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第420章 戰象

第420章 戰象

黑夜,這座邊城的大火越燒越大,月光下隱約可見濃煙。

王玄策帶着人趁着夜色一路殺着,剛砍倒一人,見對方手中的刀眼熟,便拿了起來,道:“橫刀。”

李義表也從一個天竺守衛屍體中拿起一把大刀,爽朗一笑道:“老夫的刀回來了!”

見有弟兄們還蹲在牆角在點別人的房子。

李義表喝道:“別點了,快拿刀。”

這支隊伍應該是天竺人的精銳,他們手中的刀正是唐軍的。

當初遭了這支對方的突襲,兵械也全部丟了,現在可算是找回來了。

李義表又往地上的屍體上捅了一刀。

王玄策道:“作甚?”

“末將一想到他們拿着某家的刀在這裡耀武揚威就……”話到一半,他再一次提刀,對着天竺守衛的心口又捅了進去。

眼看對方早已死透了,王玄策道:“別捅了,多殺幾個更解氣。”

回頭確認兄弟們都在,衆人在提着刀走向這座城的城樓,隱約可以看到有火把在晃動,似乎天竺人還在調集人手滅火。

得了兵械的唐軍,朝着城樓衝去。

當唐軍有了唐刀,他們重新恢復了兇悍的一面,衝進對方的一隊兵馬,便開始了廝殺。

李義表是禮部的郎中,身爲文官可他的弓弩射術也十分了得。

王玄策帶着人一路衝上城樓的臺階,身後躺在一片的屍體,還有城中還在救火的天竺人。

李義表跟上前道:“天竺人到了夜裡不宵禁的嗎?”

幾人貼着牆而走,來到了城樓的一處屋檐下,聽到屋內的話語聲。

王玄策後背貼着牆,從形似窗戶的牆洞往內看去,見到了屋中有一個女子正在與一位天竺老者爭執着,裡面還有幾個天竺士兵站着,其中有一個身高近九尺的天竺士兵,很是壯實。

眼看那羣天竺士兵正要圍向那女子,這個天竺女子就是來地牢給衆人鑰匙的那位。

“將軍!救嗎?”

“救!”王玄策一聲令下。

唐軍二十餘人四散開來,將這個屋子團團圍了起來。

屋內,對峙依舊在繼續,天竺王女一步步後退,她用天竺語道:“我不會跟着你們回去。”

那老者低聲道:“王女,阿羅那順會照顧你的。”

王女還戴着面紗,她的一雙眼眸帶着決然之色,又道:“他是篡位者!他殺了我父親。”

老者又道:“唐人也不會來馳援你的,吐蕃人也不會來馳援你的,玄奘在東土大唐,也沒有得到唐皇的器重。”

眼看對方一步步走近,王女拿起匕首抵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忽有箭矢的呼嘯聲而來,一箭刺入一個天竺士兵的後背。

那九尺高的壯漢怒吼了一聲,他們還在四顧而看,一夥唐軍便破窗而入。

一時間血濺五步,每個唐軍在破窗而入的一瞬間就找到了要殺的目標。

王女還未回神,就見到那九尺壯漢正伸手朝着自己的臉伸手,那雙黑色的大手幾乎是遮擋了全部的雙眼。

此時,好似時光都變得很慢,那雙大手的陰影遮住了自己的臉,王女顫抖着剛退後半步。

忽有銀光落下,王玄策雙手拿着橫刀,一刀劈下,那手掌便砍斷在地。

王女緩緩轉頭看向來人,這個大唐的將軍面有狠色,再是擡手一刀刺入天竺壯漢的咽喉。

卻沒想到對方咽喉中一刀還能站立,對方另一隻手反倒是拿住了刀刃,如一頭猛獸般面露兇光。

王玄策當即放開手中的刀,躲閃到一旁,避開了對方踢來的腳。

又有箭矢的呼嘯聲傳來,一箭刺入了這個天竺壯漢的眼睛。

見對方吃痛放開了刀去捂眼睛,王玄策撿起掉落地上的刀再一次刺入對方的心口。

⊙ttκΛ n ⊙c ○ 壯漢轟然倒地,再起不能。

待王女回過神,眼前的一幕讓她心有餘悸,倒是突如其來的唐軍殺來,將這些人全部砍倒了。

王玄策提着橫刀指着那個老者道:“他是天竺人的王嗎?”

重新冷靜下來的王女提着刀,抹了這個老者的喉嚨,道:“他是阿羅那順的說客。”

“阿羅那順是誰?”

王女道:“篡位者。”

“你們天竺人講話一貫如此嗎?”

