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擴軍備戰

黑興根省奧托市(原德蘭士瓦共和國比勒陀利亞)。

“按照政府要求,退伍軍人重新登記,隨時準備接受軍方徵召,非軍人或退役的成年男性,也要在閒暇時間接受政府安排的準軍事訓練,今年八月在周邊鄉村地區接受軍事訓練。”

南非地區,七月到十月爲旱季,同時是該地區的農閒時期,加上黑興根省本身農業規模並不算大,所以不會對農業造成太大影響。

“赫萊德局長,是要打仗了麼!還是奧托市市政府的要求?”

“命令來自中央,南方五省全部恢復正常的民兵組織訓練,而不僅僅是我們奧托市如此,而且接受民兵訓練,本來就是東非以前習以爲常的傳統,這一點很多新移民並不清楚,你們可以和很多老移民求證,至於是否會發生戰爭,這件事我們沒有接到通知,但是作爲邊境省份,黑興根省一直應該重視戍邊工作。”

東非南部提前進入戰備狀態確實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尤其是馬塔貝萊省內,很多移民過慣了和平的生活,突然可能會發生戰爭,很容易勾起在歐洲和遠東的回憶。

“怕什麼!當年我們來東非的時候,就沒停過打仗,那個時候非洲到處都是土著部落,草原上還有各種野生動物也十分危險,還受到疾病的威脅,現在才過幾年好日子,但是也不能忘了我們脫離戰爭纔多久。”

“老彼得說的對,實際上我們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哪裡,都少不了戰爭,這個世道就是如此,不管發達還是貧困,都和我們這些平民沒有關係,歐洲是世界上最文明和富裕的地方,可是仗打起來嚇死人,動輒就數十萬人,幾年前普法戰爭更是突破百萬,那時德國統共纔多少人?”

“美國就不打仗!”有好事者說道。

“美國是不打仗,可美國的社會問題也很多,尤其是幫派火併之類的,我曾經在美國西部,那邊有多亂就不如提了,各種搶劫案,殺人案,而且在美國沒有本事,過的遠不如東非這樣旱澇保收。”

“呵,咱們這裡也不是沒有從美國過來的兄弟,不都是沒有混出頭的?而且那個國家有東非這麼好的治安?東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咱們又不要求太高,至少政府把咱們當人看,在東非沒錢是沒錢,可只要勤勞肯幹,也能吃飽穿暖,沒有其他糟心事,醫療教育樣樣俱全。”

“實際上東非和德國比,也沒太大區別,只不過在德國,沒有那麼多工作機會,種地都沒那多地方,加上總是打仗,所以離開的人才多。”

“主要還是戰爭烈度太高,歐洲戰爭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起得。”

“漢斯,比戰爭你們歐洲還是不如我們遠東,就算沒有戰爭,我們很多人也活不下去。”

“彼此彼此,現在德國和以前德意志不是一回事,聽說這些年德國發展的不錯,可是以前德意志每個地區的發展程度不同,就比如庫勒爾一家就是因爲南部鬧饑荒逃難到東非來的,而且當年各個邦國那是隨時都要徵兵抓人,那天不知道就上了戰場。”

德國統一之前,德意志也是爛事一堆,反正仗是沒少打,而且各個邦國之間效率,行政都不一樣,好的就像人間天堂,爛的也是稀爛。

國家之間的對比,對哪國人都樂此不疲,尤其是在德意志,美國和東非都待過的人。

他們對比三個國家後,就會得出結論,總體上美國和東非是要強於德意志的,生活壓力更小,德國,美國比東非繁華,但是現在東非也不算太差,美國的社會秩序不如德國和東非,社會秩序這一項從來都不是英美國家的強項,就比如當今世界上最繁華的倫敦,同樣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罪惡之都。反正選擇在哪個國家,就要犧牲掉一些東西,不過,這也是在正常國家對比,一些不正常的國家那是樣樣不行,就比如前世的海地和菲律賓。

東非刁民們的議論,恩斯特是聽不到了,現在他要忙的事太多,尤其是擴軍問題。

事實上,作爲君主專制國家,從來都不可能有什麼上達天聽,誇張一點來說恩斯特做做樣子工程,用金鋤頭鋤地都算合格了。

畢竟古代君主都知道,這就是一個形式,讓大家知道自己重視農業,至於農民用什麼工具耕作,那不是自己該關心的事。

當然,這也就是開個玩笑,東非還是相當注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從當初純人力農業,已經徹底過渡到半畜力農業,現在還在準備進軍機械化農業。

……

“如果擴軍的話,最好是在東部進行,因爲大部分人口分佈在東部地區,馬塔貝萊省人口不算太少,但是很多都是產業工人,所以爲了不耽誤工業生產,我們計劃從東部農村,招兵,不過殿下,我們這次擴軍數量保持在多少,算作合理區間?”菲利克斯對恩斯特說道。

中南部地區,人口最多的省份也就是馬塔貝萊省,但是馬塔貝萊省的工業佔比高,大多就業都在工廠和礦山,所以爲了不耽誤生產工作,自然不適合從馬塔貝萊省抽調人口參軍。

“就先五萬吧!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和英國,葡萄牙還有德蘭士瓦三方勢力整體上的動態平衡,而且我們的部隊都是按照高標準建設的常備軍,如果都不能應對南非的軍事威脅,那也就太廢物了。”恩斯特說道。

東非陸軍的待遇從來都不差,尤其是這幾年,恩斯特一直壓制軍隊擴充,更多的軍費,用在武器裝備還有後勤保障提升上。

而且這幾年東非很多從德奧兩國畢業的優秀軍事人才進入軍隊,進一步提升了東非陸軍的綜合素養,至少可以保證東非精銳部隊的戰鬥水平。

而南方軍區長期處在國防第一線,一直都比較重視軍事訓練,可能因爲東非承平日久,有些懈怠,但是稍微重視,幾個月時間應該就可以恢復,保證部隊精神狀態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區間。

所以這次擴軍人數也不用太多,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英國人就算想偷襲東非,也需要長時間的動員,英國不缺兵,也需要從本土和印度調集,至於開普敦本地,人口基數還是太少,不過,開普敦人口多的話,英國也不會忍這麼久,早就選擇對東非動手了。

英國從本土或者印度抽調兵力,那也需要動員,等他們動員的時候,東非再針對性動員也不晚,所以現在只需要補充少數兵力,就可以保證東非兵力上的優勢。

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231章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166章 體驗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867章 推銷第149章 王位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82章 近衛師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435章 雙總部第524章 幸福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50章 教育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62章 激戰第402章 妥協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300章 掠奪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145章 機遇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973章 籌備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36章 第九旅第37章 戰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72章 停火線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35章 牛馬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52章 過往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69章 鯨灣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51章 人口(續)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454章 軍演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37章 電氣化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84章 自己人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084章 底氣
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231章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166章 體驗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867章 推銷第149章 王位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82章 近衛師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435章 雙總部第524章 幸福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50章 教育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62章 激戰第402章 妥協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300章 掠奪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145章 機遇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973章 籌備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36章 第九旅第37章 戰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72章 停火線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35章 牛馬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52章 過往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69章 鯨灣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51章 人口(續)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454章 軍演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37章 電氣化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84章 自己人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084章 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