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

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

鴻臚寺內,李百藥又怒道:“爾等現在是來大唐,興師問罪的?”

面對這位咄咄逼人的禮部尚書,桑布扎身爲吐蕃使者,稍稍冷靜下來。

同樣與桑布扎一同前來長安的吐蕃使者用吐蕃語小聲道:“唐人狡猾,一定要小心,大相叮囑過的。”

幾個鴻臚寺官吏,看着吐蕃使團都沒有好臉色。

李百藥又道:“先有你們吐蕃大相對太子殿下背信棄義在先。”

言罷,他神色恭敬地先朝着東宮方向作揖了,有種告罪的神態,而後這李百藥又看向桑布扎,翻着一張紅臉怒道:“好你個吐蕃人!現在又來大唐討要互市文書,你們吐蕃大相好厚的臉面!”

本就心中替吐蕃大相祿東贊委屈的桑布扎,咬牙切齒,還在壓着心中的怒意。

шωш ¤тт kдn ¤¢ o

別看李百藥平日裡在朝中對誰都是客客氣氣的,如今面對吐蕃使團氣勢凌人,他朗聲道:“還說什麼東宮太子設計伱們吐蕃,太子殿下與祿東贊無冤無仇,爲何要設計他?”

看吐蕃使團衆人,出着大氣,一個個氣得眼睛都要充血了。

李百藥捲起袖子,又大聲道:“我看你們就是構陷,爾等構陷東宮太子!老夫要去陛下面前狀告爾等!讓各國使者看看你們吐蕃人的嘴臉!”

桑布扎重重一拍桌案,站起身怒目而視,“我們是帶着誠意來大唐,我們不會構陷太子。”

“還不會構陷太子?”李百藥登時站起身,指着對方,道:“太子殿下心向明月,而你們呢!明月照了溝渠,你們吐蕃人就是那條溝!”

所謂泥人也有三分血性,桑布扎怒而上前,當即被幾個使團中幾個吐蕃人部下拉住。

穿着羊皮的大氅的桑布扎一腳還沒踢到李百藥,唐人這邊已經有人丟來了卷宗。

厚重的卷宗砸在一個吐蕃人的腦門上。

見狀,桑布扎一甩手臂掙開身邊的人,當即又伸出一腳踹在了李百藥身上。

一個禮部尚書被踹倒在地,一羣鴻臚寺的官吏再也忍不了了,一哄而上。

本來唐人的文官在太極殿就不是好惹的,現在倒好,這下徹底把人惹毛了。

鴻臚寺外,有人大喊道:“吐蕃使團打人了!快去請金吾衛!”

此刻的鴻臚寺內,打得不可開交,也有其他官衙的官吏連忙進入鴻臚寺勸架。

只是這勸架勸着勸着,人是越打越多。

好像唐人的官吏有增援,吐蕃使團眼看是招架不住了,很快就進入了單方面被毆打的狀態。

終於,金吾衛的人來了,一羣人都被帶了出來,鴻臚寺的亂象這才平息。

李道彥頭疼地看着這一幕,本來兩國使節鬥毆也沒什麼。

只不過怎麼打架的人這麼多,李道彥瞥了眼竟然還有秘書監,御史臺,光祿寺與太僕寺。

本來鴻臚寺與吐蕃使團打架,也沒什麼,怎麼還有這麼多人?

心裡儘管很疑惑,李道彥還是領着這些人去了中書省,一路上走着,皇城內的官吏紛紛看過來。

李百藥走在前頭,依舊是腰背挺直。

桑布扎走在一旁,鬍子被揪下來好幾縷,原本好好的羊皮大氅,此刻也被抓破了。

包括吐蕃的使團,還有一羣官吏被金吾衛押送到了中書省前,整齊劃一,分成兩排站好。

Www☢tt kan☢c o

長孫無忌走出中書省,雙手揹負目光先是看向李百藥,而後看向吐蕃的使團。

衆人還未開口,李百藥搶先道:“趙國公,是吐蕃使團先動的手。”

桑布扎紅着眼,指向對方道:“你血口噴人!”

李百藥跳腳道:“鴻臚寺二十五人,全部看到了就是你先動的手。”

“休要爭論!”

聽到趙國公一聲大喝,眼看又要吵起來的衆人,當場安靜了下來。

長孫無忌苦惱地搖着頭道:“鴻臚寺的人與吐蕃使團打架,你們秘書監和光祿寺的人去做什麼?”

有人站出來道:“回趙國公,我們去勸架。”

“勸架?”長孫無忌冷哼道:“那老夫怎麼聽說,你們這些人也參與了鬥毆?”

有人回稟道:“趙國公,這幫吐蕃使團實在是跋扈,我等前去勸架,也捱了吐蕃人的拳腳,是可忍孰不可忍!”

