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壯大自身,封官加爵以外,喀山的油水也是別列佐夫卡匪幫成員們最看重的,隨便在城內搞點“保護費”那就賺大了。
而對於這些,別列佐夫卡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手下不干預到國防安全局的行動,那就一切好說。
而這個時候,喀山城西部很大一部分區域都已經被東非國防安全局控制起來。
在一處不顯眼的建築羣內,這裡也就是喀山國庫的所在地,往往這種重要的地方,從外觀來看確實樸實無華。
東非國防安全局正在一箱一箱的將地下金庫的財寶裝車,隨後運到碼頭。
喀山城沿着伏爾加河建設,所以這批財富,被東非國防安全局通過水陸兩種運輸方式,分批從喀山撤出。
在此前,國安局已經沿着伏爾加河畔設置了多個秘密據點,來保證這批財富的安全,並且買通了沿線的俄國官吏,給這些船隻放行。
同時爲了保險,押送這批財寶的工作人員,全部僞裝成了俄國軍隊,如今俄國境內兵荒馬亂,一般人也不會不開眼的得罪軍隊。
畢竟俄國的軍隊軍紀可不怎麼樣,尤其是在這種動亂時期,任誰看到軍隊都不可能上前找麻煩。
而且,東非國防安全局絲毫不擔心有人識破他們的身份,畢竟如今俄國秩序基本上崩潰,從哪裡冒出一支軍隊也不奇怪。
這批寶藏最終會抵達裡海,再從波斯灣通過軍艦運回到東非國內,途經波斯是目前最安全的路線,因爲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戰場,至於走西伯利亞路線太遠。
……
兩個星期後。
喀山淪陷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俄國,畢竟這裡也是沙俄的大城市,而喀山軍這個組織也狠狠地出了名。
畢竟,喀山軍可是之前在俄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組織,他們既不屬於舊貴族,也不是屬於臨時政府,同時不屬於工黨。
那這支武裝的來歷也就水落石出,被俄國各方勢力認爲是一支比較幸運的“馬匪”,俄國境內馬匪橫行,所以動盪時期出現一支如此規模的馬匪也不稀奇。
而喀山軍唯一值得各方勢力注意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攻下了喀山這座俄國曆史悠久的大城市。
而這個時間段,國防安全局在喀山的行動也進入收尾階段,再將忽悠來的俄國人騙入喀山軍以後,國防安全局核心人員大部分撤出。
而沒有撤出的正是別列佐夫卡等人爲首的喀山軍成員。
喀山市長官邸的一處會議室裡,二十幾個人正在開會,而別列佐夫卡正坐在會議室的沙發上。
這二十幾個人都是目前喀山軍的骨幹,也是國防安全局安插在喀山軍的最核心人員。
“別列佐夫卡長官,如今大部隊已經撤走,我們什麼時候脫離喀山軍。”一名喀山軍旅長問道。
隨着攻克喀山,喀山軍的規模迅速膨脹,從原本的一萬多人,迅速膨脹到四萬多人。
這些人被別列佐夫卡分成了六個旅,其中三個旅的旅長都是國防安全局的人,其他三個旅,包括別列佐夫卡的“親信”丘八洛夫,都是原本喀山周邊土匪的頭目。
別列佐夫卡說道:“目前我們還不能馬上從這裡撤出,根據上級命令,我們要在這裡一直待到明年年初,差不多也就是一個月時間。”
“在此前,我們要做好收尾工作,銷燬一切證據,不要留下馬腳,不過你們也不需要擔心,等到明年年初,我們應該就能回國了。”
“根據上級透露的消息,這次我們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要離開俄國的,在此前我們要做好一切工作。”
東非國防安全局爲什麼要撤出俄國,這其實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畢竟過去這些年,東非對在俄國情報系統的投入可以說相當之大。
光是喀山軍早期的裝備就廢了不少力量,畢竟一萬人的裝備,可不是小數目。
在整個一戰期間,東非對俄國的滲透支出是最大的,而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建立的情報系統,以及人脈關係,卻要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被拋棄,確實不符合常理。
而恩斯特讓國防安全局撤出俄國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俄國工黨可不是什麼好對付的角色。
首先,俄國工黨善於組織羣衆,這就很不利於別國情報機關展開工作。
其次,前世俄國的情報部門,尤其是工黨組建的幾個情報部門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是威名赫赫。
如果不出恩斯特的所料,今年年末的最後一段時間,俄國工黨應該就會組建“契卡”這個情報機關。
搞地下工作,俄國工黨可以說十分專業,畢竟他們過去經常和沙皇俄國的情報系統,警察部門,軍隊等強力部門打交道。
沒有兩把刷子,怎麼可能在俄國發展壯大,早就全被沙皇政府抓進監獄了。
就拿工黨領導人弗拉基米爾來說,他就被俄國政府逮捕過多次,甚至曾經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光是從弗拉基米爾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他們接觸地下工作有多頻繁,毫不誇張的說全世界沒有比歐洲工黨經驗更豐富的組織。
雖然東非國防安全局更加專業,但是國防安全局也沒有能耐在監獄裡搞情報工作。
當然,這些都不是恩斯特最擔心的問題,恩斯特最擔心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前世美國和英國的的經驗告訴恩斯特,沒有堅定“資本主義”或者“封建主義”思維的情報人員,很有可能被工黨策反。
別到時候,東非在工黨政權下的情報工作沒有多大成績,反而培養了一批被感化的“工黨”分子,迴流到東非,那恩斯特可就坐蠟了。
除了以上工黨的原因以外,恩斯特撤回國防安全局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俄國舊秩序的崩潰和瓦解。
畢竟過去東非對俄國的滲透主要是通過對俄國舊貴族,官僚來實現的,而這羣人很顯然將被俄國工黨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這樣一來。國防安全局過去所建立的“人情網絡”,“賄賂”關係鏈條,就基本上廢了。
而且正如之前所言,東非在俄國的情報開支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數萬東非間諜的工資,活動經費等等各項開支,都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
當然,東非的收益也是相當誇張的,毫不客氣的說,光是喀山國庫的財寶就讓東非的獲得了海量利益,單單是黃金收益就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多噸,除此外還有大量文物,藝術品等貴重物品。
一個月後。
1918年1月4日。
正在喀山軍上下準備在新的一年裡大展拳腳的時候,丘八洛夫等喀山軍將領驚訝的發現,包括喀山軍首領別列佐夫卡在內的數百人居然“跑了”。
根據最後目擊士兵所言,在昨天夜裡,別列佐夫卡帶着數百人登上了喀山伏爾加河港口碼頭的幾艘汽船離開。
這就讓丘八洛夫等人抓瞎了,誰敢相信喀山軍正在蒸蒸日上的時候,自己的將軍帶着心腹跑路了。
當然,丘八洛夫這個“心腹”還在,這使得喀山軍沒有原地解散,於是被推舉爲新的喀山軍首領,也就是丘八洛夫將軍。
而丘八洛夫將軍以及其領導的喀山軍也被俄國工黨稱爲“丘八洛夫匪幫”,在日後俄國工黨統一全國以及日後反帝國主義干涉戰爭中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至於跑路的“別列佐夫卡”,也成爲世界未解之謎,畢竟喀山國庫可是和這個別列佐夫卡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後世,對別列佐夫卡的身份也多有猜測,有人說別列佐夫卡是尼古拉二世的心腹,也有人說他是德國間諜,更有人猜測他帶着財富到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