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普吉島

1916年9月7日。

拉穆港。

東非的印度洋艦隊正式準備接管暹羅割讓區域,東非政府將從暹羅獨立出來的區域命名爲克拉地峽領地。

東非海軍中將柯萊茨對着一衆官兵說道:“普吉港應該成爲我海軍在東印度海域的戰略支點,在這裡建設印度洋艦隊的海外基地,從而讓我海軍的勢力範圍真正意義上影響到整個印度洋。”

雖然東非的印度洋艦隊名聲很大,號稱整個印度洋最強海軍,但是東非對印度洋的影響力卻並非如此。

而導致這一點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東非缺乏東印度洋區域的領地。

過去在北印度洋,大約也就是亞丁灣及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區域,東非同樣面臨這種情況,不過隨着北部灣領地的建立,使得東非真正意義上在北印度洋海域站穩了腳跟,加上北印度洋距離東非本土不遠,所以即便北部灣領地環境承載力差,也沒有太大問題。

而東印度洋就非如此了,東非在東印度洋,過去沒有一塊領土和海軍基地,這使得東非海軍在當地的影響力遠不及英國和法國。

而現在克拉地峽領地的出現,極大解決了印度洋艦隊在東印度洋地區缺乏戰略支點的問題。

東非對東印度洋的劃分也很簡單,也就是以印度最南端爲分割線,印度以東,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澳大利亞以西的廣大海域就是東印度洋的大致範圍。

諸如孟加拉灣,緬甸海,馬六甲海峽,帝汶海,大澳洲灣等重要海域或者海上交通要道都屬於這個海域。

而東非雖然在南洋地區擁有諸多海外領土,但是這些海外領土都屬於太平洋海域,並非印度洋區域。

所以柯萊茨這位東非海軍出身的老將軍對於這次東非獲得克拉地峽領地是十分激動的。

他說道:“普吉港的位置,正好處在馬六甲海峽和緬甸海之間,將這裡建設成海軍港口,並且駐紮一支艦隊,可以有效威懾東西方貿易航線。”

其實原本東非海軍更希望獲得的是普吉港東南方向的凌家衛島,不過這片島嶼早就讓英國人佔領,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普吉港。

畢竟對於海軍而言,普吉港的條件雖然優越,但是背靠中南半島大陸部分,而凌家衛島則是馬六甲海峽西部的一個大島。

島嶼的防禦性一般更加易守難攻,而且凌家衛島和馬來半島中間就隔着一片海峽,這使得其更加安全,並且島上條件也不錯,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土地面積也相當可觀,可以容納不少人口,至少駐紮一支分艦隊是比較輕鬆的。

不過普吉港除了第一點比不上凌家衛島以外,幾乎沒有短板,而陸地上的威脅無非是緬甸和暹羅,只要東非不衰落,他們的威脅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普吉港所在的普吉島,本身也是一個島嶼,還是前世暹羅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不過因爲和大陸捱得太近,所以在比例尺大的地圖上反映不出來其島嶼特徵。

而選擇更專業的特製地圖則可以看出來,其北部和暹羅中間也有一條海峽存在,但是海峽最窄處僅有數百米距離,這個距劃滑塊木板都能從大陸過來。

“普吉港並不屬於克拉地峽領地,政府和海軍高層對普吉島的安排由中央直轄,主要爲海軍服務。”

“這個作爲大概就類似於中央對蘭芳海外省和東加里曼丹殖民地的安排。”

蘭芳海外省和東加里曼丹地區,其實可以看做一個整體,不過東非政府在獲得東加里曼丹以後,並沒有將兩地合併在一起的打算。

畢竟一般而言,很多國家在海外殖民的時候,喜歡將幾塊殖民地合併,從而節約殖民地行政和管理成本。

就比如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其範圍甚至包括前世多個國家,荷蘭的東印度羣島殖民地也是如此,其實沒有兩個殖民者的強行整個,前世根本就不可能出現統一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這兩個區域巨無霸國家。

這一點最典型的還要屬前世法國的印度支那殖民地,前世越南擊敗法國之後,就曾想繼承法國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其他地區,比如老撾和柬埔寨,從而引起了前世越南在東南亞地區的興風作浪。

