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

獲得了海盜海岸的宗主權後,東非政府或者說恩斯特最想做的事是什麼?答案自然是對當地土著勢力進行大清洗,作爲典型的殖民地國家,東非和美國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沒有差別。

“現在我們首先要安穩從英國手中進行海盜海岸的權力交接,在海盜海岸構建強力的統治基礎,再尋找機會對當地進行同化。”恩斯特對政府成員們說道。

這裡表達的很委婉,對於東非標準的“同化”,東非黑人感觸頗深,無非兩種情況,要麼滾蛋,要麼奴役到死。

而波斯灣地區的情況遠比東非本土複雜,這就使得東非政府現在不能輕舉妄動,畢竟黑人不是阿拉伯人那種啞巴政治勢力。

一個處理不慎,恐怕東非就有可能遭受整個阿拉伯世界政治勢力的羣起而攻之,所以像屠殺等惡劣手段肯定不能用。

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泛阿拉伯主義,但是以恩斯特對當地宗教力量的瞭解,如果東非這麼幹了,以後阿拉伯國家翻舊賬,真把東非在波斯灣的殖民地搞成以色列一樣的存在,那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以色列的存在就是美蘇兩國爲了搞亂中東局勢的釘子,恩斯特可是打算在波斯灣殖民地建設成一塊穩定的油氣生產基地,兩者從本質上有着根本性區別。

所以恩斯特說道:“海盜海岸這個名字,暫時叫做北部灣領地,由中央政府直接領導,現階段實行軍事管制,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總督管理。”

海盜海岸肯定不能作爲區域名稱,畢竟當地已經納入東非版圖,再叫海盜海岸既不文明,也不吉利,而爲什麼叫做北部灣領地,原因也很簡單,波斯灣在東非的西北方向,其緯度要高於東非北半球本土緯度。

而恩斯特又不想用波斯灣領地作爲稱呼,主要是不想和周邊阿拉伯教國家牽扯上關係。

至於和前世遠東帝國某個海灣重名,也不是太大問題,此時法國的越南殖民政府將前世北部灣稱爲“東京灣”,沒有錯就是和日本東京灣一樣,這些主要是翻譯問題。

當然,鑑於目前遠東帝國很多德語地名翻譯都是由東非主導的,前世遠東帝國的北部灣未來或許會恢復古稱“瓊州海”,“瓊州灣”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恩斯特將海盜海岸改名爲“北部灣領地”,主要是爲了去阿拉伯化,也可以說去波斯化。

恩斯特說道:“現階段,我們不應該在北部灣領地有太大行動,畢竟國際輿論和地區形勢上並不利於我們這樣做,當然,前期的一些驅離政策已經可以開展,前提是我國軍事管制徹底實行之後。”

“北部灣領地的阿拉伯人口並不多,大大小小隻有幾個稍微大一點的部落,我們先以阿萊茵綠洲爲根據地,逐步建立起對整個北部灣領地軍事管理框架。”

“說到阿萊茵綠洲,改名爲新萊茵綠洲,作爲當前階段北部灣領地軍隊駐地和政治中心。”

阿萊茵綠洲,光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這片土地和東非的緣分,當然,阿萊茵畢竟是阿拉伯地名。所以恩斯特還是要將這片綠洲換個德語稱呼。

……

東非想要徹底將北部灣領地(阿聯酋)轉變爲本國領土,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和英國達成了共識,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東非和當地土著政治勢力達成一致,而英國政府再和東非簽署協定後,就不再管這個爛攤子了。

也就是說,曾經海盜海岸事實上形成了權力真空,而英國人直接離開後,當地的幾個部落勢力順勢接管了當地的權力。

而東非政府顯然沒有英國政府那麼好說話,畢竟東非本質上是爲了吞併這裡,並不需要這些土著政權。

所以短時間內,東非就和當地的幾個部落發生了軍事衝突,這也在東非政府的預料之中。

爲了徹底征服北部灣領地,東非除了派出強大的海軍力量保駕護航之外,更是出動了東北軍區的精銳,同當地幾個部落勢力直接打了起來。

東北軍區,也就是以東非索馬里地區爲核心的軍區,常年活動在東非東北部的索馬里沙漠等乾旱地帶,所以有着東非最充足的沙漠地帶作戰經驗。

爲了支持對海盜海岸的入侵活動,西北軍區派出了三千多人的軍隊,並且包括一支由駱駝組成的主力騎兵團。

實際上以海盜海岸的人口規模,如果只是想簡單征服本地,學習英國的治理模式,東非政府根本不需要派出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作戰部隊。

