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

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

菲利普所說的實驗室實際上就是一排小平房,畢竟魯誇湖盆地本來就不是什麼繁華之地,所以試驗場的建設,從外部看來也比較潦草。

當然,作爲王儲殿下親自過問的國家重要機密項目,配備的設施是一個也不差,甚至東非政府專門從姆貝亞市修建了一條公路到試驗場,只不過一般人到這裡需要接受盤查罷了。

姆貝亞市本來就位於內陸,加上東非本身的封閉性,根本不可能有人輕易探查到東非坦克試驗場的具體情況,就算東非高層知道的也很少。

就算知道也不可能太重視,畢竟“坦克”是什麼?沒聽說過,沒見過,更沒有人能像恩斯特這樣意識到坦克對於未來戰場的重要性。

“從發動機情況來看,應該還是負荷過大,導致動力不足,這就不是我們能解決的問題了,我們需要同國內的內燃機制造廠進行合作,提升發動機性能,要不然只能對坦克樣機進行減配,犧牲一部分功能,從而減輕重量,或許能達到類似效果。”實驗室裡亞爾斯克對着菲利普說道。

菲利普:“做兩手準備吧!關於發動機的問題我們早就這麼要求了,但是他們要出成果也需要時間,所以我們不能完全等相關廠和研究機構出成果,先對坦克結構進行重新優化調整,或許降低一些標準,還能讓其早日問世,至於其他問題,以後再慢慢完善。”

兩人都認爲還是之前調子起的太高,坦克生產其實和拖拉機產業更加契合,而東非拖拉機產業誕生也沒幾年時間,比汽車產業都要晚很多。

而坦克又和拖拉機不一樣,本身重量太大,而且對性能要求高,就比如恩斯特對坦克的一項重要要求是能較輕易跨越塹壕,這一點就不是普通拖拉機能做到的。

“除了發動機,還有履帶,這也是重點,之前很多故障集中在這兩區域,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要和其他機構配合解決,而且坦克沒有定型前,誰也不知道以後會加裝什麼東西,之前我們還考慮散熱等問題,現在看來還是要一步步來,先解決其活動問題,至於駕駛員受點罪就受點罪吧!這都是在所難免的。”亞爾斯克順勢建議。

坦克內部環境,就像一個大蒸籠,駕駛員確實不好受,之前菲利普和亞爾斯克就想多在這方面下點功夫,現在,兩人也不得不更加現實一點。

實際上東非,至少是魯誇湖盆地的氣溫不算太高,這裡平均海拔在八百米以上,氣溫也就比沿海地區低四到五度左右,基本上和歐洲的春夏之交差不多,所以即便是坦克內部的蒸籠環境,也不會太誇張。

當然,對於菲利普和亞爾斯克而言,他們接下來要對坦克的整體結構進行大改,所以舒適性要給實用性讓路,至於未來,等相關技術成熟了,再着手提升坦克的舒適性。

其實,坦克研究的這些困難還算好的,恩斯特能給出一定的參考,畢竟前世坦克整體形態變動一直不大,至於飛機研究那纔是羣魔亂舞,而且沒有相關可參考的實物。

坦克還能借鑑拖拉機,有拖拉機產業支撐,飛機就沒有這個條件,甚至發動機該如何選擇都是大問題,不過這種事自然由相關研究人員頭疼。

東非的坦克研究“遙遙無期”,而等到研發出來,也未必能進行實戰,就算能實戰,想形成戰鬥力也需要時間。

對於這一點恩斯特心裡自然清楚,畢竟在二戰前坦克表現都不怎麼出彩,甚至因爲塹壕戰術在一戰時的耀眼表現,使得法國走上了不同德國的軍事路線。

所以在恩斯特看來,東非的裝甲部隊能夠在下個世紀初成型那就萬事大吉了,最少也要在1920年成爲具有戰鬥力的兵種。

當然,這並不是說東非坦克研究進程慢,實際上魯誇湖試驗場的坦克已經具有一定的行動能力,只不過大小問題太多,還需要進一步改良。

樂觀估計,三年內成品應該是可以滿足軍隊初步要求的,像菲利普等人重點關注的發動機和履帶問題,也不是難度太大,畢竟東非在相關領域的技術一直在進步。

……

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

“這是菲利普的請求,他說上一次提供給他們的發動機性能還是差一些,希望我們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除了發動機上的要求以外,還有就是履帶問題。”

對此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廠長門德斯問道:“我們最新研製的發動機進度怎麼樣了?”

“廠長,目前實驗數據已經出爐,在技術上沒有太大問題,不過我們也只有一臺樣機。”

“既然是這樣……”門德斯沉思了片刻後說道:“我們爭取在一個月內複製一臺出來,然後送到魯誇湖去,畢竟這次他們催的比較急,如果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未來說不定能和軍方直接簽訂一筆穩定的訂單,我們的競爭對手可不少,達累斯薩拉姆,哈拉雷,蒙巴薩的拖拉機廠可能都有相關研究。”

除了滿足魯誇湖試驗場的需要以外,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也需要新一代發動機提升本廠的拖拉機性能,所以對魯誇湖試驗場的支援也符合他們的利益。

在門德斯廠長下令後,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很快就將最新的發動機配送了過去,至於履帶這個問題還需要一點時間,畢竟這又需要材料性能上的提升,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只能再向姆貝亞市鋼鐵材料研究所尋求幫助。

而此時菲利普等人正在對坦克結構進行大改,原本顯得笨重的坦克樣品,直接減重了一噸,部分裝甲被也減少,採用更輕的材料代替,雖然這樣一來防禦功能大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在新發動機到位後,菲利普等人又進行了較大調整,因爲這次送過來的發動機結構有一些變化,畢竟不是一個型號。

就這樣,在東非坦克研究人員的不斷調整修改中,東非坦克越來越趨向於成熟,研發就是這樣,充滿妥協和試錯。

而且坦克研發的過程中,上下牽連到姆貝亞市和東非其他地區上百家企業,畢竟就是提供主要支持的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他們的零部件也不是全部自產,而是來自其他工廠,這裡體現出工業基礎對坦克研發的重要性,當然,起到領導作用的還是姆貝亞市第一拖拉機廠。

而在東非坦克研發中速度最快單位的就是魯誇湖試驗場,憑藉的就是姆貝亞市所擁有東非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最密集的科研機構。

這也就體現了完整工業體系對軍事的重要性,缺乏任何一個環節,坦克研製難度就要上升一個臺階,畢竟如果依賴國外進口,平時沒有問題,一但被封鎖,那就必然會抓瞎。

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37章 颱風第184章 談判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596章 壓迫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章 在柏林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735章 廓爾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82章 出口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72章 菸草種植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092章 菜市場第110章 數據第467章 觀察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25章 造船業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942章 宣戰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04章 卡賓達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3章 野望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00章 分裂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531章 協商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372章 平原省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75章 出手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22章 體面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77章 放牧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155章 震怖第82章 麪粉廠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364章 燃燒第1293章 肢解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265章 戰前準備
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37章 颱風第184章 談判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596章 壓迫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章 在柏林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735章 廓爾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82章 出口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72章 菸草種植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092章 菜市場第110章 數據第467章 觀察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25章 造船業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942章 宣戰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04章 卡賓達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3章 野望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00章 分裂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531章 協商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372章 平原省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75章 出手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22章 體面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77章 放牧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155章 震怖第82章 麪粉廠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364章 燃燒第1293章 肢解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265章 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