由此可見,殖民活動對前世世界政治的影響深遠程度,畢竟按照正常的發展邏輯,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區都應該是分裂成衆多小國,而殖民者卻將他們整合在一起,從而出現了一批大型統一國家。

而東非政府和海軍將普吉島從克拉地峽領地獨立出來,也是有着這方面的影響。

在恩斯特看來,東非不可能對克拉地峽領地未來進行本土化,畢竟東非可不是爲了過去扶貧的,就像美國不願意吸納墨西哥,菲律賓,波多黎各一樣。

所以除了蘭芳海外省以外,東非近幾十年的殖民活動,沒有再將距離本土遙遠的區域劃歸行省。

而東非圖謀克拉地峽的目的是比較多樣的,包括未來在克拉地峽扶持一個親東非國家,建成新的“萊茵人”家園,擴大東非在區域的影響力等等。

而既然不打算將克拉地峽領地納入東非治理體系內,所以東非同樣不打算對克拉地峽區域進行全面開發投資。

畢竟克拉地峽領地的面積足足有五萬平方公里之多,這幾乎相當於前世遠東帝國半個省份的面積。

而將普吉島獨立出來,則完全不一樣,普吉島的面積只有五百多平方公里,東非對當地的訴求更多是軍事和戰略意義上的。

這裡將成爲東非印度洋艦隊在東印度海域的區域中心,將建設成爲一座大型綜合性海陸空多用途軍事要塞。

建設軍港,機場,軍營等設施,從而對區域內的南洋諸國,印度,緬甸等等都形成巨大威懾力。

陸地方面,可以直接威脅暹羅和緬甸,海洋方面可以威脅馬六甲海峽以及周邊海域,天空方面的範圍則更大,當然前提是等空軍正式崛起以後。

控制了普吉島,並且等到普吉島軍事要塞建設完成以後,東非在印度洋的話語權將空前加強,並且可以確保東非在南洋地區領地的安全。

就比如曾經馬六甲海峽是英國用來鉗制東非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大艦隊的重要工具,而一但普吉島軍事要塞建設完成,那就變成了東非從兩面對馬六甲海峽的英國殖民地進行圍堵。

而普吉島的重要性還遠遠不止於此,雖然他不如馬六甲海峽,尤其是新加坡海峽重要,但是可以確保東非對所有經過馬六甲海峽船隻的篩查和打擊,維護東非商船的通行安全。

這一點類似於東非本土的德雷達瓦市,只要德雷達瓦市在東非手裡,東非就能威脅英屬索馬里蘭和法國吉布提,甚至意大利紅海殖民地的安全。

這是東非慣用的戰略制衡手段,畢竟東非國家歷史太短,以至於後殖民時代只能選擇那些“無主之地”作爲自己的戰略支點。

這個方法其實前世遠東帝國也經常使用,就比如在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重要航道被西方勢力控制的情況下,遠東帝國退而求次選擇一些次級戰略要地落子佈局。

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520章 發電廠第1018章 磋商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540章 鐵路橋第404章 暴富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77章 “貨物”到港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484章 訓練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89章 定居第381章 國禮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015章 市場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255章 五五開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95章 拒絕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426章 回歐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54章 軍演第882章 出口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694章 訛詐第1117章 輿論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494章 假情報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06章 後悔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519章 會議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473章 警示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62章 打魚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7章 探險隊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998章 貝拉市第401章 駁回第820章 購艦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69章 籌碼第903章 萊茵宮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524章 幸福
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520章 發電廠第1018章 磋商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540章 鐵路橋第404章 暴富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77章 “貨物”到港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484章 訓練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89章 定居第381章 國禮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015章 市場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255章 五五開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95章 拒絕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426章 回歐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54章 軍演第882章 出口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694章 訛詐第1117章 輿論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494章 假情報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06章 後悔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519章 會議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473章 警示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62章 打魚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7章 探險隊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998章 貝拉市第401章 駁回第820章 購艦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69章 籌碼第903章 萊茵宮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524章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