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吐蕃往事

第543章 吐蕃往事

帳篷中點着火盆,外面的呼嘯聲更大了,聽着風雪聲,松贊干布依舊寫着策論。

偶爾還有風從帳篷的縫隙中吹進來,吹得火盆中的火焰也在晃動。

達佔東塞走入帳篷中,他手中拿着一些剛煮好的羊肉,道:“李都護給了我椒鹽,我不想撒在牛肉上。”

松贊干布見到他凍得通紅的雙手端着銅盆,盆內切好的牛肉正在冒着熱氣。

達佔東塞將牛肉放在一旁,又用牛糞點燃了一個小火盆,放在贊普的邊上,言道:“贊普是在給天可汗寫信嗎?”

松贊干布點着頭,提筆寫下最後一句話,便拿着紙張放在油燈邊仔細看着,反覆確認沒有問題之後,等墨跡幹了,將其放入一個牛皮袋中,再用針線縫好,交給他叮囑道:“讓人送去長安城,交給鴻臚寺卿郭正一。”

達佔東塞點頭道:“明天一早就讓人送去,贊普吃點牛肉,我就不喜歡吃唐人的椒鹽。”

他說着話拿起一塊牛肉,又道:“贊普,你看!這個牛肉要這麼吃纔好吃。”

щщщ✿ t tkan✿ C○

達佔東塞將一塊牛肉放入口中,一邊咀嚼着一邊閉眼享受着。

松贊干布笑道:“聽聞你現在會給牛治病?”

達佔東塞頷首道:“牲畜也是會生病的,牧民的牲畜要是病死了,他們也就活不下去了,我會好好鑽研如何給牲畜治病,牲畜對我們的牧民很重要。”

松贊干布也沒有用椒鹽,他拿起一塊牛肉,牛肉用水煮熟的,還帶着一些血色的肉塊放入口中,很是享受地吃着。

翌日,達佔東塞讓人將贊普的書信送去了長安,而他也陪着贊普從青海一路前往吐蕃。

很多吐蕃人都知道在長安城養病的贊普要回來了,可真要準備去見吐蕃的子民,松贊干布反倒猶豫了。

達佔東塞牽着贊普的馬,走到了衆人的面前。

一羣吐蕃子民在松贊干布的馬下歡呼着,他們在歡慶吐蕃贊普回來了。

雖說吐蕃贊普已是一頭白髮,但贊普的病好了,也安全回來了。

在人羣的歡慶聲中,松贊干布離開了人們的視野,獨自一人策馬前往布達拉宮,一路上松贊干布時常會咳嗽。

達佔東塞懷疑贊普的病多半是加重了,在姑臧城的時候贊普的咳嗽還沒有這麼劇烈。

松贊干布平復了呼吸之後,回道:“天可汗讓太醫署的人給我治病,他們說過我的病已傷及了內腑,再回吐蕃深處也可能會加重病情。”

又劇烈咳嗽了兩聲,松贊干布只能翻身下馬,往藏布江邊走了兩步,他重重咳嗽了好幾聲,直到面色都漲紅了。

看着贊普的模樣,達佔東塞道:“贊普我們不往前走了!”

松贊干布站在藏布江邊,他望着布達拉宮的方向。

當年離開時布達拉宮還沒建成,現在卻走不回去了嗎?松贊干布心中自問着,卻見達佔東塞對後方的吐蕃孩子用吐蕃語高聲呼喊着,就有孩子離開。

松贊干布的呼吸每一次都很用力,靜坐在藏布江邊。

一羣吐蕃孩子請了一個唐人來到了這裡,來人是天可汗安排在吐蕃的大夫。

“贊普,我是太醫署的。”

“嗯。”松贊干布點頭。

這位醫官聽着他的呼吸聲,診脈良久。

在一羣吐蕃孩子的注視下,這個醫官又試了試贊普的聽覺,看了看贊普的眼睛,觀察贊普的呼吸次數。

醫官站起身道:“當年贊普重病就已壞了臟腑,如今的贊普的臟腑本就不如尋常人,加之吐蕃高寒,會加重病情。”

這位醫官思量片刻,又道:“贊普不可再往前了,大可留在這裡休養,若適應之後再往前走亦可,但下官也不能保證贊普能走多遠,還望三思。”

達佔東塞着急道:“贊普會死嗎?”