“我的關中話有些生疏了。”

守在外面的李義表,道:“天竺人比我們想得更蠢,他們竟然還在滅火。”

當初大家一起殺過來,殺的人大概也有三五百,城中如此混亂,他們也組織不起人力,甚至還有人往城外逃竄。

李義表安排着人手,這裡是城樓,居高臨下守住要道口,也能抵擋一時,並且讓人準備下城的繩索,以備後路。

王玄策走到屋外,看着城中的大火,對她道:“多謝你救我們出來,其實沒有你我們一樣能逃出來,對我們來說不是太難,你們的牢房太老舊了。”

王女低聲道:“也多謝將軍救了我。”

這位王女很恭敬地行禮,她也看着滿城失控的大火,講述着天竺近來發生的事。

當初玄奘離開天竺之時,戎日國王還是天竺的王,可就在玄奘離開天竺的兩年後,天竺發生了內亂。

阿羅那順篡位,並且殺了天竺王室的許多人。

這位王女便是逃出來的。

王玄策擦拭着自己的橫刀,聽罷她的講述,目光一直盯着城中的火勢。

也不知過了多久,好似城中的火已將能燒的東西燒完了,大火逐漸減弱,依舊濃煙滾滾。

天邊出現了亮光,遠處有馬蹄聲傳來,來人正是唐軍與吐蕃的戰馬。

李義表站在城牆上高呼道:“兄弟們!”

蔣師仁帶着唐軍徑直殺入這座邊陲小城,唐軍入城之後,四周的天竺兵便四散潰逃。

隨之而來的還有吐蕃的兵馬,領兵的正是吐蕃大臣。

待城下收拾好了,王玄策走下城樓,張開雙臂朗聲道:“我的吐蕃兄弟!”

這個吐蕃大臣走上前,也是很高興,他行禮笑着道:“我是吐蕃大臣茹萊傑,帶三千兵馬,前來馳援王將軍。”

王玄策道:“某家要滅了天竺!”

先是讓身後的吐蕃兵馬進城,茹萊傑疑惑道:“王將軍不是使者嗎?”

李義表解釋道:“我們是使者,但使者遇到天竺人如此行徑,豈能忍氣吞聲。”

茹萊傑道:“可是我只有五千兵馬。”

副將蔣師仁整了整頭盔道:“算上唐軍,七千兵馬……足夠了。”

“慢着。”茹萊傑用有些生疏的關中,又道:“你們知道天竺人有多少兵馬嗎?”

王玄策看了看李義表,對方搖了搖頭,又看向蔣師仁,他也搖頭。

一直站在後方的王女,行禮道:“阿羅那順有四十萬大軍,甚至還有一萬戰象。”

李義表倒吸一口涼氣,道:“戰象?”

王女點頭道:“自阿羅那順篡位之後,他便放縱手下的人四處劫掠,如今天竺各地都在苦難之中,王將軍……”

王玄策正在思量,又道:“怎了?”

王女低聲道:“唐軍能否幫我復國?”

“復國?”王玄策冷哼一聲,道:“我要滅了天竺,復什麼國?”

茹萊傑拿下自己的高帽子,拍去上面的塵土,笑呵呵用吐蕃語對身後的勇士道:“吐蕃的孩子若也有王將軍的風采,那該多好。”

身後的吐蕃兵馬紛紛低頭,氣勢上就不如一旁的唐軍。

衆人聚首之後,王女拿來了天竺的地圖,似乎是早就準備好了,請東土大唐幫她復國。

王玄策看着地圖,蹙眉道:“這座城不是固守之地,天竺人早晚會反撲。”

衆人商議了一番,將這座城搜刮乾淨之後,離開這裡,找一處地方休整。

王女道:“我可以召集一些忠心的天竺人,可以與王將軍共同討伐阿羅那順。”

一口一個忠心,一口一個共同討伐,她是真的覺得自己可以復國?

王玄策並沒有理會,也不給承諾,而是帶着衆人離開了王城,一路朝着南面而去。

當衆人在王女的帶路下來到了一處天竺人的村落中,這裡的天竺人村民紛紛出來迎接王女。

看着村民簇擁下的王女,王玄策道:“看來阿羅那順在天竺並不得人心。”

茹萊傑道:“以往天竺王戎日統治天時,這裡還算是安寧的,其實天竺很複雜,若王將軍要去征討阿羅那順,那就要去天竺的腹地,也就是中天竺,但阿羅那順還有一個盟友,東天竺。”

王玄策翻身下馬,壓着因策馬而有些發酸的腿腳,道:“我們不能就這麼回去。”

茹萊傑會意一笑道:“會折損唐軍威風?”

王玄策搖頭道:“不,我們是中原人,我們失去的一切早晚都要奪回來,加倍奪回來。”

茹萊傑又道:“我帶來的吐蕃兵馬不多,不過我可以讓人再派人去吐蕃求援。”

王玄策依舊壓着腿,抱拳道:“有勞了。”

吐蕃大臣茹萊傑剛派人前往吐蕃送信,就聽到了遠處傳來了驚呼聲。

那是一個巨大的陰影,接着一片樹叢中露出蒲扇的大耳朵,緊接着一頭如山般的大象就出現在衆人的面前。

這戰象看到戰馬還揚起鼻子似有敵意。

王女走上前,神態自若,對這戰象也沒有懼怕,十分從容。

吐蕃的兵馬與唐人紛紛後退。

直到王女的手撫着它的下巴,這頭龐然大物便溫順了下來,四周的天竺村民紛紛向王女跪拜。

她用唐人語解釋道:“這頭戰象從小與我一起長大,不論過多少年,它都認識我。”

這基本算是驗證了天竺王女的身份。

王玄策狐疑地打量着戰象,難道天竺人的血脈是用戰象來區別的?