“呵呵呵……”長孫無忌冷笑着。

吐蕃使者桑布扎朗聲道:“還請趙國公爲我等吐蕃使團做主。”

李百藥忙上前一步道:“趙國公!是吐蕃使團構陷東宮太子。”

桑布扎再怒道:“你信口雌黃!”

李百藥身後的鴻臚寺官吏,上前道:“還想打是不是!”

桑布扎重重拍了拍胸口,道:“來啊!”

見趙國公閉着眼呼吸沉重,眼看就要發怒,李道彥拔刀而出,指向衆人道:“誰敢在此鬧事!”

衆人又只好偃旗息鼓,紛紛作罷扭頭不去看對方。

其實前兩次來使大唐,對桑布扎來說都是很愉快的,至少來往也很順利,沒想到一直以來謙遜有禮的大唐文官,還有這麼彪悍的一面。

這讓桑布扎心中警醒,原來大相對唐人的瞭解並不多。

長孫無忌從一句句爭吵中,挑出了最關鍵的一句話,道:“吐蕃使者如何構陷太子了?”

李百藥連忙道:“吐蕃大相說是太子殿下設計了吐蕃,可從頭到尾太子殿下與吐蕃大相只是書信往來,何來設計一說。”

人在別人家的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桑布扎咬牙道:“外臣希望面見太子殿下,當面解除誤會。”

長孫無忌緩緩道:“太子殿下現不在宮中,恐怕見不了你。”

李百藥連忙道:“趙國公,何須驚動太子殿下,顯然是這吐蕃人構陷太子!拿下他們給諸國使者看看,吐蕃人囂張氣焰,趕出長安城!”

桑不扎呼吸急促,氣得鼻孔都在冒熱氣,他想要衝上去撕了這個口口聲聲說着構陷的唐人官吏的嘴,但面對眼前唐人將領的刀,他的內心一直在壓制着怒火。

長孫無忌道:“先將吐蕃使團押入驛館,看管起來。”

李道彥收起刀,抱拳道:“喏。”

再看餘下這些人,長孫無忌道:“都回去吧,一切等太子殿下回來了再論。”

李百藥朗聲道:“喏。”

衆人紛紛散去,李道彥押着吐蕃使團離開了皇城。

長孫無忌見李百藥還站在這裡,問道:“你還有什麼事嗎?”

李百藥快步走上前,低聲道:“要不要殺了于闐使者滅口。”

“你放心,朝中從未與西域于闐的人提前設計過。”

“那下官就放心了。” 李百藥作揖一禮,訕訕一笑,快步離開。

長孫無忌站在中書省門前,蕭瑟的秋風吹過時,就覺得這真是個多事之秋。

長安城,李承幹當然不在皇宮中,而是與李績大將軍,還有于志寧來到長安的一處宅院前。

在這處宅院前,站着一個將領。

走近之後,才見到這個將領是蘇定方。

同時看到來人的蘇定方行禮道:“末將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幹看着這處府邸低聲道:“孤奉父皇命,來看望大將軍。”

蘇定方朗聲道:“大將軍就在家中,太子殿下請。”

身爲當年李靖麾下的將領,這個蘇定方似乎特意來給大將軍看着家門。

這也是因爲李靖在軍中的威望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威名傳遍中原各地。

李承干與李績,于志寧三人走入這處府邸。

這處府邸比預想的更簡單一些,只有一張矮桌放在院子裡,家中也沒見到僕從。

李靖大將軍就坐在院內,他支撐着身體起身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干連忙道:“大將軍請坐,不用多禮。”

等太子殿下在一旁坐下,李靖也這才坐下來。

關於這位大將軍的傳言實在是太多了,李承幹打量着對方,這位大將軍眼神銳利,面容有些消瘦,但不妨礙舉止間表露出來了威嚴。

兩鬢的鬚髮已斑白,頭髮上黑髮中還有不少白髮相間。

穿着一身樸素的青衫,面前放着一卷書。

李靖大將軍的身形高大,粗糙的臉中有一雙銳利的眸子。

“太子殿下時常練習箭術?”

李承幹注意到自己指節處的老皮,笑道:“都說父皇的箭術了得,孤這個當兒臣的,自然要學父皇的風采。”

李靖嘆道:“當年陛下的箭術確實了得,可這麼多年過去了,陛下總說他的箭術生疏了。”

從話語中可以猜測,其實現在父皇與這位大將軍時常走動?

能夠知道父皇行蹤的人不多,可能就連朝中的人也不知道,這位大將軍還能經常讓父皇去看望。

“太子殿下在想陛下與末將之間的關係,如今如何?”

