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

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

甘露殿,君臣之間還在談着話,關中的秋雨總算是暫時停下了,難得地陽光照在了關中大地。

東宮,寧兒帶着東陽與李麗質,正在將東宮的書卷拿出來晾曬。

李麗質還要將皇兄的寢殿收拾一番,還要開窗通風。

整個東宮都在大掃除,小福一個人收拾着廚房,李治抱怨道:“小福,你總是這樣,明明可以先將梅乾菜泡着,今天吃飯又要晚了。”

小福抱着高高一摞碗,道:“凡事都要細心這是殿下叮囑過的。”

李慎笑呵呵地幫着收拾廚房道:“小福說得不錯。”

“嗯。”小福吃力地放下一摞碗重重點頭道:“若不細心做出來的飯菜就不好吃。”

李治不悅地看着李慎,這個弟弟太現實了。

李麗質將皇兄的書卷與紙張都拿出來晾曬,其實皇兄這裡的陳設很簡單,平時任何物件都擺放得很整齊,就比如說筆架在桌上的一個位置,那就會一直在那個位置,從來不會改動。

確認了寢殿收拾乾淨了,李麗質與東陽便坐在寢殿前,嗮着太陽。

寧兒走來道:“公主殿下,立政殿的人來了。”

李麗質稍稍睜開眼,依舊嗮着太陽,低聲道:“母后是有事要交代嗎?”

宮女低聲道:“是陛下因太子殿下的事很生氣。”

李麗質狐疑道:“皇兄犯錯了?”

“倒也不是。”

“那應該沒什麼大事。”

李麗質躺在躺椅上,慵懶地伸着懶腰。

宮女又道:“皇后讓奴婢傳話來,說是陛下今天因爲趙國公與房相的安排而惱怒,此事要代爲轉告太子殿下。”

聽到舅舅與房相還有聯繫,李麗質確信皇兄在其中肯定沒事,回道:“嗯,你去回稟母后吧。”

“奴婢告退。”

寧兒又送這個立政殿的宮女離開。

今天的天氣很不錯,李承幹剛從中書省忙完走出來,就見到了有個人影朝着這裡走來。

但凡有官吏見到他,都要作揖行禮。

李承幹望着來人,看清楚了一些便快步上前,道:“大將軍今日怎麼有空來這裡了。”

李靖手持手杖,道:“陛下有旨命臣平章政事,自然要來看看。”

站在李靖身邊的是李德謇,他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

李靖又道:“這孩子不放心臣,便跟着來了。”

“讓太子見笑。”

李承幹揣着手道:“大將軍這邊請。”

李靖的兩鬢斑白,拄着手杖一路走着,一直到了中書省的臺階前,看了眼其內忙碌的官吏,便在臺階處坐下。

李承幹也坐在一旁,拿出一顆茶葉蛋遞上。

李靖接過茶葉蛋,頷首道:“謝殿下。”

又遞給李德謇一顆,李承幹好奇問道:“將軍不去裡面坐嗎?”

李靖剝着茶葉蛋的蛋殼,笑着道:“不去了,陛下識人善用,有房玄齡,岑文本,趙國公他們這些人在,這朝堂用不着臣去指點,況且打了這麼多年仗,對政事不如他們這些人拿手。”

李承幹揣着手擡頭看向李德謇,對方憨厚地笑了笑。

凡是從這裡路過的官吏,都要向李靖大將軍作揖行禮。

而大將軍就像是坐鎮在這裡一般。

“德謇兄,平日裡都做什麼?”

“回殿下,在下喜歡看書。”李德謇站在一旁想了片刻,補充道:“近來喜看紅樓。”

“原來德謇兄也喜歡紅樓。”

李德謇看了看吃着茶葉蛋的父親,又面向太子回道:“說來慚愧,在下看不懂兵書,尤其喜歡紅樓這樣的故事。”

“之後還會參加科舉嗎?”

李德謇回道:“不想科舉了。”

聞言,李承幹有些詫異,“爲何?”

“在下的志向並不在科舉入仕,往後想要走遍中原各地,看看山川大河,此生足矣。”

李靖嘆道:“這孩子當初跟着老夫南征北戰久了,行軍打仗的本領沒學到什麼,一路上癡迷山水,讓殿下見笑了”

李承幹回道:“人各有志,孤很羨慕德謇兄的心境。”

大將軍看起來不是一個強求孩子繼承衣鉢的人,說來大唐的絕大多數將領的孩子都是如此,如皇叔李孝恭的孩子,李崇義,還有程咬金大將軍的兒子,或者杜荷。

李靖吃着茶葉蛋面帶着笑容。

李承幹思量着,就如李德謇這樣的人,或許讓他進入這個複雜的朝堂的人,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德謇因進入朝堂,而失去了這般明亮而又純良的內心,這反倒是一種遺憾。

“這天下是壯麗美好的,德謇兄將來要是找到什麼美麗的地方一定要來信告知孤。”

李德謇作揖道:“那在下就與殿下約定好了。”

李承幹頷首,答應了這個約定。

在中書省外安靜地坐了許久,就如李靖大將軍說的那樣,他既能夠平章政事,也能夠在這個皇城中隨意走動。

這都是皇帝給他這位大將軍莫大的權力。

只不過李靖大將軍來皇城中好像是來散心的,要不就是看看以往的舊友如何了。

“聽說關中各縣對太子殿下頗有議論?”

