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

這是敲詐勒索!威廉明娜神色複雜的看着眼前的無恥之徒,果然現在大英帝國和法蘭西脫不開身,東非這種小丑就肆無忌憚了麼?

在威廉明娜無比糾結的時候,荷蘭首相凱波爾看不下去了。

凱波爾實際上是親同盟國的人,這使得前世荷蘭在一戰中雖然中立,但事實上偏向於德國。

而這也使得荷蘭雖然中立,但是也遭受了戰爭的困擾。

一方面,幾乎全世界的物資因爲戰爭原因,大量涌入歐洲,這使得歐洲的茶葉,糖和橡膠等物資的價格變得極低。

而這幾樣物品幾乎是荷蘭殖民地的主要產出,荷蘭的殖民地也就是東印度羣島和加勒比海的安的列斯羣島,作爲熱帶地區,幾乎只能生產有限的幾樣熱帶農產品。

而現實確是英法殖民地以及美洲各國,幾乎都能生產同類型產品,而這個時空,又增加了東非這個世界熱帶農產品出口大國,不要說荷蘭,就是巴西等熱帶國家都感覺到了東非深深地惡意,而這幾乎使得荷蘭殖民地貿易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前世協約國爲了戰爭勝利,戰爭中後期開始禁止進口可以轉移到德國的商品,而荷蘭就成了其中的關鍵,畢竟荷蘭可以說是德國魯爾區的最快出海通道,大量商品極度依賴荷蘭轉運。

戰爭後期,美國也加入了對荷蘭的封鎖,美國停止向荷蘭供應石油、煤炭和鐵等物資。

數百艘載有食物的輪船在英格蘭港口被捕,而這些都導致了前世1918年的“馬鈴薯暴動”。

“馬鈴薯暴動”實際上就是逃亡荷蘭的比利時難民因爲救濟無法跟上,最終發起的一場暴亂。

在戰爭後期,將近有九十多萬比利時人逃亡荷蘭,而且其中還有十幾萬比利時士兵,而近百萬的戰爭難民對於人口只有六百多萬的荷蘭人來說,顯然難堪重負。

這也是特萊爾提出幫助荷蘭解決難民問題,威廉明娜一口答應的根本原因,當然,現在纔是戰爭初期,荷蘭的承載力顯然和沒有達到那種程度,但是幾十萬難民也足夠讓荷蘭政府頭疼了。

當然,戰爭最後的結果對荷蘭整體上依舊是利好,雖然中間有些波折,但是荷蘭卻從德國獲得了大量真金白銀。

而這位凱波爾首相的存在,對東非也是一個好消息,一位親德首相的存在讓其爲東非和德國的貿易打開方便之門。

而凱波爾十分清楚荷蘭對東非的價值,所以他對於特萊爾的敲詐勒索完全有恃無恐。

凱波爾開口道:“特萊爾爵士,你的要求實在有些過分,要知道任何事關領土的問題都是觸及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利益,雖然我們在加裡曼丹島的勢力不大,但是加裡曼丹島對於荷蘭而言同樣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謂勢力不大,僅僅是針對於加裡曼丹島上英國和東非兩個國家而言,英國佔據加裡曼丹島的北部,而東非佔據西部,荷蘭手中則是東加里曼丹。

而荷蘭本就是個小國,其殖民地核心以爪哇島爲主,能分攤到其他島嶼上的力量十分有限。

而反觀東非控制的西加裡曼丹,確是東非目前在南洋地區的核心利益所在,人口,軍事等等要超過英國和荷蘭許多,畢竟西加裡曼丹已經變成了東非的省份之一,而且是唯一一個遠離本土的海外省份,這一點和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兩個省份不同,馬達加斯加島的兩個省份對於東非而言近在咫尺,完全是當做本土規劃的。

特萊爾則說道:“凱波爾首相,您先不要忙着拒絕,就算在歐洲,領土交易也是十分常見的情況,所以我們東非絕對是抱着友好態度來同荷蘭進行交易的。”