她又道:“其實它很溫順的。”

如今算是明白,爲什麼吐蕃人聽到阿羅那順有一萬象兵會害怕了,這種龐然大物一旦成羣地衝過來,不論是什麼軍陣都會被衝散。

樹林中,王女自在地走動着,這頭戰象也走在一旁。

王玄策跟在後方道:“光靠人力無法戰勝這樣的怪物,你還有多少這樣的戰象?”

王女在一處溪邊停下腳步,回道:“以前有五頭,它們是一家人,但另外四頭死在了曲女城外,只留下了它與我逃了出來。”

唐軍與吐蕃人,還有天竺人坐在一起說着話,這些天竺村民聽不懂唐人的話語,只能讓茹萊傑來翻譯。

茹萊傑是一個博學多識的老人,他會說天竺語,甚至也會講波斯語。

王玄策在一旁坐下來,問道:“你去過很多地方?”

茹萊傑穿着敞開的吐蕃人衣裳,這種衣裳是用皮革與獸皮製成的,他的鞋子是用牛皮所制,頭髮灰白。

“我年輕時去過很多地方的。”茹萊傑看着燃燒的篝火道:“我年輕時去過高昌,越過天山還去過波斯,出遊二十多年回到吐蕃時候,得了一場重病。”

“我的家人以爲我要死了,他們就將我擡進了雪山,再後來……”茹萊傑的話語一頓,又道:“王將軍,你去過我們的雪山嗎?”

“還沒去過。”

茹萊傑笑道:“你和你的兵馬是少有的能夠進入吐蕃腹地的唐軍,將來你應該去雪山看看的。”

王玄策頷首道:“等打完了天竺,我就與你走一趟雪山。”

茹萊傑問道:“一定?”

“我們唐人言出必行!”

“好。”茹萊傑似有回憶之色,他又道:“吐蕃很冷,在我生病的時候,我幾乎被大雪埋了,在寒冷的雪山上,我卻醒了過來,我的病也好了,之後我在雪山生活了數年,吐蕃人說我是雪山神選定的人,所以纔會活下來,之後我一直爲吐蕃祈福。”

“若不是松贊干布去了長安,我也不會走出雪山,現在贊普離開了,我是吐蕃的賢臣之一,需要治理吐蕃,這一次帶着大軍來,桑布扎說只有唐軍平安地從天竺回來,吐蕃纔能有安寧。”

王玄策道:“不然呢?”

“回不去的話,大唐的兵馬會踏平天竺的,他很害怕。”茹萊傑又道:“不知道爲何,松贊干布還沒死,人們就要擁立新的贊普,我親自來馳援王將軍,是希望王將軍能夠在將來,助我擁立新的贊普。”

言罷,茹萊傑又補充道:“等松贊干布死後。”

“某家以爲你們吐蕃人會很團結,沒想到你都這年紀了,還想着擁立新的贊普。”

茹萊傑微笑道:“我的吐蕃孩子們,願爲王將軍戰死。”

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503.第503章 老君山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62章 對錯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433.第433章 兩國使者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423.第423章 江邊360.第360章 歸心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3章 太子講故事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82章 搶還是買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351.第351章 少了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1.第1章 太子殿下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367.第367章 看洛陽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27章 長安傳聞第138章 從不退讓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73章 “肥羊”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441.第441章 塞人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93章 苦惱的舅舅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98.第298章 中秋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478.第478章 臣慚愧第33章 孫神醫第42章 正義的一戰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第554章 無底洞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304.第304章 寒冬第41章 大勝而歸257.第257章 活捉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61章 監察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146章 早朝缺席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第512章 倒春寒第131章 折衝府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181章 老師家事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207.第207章 演武第77章 立冬宴席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
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503.第503章 老君山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62章 對錯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433.第433章 兩國使者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423.第423章 江邊360.第360章 歸心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3章 太子講故事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82章 搶還是買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351.第351章 少了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1.第1章 太子殿下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367.第367章 看洛陽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27章 長安傳聞第138章 從不退讓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73章 “肥羊”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441.第441章 塞人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93章 苦惱的舅舅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98.第298章 中秋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478.第478章 臣慚愧第33章 孫神醫第42章 正義的一戰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第554章 無底洞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304.第304章 寒冬第41章 大勝而歸257.第257章 活捉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61章 監察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146章 早朝缺席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第512章 倒春寒第131章 折衝府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第181章 老師家事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207.第207章 演武第77章 立冬宴席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