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交易達成

第1313章 交易達成

在關於領土問題上,東非向來喜歡採取趕盡殺絕的辦法,從而來消除當地的隱患。

而且東非早就對非洲之角感覺不爽了,當初大量索馬里的亡國黨逃亡到非洲之角,而由於英國佔據此地的原因,東非不好動手,現在恩斯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當然,恩斯特要消滅非洲之角的索馬里殘餘勢力其實也有其他方面的考慮,那就是徹底清空整個東北非的黑人勢力。

索馬里地區和阿比西尼亞帝國不同,阿比西尼亞帝國是混血人種,而索馬里地區就是單純的黑人,只不過他們信仰阿拉伯教。

黑人加上信仰阿拉伯教,同時對東非抱有敵視態度,可以說各個方面都犯了東非的忌諱,非洲之角的索馬里殘餘勢力早就被東非政府記在了小本本上。

如今,非洲之角的黑人是唯一和東非本土接壤的純黑人勢力,所以取得非洲之角,消滅當地阿拉伯教黑人勢力,不管哪一條都值得東非動手。

當然,非洲之角僅僅是東非和英國本輪談判中的一個問題,所以恩斯特也只是表明了東非的態度。

湯姆遜大使說道:“非洲之角是我們英國的誠意之一,接下來我們和東非的利益交換,則涉及到東非從法國那裡獲得的印度殖民地問題。”

湯姆遜提醒到:“是三塊,其中還有瓜達爾,我還是希望貴國能夠接受我們的辦法。”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而倫敦很快也做出了回覆,那就是塞舌爾肯定要繼續控制在英國手裡,至於東非不願意將印度殖民地完全交易,那先收回兩塊也可以接受。

同時,他的自然條件也遠沒有塞舌爾優越,當然,英國政府顯然也抱着用塞舌爾來制衡東非的打算。

於是,當天談判陷入了僵局之中,最關鍵的就是塞舌爾問題,以及印度問題。

湯姆遜直接拒絕道:“這不可能,塞舌爾同樣是大英帝國全球利益中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們不可能交換塞舌爾。”

“如果只能獲得查戈斯羣島和索科特拉羣島,那我們最多將印度殖民地中的兩塊交易給貴國。”

顧名思義,加煤站就是給船隻停靠添加煤炭的地方,畢竟如今船舶的主流動力這就是蒸汽機。

而隨着船舶技術的進步,如今的船隻速度更快,航行的更遠,用的時間更少,這極大節省了能源以及物資補給的消耗,所以一些過去重要的地方,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東非一方的騷動,東非高層們開始了交頭接耳起來,而恩斯特臉色也變得開始嚴肅起來。

查戈斯羣島就屬於這個類型,而且查戈斯羣島雖然處於印度洋的中心,卻並非在印度洋貿易的主幹道上。

這樣一來,東非就依舊在印度有一塊殖民據點可以拿來做文章。

瓜達爾這個地方,對於東非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畢竟他的條件還是比較惡劣的,雖然靠近波斯灣,但是東非如果想插手波斯灣地區,有很多選擇,並不是非瓜達爾不可。

恩斯特這個時候也補充道:“不錯,印度是一塊重要市場,索科特拉羣島和查戈斯羣島雖然有一定戰略價值,但是顯然不能和印度對比。”

而普里皮亞特這麼一說,當然是爲了擡高東非在印度殖民地的價格。

這裡恩斯特偷換了一個概念,把印度三塊殖民據點等同了印度,但是,這也正是英國人所擔心的。

雖然查戈斯羣島處於印度洋的中間位置,但是對英國而言,如今其作用已經不大,這一點主要是受了東非崛起對印度洋地緣政治的改變,以及如今船舶技術進步的影響。過去船舶穿越大洋,因爲技術原因,需要時常停靠來補充物資和補給,就比如英國和法國在海外設置了很多加煤站。

英國自然十分清楚塞舌爾對東非的重要性,之所以選擇查戈斯羣島和東非交易,就是因爲查戈斯羣島的重要性遠不如塞舌爾。

恩斯特說道:“瓜達爾對我們東非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而且瓜達爾是阿曼領土,所以它並不能作爲兩國談判的籌碼。”

