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第441章 塞人

第441章 塞人

大唐周邊諸國戰事四起,程咬金在火邊坐下來,在冷空中吐出一口白霧,又道:“這天冷得真快。”

裴炎收緊衣衫坐下來,也是蹙眉看着滿天飛雪。

素葉水城位於素葉水的流域,這裡是東西方商人必經之處。

此刻的素葉水城內一片狼藉,不斷有胡人逃離這座城,唐人已攻破了城門,哀嚎聲與慘叫聲四起。

白方策馬走入城內,對一旁的程處默道:“處默將軍,塞人稱這裡小葉城,當年玄奘來到這裡,就是小葉城的葉護可汗給予的通行國書,又施緋綾發服一襲,絹五十匹,與羣臣送十餘里。”

話語一頓,白方又道:“後來葉護可汗死了,這裡也成了粟特人的地界。”

程處默策馬在城中,馬匹走得很慢,看着城中混亂的景象似在欣賞。

唐軍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拿下了小葉城,拿下了這道蔥嶺與伊犁河往來的要道口。

白方還在繼續說着,他道:“當年玄奘從龜茲來到這裡,此行二萬五千裡,從天山北麓西行前往諸胡的峽谷並不好走,若不是唐軍沒有拿下天山,恐怕西州城也不會如此富裕,那是當年高昌王與欲谷設也沒攻下的地界。”

小葉城遠處就是一片大雪山,看着直插天際的雪山,令人望而生畏,如果說河西走廊是西域前往關中的要道。

那麼小葉城與素葉水河,就是波斯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

這片地界的意義重大。

在城中的最西面,就矗立着一處圓頂的城堡,不斷有唐軍衝入其中,抓獲了俘虜之後,再領出來。

小葉城的另一頭傳來了驚呼聲,那是西域僧兵推翻了這裡的寺廟。

程處默問道:“這裡的寺廟很多嗎?”

白方回道:“玄奘來時就有了,玄奘走之後這裡的寺廟更多了。”

不多時,隨軍的御史婁師德快馬上前罵着這些西域僧兵,責罵他們私自破壞廟宇。

程處默沒有理會這些事,帶着身後的唐軍走向小葉城的王宮。

李景恆快馬而來,朗聲道:“處默,薛將軍拿下了其餘兩處城門,正在收攏戰俘,晉王殿下要將這裡改稱碎葉城。”

程處默笑着道:“好!此地就叫碎葉城了。”

越來越多的唐軍涌入這座城,唐人接管這座城池。

翌日,當城內重新恢復安靜之後,在城外擡頭看去,就能見到在土牆上走動的唐軍。

裴行儉帶着後路大軍來到此地,大笑道:“薛大哥!好大的氣魄,這就拿下了?”

薛仁貴站在城牆上,大聲迴應道:“小小土城,不在話下。”

相比較攻打高句麗,攻打這些西域的土城實在是太輕鬆了,對薛仁貴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城門打開,越來越多的唐軍進入城內。

身爲隊伍中僅有不多的文官,婁師德記錄着近來發生的事,不管好事壞事,他都要記錄在案。

來到此地文官狄仁傑乃軍中參軍,算是文官,裴都護也勉強算一個文官。

進入碎葉城中,狄仁傑不太高興,他錯過了攻城戰,怪也只能怪,薛將軍太猛,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打下了這裡。

李治策馬走入城中,看到白方正押着一羣俘虜,上前問道:“他們是塞人還是粟特人?”

白方解釋道:“塞人都比較白,而且是藍眼睛,嗯……也有黑眼睛的,愛戴尖頂帽子,粟特人愛穿白衣,長得不那麼白。”

李慎聞言,頗長見識。

白方又道:“在胡姬中,塞人的女子更好賣一些,因她們善彈奏,善跳舞,就是那種舞……以前還有塞王的。”

李治與李慎心領神會。

白方接着道:“可這種買賣對生產來說不是好事,崇文館的學識覺得這種買賣,是在扼殺生產力。”

李治道:“看來你在崇文館學到了很多。”

白方恭敬道:“回晉王,我是崇文館的學子,我效忠天可汗。”

