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第365章 宴席

洛水河邊,這裡已被護衛團團圍住,四周的人羣紛紛避開。

見李欣哭得很大聲,小於菟將壞了的風車放在桌上,道:“哭什麼哭,就知道哭。”

李世民聽到孫兒的哭泣聲,再看看始作俑者的大孫子,又收回了目光,道:“承幹啊。”

“兒臣在。”

“以前,朕的拼圖在他手裡都壞了。”

“孩子不懂事,讓父皇見笑了。”

李泰道:“是欣兒不該這般哭的。”

李世民又道:“小時候青雀也是個愛哭的。”

李泰忍着笑意道:“小時候的事,兒臣都不記得了。”

父子幾人皆是帶着笑意。

李恪道:“待孩子長大了,恪打算到處走走,去看看這天下的山水。”

李泰問道:“何時?”

“待孩子年長了,待他們能夠自立了,就出去走走。”

李世民躺在躺椅上,閉着眼低聲道:“也好也好。”

其實現在的孩子這般玩鬧,父皇也並不在意,再說……東宮的孩子都應該出類拔萃。

李承乾道:“於菟。”

“孩兒在。”

奶聲奶氣的話語從身後傳來。

李承乾道:“你弟弟哭了,是你造成的,你就要將他哄好。”

小於菟不情願地應了一聲,只好去哄李欣。

李世民舒服地閉上了眼。

等李欣的哭聲停下了,又安靜了片刻,一騎快馬而來,來人是一個士兵,他翻身下馬道:“陛下,西域捷報,阿史那賀魯已拿下。”

一旁的內侍拿過軍報雙手遞給陛下。

李世民看着軍報,笑道:“宵小之輩。”

隨後,見父皇將軍報遞來,李承幹放下魚竿拿過軍報看着,這一次的叛亂規模並不大,阿史那賀魯不滿安西都護府讓他帶着牧民去種棉花。

而後這個人便要公然反叛大唐。

這件事有意思就在於,當阿史那賀魯反叛,樑建方帶着兩萬兵馬就要去平叛,對方還沒打就跑了。

樑建方追了幾裡地之後,阿史那賀魯被幾個牧民綁了,送到了安西都護府。

樑建方不僅沒有平叛,天山下的牧民主動出手抓住了這個叛徒。

在安西都護府,樑建方很是惱怒,他揍了阿史那賀魯一頓,並且已在押送長安的路上了。

不過在軍報上還說了一件事,因爲郭駱駝在西域開掘了上千個坎兒井,西域幾個部落的部落族長,想要在天山腳下爲天可汗與郭駱駝立雕像。

這是西域牧民的自發行爲,並不是安西都護府主持的。

天可汗的雕像也就算了,郭駱駝的雕像可能是一個種田姿勢?

又或者說,往後大唐的歷代天可汗的雕像都會被立在天山下。

從皇權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是有好處的,但太過於形式。

李承干將軍報放在一旁,看着河面思量着,大唐在西域有這樣的成果很不容易,耗費了數千的人力,經營了三年才這樣的成果。

爲了建設這些坎兒井,郭駱駝幾乎是掏空了西域的人力。

下午時分,皇帝一家才離開這裡。

李承幹站在幹陽殿內,與幾個內侍說着今晚宴席的安排。

“老師身體不好,就不用請他老人家來了,長安到洛陽也是車馬勞頓,待回去之後,孤會去看望他老人家。”

內侍太監點頭,道:“房相看了科舉及第的名冊,還說今年的科舉給朝中增添了許多可用之才。”

李承乾道:“老師能欣慰,孤也就放心了。”

自從遼東一戰之後,大唐的才俊一個接着一個嶄露頭角,治理社稷永遠是需要人才的,因此科舉需要持之以恆。

李承幹看着賬冊,來回踱步又道:“今年嶺南送來的水果也放在這一次的宴席。”

“喏。”

“酒水除了葡萄釀,多準備幾種。”