“我是醫者,贊普若想活着,就要聽醫者的話。”他收拾好藥箱道:“贊普也不用服藥,安心靜養就好。”

達佔東塞看着醫者離開,他不服氣道:“贊普,我們都是在雪山下長大的,我們也能迴雪山的。”

在長安居住多年的松贊干布適應了關中人的生活方式,反倒是回來之後就不適應了。

“天可汗想要我活着的。”他自語了一句話,便讓人在這裡搭建了一個帳篷。

夜裡,松贊干布在這裡居住了下來,時常看向布達拉宮方向。

接連數天,這位贊普一直留在這裡,自從不再往前之後,贊普的病情也好轉了。

這天夜裡,吐蕃又下起了大雪,有人騎着戰馬朝着這處帳篷而來。

松贊干布坐在溫暖的帳篷內,正拿着一卷書翻看,時光彷彿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時候他就是這樣,不論外面有多麼的嚴寒,總是在火邊拿着一卷書看着。

此刻,松贊干布正在看的書籍正是如今吐蕃崇文館的。

風雪中,那人在帳篷前翻身下馬,風雪吹起他灰白的頭髮,拍去身上的積雪後走入帳篷。

見到來人,松贊干布並不覺得奇怪,而是道:“現在的吐蕃怎麼樣了?”

來人取下了帽子,他正是祿東贊,一頭灰白的頭髮,年過六十的他雙眼也有了些許渾濁。

從長安城回到了吐蕃,祿東讚的整個人似乎都像是被抽空了,在長安城他至少還有些生機,可回到吐蕃之後,他的生機就像是被抽光了。

祿東贊坐在火盆邊,感受着火焰的溫暖道:“這麼多年了。”

遙想當年,這位吐蕃大相帶着兵馬旁觀了大唐與吐谷渾的戰爭,那時候他才三十歲,正是打算做一番大事的年紀,那時候松贊干布也不過十五歲。

轉眼間過去了三十年,大唐征服了天山,完成了東征,當年的那位天可汗老了,大唐有了一位新的天可汗。

這位新天可汗又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對手,他比當年的那位天可汗更可怕,讓祿東贊覺得自己不是他的對手,更無力撼動現在的大唐。

當年的天可汗是一個十分強大且有氣魄的人,令天下英雄臣服,馳騁江山,重情重義,討伐不臣。

如今的天可汗,嚴苛且行事強硬,集權且強權,對內對外沒有仁慈,沒有情面,唯有政治與利益。

這位新天可汗是個冰冷的人,也是個可怕的人。

或許在當年面對那位天可汗,吐蕃或許還有些機會,可現在這位新天可汗不會講半分情面,就如那位波斯王子跪在朱雀門前數天,也得不到天可汗的一句復國。

哪怕波斯王子一頭撞死在朱雀門前,天可汗也不會幫助他復國的。

這就是一位冰冷的天可汗,冰冷又強大,這位天可汗明白,幫助波斯復國對大唐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會給蔥嶺留下隱患,哪怕波斯王子立下毒誓,絕不再與大唐爲敵。

但天可汗不會相信他的承諾與誓言,大唐爲何要割捨一部分平白送給波斯人,甚至還要給自己留下隱患,波斯的故事寫在史書上就足夠了,至於復國……天可汗根本就沒有想過那個可能。

曾經的天可汗是一個有溫暖的皇帝,而現在的天可汗是冰冷的,雖說是父子,可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祿東贊現在還記得,當年在太極殿前,他還是太子,站在陽光下他那溫和的笑容,那分明是個很善良的太子,他還送給了自己一塊肥皂。

可現在呢?他會將吐蕃蠶食,讓吐蕃成爲大唐的一部分,將來會像西域那樣成爲大唐的賦稅之地,祿東贊心中肯定了一番,不用懷疑了,一定會是這樣的。

這樣的天可汗怎麼可能放過吐蕃,就連波斯都無法復國,吐蕃又怎麼可能獨善,唯有毀滅或遂了天可汗的願,兩個選擇。

見祿東贊久久不說話,松贊干布道:“現在的吐蕃怎麼樣了?”

“很好。”祿東贊低聲道:“吐蕃從來沒有這麼好過,唐人甚至給吐蕃的老幼治病,吐蕃人都相信大唐與他們之間不會再有戰爭了,唐人是愛和平了,就像唐人愛他們自己,現在的吐蕃人也愛着自己,更愛如今的和平。”

說着話,祿東贊神色多有不捨,當年那個敢在吐谷渾與大唐的戰爭中想着謀利的祿東贊早就不在了。

軟禁在長安多年的祿東贊早就已是另一個人,他變得更加謹慎,更加謙卑,不敢自大。

那是祿東贊看到了更強大的大唐,看到了唐人是如此擁戴他們的皇帝,還有一羣年輕翹楚,這個大唐並沒有因時光的流逝而衰敗,隨着時光流逝它反而更強大了。

薛仁貴,裴行儉,王玄策,狄仁傑,裴炎他們都可以爲天可汗帶兵,不論是誰帶兵來攻打吐蕃,都是會給吐蕃帶來滅頂之災。

哪怕不是他們,只要天可汗一句話,西域,蔥嶺甚至是天竺與南詔人也會奉天可汗的旨意來討伐吐蕃。

松贊干布道:“聽聞你時常被噩夢驚醒。”

祿東贊看着火盆中的火焰道:“是吐蕃的孩子告知贊普的?”

