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渡河

東非陸軍分爲三路南下,其中默爾克的411師,412師,從博茨瓦納向南推進,沿着林波波河一直推進到奧蘭治河一線,這一帶是前世英屬貝專納殖民地,現在也是“無主之地”。

菲利克斯的512師,331師,沿着德拉肯斯山脈東側向南推進,其終點是南部的斯威士蘭王國。

恩斯特和思維特領導的111師,123師,511師,513師,514師,是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的主力部隊,在德拉肯斯山脈的西側和林波波河上游西岸兩個方向對德蘭士瓦共和國進行進攻。

藉着夜幕,東非陸軍在漫長的林波波河上開始渡河,林波波河作爲東非和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分界線,長度是足夠的,所以人數有限的布爾人只在一些重要渡口布置了些許哨兵。

東非陸軍繞開這些渡口,從其他河段進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土地,月色下,恩斯特一身戎裝騎着一匹黑色高頭駿馬,矗立在河邊,等待大部隊通過。

陸軍在河面上搭建了幾座臨時浮橋,大大加快了渡河速度,人馬和武器在林波波河岸上通過。

不過東非軍隊還是比較謹慎的,所有人都全神貫注,防止跌落河中,因爲林波波河還有鱷魚河的美譽,雖然之前已經清理過一次,誰知道有沒有漏網之魚。

思維特:“校長,看來布爾人真的對我們沒有太多防備,我們的偵察騎兵報告,方圓十幾裡連個鬼影都看不到。”

恩斯特:“那是當然,要知道德蘭士瓦共和國加上奧蘭治自由邦兩個國家,面積放在世界上也不算小國,人口總和才接近四十多萬,由此可知這裡有多麼地廣人稀。”

思維特:“是的,如果德蘭士瓦共和國向我們的馬塔貝萊高原地區發動進攻,他們實際也會碰上我軍所遇到的情況。”

東非在津巴布韋人口,比德蘭士瓦共和國還要少,但是脫產軍隊佔比很大,反觀德蘭士瓦共和國主要靠民兵武裝,平時都是牧民,等到戰爭來臨纔會聚集起來。

東非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的端口,恰巧布爾人主力在東側和祖魯王國作戰,布爾人想要抵抗東非,就必須重新徵召民兵。

如果從東線調集軍隊,不僅來不及,反而有可能被祖魯人抓住機會,趁勢反攻入德蘭士瓦共和國境內。

部隊渡河很順利,除了一些不幸落水的倒黴蛋外,沒有人員傷亡。

恩斯特命令道:“讓民兵做好準備,等到明天白天,就讓他們渡河,對渡口地區的敵人發動進攻,接收渡口,打通物資補給通道。”

民兵要對付的就是渡口地區的布爾人軍隊,實際上用邊防人員來形容更貼切一點,林波波河南岸的布爾人都是以班爲單位,根本就對東非民兵構不成威脅。

而東非主力部隊不選擇從原有渡口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原因在於避免打草驚蛇,雖然德蘭士瓦共和國在林波波河一線佈置的兵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因爲貿易的原因,渡口地區有不少布爾人的商業人員存在。

如果東非直愣愣的從正面攻入德蘭士瓦共和國,那這些人肯定會有一部分漏網之魚回到比勒陀利亞通風報信。而德蘭士瓦商人普遍配有牛馬,回到首都比勒陀利亞速度很快,而得到風聲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必然會更早的組織反擊,這對於東非是不利的。所以東非主力先行渡河,而沿河地區的敵人則交給民兵武裝,在東非民兵面前,他們也翻不起大浪。

思維特:“殿下,部隊已經渡河完畢,請你做下一步指示!”