兩兄弟聞言又是放聲一笑。

白方繼續向晉王與紀王解釋着西域人的風貌,如西域的工匠,牽夫,獵手,或者是馬球等種種行當。

李治是聽得一知半解,李慎倒是很感興趣。

碎葉城的國王早就逃了,聽說是逃到阿史不來城,還要繼續往西逃竄。

碎葉城距離阿史不來城,還有五十里的路,大軍就算要追趕,也需要兩天的路程。

裴行儉,薛仁貴,狄仁傑,李治等衆人都聚集在王宮中,火盆內燒着火,衆人圍坐取暖。

到了夜裡,外面的風聲呼號,寒風肆虐。

幾人低聲交談着,在王宮內還有沉悶的迴音。

圓頂的王宮看着很高,擡頭看去,就能看到圓形且高高拱起的屋頂。

衆人還在聽着白方講述西域的情況。

“從這裡西行三百里是俱蘭城,再行進六十里就到了阿悉言城,再過六十里過了拔換城,渡過拔換河這纔到了小石國,再西行就是大石城,當年玄奘就是這麼走的。”

聽着白方講述着這些地名,李治蹙眉問道:“玄奘在西域時,真的只有你一個弟子嗎?”

“末將也不知曉,玄奘離開龜茲之後,究竟是怎麼去天竺的,只有沿途的小國才知曉。”

現在白方也能大言不慚地自稱一聲末將了。

但論攻打碎葉城的勇武,此人確實當得起一聲末將,誰讓他一直想要成爲契苾何力那樣的人。

如今契苾何力就坐在王宮門口,獨自一人喝着奶茶,聽着衆人的話語。

白方又道:“其實要是馬匹足夠,日行百里還是可以的,可蔥嶺廣袤,若是不跟着熟悉道路的胡商走,多半會迷路。”

李治盤腿而坐,他現在有些想家了,看着火盆中的火焰燃燒着,也不知道現在的父皇母后,還有兄弟姐妹都還好嗎?

“諸位!”婁師德打斷了衆人的話語,他站起身,言道:“此戰俘獲男女一千口人,戰馬三百匹,駱駝六百頭,糧草三百石,金佛九尊,五色鹽五石,在地下藏庫中還有金幣六千枚。”

當然了,還有羊羣不計其數。

這個戰果還算是不錯,別看碎葉城不大,人口也不多,好在這裡很富有,六千枚金幣與五色鹽,足夠養活唐軍了。

正如白方所言,胡人對財富很看重,反倒是對人口不看重。

見李慎看着碎葉城的地圖,李治湊上前,道:“慎弟在看什麼?”

“皇兄,這是碎葉城的地圖。”

“嗯。”

“碎葉城的位置很不錯,既然往後是唐人來掌管這座城,不妨建設一番。”

李治道:“你要建設成什麼樣子?”

“如長安城那樣。”

李慎留着黑色的軟鬍子,神色極其認真地講着。

一陣冷風從外面灌入,李治感受着涼意,低聲道:“原來慎弟也想家了,修建碎葉城來寄思念之情。”

李慎道:“其實母妃拜入道門之後,就不用擔憂了,先前姐姐送信來說是讓我多收繳一些西域的金幣。”

李治點着頭。

兄弟倆靠着柱子,有了睡意。

白方遞上毯子道:“這是胡人用來裝飾的,聽說胡人的女子出嫁都會帶上它,晉王與紀王可以用來取暖。”

李治接過毯子道:“多謝。”

白方恭敬地行禮,而後又坐了回去。

狄仁傑與裴行儉也去休息了,衆人各自在王宮中找了個位置睡去。

翌日,早晨,李慎就領着兩百個俘虜開始了修建碎葉城的事宜,他命人推翻了很多土屋,甚至還從推翻的土屋中搜到了一些金銀。

當土屋的牆被推倒,揚起一片塵土,隨軍御史婁師德帶着面罩,還是被揚塵嗆得好不狼狽。

待塵土稍稍散去,婁師德走入石碓中,陽光下看見了一點金光,他從中撿起一顆金豆子,忽然一笑,又道:“還請紀王將這些屋子全部推翻了,將他們藏匿的金子全部找出來。”

拆房子與建房子這種事,李慎最是喜歡,他大聲道:“正有此意。”

除了碎葉城的四面城牆,這座城的屋子都要拆了,是爲了讓紀王將碎葉城建設成小型長安城的模樣,以寄思鄉之情。

白方拿着鑿子,在一塊石碑上刻寫着,從此唐人在碎葉城也有故事了。

這種故事最是動人,白方覺得往後會有更多的胡人將這個故事口耳相傳。

可對御史來說,婁師德就簡單多了,他身爲御史需要記錄軍中事務,以及這裡的銀錢往來,在這座唐軍剛攻破不久的碎葉城內,但凡有藏匿的金子或者是銀餅,哪怕是銅錢,都逃不過這位御史的眼睛。

