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能源格局

第894章 能源格局

東非實際上是非洲第一大天然氣儲量國家,不過這也很好理解,東非的國土佔到非洲全洲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左右,如果按照前世非洲國家格局,排名第一則是尼日利亞,就當前東非國土面積和僅九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尼日利亞相比確實欺負人。

不過這也側面說明尼日利亞這個國家的各項條件在前世非洲算是最好的,煤,天然氣,石油三大能源在非洲都排在前列,其他資源也十分豐富,加上耕地廣闊,不缺乏優良港口,前世能發展成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也就不難理解。

……

第一鎮市。

“根據布瓊布拉的電報消息,我國第一座天然氣已經成功投入運營,這對於我國能源安全格局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馮德萊恩面帶笑意的對着恩斯特和其他官員彙報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從圖爾卡納湖石油被發現以後,東非各地的石油勘測工作並不順利,只發現了幾處小油田,反倒是探油時發現的天然氣資源很多,包括中,東部都發現了規模可觀的天然氣田。

當然,按照東非石油的佈局,現在的勘探工作自然不會順利,因爲東非的石油主要分佈在北方和西部,而東非對這兩個區域的開發減弱,很多地區交通不便,人煙稀少,設備不先進,這些綜合因素影響之下的勘探工作,自然不會順利。

對於這一點,也不需要太過擔心,畢竟恩斯特知道東非石油的整體分佈情況,只不過目前東非沒有必要急於大規模開發。

目前圖爾卡納石油城的石油產量,加上進口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內需要,東非的石油自給率維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完全可以短時間內加大對圖爾卡納石油城的產能,滿足東非全國的石油需求,畢竟目前世界各國對石油的需求量都不算太高。

“能源勘探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東非國土面積龐大,很多資源都沒有被發現,而且隨着技術進步,很多如今無法利用的資源,未來說不定就能獲得利用價值。”恩斯特說道。

“去年,我們從國外進口了三百萬噸石油,其中沙俄在裡海的巴庫油田佔比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羅馬尼亞佔百分之三十左右,奧匈帝國佔百分之十五左右,其餘來自美國等國家,我國在石油消費領域,至少排在全世界前三。”

去年東非一國的石油消費量,就逼近四百萬噸,而當前全世界的石油產量才一千多萬噸,不到兩千萬噸,而東非本土產量尚未突破一百萬噸,從石油進口量數據也可以看出,東非在石油工業領域的超前佈局。

目前東非,或者說黑興根財團在羅馬尼亞,沙俄都有戰略部署,在當地進行了大量石油井的投資建設,尤其是羅馬尼亞地區,能在東非進口石油中佔到百分之三十的份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黑興根財團控制了一定份額的石油開採,要知道羅馬尼亞石油資源雖然豐富,但遠不及沙俄的巴庫油田,其產能已經接近世界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石油大量進口,每年都要花掉不少的資金,在我國能源使用情況中,作爲動力來源,佔比要高於其他國家,這主要是我國汽車產業和內燃機領域規模比其他國家要高,至於化工業,則低於歐美國家。”

歐美國家在內燃機領域的應用,實際上是比東非偏弱的,因爲歐美國家本身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底蘊,蒸汽機還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簡而言之,就是蒸汽機這種舊產業,阻礙了歐美內燃機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工廠和燃料兩個領域,在煤和石油兩種主要能源選擇中,東非明顯更偏向石油。

當然,現在東非有了第三個選項,那就是天然氣,只不過天然氣相較於石油和煤炭,不利於保存和運輸,所以前期投入運營成本更高。

就像布瓊布拉市天然氣發電站,配備了一條專屬的天然氣運輸管道,如果光靠生產專門的儲存容器,根本就不可能現實。

而石油只要用桶裝即可,在氣密性上要求不高,至於煤就更簡單了,屬於固體燃料,根本不需要生產專門的容器就可以運輸。

“現在,石油依賴進口主要是我國的石油資源並不豐富,且大多數位於內陸地區,開採成本比較高,不像羅馬尼亞和沙俄的石油,直接就近裝船,就可以運走,爲此我們專門修建了圖爾卡納鐵路。”

圖爾卡納鐵路當時的主要兩個目的,一個是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邊境貿易,一個就是將圖爾卡納石油往南部運輸。

“所以天然氣開發利用,對我國經濟和能源發展的意義極其重大,未來在天然氣普及領域,我國要多下功夫,包括天然氣發電,居民燃料,化工產業都有一定的需求。”

對於天然氣發電和化工領域應用,大家心中頗爲認同,不過對於居民燃料這一點,很多人嘴角抽搐了一下。

雖然已經見識過煤氣竈和煤氣罐的實物和使用演示,但大家對於天然氣的接受能力還是有些心理障礙。

畢竟那玩意要是發生事故,就和一顆炸彈沒有區別,一罐氣報銷一個廚房完全沒有問題,而且不說爆炸,單單是發生泄漏就有極大的危險。

對於東非官員們臉上的精彩表情,恩斯特自然看在眼裡,不過天然氣這種東西,用過後只會說真香。

作爲清潔能源,其燃燒時不會像除了電以外的其他燃料那樣產生大量煙霧,而且佔地空間小,一罐天然氣就可以燒很長時間,優勢大於劣勢,尤其是體驗感上完勝其他能源。

除了天然氣以外,電力在東非廚房的應用也已經出現,就比如電飯煲這種神器,在東非城市家庭中已經有一定數量的普及,用來蒸飯,熬粥都非常便利,除了電飯煲,東非廚房最常用的家電就是燒水壺。

“天然氣確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不過更多的是心理作用,有人覺得煤氣罐有很大風險,但是從英國人發明煤氣罐到現在,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在電力出現以前,當時的照明系統大量使用煤氣罐來保存天然氣,給煤氣燈使用,所以只要嚴格工藝標準,按照標準流程生產,安全性能完全不需要擔心。”恩斯特說道。

當然,話是這麼說,大家放不放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依照前世經驗,只要推廣開來,後面的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在全國能源格局中,石油,電力,煤炭,天然氣這四大類,是未來東非重點推進對象,煤炭我們雖然不缺,但是利用率太低,要知道東非的煤炭質量在全世界範圍,都屬於最優質的,所以要在工藝和技術上繼續改良和完善。”

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88章 換師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30章 多多馬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92章 菜市場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258章 夜襲第8章 普奧聯動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714章 伊林加第949章 戰敗第298章 香蕉園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81章 金沙薩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6章 西北悲歌第222章 體面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281章 酒館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63章 年底第676章 摩托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402章 契卡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304章 坎帕拉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976章 開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953章 新家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48章 訂婚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320章 雙標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200章 分裂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79章 黃金葉第162章 打魚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774章 搬遷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03章 萊茵宮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52章 過往第612章 美食節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029章 國防工業
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88章 換師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30章 多多馬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92章 菜市場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258章 夜襲第8章 普奧聯動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714章 伊林加第949章 戰敗第298章 香蕉園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81章 金沙薩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6章 西北悲歌第222章 體面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281章 酒館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63章 年底第676章 摩托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402章 契卡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304章 坎帕拉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976章 開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953章 新家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48章 訂婚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320章 雙標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200章 分裂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79章 黃金葉第162章 打魚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774章 搬遷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03章 萊茵宮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52章 過往第612章 美食節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029章 國防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