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

李承幹再看另外一位女子。

對方當即行禮道:“蘇氏,見過太子殿下。”

這個蘇氏行禮看起來落落大方,但她手指揪着衣裙的小動作出賣了她此刻的緊張與拘束。

李承幹看着兩人,先是坐下來,笑道:“難怪這些天麗質與東陽屢屢揹着人私語,原來她們早就有安排了。”

蘇氏又是躬身低着頭道:“先前家父有說過,只是以往從未……”

李承幹又是微微蹙眉,蘇氏又不敢再言了,她緊張地抿着嘴,面色一直紅到了耳根。

“想必你應該瞭解孤了,不管是外面的傳言也好,還是你自己想法也罷,既然是父皇與爺爺安排的婚事,你還是互相坦誠爲好。”

“寧兒與小女都說過關於太子殿下的事。”

李承乾點頭,“說一說伱自己。”

蘇氏在一旁坐下來,面對太子殿下,也可能這一面之後就是未來的夫妻,她的耳根子就算通紅,表現得依舊很鎮定。

太子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的表情,她都進退有度。

“小女出身武功蘇氏,乃是雍州武功縣人氏,祖上乃是西魏度支尚書,祖父在大業年間乃是尚書左僕射……”

“這些不用說。”李承幹打斷她的話。

這是太子殿下第二次打斷她的話,蘇氏心中有些困惑,但連忙又道:“殿下想問什麼。”

李承乾道:“平日裡喜歡做什麼?”

蘇氏回道:“撫琴,看書,也看過太子殿下讓京兆府傳閱的書卷,偶有練刀劍。”

坐在面前是名門長女,李承幹也明白了父皇與爺爺的用意,武功蘇氏很乾淨,他們這一門乾淨到沒有與任何勢力有過聯繫。

是一個合適到不能再合適的太子妃。

注意到太子審視的目光,蘇氏坐得很端正,想讓太子殿下將自己看得更仔細一些。

蘇氏確實很漂亮,與寧兒平日裡清冷的氣質不同。

她身上的氣質溫和,如果外面的名門女子是什麼樣,她就該是什麼樣。

李承幹示意一旁的寧兒道:“孤有很多弟弟妹妹,寧兒該都與你說了。”

蘇氏點頭道:“說過了,但殿下不用擔心小女,其實小女很仰慕長樂公主與東陽公主,近來時常有走動的。”

“原來你們都提前熟悉過了,難怪這些天母后召見各家女眷走動,總是會帶着麗質與東陽。”李承幹若有所思道:“也對,不然呢……”

又與蘇氏說了幾句話,再看寧兒。

與寧兒已很熟悉了,這麼多年相處雙方只要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李承幹站起身,走出了這間小屋。

重新走到梅林中,李承幹看向抱着母后手臂的妹妹,道:“孤都知道了。”

李麗質走上前道:“皇兄不會惱麗質吧。”

“不會,只是有勞你與東陽安排這些事。”

長孫皇后道:“這孩子先給寧兒還了良人的身份,而後她還去見了舅父,讓舅父安排,在高林的族譜上給了寧兒身份,舅父認寧兒爲侄女,從此喚作高寧,雖說胡鬧了些,如此有了門第,以後讓寧兒在東宮任側妃,也好依舊陪伴你左右。”

李承幹聽着母后的講述,暗暗思忖。

長孫皇后又道:“好了,去見父皇吧。”

李麗質笑着道:“皇兄若心喜,女兒與母后這就讓禮部去挑選個好時日。”

李承乾道:“嗯,挑個時日吧,這就去見父皇。”

不多時,蘇氏與寧兒也從小屋內走了出來。

李麗質上前對還在困惑着的蘇氏道:“你會是皇兄的好妻子的。”

蘇氏躬身行禮。

她拉住蘇氏的手,又拉着寧兒一起走着,道:“李道長說今夜的月亮會很圓,我們一起賞月去。”

長安就快入夜,李承幹走上這處樓閣。

父皇與舅爺就在此地相對而坐。

“嗯,不會挑女兒的外孫來了。”

李承幹注意到舅爺不服取笑的模樣,道:“孫兒見過蘇氏了。”

李世民看着曲江池邊點起的燈籠,“這是你爺爺安排的婚事,朕也應允了,武功蘇氏挺好。”

李承幹頷首道:“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於兒臣來說也是影響最小的。”

“老朽就說過,這孩子只會在乎是否合適,不會在意外貌與美色。”

李承幹補充道:“長得也很不錯,既是名門其父蘇亶在朝中的位置不高,僅僅只是一個秘書丞,也不會成爲第二個舅舅,從此外戚一脈就會很薄弱,對朝堂的影響也更小。”

聽着兒子平靜的話語,李世民總覺得這番話太過冷靜。

但也習慣了承幹這種態度。

“老朽的外孫兒自小就是個冷靜又有智謀的孩子,誰家的孩子能比得過他?”

