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萬事開頭難

第4章 萬事開頭難

1863年10月4日。

在經過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後,恩斯特終於見到了成品。通過找關係和使用鈔能力後,恩斯特尋找到柏林的一家兵工廠的冶金專家後,刀片問題有了解決辦法。

不得不說專家還是靠譜的,在多年的經驗和豐富的學識加成下,恩斯特提出要求,專家立刻有了解題思路。

最後,恩斯特帶着成熟的方案,在柏林專門定製工業設備的工廠,通過產品專利和草圖,成功推出了第一代T型剃鬚刀的刀片冶煉機。

這也導致恩斯特的小金庫迅速縮水,好在現在做出了成果。

有了相應的機械設備,只是第一步,想要規模化生產,一套設備是不夠的,但是資金的問題怎麼解決?

這時就不得不說貴二代身份的好處了,作爲頂級貴二代當然是理直氣壯的伸手向老父親“借錢”。

康斯坦丁親王當然也關注着遠在柏林兒子的生活狀況,結果在一個尋常的下午收到了一張從柏林發來求助信,搞得自己哭笑不得。

對於康斯坦丁來說,這筆錢不是小數目,但是給兒子第一次創業的錢還是拿的出來的,作爲一個德意志大地主,靠着收租是很有錢途的工作。

這也算自家第一次投資工業。對於康斯坦丁來說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比什麼都強,只有讓他自己去做,拿決定,未來才能成爲一個好的繼承者,至於失敗,也不過是試錯成本罷了。

趁現在自己還沒有老朽,鍛鍊恩斯特的能力,總比留下萬貫家財好的多。

對於一個貴族,經驗和閱歷就是最好的財富,只有經過社會的毒打纔是成爲合格貴族的必經之路。

康斯坦丁親王的大氣直爽讓恩斯特的工業生產進程大大加快。

通過貴族身份,相關的手續辦下來的也很順利,沒有人敢爲難一位親王的兒子,還是霍亨索倫家族的親王。

消息靈通的貴族都知道,老康斯坦丁親王的兒子在辦工廠,當然大多數人都不太看好。

這年頭雖然有貴族投身工業,但是頂級的大貴族們還是很少親自下場的。像恩斯特這種親力親爲的怪才基本看不到。

在租好廠房,工人和其他對應的設施到位後,恩斯特的工廠開張了。

機械的運轉需要大量的工人操作,廠房里人來人往,時刻小心機器的運行狀態。熔爐和蒸汽履帶需要大量的能源,黑煙囪拔地而起。

黑霧籠罩着柏林的天空,廢水直接排入郊區的河流中,這就是早期工業國家的常態。

當然,這是衆多工廠一起努力的結果,恩斯特的小廠子在其中毫不起眼。

隨着履帶的運轉,鐵水被塑形,冷卻,沿着鋼輪被送到工人面前最終成型。

隨後,工人使用機械切割這些薄片,由下一工序的工人收集,最後用油紙打包。

這是刀片的生產流程,除此之外還有單獨爲刀柄開發的生產線。

一切都採用流水化作業,大大節省中間環節帶來的浪費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此刻,恩斯特就拿着自家生產的剃鬚刀成品,爲了實驗實用性,恩斯特決定“親自”試用。

“皮特,坐好,不要動。”恩斯特命令到。

皮特緊張的坐在椅子上一動不敢動,彷彿等待着大恐怖的降臨。

恩斯特親自操刀,先用肥皂打好泡沫,敷在受害者臉上,恩斯特左右揮舞着刀柄,鬍鬚隨着刀片的剮蹭,絲滑落地。

皮特作爲第一個受害者,緊張的享受着老闆的服務,雖然新式剃鬚刀主打的就是安全和便捷,但是誰知道這種命運被掌握在他人手上的忐忑。

好在一切順利,當最後一刀落下,恩斯特順勢將毛巾遞給皮特抹乾淨下巴。

“感覺怎麼樣?”恩斯特好奇的問到。

“老闆,單說產品的品控,絕對沒有問題,但是能不能賣上好價錢,那就說不準了。”

