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

還沒等裴行儉多想,雪夜中就有一隊兵馬到了近前,這隊兵馬有不少人舉着火把。

裴行儉與薛仁貴是護糧隊的士卒,勉強算是士卒,真要追究應該只能算是民壯,這兩個身份也沒有太大的區別,民壯上了戰場就是士卒。

在河西走廊挨凍久了,裴行儉就會想念在渭南縣當縣令的時候。

李震策馬到了近前,六個隊正上前行禮道:“見過李都尉!”

打量着四下,李震拿出令牌朗聲道:“太子調令,打開敦煌郡的城門,前後五隊,每隊運送三百石糧食,送去吐谷渾地界,由張將軍統領。”

六個隊正站在風雪中朗聲道:“喏!”

吩咐完之後,李震留下一隊督軍便又離開了。

圍坐在城邊的士卒紛紛站起身,開始忙碌起來。

裴行儉坐在火邊,神色凝重道:“這就要動糧草了?”

薛仁貴催促道:“軍中自有安排,趕緊搬糧食免得又被罰了。”

敦煌城中,一車車的糧食被拉了出來,在雪夜中的一個個火把照耀下,形成一條條漫長的隊伍,朝着吐谷渾方向進發。

衆人都是步行的,裴行儉抱着一把馬槊,跟在薛大哥的背後。

也不知裴行儉在想什麼,薛仁貴也沒多問,一直走到了天亮,隊伍也沒有要停下的意思。

從天亮到黃昏時分,終於可以休整了。

裴行儉疲憊不堪地與薛仁貴靠在一起,麻木地喝着水,吃着自己帶着的胡餅。

來往傳令的騎兵很多,之前在河西走廊沒見過來往這麼頻繁的騎兵。

有人坐在糧車邊嘀咕道:“看來是真的要打仗了。”

薛仁貴正在與一個河西人攀談着,兩人似乎很聊得來。

裴行儉問向身邊的一個兄弟,道:“這位袍澤是哪裡人?”

“你給我一塊胡餅,就告訴你。”

“你不是有胡餅嗎?”

那人低聲道:“伱的胡餅裡有肉。”

眨眼看着眼前這個面容黑乎乎的漢子,裴行儉還是將手中的餅掰開一半遞給他。

如此對方纔笑呵呵開口道:“你能識字學文章?”

裴行儉頷首。

“聽你說話好聽,說話好聽的都是這樣的。”這個精瘦的漢子笑道:“在下王文度,太原人士。”

裴行儉瞭然點頭。

“你一個太原人士,來這裡做什麼?”

王文度嚼着餅,道:“閒的唄。”

四周的運糧兵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正說着話,還有隊正大聲道:“吃了就早點睡,睡兩個時辰接着趕路!”

距離吐谷渾地界還有一兩天的腳程,已有不少人紛紛睡下,一時間隊伍中各種各樣音調的鼾聲大作。

王文度笑嘻嘻道:“你看,你能讀書寫文章,沒必要跟我們這些粗鄙漢搶功,就不要衝陣了,留在後頭就好。”

“慢着!”裴行儉猛然一驚拉住這個人問道:“我們要衝陣?”

王文度眨眼道:“你不知道?”

裴行儉搖頭:“我們不是護送糧食嗎?”

“你再給某家一塊牛肉乾,某家就告訴你。”

裴行儉拿出一塊肉乾遞給他,道:“說。”

王文度笑呵呵把肉乾塞進懷中,指着正在火堆邊拿着一卷書的年輕人,那個人看起來也是三十歲左右的年紀。

“往後盯着點這個人,此人身份不簡單,他叫劉仁願,我們隊中的隊正,哪怕是參軍都要對他客客氣氣的,是他告訴某家的,這一次我們運糧隊到了西域,就要提刀殺敵。”

說着話,他笑呵呵拍了拍裴行儉的後背,陰惻惻笑道:“某家還知道你的身份也不簡單,是吧?裴縣令?”

裴行儉擡起一腳踹開了這個王文度,炸毛般地瞪着這人。

對方得到了牛肉乾之後,笑呵呵走遠了。

裴行儉靠着糧車閉上眼想要入眠,再一想他更覺得不對了,這人就不像尋常的軍中人。

恐怕他嘴裡沒一句真話。

想明白這些,裴行儉拳頭愈加癢了,越來越想揍這人。

休息了兩個時辰,運糧隊就要早早動身,天依舊是黑漆漆的,風雪短暫地停了,只不過依舊很累。

當糧車陷入積雪中,還要人用力推出來。

好在薛仁貴的力氣很大,不然裴行儉覺得還要受不少苦。

趕了兩天的路,一路上星夜兼程,總算是到了張將軍所在的吐谷渾地界。

這裡還是有不少吐谷渾人的,只不過這裡也有很多唐軍。

等裴行儉與薛仁貴在這裡歇腳的時候,河西走廊方向不斷有兵馬朝着這裡而來,後續還有糧草正在不斷送來。

坐在糧車邊裴行儉拿出一根樹枝,在地上畫着,一邊道:“如此看來是要分成兩路兵馬,後方的侯君集大將軍是要去攻打高昌城的,我們是去阻擊在阿爾泰山南面的欲谷設諸部。”