李承幹看着一輪圓月掛在夜空中,“兒臣還不知支教的事安排得如何?父皇可有消息了?”

李世民回道:“許敬宗安排得體面,朕信得過。”

“若父皇覺得許敬宗處置得不妥當,兒臣再去責罵他,杖責罰俸都可。”

“是你東宮門下的官吏,你管好便是,這些事朕往後就不過問了。”

“讓父皇煩憂了。”

一個太監快步走來,在陛下耳邊低語了三兩句。

李世民吩咐道:“將織好的冬衣都分發下去。”

“喏。”

高士廉詢問道:“可還有疑慮?”

“舅爺,寧兒她……”

“高林跟着老朽怕是要孤苦而終。”他拍了拍這個外孫結實的肩膀,寬慰道:“若老朽過些時日就過世了,有個太子側妃的女兒對他來說不是一件壞事,也能讓老朽瞑目。”

李承幹揣着手,苦笑道:“東陽說過舅爺的身體硬朗,往後少徹夜打牌。”

高士廉悠悠道:“高林的家產頗豐。”

“頗豐?比舅爺的幾百畝鹽場還要豐厚嗎?”

“咳咳咳……”一旁的李世民忽然咳嗽起來。

“高林是個太監,他當年跟隨楊廣東征,將遼東的兩千頃良田都賜給了他,還有金銀兩千斤,本來高林想着等他過世了,讓人將這些金銀跟着他一起葬了,如今後繼有人,他睡着的時候都笑醒了。”

李承幹回想着這個高林,那個總是一臉笑容的老人家,跟隨着舅爺走南闖北,見識亦是不凡。

可心中很好奇,又問道:“可他老人家怎麼有這麼多的田畝與金銀?”

高士廉懊惱道:“莫要問了,老朽怎知曉當年楊廣是怎麼想的。”

舅爺與高林拜爲兄弟,高林收寧兒爲義女,算是許國公的兄弟一門,如此一來門第與身份都有了。

當然了,沒多少人知道高林是當年楊廣身邊的太監。

李治與李慎沒有去今晚的曲江池遊園,他們看着皇姐回來的時候,姐姐臉上都是笑容。

“慎弟?”

“嗯?”

李治小聲道:“皇姐今日爲何這麼高興?”

李慎回道:“在外面吃甑糕了?”

李治認真點頭道:“那一定是吃了很多甑糕才能讓姐姐這麼高興。”

夜裡,曲江池的賓客已開始陸陸續續離開,人們沒有見到皇后與陛下,就連東宮太子也只是匆匆一面。

李承乾親自送着舅爺回家,身邊還跟着寧兒。

這些天寧兒都會住在這裡,直到嫁入東宮那天,算是走個過場,順便可以照顧這兩位老人家。

高林站在門前行禮迎接。

李承幹扶着舅爺走入家中,道:“舅爺很久沒有飲酒了,今天飲了幾杯酒,就醉成這樣了。”

高林忙進屋,點亮油燈鋪好被褥,扶着高士廉躺下。

李承幹走到屋外,道:“寧兒,等日子定下了,你就嫁到東宮,往後可以一直在孤身邊。”

寧兒行禮道:“妾……不,奴……”

她發現怎麼說話都不合適。

李承幹握着她的手,低聲道:“沒關係。”

一聲沒關係,令寧兒眼神中多了幾分釋然。

等高林走出來,李承乾笑道:“高老先生?”

高林惶恐道:“殿下可萬萬不要這麼稱呼老奴,老奴慚愧。”

李承乾道:“你就是高老先生,以後都是。”

“殿下,此事都是許國公主持的。”

“嗯,父皇與爺爺爲孤挑選了太子妃,舅爺又給孤安排好了寧兒,現在覺得這一輩子十分的幸運。”

高林低聲道:“有時覺得殿下是活了兩輩子的人。”

“您怎麼看出來的?”

“殿下的沉着與冷靜,並非尋常人能比。”

“原來您問的是這個意思。”李承幹訕訕一笑。

高林望着夜空道:“許國公說過,殿下作爲太子需要有勇氣,將來若有必要,老奴可幫助殿下,當年跟隨許國公左右,遇到過的刺殺與伏擊不少,如今年邁了,可身手依舊在,幫殿下殺幾個人不在話下。”

“舅爺說您很有錢。”

見太子顧左右而言他,高林雙手揹負,站得筆直,一種隱世高手的氣質顯露無疑,“殿下想要殺誰?”

“您很喜歡殺人嗎?”

“老奴最討厭殺人了。”

“當年隋煬帝登基,您老幫着殺了多少人?”

“忘了。”

“當年隋煬帝爲何賜給您這麼多田畝與金銀?”