“嗯。”松贊干布放下手中的書,道:“那個孩子說大相到了夜裡就會被噩夢驚醒,大相很害怕。”

祿東贊痛苦地捂着臉。

“你說我們以前在長安時爲什麼不恐懼?”

聽到贊普的話語,祿東贊一手捂着臉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松贊干布喝着奶茶又道:“聽說茹來傑也愛喝奶茶,有人說茹來傑在雪山上給我留了一封信,可沒有人見過那封信,他說只要我回到了雪山上,就能知道茹來傑給我的信是什麼。”

看祿東贊竟掩面哭泣了起來,不離開長安其實也還好,回到了吐蕃之後祿東讚的情緒卻經常崩潰。

如果祿東贊在長安城度過一生,就沒有這麼多淚水了。

松贊干布坐下來拍了拍他的後背,遞上一碗奶茶。

祿東贊雙手接過茶碗,忍住了淚水。

現在的松贊干布也是一頭白髮,從遠處往明亮的帳篷內看,就能見到兩個坐在一起的白髮人。

“其實你不恐懼唐人,從你是吐蕃大相開始你就沒有恐懼過敵人,現在回到了吐蕃,你見到了吐蕃的美好,見到了吐蕃子民臉上的笑意,吐蕃的子民從未有過現在這樣安心,他們不用擔憂戰爭。”

松贊干布比祿東贊年輕,他反倒安慰着這位年邁的吐蕃大相,“他們不用擔心有人會搶他們的牛羊,因爲唐人與吐蕃的勇士會保護他們,他們也不用擔心吐蕃的貴族會掠奪他們,因爲都護府不許吐蕃的貴族這麼做。”

“見過了美好,纔會害怕,我們都是很一般的人。”松贊干布長出一口氣,又拍了拍他的後背。

祿東贊生活在吐蕃的內亂時期,那時候他與贊普平定了吐蕃的內亂,也吞併了很多周邊小部落,纔有瞭如今的局面,可那時候的吐蕃子民並沒有過得多好。

天亮的時候,年邁的祿東贊再一次翻身上馬,他沿着藏布江一路走着,也不知道要去何處。

松贊干布卻在藏布江邊找到了桑布扎的舊居,他打算在這裡住下來,過着無人打攪的生活,至於茹來傑留下的信是什麼,松贊干布反倒不在意了。

松贊干布覺得自己早已是個有名無實的贊普,既然都不算是贊普了也就沒了非做不可的事,他更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留在藏布江邊,看着吐蕃的子民,看着吐蕃的一羣孩子長大。

“就像唐人說的,人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天下人。”松贊干布坐在久違的陽光下看着東方,又自語道:“天可汗一直都是這麼說的。”

幹慶十三年一月,長安,皇宮新殿前的銀杏樹下。

這裡以前是興慶殿,當年剛登基的李承干將這裡改成了新殿,李世民對兒子的這個行爲,多少還是有些不滿的。

長孫無忌正拄着柺杖而來,他遠遠就見到了坐在銀杏樹下的父子,尤其是當今陛下,一雙眼睛與長孫皇太后當年一模一樣。

李承幹看着手中的書信道:“松贊干布在臨走前,還在咸陽橋上買了一碗關中的新豐酒喝,還付了三錢。”

第536章 成了傳說第520章 戰前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179章 效益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54章 臣來告老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98.第298章 中秋207.第207章 演武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第96章 以前的事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第168章 一夜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163章 杖責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20章 忠誠不極端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175章 莫要內耗260.第260章 談人生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50.第250章 夜釣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74章 太子拜師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23章 太子游長安260.第260章 談人生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91章 及冠賀禮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第62章 對錯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152章 東宮舊人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267.第267章 蘇亶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4章 臣來告老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376.第376章 封禪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30章 請你道歉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376.第376章 封禪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250.第250章 夜釣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41章 大勝而歸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19章 待價而沽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250.第250章 夜釣第87章 通達?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
第536章 成了傳說第520章 戰前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179章 效益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54章 臣來告老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298.第298章 中秋207.第207章 演武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第96章 以前的事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第168章 一夜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163章 杖責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20章 忠誠不極端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第175章 莫要內耗260.第260章 談人生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50.第250章 夜釣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74章 太子拜師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23章 太子游長安260.第260章 談人生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91章 及冠賀禮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第62章 對錯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152章 東宮舊人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267.第267章 蘇亶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4章 臣來告老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376.第376章 封禪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30章 請你道歉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376.第376章 封禪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250.第250章 夜釣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41章 大勝而歸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19章 待價而沽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250.第250章 夜釣第87章 通達?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