“加裡曼丹島雖然面積很大,但卻開發有限,荷蘭掌握的東加里曼丹幾乎沒有什麼經濟產出,而且貴國治下的布隆岸蘇丹國,庫臺蘇丹國曾經也和英國有過糾紛,所以從安全角度考慮,就算我國不對東加里曼丹有所圖,英國人也不會放棄這些地區,還不如將東加里曼丹賣給東非,這樣我們東非還能作爲英國和貴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布隆岸蘇丹國和庫臺蘇丹國都是東加里曼丹的政權,也是荷蘭的勢力範圍,英國人在上個世紀的加裡曼丹島擴張中也確實和荷蘭發生過激烈衝突。

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自然少不了東非的干擾,東非的建立是英國喪失前世大量非洲殖民地基礎上的,所以英國在其他區域的擴張也顯得更加兇猛。

凱波爾氣急而笑道:“哦,按照閣下所說,我們反而應該感謝東非的貢獻了?還有加裡曼丹交給貴國,怎麼就成了緩衝地帶呢!”

特萊爾解釋道:“這很好理解,實際上目前南洋地區可以分爲五大塊,按照實力排行分別是英國,法國,東非,荷蘭以及美國。”

“英國的印度和緬甸殖民地本來就緊挨着南洋地區,同時控制着馬六甲海峽,南部還有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等多處殖民地,貴國殖民地大部分都和英國接壤,而總體上英國控制着南洋北部,而貴國殖民地主要分佈在南部,如果我們東非夾在中間,就能切斷貴國和英國的直接聯繫,這對於我們兩國都是有利的。”

至於法國和美國則不需要多說,雖然佔據的殖民地相對南洋很多地區來說比較富饒,但是基本上無法做到英國,荷蘭和東非這樣分散分佈,影響力也就無法擴散出去。

“現在,我們東非就缺乏東加里曼丹作爲戰略支點,如果貴國將東加里曼丹交易給我國,那我們東非的殖民地就能從西向東,隔絕英國和美國等勢力南下。”

東非如果佔據了加裡曼丹島,那就能配合棉蘭老島,巴拉巴克島,新幾內亞以及太平洋諸島在區域內形成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勢力輻射區域,讓東非在南洋的影響力進一步攀升。

特萊爾繼續加碼道:“當然,貴國更看重實際利益,我們可以保證貴國公民在東加里曼丹的部分特權,並且兩國完全可以共同開發東加里曼丹地區,後續利益也可以分享,當然,領土主權歸東非所有這一點是不可動搖的。”

“而且購買東加里曼丹地區我們願意給貴國一個公道的價格,這樣貴國就能拿到兩份好處,至於東加里曼丹是否還是貴國殖民地,那還重要麼?”

“要知道,單靠貴國本來就很難守得住東加里曼丹,而且最近這些年來殖民活動本就越發艱難,殖民地統治成本日益攀升,以貴國的國力,控制爪哇島就有些力有不逮,還不如在東非的庇護下坐享日後的收益,我們東非已經有了開發東加里曼丹的計劃,貴國完全可以加入進來。”

作爲世界大國,東非開發東加里曼丹的能力不容置疑,而如果是荷蘭,那就很困難了,而得不到開發,並且有獨立風險,荷蘭自然沒有能力進一步拓展東加里曼丹的經濟價值,有寶山也難以開發。

凱波爾對特萊爾後面的解釋也有些認同,但是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畢竟特萊爾說的好聽,東非最後會怎麼做那就兩說了,既然如此……

第382章 渡河第1152章 黑幫第1426章 鋁都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74章 波斯第852章 夏威夷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498章 移民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991章 抵達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898章 太特市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55章 安卡村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40章 新品第698章 魚餌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961章 危與機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36章 第九旅第926章 機耕路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248章 普吉島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14章 抉擇第327章 南下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222章 會面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802章 爭論第1182章 中間商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40章 大借款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726章 深入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293章 入關!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282章 學習營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
第382章 渡河第1152章 黑幫第1426章 鋁都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74章 波斯第852章 夏威夷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498章 移民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991章 抵達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898章 太特市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55章 安卡村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40章 新品第698章 魚餌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961章 危與機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36章 第九旅第926章 機耕路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248章 普吉島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14章 抉擇第327章 南下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222章 會面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802章 爭論第1182章 中間商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40章 大借款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726章 深入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293章 入關!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282章 學習營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