恩斯特:“按照計劃繼續執行,以比勒陀利亞爲中心向,123師作爲先行部隊,控制沿途中的布爾人的農場,111師向着比勒陀利亞方向前進,511師,513師南下,推進到法爾河一線,防止奧蘭治自由邦支援德蘭士瓦共和國,514師沿德拉肯斯山脈南下,同菲利克斯所部在南方匯合,阻止布爾人主力回援。”

這樣,東非陸軍就形成一股交叉進攻的姿態,從西、北兩個方向,完成對包括比勒陀利亞在內的一衆布爾人居住點進行攻擊。

德蘭士瓦共和國沒有多少城市,甚至算不算城市都有待考量,就算政治中心比勒陀利亞,其實也就是東非一個城鎮水準(東非某些省會和行政大區中心就是城鎮),比恩斯特經過的哈拉雷強不少,但是比布拉瓦約要差許多。

因爲以經營畜牧業爲主,布爾人人口主要集中在鄉村地帶的農場裡,東非不用全部控制,只要切斷他們同比勒陀利亞的聯繫就可以讓布爾人變成無頭蒼蠅。

當然,謹慎起見,東非還是要控制住部分農場,即便是無頭蒼蠅,亂飛也是能撞到人的。

控制這些農場,實際操作上問題不大,首先就是將布爾人裡的德意志人,荷蘭人,法國人分化出來,用德意志人,以及願意服從東非統治的荷蘭人,法國人暫時掌管農場。

布爾人的農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農場主,那些僱傭和平民就是東非爭取的對象,因爲東非統治下,他們的生活條件其實變化不大,加上布爾人雖然是融合後的新民族,但是在語言上依然以荷蘭語爲主,而荷蘭語相對於德語來說,就如同前世遠東普通話同河南話,山東話……的區別,要小於粵語,吳語……。

北德意志大部分地區可以和荷蘭無障礙交流,低地德語區(北德意志地區語言)並不在德荷兩國的交界處戛然而止,而是延伸至荷蘭東部。所以作爲德國的一個方言,低地德語在荷蘭靠近德國的東部地區也是有很多人使用的,即便是南德意志方言也和荷蘭語有許多共通的詞彙,哈布斯堡也是統治過荷蘭的。

而東非獨特的政治經濟結構,可以保證他們的部分特權,也不能說特權,因爲東非所有國民都是一樣享受這部分權力的。

一方面東非在加大畜奴力度,爭取把更多的土著納入管理之中,另一方面東非又在積極廢除奴隸制度,將國內黑奴向外輸出。

東非王國整個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迫上的,所以東非全體國民實際上都是特權階層,這個國家沒有兩千萬黑人負擔,早就散夥了,而東非把布爾人和祖魯人土地納入國土後,可以預見東非的黑人數量又要增加。

所以東非對識時務者的布爾人招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包括大農場主,從東非陸軍踏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那一刻,就是在挖他們的根基,如果是英國人入侵,布爾人還能和英國人討價還價,英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使用鈍刀子,可以保證當下你的利益,但是最後還是會通過各種手段收回去,而如果這種手段一但不靈了,那英國人就會破防,撕下虛僞的面孔。

這是英美澳的共性,他們都善於在不知不覺中給“盟友”、“合作者”、“朋友”埋雷,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引爆,至於當初的許諾,你就當我是放屁好了,何時盎格魯薩克遜人成了誠信的代名詞了?

現在東非就不一樣,處處顯示出普魯士蠻子的作風,什麼合作?伱也配?給我滾蛋!當然,欺軟怕硬,東非也是承認的,前提是非洲大陸上有硬骨頭存在。

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577章 收尾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5章 大逃亡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27章 南下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780章 追蹤第958章 巴拉圭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98章 遊歷第291章 “偷國”第837章 颱風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515章 狗咬狗第431章 居所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992章 入籍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413章 拉攏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36章 道路第151章 在法國第1333章 1919年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87章 西逃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87章 西逃第1539章 中東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367章 鐵甲艦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37章 颱風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618章 良知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28章 留學生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570章 投降!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633章 “故”人第772章 心態第1302章 巴庫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34章 動員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803章 威脅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53章 借款第496章 交戰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862章 後續
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577章 收尾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5章 大逃亡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27章 南下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780章 追蹤第958章 巴拉圭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98章 遊歷第291章 “偷國”第837章 颱風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515章 狗咬狗第431章 居所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992章 入籍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413章 拉攏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36章 道路第151章 在法國第1333章 1919年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87章 西逃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87章 西逃第1539章 中東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367章 鐵甲艦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37章 颱風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618章 良知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28章 留學生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570章 投降!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633章 “故”人第772章 心態第1302章 巴庫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34章 動員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803章 威脅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53章 借款第496章 交戰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862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