東非從法國那裡獲得的印度三塊殖民地面積雖然小,但是價值上卻有着完全不同的意義。

於是,第二天,東非政府和英國談判的重點轉移到東非拿哪兩塊印度殖民地和英國交易上來。

恩斯特說道:“不如這樣,湯姆遜大使,對於我們東非而言,查戈斯羣島的價值,並不如塞舌爾,貴國如果願意將查戈斯羣島換成塞舌爾,我們自然可以從印度撤出。”

“但是就我個人的意見來說,這兩塊地區,和我們東非在印度的三塊殖民地相比,價值上差了許多。”

這次英國拋出的是很大一個誘餌,不管索科特拉羣島,還是查戈斯羣島,對東非的吸引力極大。

畢竟,東非爲什想要塞舌爾,英國政府心知肚明,塞舌爾牽扯到東非東海岸的安全,所以塞舌爾肯定不能輕易讓給東非。

“這三塊殖民地,面積十分狹小,對貴國其實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所以我們大英帝國是帶着充分誠意而來的,如果貴國開價太離譜,我們甘願放棄這次談判。”

東非的要求不是湯姆遜個人能裁決的,畢竟他也只是倫敦政府的傳聲筒。

湯姆遜解釋道:“諸位,我們先不提索科特拉羣島和查戈斯羣島的戰略價值,就先拿貴國在印度的三塊殖民地來說。”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小說。

東非國防部長普里皮亞特說道:“貴國的誠意確實很足,但是瓜達爾可是阿曼的領土,也就是說貴國實際上和我們交易的地區,只有索科特拉羣島以及查戈斯羣島。”

主要還是英國崛起的過程中,印度發揮了巨大作用,甚至如今印度已經成爲了英國霸權存續的重要支撐。

“帝國願意用索科特拉羣島,查戈斯羣島,以及瓜達爾三地換取東非在印度半島上的三塊殖民據點。”

至於瓜達爾這個地方就值得品味了,因爲瓜達爾是阿曼的領土,不過這塊地區是阿曼的一塊飛地,處在前世巴基斯坦境內。

前世日俄戰爭中,俄國就因爲缺乏海外殖民地,所以軍艦不得不攜帶大量煤炭,對戰爭產生了很大影響。

湯姆遜看恩斯特這麼堅持,他說道:“既然如此,我只能先請示國內,再和貴國進行談判。”

聽到湯姆遜如此乾淨利落的拒絕,恩斯特思考了片刻後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也不能同意完全用印度殖民地來和貴國做這筆交易。”

最終,東非決定只保留加里加爾這一塊印度殖民地,至於本地治裡,以及亞南則和英國進行領土置換。

而瓜達爾這個有爭議地區,則由英國政府和阿曼進行交涉,最後再由英國交給東非。

雖然瓜達爾是阿曼的飛地,但是阿曼對這裡的統治完全有名無實,所以三國之間的交接十分順利。

而英國之所以將瓜達爾丟給東非,實際上是爲東非提供進入中亞的跳板,瓜達爾歷史上是阿富汗的出海口,而過了阿富汗就是俄國的控制的中亞地區,實際上包括阿富汗北部,也是俄國的勢力範圍。

第847章 畜牧業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769章 籌碼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00章 掠奪第752章 軟柿子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361章 影響第316章 萊茵盾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224章 收網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37章 徵兵第545章 孤兒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524章 幸福第276章 “老朋友”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74章 波斯第417章 炊事車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47章 準備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87章 勸說第672章 危與機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69章 籌碼第220章第492章 靜坐戰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304章 坎帕拉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008章 分析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30章 多多馬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475章 出手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94章 訛詐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80章 夜談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53章 下一站第967章 奧拓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97章 建議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30章 客人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239章 兵變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
第847章 畜牧業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769章 籌碼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00章 掠奪第752章 軟柿子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361章 影響第316章 萊茵盾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224章 收網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37章 徵兵第545章 孤兒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524章 幸福第276章 “老朋友”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74章 波斯第417章 炊事車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47章 準備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87章 勸說第672章 危與機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69章 籌碼第220章第492章 靜坐戰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304章 坎帕拉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008章 分析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30章 多多馬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475章 出手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94章 訛詐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80章 夜談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53章 下一站第967章 奧拓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97章 建議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30章 客人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239章 兵變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