但是,考慮到東非要在這裡進行精細化治理,並且海盜海岸面積比較廣大,東非軍隊並不熟悉這裡的地形,人口,水源分佈,所以東非出於穩健的原因,直接從本國主力部隊抽調兵力對海盜海岸進行入侵活動。

當然,東非軍隊也不是完全兩眼一抹黑,在海盜海岸,東非同樣掌握着大量情報,並且有帶路黨支持。

沒錯,充當東非帶路黨的正是阿曼人,或者說是和東非有着長期利益往來的原桑給巴爾人。

桑給巴爾財團在東非的扶持下,在整個阿拉伯地區內都算一股比較大的非政府勢力,主要由原來的桑給巴爾人組成,他們以阿曼爲基地,其貿易活動遍佈中東和中亞,甚至是南洋和北非。

即便有帶路黨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東非對整個海盜海岸的征服活動,持續了近半年時間才結束。

畢竟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當地土著勢力流竄作案,想要徹底清繳也並非易事。

更何況出於對東非這個新玩家的忌憚,周邊不少阿拉伯人勢力對海盜海岸土著伸出了援手。

所以爲了結束這場戰爭,東非開始向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施加壓力,同時對原本海盜海岸的土著進行徹底驅逐活動,本來海盜海岸只有幾萬人口。

在東非佔領當地主要綠洲,水源,村鎮以後,這些土著人口不識好歹,依舊暗地裡支持抵抗組織的遊擊活動,所以爲了徹底斷掉這些游擊隊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爲了達到東非政府的“清洗”活動。

東非政府也不演了,直接將海盜海岸的男女老幼全部放逐到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幾萬人口對於這些阿拉伯國家還是比較容易接收的,其中逃亡奧斯曼帝國的最多,少量逃亡阿曼。

而英國人則全程看戲,東非政府從中也看出了英國人之所以會將海盜海岸劃給東非的主要原因,原本英國對這裡的統治實際上只是名義上的,所以英國早就預料到了東非接管海盜海岸並不會順利。

而且海盜海岸周邊形勢複雜,想要徹底征服海盜海岸必然會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擾。

而持續半年時間的戰爭,可以說是自南非戰爭以來,東非遇到過最麻煩的戰爭事件。

光是傷亡人數就高達三百人之多,主要是原海盜海岸的遊擊和偷襲活動造成的,不過隨着戰爭結束,以及海盜海岸原住民被東非清空,東非政府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至於那些在戰爭中偷偷給海盜海岸抵抗組織提供援助的政治勢力,除了英國以外,東非也都給予了相對應的迴應,這也拉開了東非首次在中東地區軍事和政治層面的干涉。

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15章 交流電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401章 駁回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463章 代理人第867章 推銷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82章 抉擇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474章 討論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616章 行蹤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261章 威脅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356章 鐵路第998章 貝拉市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64章 肉類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421章 鑄鐵廠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581章 “火車頭”第749章 南下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264章 在東非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98章 太特市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199章 討論第1199章 討論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40章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924章 海洋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09章 事後第1404章 警告第1303章 撤資第594章 矛盾第1304章 坎帕拉第1239章 兵變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53章 借款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204章 “流放”?“潤”!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00章 電氣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903章 萊茵宮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814章 捲土重來?
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15章 交流電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401章 駁回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463章 代理人第867章 推銷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82章 抉擇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474章 討論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616章 行蹤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261章 威脅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356章 鐵路第998章 貝拉市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64章 肉類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421章 鑄鐵廠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581章 “火車頭”第749章 南下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264章 在東非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98章 太特市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199章 討論第1199章 討論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40章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924章 海洋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09章 事後第1404章 警告第1303章 撤資第594章 矛盾第1304章 坎帕拉第1239章 兵變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53章 借款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204章 “流放”?“潤”!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00章 電氣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903章 萊茵宮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814章 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