太子每說一句話,就有一個內侍快步離開去吩咐事宜。

幹陽殿的桌上始終是整潔的,不論太子殿下多忙,這裡都一直維持着整潔的樣子。

就要入夜,一個個文武大臣紛紛走入皇宮,他們在乾元殿內入座,在大殿前還放着一排排的桌案,還有不少官吏需要坐在殿外。

朝中正四品及以上的官吏都要來參加。

並且武將自中郎將起,皆要入席。

這是皇帝回來之後,整個洛陽城解除宵禁三天,東征以來的第一次盛宴很隆重。

皇帝與臣民共同慶賀,李承幹主持完各種事宜,見到了前來覲見的郭正一。

如今的郭正一在門下省任職給事中,是正五品官,雖說不能參加,但有事稟報也可以趁着這個時候來覲見。

郭正一遞上奏章道:“殿下,這是對京兆府改制的奏疏。”

李承幹拿過奏疏翻看着。

而郭正一安靜地站在一旁,等候太子的話語。

雖說自己與太子的年紀相仿,可郭正一感受到的壓力是莫大的,這位太子比之同齡人沉穩太多了。

郭正一從心底裡,不由自主表現出臣服的姿態。

這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太子,並不是一個靠着結交朝臣培植勢力而掌握權勢的太子。

這位東宮儲君如今太強大,強大到整個關中與西域都可以聽從號令。

朝野不是沒有議論過一旦太子殿下登基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但如今看來,這位儲君根本不需要培植親信,不論這位儲君什麼時候登基,滿朝文武都是信服的,太子距離皇帝位只有半步之遙。

並且朝野還在議論,這位太子距離登基的那一天已不遠矣。

李承幹看完了奏疏,又道:“京兆府下分在設置六府,民,商,農,戶,糧,建。”

郭正一回道:“臣是這般考慮的,可……”

李承干將奏章遞迴給他,打斷道:“京兆府的緝拿與治安職權還不夠細。”

看來殿下是不滿意,郭正一道:“臣這就去改正。”

李承幹揣着手看着熱鬧的大殿,道:“不着急,慢慢來吧。”

“喏。”

觀察着這個給事中,李承乾道:“你也可以多去京兆府走動,不用覺得生分,你們能夠多溝通,互相協作,孤也能夠踏實一些,朝中三省六部,各監衛府需要緊密合作,一直都是這麼提倡的。”

“臣領命。”

言罷,郭正一作揖離開。

李承幹依舊站在幹陽殿外,之後許圉師也遞交了對京兆府的改制的奏疏,他主張將京兆府改制成三府,並且再分財,建,業,教四監。

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85.第385章 登基270.第270章 新家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54章 陳年舊事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455.第455章 貞觀到如今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3章 太子講故事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97章 謠言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32章 拜訪舅爺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493.第493章 李孟嘗第47章 伏允的下場79.第79章 家宴第14章 偏心的父皇423.第423章 江邊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362.第362章 祭拜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75.第475章 集權皇帝的文治488.第488章 陳子昂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117章 善意的話368.第368章 新設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91章 及冠賀禮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第117章 善意的話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第525章 塞人騎兵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286.第286章 轉變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37章 波斯奇物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56章 告老辭官424.第424章 重逢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73章 “肥羊”376.第376章 封禪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351.第351章 少了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07.第207章 演武第16章 德智體美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314章 臘月
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85.第385章 登基270.第270章 新家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54章 陳年舊事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455.第455章 貞觀到如今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3章 太子講故事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97章 謠言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32章 拜訪舅爺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493.第493章 李孟嘗第47章 伏允的下場79.第79章 家宴第14章 偏心的父皇423.第423章 江邊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362.第362章 祭拜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75.第475章 集權皇帝的文治488.第488章 陳子昂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117章 善意的話368.第368章 新設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91章 及冠賀禮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第117章 善意的話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第525章 塞人騎兵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286.第286章 轉變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137章 波斯奇物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56章 告老辭官424.第424章 重逢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73章 “肥羊”376.第376章 封禪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351.第351章 少了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07.第207章 演武第16章 德智體美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445.第445章 揚威蔥嶺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第541章 一樣很重要的人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196.第196章 李家的各路親眷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314章 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