有俘虜就有了人力,足夠李慎大展所長。

一間間的土屋被推倒之後,留出了許多空地,薛仁貴得以在這些空地上操練士兵。

唐人會給予俘虜糧食,但給的沒有這麼多。

白方將這裡的奴僕入籍,從此在胡人也有了安西都護府的身份。

狄仁傑書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一個傳令兵,道:“讓安西都護府再派支教的夫子前來,在這裡修建崇文館。”

“喏。”傳令兵得了書信就快馬離開。

碎葉城外,裴行儉在河邊發現了一些稻米,他道:“薛大哥,這裡可以屯田。”

薛仁貴翻身下馬,遲疑道:“但這裡的氣候偏寒,恐怕長出來的稻米不會太好。”

裴行儉蹲下身,又撿起幾粒稻米,低聲道:“可以讓安西都護府的生產衛府來一趟,他們是司農寺的人手,多半可以做一些安排。”

薛仁貴的目光看向正策馬去遠處的程處默,他們要去前方查探情況。

其實也不用擔心他們會反攻,城池被奪去已成了定局,胡人已習慣了這種事,他們也不會費盡心思來奪回碎葉城。

他們會找一個新的地方定居,對於奔波習慣了胡人來說,他們很少有一個定居地,或許當唐軍攻來的時候,那些胡人貴族都跑了,留下了這些帶不走的財富而已。

從碎葉城往西,經過俱蘭城,阿史不來城,直到終點的怛邏斯城,那就是蔥嶺的“河西走廊”四座城貫穿蔥嶺東段,形成了一片繁華之地。

唐軍在碎葉城休整了兩天,這裡也下起了大雪,多數兵卒都擠在僅存的土屋內取暖,其餘的土屋都被紀王殿下拆光了。

寒風呼嘯着,帶着大雪而過,後方的大軍還沒有消息。

帕米爾高原很冷,遠處高山上的積雪終年不化,直到雪停了,這裡雲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

李慎問道:“白方,當年玄奘見過這種景色嗎?”

“回紀王,玄奘來碎葉城時應該是夏季,是沒有見過這種景色的。”

現在的唐軍要按照當年玄奘穿過蔥嶺的路線行軍,但大將軍的軍令未至,大軍只能留在碎葉城,暫且不動。

出來這麼久,人們對時節也很模糊了,現在的關中應該是秋季。

白方又說起了塞人的故事,“紀王,以前的塞王是十分殘暴的,相較來說,唐軍對待俘虜很仁慈,甚至給了俘虜糧食與能夠居住的地方。”

“這不好嗎?”

白方行禮道:“唐人給了俘虜衣食要讓他們成爲唐軍的夥伴,讓更多的塞人來投效唐軍,這自然是好的。”

李慎道:“他們會忠心大唐嗎?”

白方無奈一笑,道:“胡人鮮有忠心的臣子,但當年的崇文館教化了西域人,那麼多半也能教化他們,可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希望唐軍可以殺光他們。”

“一勞永逸是嗎?”

白方又道:“殺人是很累的。”

李慎頗爲贊同地點頭。

程處默與李景恆,薛仁貴,裴行儉四人各自領着一支百餘人的兵馬,剿滅碎葉城周邊的胡人勢力,因此帶來的俘虜也越來越多。

這天,碎葉城外,戰馬踏着積雪而來,一支唐軍來到了碎葉城下,這支兵馬的人數並不多,大約有三十人。

領頭而來的人是裴炎,他到了碎葉城下,遞上文書道:“奉大將軍命,前來馳援裴都護。”

城門前的士兵都聽到軍令,便領着人進了碎葉城。

隨着裴炎一起來的還有一個西域商人,這個西域商人說着熟練的關中話,他向狄仁傑行禮道:“在下慕容順。”

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554章 無底洞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569章 葬了一個時代的昭陵第97章 謠言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321章 臂膀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104章 夕死可矣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第517章 大宛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70章 家事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第98章 奉命放假第34章 儲君心事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252.第252章 范陽案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386.第386章 新年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323章 新爺孫1.第1章 太子殿下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513章 華清宮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91章 及冠賀禮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568章 長安之南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121章 負重鍛鍊207.第207章 演武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95章 合力撈魚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第159章 父子春遊270.第270章 新家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337.第337章 “奇觀”
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554章 無底洞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569章 葬了一個時代的昭陵第97章 謠言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321章 臂膀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104章 夕死可矣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447.第447章 唐軍歸程第517章 大宛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70章 家事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第98章 奉命放假第34章 儲君心事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252.第252章 范陽案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386.第386章 新年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323章 新爺孫1.第1章 太子殿下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513章 華清宮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91章 及冠賀禮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568章 長安之南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121章 負重鍛鍊207.第207章 演武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95章 合力撈魚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第159章 父子春遊270.第270章 新家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337.第337章 “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