皮特是不太看好市場前景的,畢竟這樣的新奇事物很難讓人短時間接受。

而且市場上其實是有類似產品的,不過原理不同。至於爲什麼老闆一意孤行搞這種帶走不確定性的新式剃鬚刀,皮特覺得可能老闆就是玩玩,畢竟年輕人麼。

恩斯特確實沒有解釋過原因,只要手下人拿出成品,實際上是這種前世看起來老式的剃鬚刀實在太成功。

哪怕是智能化家電時代,依然有人使用這種純機械化的老式T型剃鬚刀,經典就是拿過來直接抄的。

作爲這種剃鬚刀的發明者吉列,本身就是搞銷售出身,在生活經驗中發明了這種不用磨刀,相對安全,價格低廉的護理產品。

而且,這款剃鬚刀的盈利模式也很新奇,不用像傳統的直柄剃鬚刀一樣,刀片和刀炳是一體的,不能隨意更換刀片,所以很難拋棄掉。

吉列剃鬚刀的刀片很廉價,等用鈍了就可以扔掉,省去了磨刀片的功夫,節約了時間,鋒面夾在鐵片中間,看着也比那種可以抹脖子的直柄剃鬚刀安全。

當然,想要推廣這種新款剃鬚刀還任重道遠,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刀柄送到大衆的手裡。

這可是個大問題,大衆接受這種新事物是需要耗費時間的,只有讓他們手中真的有這樣一把刀,後續才能加大刀片的銷售。

恩斯特決定採用三種方式來推銷新式剃鬚刀,第一種是銷售員上門推廣,第二種是尋找經銷商,第三種是加大廣告投入。

第一種是這個最常規的,銷售員可以講明新式剃鬚刀的優點,直擊客戶痛點,成交率也高。

第二種就比較麻煩,因爲自家產品還沒有較大的知名度,很可能經銷商看不上。

所以打廣告就成爲必須的輔助手段了,至於廣告內容恩斯特已經有了大概思路。

就是貼海報,這張海報不能太小,一定要大,最好能佔一面牆的位置。

這樣才能普及新式剃鬚刀的使用方式,和優點。

然後要對比,搞個男模特,一定要帥的那種。弄兩個對比圖像,一個使用老式剃鬚刀直接劃開臉,要造成創傷。而旁邊就是使用新式剃鬚刀而神清氣爽。

要把更安全三個字大大的放在首行,然後要把產品的耐用性突出來(可重複使用刀柄),最後是省時省力(刀片可以換的,還不貴。)

……

經過兩個月的推廣過程,“吉列”剃鬚刀新鮮出爐了,沒錯,恩斯特甚至連名字都抄襲過來,演都不演了。

就像恩斯特所想,“吉列”剃鬚刀的銷量沒有大紅大紫。好在經過兩個月的推銷和廣告,柏林人已經知道了這個產品。

而已經使用過的家庭,許多已經成爲了老客戶,畢竟那金屬刀柄使用個幾十年估計是沒問題的,所需費用都是成套裝的刀片,實現薄利多銷。

目前,還是要保障產品質量,剩下的事反而不多,恩斯特已經認命了皮特代理廠長,自己則會抽時間過來視察。

至於盈利後的資金會用來加大廣告推廣,從柏林向其他城市推廣,最後是整個德意志地區。目前的生產線完全可以滿足整個德意志地區的產品供應。

等恩斯特的產品覆蓋整個德意志地區時,恩斯特纔會做下一步打算,到時恩斯特可能會加大生產力度,制定面向整個大陸甚至是美洲和其他地區的計劃。

也或許會投資一些新的產業,這一切的前提是剃鬚刀的大賣。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恩斯特目前已經沒有時間和金錢來做多餘的事了,等剃鬚刀盈利後才能考慮下一步。

(本章完)

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320章 雙標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199章 討論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441章 回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298章 香蕉園第38章 開墾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305章 封賞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36章 道路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96章 鐵路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437章 徵兵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37章 戰爭第938章 換血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472章 備戰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1章 危與機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318章 朱壩鎮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36章 道路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185章 速成第658章 方針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511章 輸血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290章 長絨棉第1193章 “理想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861章 分贓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25章 造船業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420章 客戶第369章 送別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74章 服軟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814章 捲土重來?
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320章 雙標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199章 討論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441章 回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298章 香蕉園第38章 開墾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305章 封賞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36章 道路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96章 鐵路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437章 徵兵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37章 戰爭第938章 換血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472章 備戰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1章 危與機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318章 朱壩鎮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36章 道路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185章 速成第658章 方針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511章 輸血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290章 長絨棉第1193章 “理想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861章 分贓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25章 造船業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420章 客戶第369章 送別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74章 服軟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814章 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