李承幹嘆道:“是呀。”

“如今還是這樣嗎?”

“現在不這樣了,老師與舅舅做了一些事,如今各縣的縣丞很聽話,京兆府讓他們往東,他們不敢往西,讓他們種樹他們絕對不敢偷懶。”

李承幹接着道:“其實吧,孤不喜歡與人講道理,這是一件很累的事。”

李靖道:“當年陛下在渭水與頡利可汗斬白馬立下盟約,其實陛下也不是一個喜歡與人講道理的。”

皇城內,許多官吏對李靖大將軍都是有敬意的,但因身份特殊沒人敢與這位大將軍多說話。

倒是令人驚異的是,太子殿下坐在李靖大將軍已聊了許多了,而且大將軍笑容很欣慰。

岑文本與于志寧走出中書省,見到與大將軍坐在一起的太子殿下,不免好奇,一步三回頭,回頭再回頭。

“岑侍郎,太子殿下與衛公走得很近嗎?”

岑文本手拿着要交給門下省的文書,蹙眉道:“你是東宮詹事,伱難道不知道?”

于志寧回道:“下官雖是東宮屬官,可平日裡與太子殿下走得並不近,也就在這裡能夠與殿下說上一兩句話。”

岑文本思量着,心中困惑。

于志寧接着又道:“朝野皆知,衛公自陰山一戰大勝之後便深居簡出,很少與外人走動。”

聽着大將軍說着當年的事情,李承幹坐在一旁仔細聽着,李德謇就站在殿下的身後,面帶笑容。 李靖道:“其實太子殿下的老師是個很厲害的人,當年高士廉對其評價頗高。”

李承乾道:“孤跟着舅爺,還有老師也學會了不少道理。”

李靖低聲道:“太上皇的身體如何了?”

“爺爺近來戒酒,不過能夠喝一些葡萄釀,也算是給他老人家的晚年多一些慰藉了,有東宮的孩子們陪着他老人家,多少也能讓爺爺的心境年輕一些。”

“其實陛下最牽掛的便是這位老人家。”

李唐這個大家庭,走到了現在,要說複雜也不復雜,可要算上宗室與外戚,其實也挺複雜的。

可現在的李唐,總是擅長將一些複雜的事,做得簡單一些。

大概有一個時辰,房玄齡也從中書省走出來了,笑着道:“衛公,許久不見了。”

李靖被李德謇扶着站起身,作揖道:“玄齡近來可好。”

房玄齡看了看一旁的太子,笑道:“挺好,不如與老夫走走?”

李靖頷首道:“也好。”

李承幹揣着手站在原地,看老師與大將軍走出皇城。

不多時,見舅舅也走了出來,李承乾道:“老師與大將軍剛走。”

長孫無忌撫須走到一旁停下腳步,道:“太子殿下與大將軍走得很近嗎?”

“那日遊園之後與大將軍見過兩次。”

“嗯。”長孫無忌的神色放鬆一些,接着道:“若是李靖能夠傳授殿下一些兵法韜略,也是很好的。”

“那也要李靖大將軍肯教纔好。”

“可有些本領不是誰想學就能學會的,這天下何時才能再出現一個李靖這樣的人物。”

李承幹又拿出一顆茶葉蛋遞上。

長孫無忌接過茶葉蛋心裡有些好奇,這大外甥的袖子裡到底放着多少東西?

“關中的五年規劃已交給陛下看過了。”

“父皇是如何評價的?”

