了兩分讚賞。
可貞自打進了垂花門後,也已是瞧見了迎出來董太太了。
董太太比三太太大一歲,今年四十有三。不過到底底子好,保養也好。看這模樣,也就三十五六。身材豐腴,面容姣好。舉手投足溫和從容,一派大家氣度。
可貞忙上前屈膝行禮,口稱“嬸母”。
董太太笑盈盈攜了可貞手,望着可貞嘖嘖稱奇,“這樣明珠朝露般人物,也只有我們躬懋這般淑質貞亮、英才卓礫少年英俊才般配上,真是天生一對兒。”說着又拍了拍可貞手,“你們真是好福氣!”
可貞順勢虛扶了董太太,只抿着嘴笑親親熱熱道:“嬸母是自家人,自然是怎麼看怎麼好了。”
董太太聽越發歡喜了,“真是好孩子,怪道你三嬸那樣喜歡你了!”
攜着可貞進了屋,“常聽你三嬸贊你,正愁沒有機會一見,卻不曾想竟有這樣緣分。”
等丫鬟們上了茶點,問道可貞,“祖母可好?母親可好?剛過來可習慣?家裡可收拾好了?”又道:“我們都是自己,一家子不說兩家話,若有什麼不方便地方只管和我說。”
可貞仔細答了,又起身規規矩矩肅了肅,“我們來了掖縣,多虧了叔父嬸母提點幫襯,侄兒侄媳不甚感激。”
董太太忙攜了可貞,笑嗔道:“這值什麼,這叔父嬸母可不是白叫。”
可貞笑道:“即便如此,可叔父嬸母好意,我們還是銘記心。”
董太太聽微微頜首,傳話下去,讓把姑娘們請來見見貴客。又問可貞,“聽躬懋說你們已是有了一兒一女了,怎麼沒帶來我見見?”
可貞抿嘴笑道:“正是貓狗都嫌年紀,鬧騰着呢!再加上剛來掖縣,我怕他們水土不服,想着先留家裡觀望兩日。等緩過來了,再帶過來給叔祖父叔祖母磕頭。”
“小孩子不鬧,難不成大人鬧麼!”董太太說着又點了點頭,到底還是贊同可貞想法,“不過你想很是,小孩子家家不比大人,這麼千里迢迢趕路過來,是要仔細着。”又看了看可貞臉色,“我看你面色也不大好。”又告訴可貞,“你剛剛過來,事務自然是繁雜。只是也要仔細着自己身子,但凡得空了,就略歇歇,好好調理調理身子。咱們這些人,又要照顧孩子又要主持中饋,只有保養好身子才能多操持些事兒。一旦偷懶疏於保養累壞了身子,那可就壞了事兒了。”
可貞笑眯眯應了是,又聽董太太問着她衙門裡女眷們有沒有過來見禮,又有多少人家遞了帖子了,其他幾個衙門打算怎麼走動等等話兒。
可貞一一回了,把自己想法說了說,又徵詢起了董太太意見來。
*d^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