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抉擇

東非本輪在世界範圍瘋狂借貸,確實造就了一場各國資本的狂歡,如今正是各國資本輸出的重要階段,而東非這個“萬年冰山”居然解凍了!

所以大量熱錢迅速進入東非,至於東非政府能否還得起,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畢竟東非是世界有數的幾個大國之一,借的再多,只要慢慢來總有能還清的一天。

這也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1911年和1912年間,東非計劃外經濟迅速膨脹,一時間東非出現了大量的工廠。

這些工廠基本上由民間和國際資本主導建設,並且野蠻生長,當然,市場放開後,受東非政府控制的重工業和農業也受到了衝擊。

只不過這個衝擊是具有正面意義的,因爲輕工業領域的野蠻增長,這極大帶動了東非重工業和農業發展,畢竟輕工業原本需要重工業和農業爲其提供生產原材料。

一時間,東非經濟全面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狀態,當然,在新經濟政策下,問題也出現了許多,包括治安,生產過剩等等領域,但是在這種經濟整體向好的情況下,都被掩蓋起來。

而恩斯特對此也很清楚,如今東非就像一個暴飲暴食的人,如果接下來不運動消化,最後就會對東非造成反噬,而東非經濟想要不撐爆肚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坐等一戰爆發,反之,歐洲和世界和平的話,東非大概率會自食其果。

……

卡布韋市。

卡布韋礦業公司。

“克萊恩總經理,這是如今的訂單,現在全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投資領域火熱,到處都是創業和建廠熱潮,從而帶動了我們廠的訂單增長,如果按照現在產能的話,這些訂單恐怕要開發到後年,根本無法完成現在市場的需要。”

聽到下屬的彙報,克萊爾也感覺比較頭疼的說道:“今年按照計劃指標,早就完成了生產任務,但是放着這些錢不賺,又說不過去,尤其是那些小訂單,太過繁雜。”

如今東非經濟處於過熱狀態,所以對鉛鋅礦需求大大增加,這也是卡布韋礦業公司主要經營業務,但是卡布韋礦業公司確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東非國企。

在本輪新經濟政策中,東非國有企業也面臨和自由市場打交道窘境,主要是過去沒有相關的經驗。

市場總監恩羅也說道:“現在整個市場可以說是一團亂麻,沒有秩序可言,和我們過去的貿易形式完全不一樣,所以想要拓展民間市場,我們也應該做出一些變動,當然,我們還是有一些優勢的,畢竟如今採礦業沒有向民間開放,我們有議價優勢,反而要警惕國外同行。”

卡布韋礦業公司屬於賣方,而且是具有一定壟斷性的賣方,這使得卡布韋礦業公司其實在市場上佔據着主導權。

項目部主任威爾:“在我看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把產能提升上來,如果我們能將產能提升到現在的三倍,那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在聽了大家的意見後,克萊恩總經理向着一直沉思的董事長摩爾斯看去,他詢問道:“摩爾斯董事長,你怎麼看待我們公司現在的情況,我們是否應該採取措施,來應對這種社會經濟領域變動。”

摩爾斯:“要按照我的想法,那自然是主動改革,如今新經濟政策是國家大的經濟發展方針,自然不會輕易變動,而我們作爲重要的國有企業,應該在經濟問題上和中央保持一致。”

摩爾斯並不只會單純考慮公司的經濟效益,對於他來說政治效益同樣重要,畢竟作爲國企管理層,公司能否盈利,相較於本人能否升遷來說,也是小問題,當然,一般情況下,經濟效益自然也是政績的重要考量依據,你連一個大型企業都管理不好,年年虧損,把這種人提拔上來,那豈不是威脅國家安全麼!

所以克萊恩對着摩爾斯說道:“我也認同董事長的想法,不過我們想要和中央保持一致,最大的誠意就是爲國家賺更多的收益,現在市場上的動盪就是我們的機會。”

“所以擴充產能很有必要,雖然說今年的計劃已經完成,但是超額完成任務,絕對是加分項。”

“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一點,爲我們公司的員工爭取一些利益,就比如更高的工資和更多的加班費。”

“如今市場雖然火熱,但並不意味着我們沒有競爭對手,而且市場上出現大量企業,自然會提高人力成本價格,所以我們也要應對這種變化。”

克萊恩是十分敏銳的,以前像卡布韋礦業公司這種大型國有企業,那肯定是很多東非人眼裡的香餑餑,但是現在市場開放後,人們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了,如果卡布韋礦業公司用以前的標準來招攬人才,只會導致人才流失。

而且卡布韋礦業公司在東非也只能算區域性企業,而卡布韋市對外吸引力顯然沒有旁邊新法蘭克福市或者首都萊茵市大,甚至不如南部的盧薩卡。

總而言之,如今東非新經濟政策,對於工礦業城市,尤其是產業單一的工礦業城市很不友好,僅僅是市場剛剛放開,人才和資源就更多向沿海或者中部的綜合性城市流動。

就比如姆貝亞市,在新經濟政策中混的如魚得水,反而哈拉雷面臨轉型困境,而卡布韋的情況比哈拉雷還要嚴重。

這當然會對卡布韋市的企業造成一定影響,包括卡布韋礦業公司,當然,類似卡布韋礦業公司的採礦業企業,只要資源不枯竭基本沒有倒閉風險,但是對人才,尤其是年輕人吸引力較弱也是事實。

當然,這方面問題,最主要的還是看卡布韋市政府如何看待,如果選擇混吃等死,卡布韋終究有一天會成爲東非工業時代的遺蹟。

如果找到適合本市的發展道路,那姆貝亞市的成功並非不可複製,畢竟卡布韋雖然是工礦城市,但也是東非首都圈城市,這使得卡布韋天然具有一些優勢。

在三五計劃期間,東非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都面臨着抉擇,如果選擇了正確的道路,那自然不會被社會淘汰,反之則必然被社會淘汰,當然,自由市場,也就是計劃外經濟市場上的搏殺更加殘酷,很多企業出師未捷身先死,面臨的考驗顯然比國有企業更加艱鉅,而能夠從屍山血海中成功活下來的肯定也是狠角色。

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01章 恭賀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71章 “萊茵”市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207章 換牌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239章 兵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903章 萊茵宮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89章 佔領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145章 機遇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784章 自己人第981章 捷徑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867章 推銷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063章 推力第1156章 軟刀子第736章 第九旅還在審覈……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141章 學習第1189章 邀請第401章 駁回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199章 討論第809章 事後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924章 海洋第547章 登陸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1章 坦噶港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1549章 潰兵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03章 萊茵宮第1413章 拉攏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08章 會面第327章 南下第1189章 邀請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490章 新成員國
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01章 恭賀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71章 “萊茵”市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207章 換牌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239章 兵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903章 萊茵宮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89章 佔領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145章 機遇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784章 自己人第981章 捷徑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867章 推銷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063章 推力第1156章 軟刀子第736章 第九旅還在審覈……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141章 學習第1189章 邀請第401章 駁回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199章 討論第809章 事後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924章 海洋第547章 登陸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1章 坦噶港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1549章 潰兵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03章 萊茵宮第1413章 拉攏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08章 會面第327章 南下第1189章 邀請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490章 新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