“是房相交給陛下的,說是陛下什麼都沒說,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壞。”

“多謝舅舅提點。”

日近黃昏,長孫無忌吃着茶葉蛋,也邁着腳步離開。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大唐終於清閒許多,貞觀一朝也到了上升期。

所謂的上升期,在滿足溫飽還有些困難的前提下,李承幹希望讓這個上升期再高一些。

比如說稍稍將步子邁得大一些。

回頭看向中書省內亂糟糟的情形,這位太子面色多了幾分糾結,看向零星留下來的幾人,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聽到太子的問話,幾人慌亂低下頭,垂手而立。

李承幹邁步走入,神色多有不悅與不滿,道:“要沒事了,就都出去吧。”

“喏。”幾人腳步慌忙地離開。

等到這裡就剩下了自己一個人,這纔開始收拾,先是將點着的蠟燭與油燈全部吹滅,放到角落整齊擺放成一排。

而後將卷宗文書,全部分類放入書架中。

近來朝中清閒了許多,除了京兆府還有許多問題,聽說忙得焦頭爛額,那也都是許敬宗的事。

朝中總體上來說,今年的收尾工作也都做完了。

今年是朝中效率奇高的一年,對此李承幹心裡是欣慰的,這是一個好變化。

朝堂就不該是建制冗餘的,行事要講究高效。

凡事都高效一些,對朝堂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整理好卷宗之後,再將椅子與凳子全部翻倒,往地面上撲了水之後開始掃地。

秋日裡的秋風吹入中書省,太子的衣衫也被吹動。

忙碌了半刻,確認了這個中書省清掃乾淨了,李承幹這才關上這裡厚重的大門。

這位太子滿意地看着皇城內潔淨的路面,夕陽下,整個皇城都被染成了一片紅色,天邊的火燒雲極其豔麗。

這說明秋雨過去的天空中,還有不少的水分,纔會有這般壯麗的景象。

只不過在這個深秋時節,也只有秋雨過後的關中才能見到這個時節見到如此雲彩,也是少見的景色。

獨自一人走在皇城內,李承幹想着秋日裡關中的情形。

就快要走到承天門,便遇到了也正巧來這裡當值的李道彥。

李承乾笑着道:“道彥兄。”

“見過太子殿下。”

“孤記得道彥兄現在是都尉了。”

“回太子殿下,是副都尉,只是一個當初的別將。”

李承乾笑道:“那也挺好,軍中職位又高了一些,道彥兄似乎有心事。”

李道彥回道:“身爲軍中武將,自當是要出征塞外,立軍功,保邊疆安泰。”

“聽聞李神通大將軍過世之後,道彥兄一直照顧着家中的幾個兄弟。”

“殿下不用擔憂,弟弟們都長大了。”

李道彥是當年宗室將領李神通將軍的長子,也是軍中少有的少年時就已是將領了。

當年也是南征北戰,幾次平定大唐西北邊陲的動亂。

直到最近一次,掃平了吐谷渾。

“道彥兄很想出徵嗎?”

李道彥正色道:“聽聞今日衛公來了?”

連他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大將軍來朝中一次,一定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衆人紛紛議論。

就連平素裡恪盡職守的李道彥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李承幹一邊走着,回道:“其實大將軍來朝中只是散心。”

“散心?”

“對呀,不然呢?”李承幹拿出少年人最陽光最誠摯的笑容。

李道彥連忙道:“那麼衛公與太子殿下商議了許多,一定已有了橫掃西域的方略了。”

太子的笑容瞬間消失,多了幾分凝重之色。

李道彥又道:“末將不該問這些,還請太子殿下見諒。”

李承幹走入承天門,道:“孤從來沒有說過要橫掃西域。”

“嗯,末將明白,定不會泄露其中方略。”

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269.第269章 蘇勖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351.第351章 少了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493.第493章 李孟嘗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74章 太子拜師第535章 有很多人467.第467章 運糧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269.第269章 蘇勖436.第436章 老將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536章 成了傳說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362.第362章 祭拜269.第269章 蘇勖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339.第339章 議東征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71.第371章 虎牢關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316章 人的孤獨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第16章 德智體美第167章 夏收第554章 無底洞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65.第365章 宴席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第56章 告老辭官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424.第424章 重逢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433.第433章 兩國使者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376.第376章 封禪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74章 太子拜師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61章 迎接陛下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6章 小女徐慧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323章 新爺孫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304.第304章 寒冬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46.第446章 寒風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168章 一夜441.第441章 塞人第34章 儲君心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15章 你猜我猜?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1章 圖表
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269.第269章 蘇勖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351.第351章 少了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493.第493章 李孟嘗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74章 太子拜師第535章 有很多人467.第467章 運糧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269.第269章 蘇勖436.第436章 老將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536章 成了傳說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362.第362章 祭拜269.第269章 蘇勖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339.第339章 議東征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71.第371章 虎牢關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316章 人的孤獨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第16章 德智體美第167章 夏收第554章 無底洞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65.第365章 宴席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第56章 告老辭官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424.第424章 重逢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433.第433章 兩國使者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89.第489章 想家的吐蕃人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376.第376章 封禪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74章 太子拜師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61章 迎接陛下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第6章 小女徐慧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第323章 新爺孫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304.第304章 寒冬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446.第446章 寒風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168章 一夜441.第441章 塞人第34章 儲君心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15章 你猜我猜?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1章 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