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安卡村

傍晚。

車隊走了大概二十多公里路,就停下來,一行人在東非的一處村莊借宿,在村長的安排下,村子裡的驛站用來安排大家住宿。

雖然達累斯薩拉姆市距離第一鎮沒有太遠距離,但是考慮到這些“人才”們的特殊性,所以走的並不是很快。

傍晚時分,村子裡的人已經開始生火做飯,寥寥炊煙從煙囪裡升起,晚霞在天邊劃開一道耀眼的紅海,遼闊清脆的原野上灑滿落日餘暉。

“好一幅攝人心魂的畫面!”看到這景象雅利安忍不住讚歎道。

這也是到東非後,這幾天下來,援助團第一次見識到東非的鄉村,白天出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後就看了一路的荒野,偶爾還有動物出現在道路兩旁,證實了東非王國比較荒蕪的傳言,現在終於看到了良田和村落。

不是凡爾賽的說,東非地廣人稀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尤其是東非的環境使得整個東非王國大部分地方都適合人類居住,所以東非的村莊和市鎮比較分散,而這些村莊和市鎮之間存在大量未開發的土地,可能是森林也有可能是草原,所以動物生長快也在所難免。

東非也不可能每天什麼都不幹,就圍剿這些野生動物,後面也乾脆放就棄了,只要保證居住地附近的安全就行了。

頗有一種澳大利亞被千萬袋鼠大軍包圍的既視感,不過東非對比同時期面積同樣比較大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兩國,還是要好上不少,尤其是移民數量不斷大規模增加的情況下。

澳大利亞沙漠面積廣闊,加拿大則主要分佈在寒帶地界上,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真不能和東非相比。

遠東和美國的自然條件倒是可以和東非做比較,不過單論土地資源還是東非更勝一籌,尤其是可耕地潛力在兩國之上。

援助團借宿的安卡村是第一鎮市到達累斯薩拉姆市公路上的重要的節點,這裡正好處在公路中心的位置,往來貨物和人員衆多,設施相對完善,光是驛站就不止一座,而是好幾座,有時會有前往內陸的移民和運輸隊在這裡歇腳。

而移民不斷內遷也是東非東部沿海地區雖然開發比較早,但是人口增長速度相對平緩的原因,東非內陸就像一個無底洞,消化着來到東非的移民,安卡村就是這樣除了擔負農業開發工作外,同時負責爲前往內陸的移民提供便利的村莊。

安卡村是個大村莊,整個村子有一千多戶人家,村子規模比東非王國在贊比亞地區的許多省會還要大,人口也更多。

說是村莊倒不如說是個鎮子,公路從安卡村南面通過,村子北方則是安卡村的農田。

田地裡種植的全是水稻,眼下已經是收穫季節,金黃的水稻,已經被收割了大部分,收割後形成的稻草堆隨處可見。

這也是這也是援助團許多人第一次見到水稻,畢竟援助團成員清一色的北方人,大多數沒見過水稻。

安卡村,給援助團留下的第一印象依然是乾淨整潔,同時村子規劃非常死板,幾乎和移民過渡點差不多,好像是用直線量出來的一樣,區別則在於安卡村的生活氣息更加濃郁。

雅利安:“這裡看起來和遠東頗爲相似,尤其是許多土坯房簡直和遠東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村子裡有許多德意志風格的公共建築。”

羅伯特:“早期殖民地建設的時候,因爲磚石和水泥產量不足的原因,所以許多村子剛剛成型的時候,建設的房屋都比較粗糙,現在隨着王國建材產能的提升,至少在中央省,已經開始對原有的土坯房進行改造,預計明年我們村全體居民就可以住上更加安全,寬敞和舒適的新屋子。”

安卡村村長羅伯特是最早一批到達東非的德意志移民,實際上就是最初的那批僱傭兵成員之一,曾經參加過對桑給巴爾蘇丹國的那一場戰役,不過現在羅伯特算是退休了,作爲一個老德意志,他的年紀比當初僱傭兵團長亞爾曼還要大。

在東非殖民地日益的發展中羅伯特認爲東非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地方,所以他並沒有像其他戰友那樣,選擇回到德意志養老,反而是讓兒女們來到東非,一家人在東非開啓新的生活。

羅伯特豐富的閱歷,以及他在東非長期的工作,讓他對整個安卡村乃至東非殖民地時期的一些歷史如數家珍。

雅利安:“國王陛下和王儲殿下向來重視民生,雖然東非可能不太富裕但是平民的生活水平要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羅伯特:“這也是我選擇留在東非的原因,世界是動盪不安的,歐洲尤其如此,德意志地區歷史上的戰爭太過頻繁,所以我認爲未來歐洲還是會有大戰發生,而戰爭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最大的災難之一,除了戰爭因素外,恩斯特殿下的信譽,我是完全相信的,當初他對我們這批老人的許諾也基本上都實現了。”

羅伯特所說的老人,也就是開闢東非第一塊殖民地的僱傭兵們,當初是恩斯特親自送他們上的前往東非的船隻,那時,恩斯特對他們的許諾,包括工資,獎金和撫卹金全部發放到位,每年還會對他們在德意志的家人進行一些幫助和照顧,所以羅伯特對於恩斯特是完全信任的。

而恩斯特的年紀如此年輕,未來,東非王國在他的統治下,以後十幾年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至於更遙遠的未來,反正那個時候自己也早死了,羅伯特把自己的後半生和後代子孫的未來都交給了東非王國。

倒不是羅伯特天真,而是這個時代大多數德意志平民,對於貴族們還是比較相信的,尤其是口碑好的貴族,更是會受到平民的愛戴,在鄉村地區尤其如此,就比如奧匈帝國,雖然民族矛盾重重,但是絕大多數民衆還是支持哈布斯堡皇室的,不管他們是哪個民族。

第369章 送別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1章 坦噶港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503章 縱火案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95章 拜訪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44章 魯道夫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18章 朱壩鎮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35章 休整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364章 燃燒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204章 “流放”?“潤”!第204章 “流放”?“潤”!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3章 消化第1259章 同意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438章 倒計時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424章 奔逃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871章 “萊茵”市第395章 耍無賴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31章 協商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98章 香蕉園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91章 “偷國”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32章 押解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36章 道路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15章 清倉第560章 記者會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33章 拖拉機第1069章 德國討論
第369章 送別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1章 坦噶港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503章 縱火案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95章 拜訪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44章 魯道夫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18章 朱壩鎮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35章 休整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364章 燃燒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204章 “流放”?“潤”!第204章 “流放”?“潤”!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3章 消化第1259章 同意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438章 倒計時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424章 奔逃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871章 “萊茵”市第395章 耍無賴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31章 協商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98章 香蕉園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91章 “偷國”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32章 押解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36章 道路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15章 清倉第560章 記者會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33章 拖拉機第1069章 德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