薛仁貴遲疑道:“軍中的老卒說,西域城的城牆並不高,土牆很容易翻越。”

裴行儉盤腿而坐,神色凝重地道:“高昌王手中的兵馬可能是土雞瓦狗,欲谷設手中的西突厥騎兵纔是最棘手的。”

“好!”薛仁貴重重點頭道:“就應該如此。”

不遠處有幾個老卒看着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老卒眼中這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第一次上戰場,他們還未開始殺敵,最痛苦的時候就要來了。

唐軍這裡要休整五天,等待兵馬到齊,就要開拔。

這些天裴行儉要跟着軍中的人學習騎馬,射箭,還要會用陌刀。

在河東長大的裴行儉與薛仁貴對騎射本就擅長,只是用大陌刀有些不適應。

今天依舊在跟着練揮砍,就見到一隊人正在朝着營地而來,來人還不少足足有三五千人。

薛仁貴望着而來的兵馬,道:“是突厥人。”

裴行儉疑惑道:“突厥人?”

倆人正瞧着,卻見一直在隊伍裡默默無聞的劉仁願這個時候離開了操練隊伍,而是快步走向了那些突厥人。

聽着劉仁願與突厥人交談的語言,薛仁貴驚疑道:“他竟然會說突厥語。”

等操練結束之後,裴行儉在軍中打探了起來,因他的胡餅是有肉餡,此行在軍中的人緣特別好。

薛仁貴大口吃着餅,大口喝着水。

“薛大哥,打聽清楚了,那隊突厥騎兵是契苾合力帶的。”

這就能理解了,當年征討吐谷渾,契苾合力亦在征伐隊伍中,現在這位突厥鐵勒人帶着部族又爲天可汗賣命了。

裴行儉是很佩服天可汗的,這天下有太多人願意爲天可汗賣命。

大軍又休整了兩天,這天張士貴大將軍與一個西域使者交談了一番後,大軍便又開始行進了,這一次是要進入西域地界,接下來的路會難走很多。

馬隊走在前方,駱駝成隊帶着糧草與水跟在後方。

行軍路上,裴行儉與薛仁貴因在操練時騎射本領很不錯,在小隊中被稱爲河東出來的好漢。

張士貴帶着兩萬兵馬離開時,侯君集的大軍也到了先前在吐谷渾的駐紮地,他們會落後三天的行程,三萬大軍要休整之後,再次行軍。

這無疑是裴行儉自河東出來之後最痛苦的一段時日,長途跋涉不說,還要一路上紮營,這是軍中最痛苦的過程。

到了夜裡凍得人直打哆嗦,到了白天也會被嗮得口乾舌燥。

薛仁貴的茂密鬍子又長出來了,遮住了下巴與嘴。

裴行儉也沒好到哪兒去,臉上溝壑縱橫,契苾合力的兵馬進入西域地界之後,也不知道去哪兒,不見了蹤影。

聽說是張士貴將軍另有安排。

大軍行進了十天,終於能夠在一片胡楊林中休整片刻,這裡還有水源,還有草地。

戰馬也能夠得以休息,一條河流從西流淌而來。

距離水源越近的地方就有西域人的部族,這個時候還有西域兵出沒,也就是說這裡距離高昌已不遠了。

不過眼下這支兵馬並不能停下腳步,因路途並沒有這麼近,而是繞道去高昌的後方,也就是阻斷欲谷設與高昌王之間的馳援要道。

焉耆使者正在與張大將軍解釋着這一次行軍的路線,他也是這一次大軍的嚮導。

此刻的高昌王城內,慕容順帶着一大隊的商賈運送着酒水與布絹進入這座王城中。

慕容順帶着最和善的笑容走入了高昌王的王宮。

高昌王的王宮表面看起來並不會華貴,黃土夯成的土牆也並不牢固,只是走過這簡陋的土牆。

慕容順便見到了奢華的王宮內部,這裡有戴着金銀首飾的胡姬與池塘。

甚至這裡還瀰漫着酒香。

慕容順笑着走向高昌王麴文泰,他高聲道:“尊敬的高昌王,我又來了。”

麴文泰笑呵呵道:“聽說唐軍來了?”

慕容順道:“王是害怕了嗎?”

“呵呵呵……”麴文泰笑道:“唐軍到哪兒了?”

慕容順朗聲道:“唐軍哪有這麼快來高昌,一路上的西域風沙就足夠他們吃的,恐怕還未過伊州。”

見麴文泰還有些憂慮,慕容順拿出一個酒囊道:“這是關中上好的新豐酒。”

將酒水遞上之後,慕容順又道:“我是西域最講信譽的人,當我從河西走廊出來時候,唐軍還守在城下,未曾動過。”

麴文泰人到中年,他撫着大鬍子神色狐疑。

又有派出去的西域兵回來稟報道:“沒有看見唐軍!”