高林撓了撓頭,先前那股氣勢消失殆盡,轉而又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樣,道:“金銀還是在的,田契不知去哪兒了,前隋的田契還管用嗎?”

“應該吧……”

“這些都是小女嫁給東宮的嫁禮,殿下稍等。”

說着話,高林走入一旁的小屋。

片刻之後,他老人家從屋內找出一張布絹,這張布絹有些老舊了。

見他在桌上捋平,道:“這裡還有隋帝的蓋印。”

李承幹確認着田契,看着田契的內容,一共兩千頃田,在鴨綠江以西。

此刻那片地方還處於無人管理的地帶,這些田畝的位置太遙遠,只有等將來再次發動東征才能將這些田畝收回來。

高林將這份田契交給了寧兒,道:“老奴一輩子沒有兒女,現在有了,現在老奴的一切都是女兒的。”

寧兒還是有些不適應自己的身份,她只好再次行禮。

李承乾道:“天色不早了,孤就先回去了。”

高林起身送別。

送着太子殿下到門外,寧兒跟在殿下身邊多走了兩步,忽然間她意識到了什麼,停在了原地。

這麼多年了,有些習慣早已成了她的下意識行爲。

她回頭看去,見到了一臉微笑的高林。

隨後又看着太子殿下的背影。

“孩子呀,等你嫁到了東宮,一切都會恢復原樣的。”

寧兒抹去眼角的淚水,道:“殿下是個很好的人。”

高林那蒼老的聲音道:“莫要哭,身爲太子側妃,你要盡心輔佐太子,往後是一輩子的朝夕相處,何必在乎這幾天。”

“嗯。”

翌日,皇帝下達旨意,封蘇亶之女蘇氏爲太子妃,於冬至日成婚。

同時嫁給東宮太子爲側妃的是高林之女。

至於高林是誰,朝中鮮有人知。

昨夜的遊園果然是爲了給太子選定太子妃的,皇后安排東宮太子妃一直都是避而不談。

當衆人還在猜測太子妃是誰之時,皇帝的旨意就已下達。

讓衆多本就對東宮抱有希冀的人家,瞬間破碎了美好的幻想。

李承幹見到了蘇亶,這位在秘書監任職的秘書丞,掌管秘書監算是皇帝身邊的文書機要。

“孤謝過蘇監丞成全婚事。”

蘇亶見太子殿下行禮,他連忙躬身行一個大禮,要是太子殿下再行大禮,他只能跪拜了。

“小女若有胡鬧之處,殿下可與老夫說,老夫與家中夫人定會呵斥她。”

李承幹擺手道:“不用這般,您女兒落落大方,言行溫婉,而且您的兄長蘇勖又娶了孤的姑姑,兩家是親上加親。”

“那真是……”蘇亶人到中年,早已不想其他,他腳步匆忙跟着太子,一手還拿着笏板,慌忙道:“殿下,殿下走慢點。”

蘇亶又是快步跟上,道:“殿下現在要去做什麼?”

李承幹走到武德殿前,道:“拆了武德殿。”

“啊?”蘇亶瞪大了眼睛。

皇宮內,幫兒子定下婚事之後,李世民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其實昨夜不僅僅給承幹選定太子妃,還要給青雀選王妃。

一幅幅畫像就在眼前,李世民瞧着畫師昨晚在曲江池的所畫的女子。

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304.第304章 寒冬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第49章 上架感言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92章 兄弟三人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95章 合力撈魚第146章 早朝缺席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572章 長安再見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92章 兄弟三人第95章 合力撈魚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158章 講學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446.第446章 寒風385.第385章 登基269.第269章 蘇勖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85.第385章 登基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525章 塞人騎兵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19.第219章 調令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538章 吐蕃之於大唐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88章 活得明白第525章 塞人騎兵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190.第190章 下蛋了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519章 待價而沽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16章 德智體美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80章 漠北恩怨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478.第478章 臣慚愧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第155章 狄家父子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第3章 太子講故事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503.第503章 老君山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38章 從不退讓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116章 用心險惡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339.第339章 議東征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
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304.第304章 寒冬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第49章 上架感言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92章 兄弟三人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95章 合力撈魚第146章 早朝缺席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572章 長安再見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92章 兄弟三人第95章 合力撈魚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158章 講學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446.第446章 寒風385.第385章 登基269.第269章 蘇勖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85.第385章 登基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525章 塞人騎兵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19.第219章 調令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538章 吐蕃之於大唐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88章 活得明白第525章 塞人騎兵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190.第190章 下蛋了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519章 待價而沽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16章 德智體美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80章 漠北恩怨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478.第478章 臣慚愧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第155章 狄家父子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第3章 太子講故事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503.第503章 老君山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38章 從不退讓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116章 用心險惡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339.第339章 議東征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