李承幹揣着手笑道:“孤多少能夠猜到一些,大將軍與父皇經常有來往。”

先是有所錯愕,李靖將手中的書卷遞上,道:“軍中將領有指揮才能了得者,亦有無決斷之心,卻有衝陣殺敵之勇武,關中十二衛,三十五個將領,河東六衛十八個將領,衛府改制折衝府的預想末將都已寫好了。”

李承幹珍重地接過這卷書,臨到如今退休了,大將軍還給父皇出謀劃策,安排將領。

心中感慨,對當年天下英雄豪傑義氣心有觸動。

有了李靖大將軍安排,父皇讓這位大將軍退休之後,有了手中這卷書,也就可以大刀闊斧地調整各地衛府將領。

李靖低聲道:“太子殿下心有困惑直說便好,不用只在心裡想着。”

長年領兵的將領的洞察力,絕非常人能比。

可對這位能夠領兵數十萬,甚至百萬大軍的大將軍而言,這等洞察力是他必須具備並且長久鍛煉出來的能力。

李承幹端坐在前,面容處變不驚,就算是大將軍直接將看穿的心思說出來,也是一副穩坐的神態。

手中拿着這卷書也沒有心思翻看,李承幹先是交給一旁的李績,吩咐道:“回去之後交給父皇。”

李績應聲道:“喏。”

李承幹換了一副神情,低聲道:“大將軍如今身體如何了?”

李靖盤腿而坐,閉上眼道:“末將身體一切都好,還有甄權照看着。”

“那就好,孤也很擔心大將軍的身體。”

“當初征討吐谷渾時,末將聽說是太子殿下給李道宗出的方略,讓他在烏海要道截擊伏允?”

“嗯,孤當初看了地圖,覺得伏允想要逃多半是從烏海道遁走,若他借烏海道跑進了西域地界,想要再抓他就難了。”

李靖喝着一碗茶水沉默不語,似乎在思量着什麼。

李承幹揣手端坐着,也在打量着大將軍。

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大唐的軍神,兩人都互相打量着彼此。

“其實懋功的領兵方略很不錯,對外或對突厥的戰事,可以多仰仗他。”李靖的目光端詳着這個太子,補充道:“如有必要的話。”

李承幹作揖道:“謝大將軍指點。”

好像父皇讓自己這個太子來見大將軍,就是爲了來拿大將軍手裡的這卷書。

那麼父皇與大將軍之間約定什麼?

就不得而知了。

在李靖面前,李承幹也在思索着。

院內吹過一陣風,于志寧與李績站在一旁沉默不語,低着頭。

大將軍講話簡單又簡潔。

安靜了良久,從後院走出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其人走到大將軍身邊,行禮道:“父親。”

李靖介紹道:“這是末將的孩子,李德謇。”

“李德謇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道:“不用多禮。”

“這孩子如今住在三原,平時很少在長安走動,因此殿下以前也沒見過他。”

李承幹緩緩道:“孤平時忙於朝中政事,也很少出來走動。”

李靖忽然站起身,道:“末將送太子殿下。”

李承干連忙道:“大將軍不用相送。”

走到大將軍府的門外,李靖作揖行禮之後,便關上了家門。

李承幹站在門外,看了看身邊的李績大將軍與于志寧,再看還站在門前的蘇定方大將軍。

這位大將軍恐怕再也不會領兵了。

對烏海道的事,大將軍也沒有多問。

來見大將軍是父皇的吩咐,李承幹狐疑地看了看李績大將軍手中的書卷。

497.第497章 規矩成明文第91章 及冠賀禮第85章 兵馬未動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17章 他要卷死孤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104章 夕死可矣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13章 班底構成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91章 及冠賀禮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91章 及冠賀禮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213.第213章 旱情423.第423章 江邊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07.第407章 愛抓蟲的皇帝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67.第267章 蘇亶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316章 人的孤獨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11章 圖表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1.第1章 太子殿下446.第446章 寒風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367.第367章 看洛陽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第98章 奉命放假237.第237章 笄禮第18章 彪悍的早朝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73章 “肥羊”475.第475章 集權皇帝的文治269.第269章 蘇勖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第321章 臂膀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484.第484章 比試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34章 儲君心事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351.第351章 少了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82章 搶還是買488.第488章 陳子昂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190.第190章 下蛋了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57章 善終的老臣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78.第78章 解氣?
497.第497章 規矩成明文第91章 及冠賀禮第85章 兵馬未動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17章 他要卷死孤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104章 夕死可矣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13章 班底構成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91章 及冠賀禮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91章 及冠賀禮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480.第480章 鄭公話語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213.第213章 旱情423.第423章 江邊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07.第407章 愛抓蟲的皇帝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67.第267章 蘇亶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316章 人的孤獨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11章 圖表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1.第1章 太子殿下446.第446章 寒風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367.第367章 看洛陽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第98章 奉命放假237.第237章 笄禮第18章 彪悍的早朝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73章 “肥羊”475.第475章 集權皇帝的文治269.第269章 蘇勖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第321章 臂膀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484.第484章 比試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34章 儲君心事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351.第351章 少了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82章 搶還是買488.第488章 陳子昂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190.第190章 下蛋了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57章 善終的老臣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78.第78章 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