“哈哈哈!”這一刻麴文泰的心徹底地放下來了,他招手叫來了胡姬,讓招待這位西域最有信譽的商賈。

隨着慕容順的商隊到達,這座高昌王城像是在慶祝。

高昌王麴文泰是個自大的人,長久盤踞高昌以來他早就自大慣了。

而他的兒子,高昌王子麴智盛這些天反倒是充滿了憂慮,他幾次勸說不要在這個時候放鬆警惕。

卻見麴文泰早就沉浸在酒色中。

麴智盛再去看這個西域商賈慕容順,又覺得這個商人的笑容十分有問題。

半月之後,高昌王麴文泰從宿醉中醒來,他被慌亂的西域兵搖醒,怒道:“天還沒亮。”

“唐……唐軍……”

“唐軍還沒過伊州,你叫喚什麼?”

“唐軍來了!唐軍來了!”

麴文泰還有些迷茫地看着四周。

“唐軍來了!”

越來越多的西域兵在高喊,麴文泰這才驚坐起,他顧不上此刻衣衫不整,走出王宮看到了慌亂的西域兵正在跑動。

而後麴文泰有些不敢相信地走上城頭,他見到茫茫一片唐軍已在城外,腳軟得差點沒站穩,扶着城牆緩緩支起身子。

唐軍像是神兵天降一般地出現在眼前,他扇了自己一巴掌,甚至懷疑在做夢,一定是沒睡醒。

可遠處的唐軍旌旗飄揚,一看也不像是在做夢。

“慕容順!慕容順!”麴文泰大喊道。

麴智盛低聲道:“他昨晚就走了。”

“這……”麴文泰慌亂之後又穩定了情緒,他道:“給欲谷設送信,快讓他來馳援。”

高昌的西面,裴行儉與薛仁貴策馬與一隊人正在這條要道上奔馳。

這一次回鶻人也加入了戰鬥,裴行儉也想不明白爲什麼在這個時候回鶻人也會來。

現在這支兵馬的人手很複雜,不僅有吐谷渾人,突厥人,焉耆所部的西域人,更有回鶻人。

“來了!”薛仁貴大喝道。

遠處出現了一支西突厥人的騎兵,對方捲起的塵土來看兵馬數量不少。

薛仁貴手執一張長弓,裴行儉正了正自己的頭盔,拿起馬槊,嚴陣以待。

張士貴大聲道:“準備迎敵!”

當走出吐谷渾的那天,裴行儉就聽軍中的人說過高昌王手中的西域兵肯定是土雞瓦狗,可面對欲谷設的騎兵,那絕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殺!”

張士貴大吼一聲,裴行儉與薛仁貴跟隨着騎兵隊伍衝向了正迎面而來的西突厥騎兵,雙方兵馬衝撞在一起。

回鶻人騎術了得,他們站在馬背上,手執彎刀便撲上了同樣馬背上的敵人。

戰場廝殺的一瞬間,便血濺而起。

這是裴行儉第一次打仗,當敵人的刀砍來,這一刻他腦海中閃過很多畫面,自出生之後,他對父親與兄長的記憶都很單薄。

第153章 崇文館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73章 “肥羊”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252.第252章 范陽案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371.第371章 虎牢關第85章 兵馬未動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172章 精氣神第23章 太子游長安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555章 也沒有物是人非351.第351章 少了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第169章 願爲前鋒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533章 冬至大壽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337.第337章 “奇觀”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375.第375章 登泰山第2章 “人肥”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第131章 折衝府339.第339章 議東征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79.第379章 歸長安第56章 告老辭官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286.第286章 轉變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443.第443章 胡人的恐懼207.第207章 演武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484.第484章 比試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371.第371章 虎牢關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第96章 以前的事第138章 從不退讓392.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第33章 孫神醫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98.第298章 中秋493.第493章 李孟嘗第128章 風波乍起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197.第197章 叔叔們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186.第186章 杜正倫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62章 對錯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
第153章 崇文館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73章 “肥羊”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252.第252章 范陽案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371.第371章 虎牢關第85章 兵馬未動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172章 精氣神第23章 太子游長安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555章 也沒有物是人非351.第351章 少了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第169章 願爲前鋒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533章 冬至大壽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337.第337章 “奇觀”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375.第375章 登泰山第2章 “人肥”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第131章 折衝府339.第339章 議東征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79.第379章 歸長安第56章 告老辭官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286.第286章 轉變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443.第443章 胡人的恐懼207.第207章 演武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484.第484章 比試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371.第371章 虎牢關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第96章 以前的事第138章 從不退讓392.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第33章 孫神醫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98.第298章 中秋493.第493章 李孟嘗第128章 風波乍起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197.第197章 叔叔們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186.第186章 杜正倫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62章 對錯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