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

蒙巴薩市是喜歡和達累斯薩拉姆市較勁的,因爲二者在東非屬於獨一檔的存在,但是隨着東非內陸開發,蒙巴薩市開始逐漸跟不上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速度,這就和經濟腹地有關。

而經濟腹地,蒙巴薩市永遠也別想超過達累斯薩拉姆市,所以爲了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形成競爭力,帶動北方工業帶齊頭並進,是蒙巴薩市的唯一出路。

……

時間轉眼來到了1886年,東非依然按部就班的完成各地區建設,同時東非軍隊磨刀霍霍,進行備戰。

在1886年,西非地區已經徹底被瓜分殆盡,英法德三國獲益最大,同時在遠東地區,英法俄日美對遠東帝國及其附屬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美國早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通過軍事手段對朝鮮進行過入侵,但是朝鮮政府反而更加堅定孤立主義,美國人的企圖沒有實現,這應該是美國爲數不多的主動殖民活動,且沒有成功的案例。

而美國之所以不能通過軍事行動對朝鮮殖民地化,可能和兩國之間的距離有關,後來在七十年代,日本使用同樣的招式,朝鮮政府就屈服了,被迫簽訂貿易協定。

英國也曾圖謀過朝鮮半島的土地,不過因爲日俄雙方的聯合反對,所以沒有得逞,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七十年代,日本已經擺脫了半殖民地狀態,成爲了可以獨立參與國際事務的主權國家。

目前遠東帝國發展也算“蒸蒸日上”,洋務遠動之下,遠東帝國陸海軍力量得到極大發展,雖然對法戰爭因爲政府原因結果很差,但是戰鬥力至少獲得了各國肯定,畢竟對手是世界第二陸軍強國的法蘭西。

當然,英國人在1885年也不是沒有收穫,經過第三次英緬戰爭,英國徹底佔領緬甸,並在1886年1月1日正式被宣佈爲英國領地,作爲英屬印度的一個獨立省。

這也就意味着中南半島基本上被瓜分殆盡,除了泰國以外,其餘勢力皆已經被英法兩國所控制,至於泰國則是雙方之間的緩衝區,且泰國政府善於左右逢源,所以沒有被分解掉。

這是自七,八十年代以來,殖民狂潮的起步階段,而下一步,如果各國想要奪取殖民地,就只能對那些落後的獨立主權國家動手,而其中最大的三塊肥肉就是奧斯曼帝國和遠東帝國和東非王國。

列強對國家的入侵,從來打的都是“自由貿易”的旗號,實際上就是強迫性賣貨。

所以東非必須在19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內,保證國防安全,威懾敵人,同時進一步加強經濟壁壘。

在1886年,列強對世界殖民的第一階段已經初步完成,基本上世界上所有“無主之地”被瓜分殆盡。

等分無可分之後,那就該列強之間直接下場,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爆發了。

當然,進入九十年代同樣是機遇,像前世美國和日本,分別在九十年代通過對西班牙和遠東帝國的重拳出擊,重新樹立了其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

而現在東非工業正在起步階段,所以必然不能搞“自由貿易”,這樣一來光是德奧兩國的工業品就能把東非積攢的家底衝擊的七零八落。

在第一鎮市,東非中央政府的官員們是能感受到國際社會上那股濃郁的烏雲氛圍的。

整個19世紀末期,包括列強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有強烈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透過經濟,社會,以及各國軍事備戰非常強烈。

歐洲作爲獵手還好一點,在獵物尚未分盡之前,各個獵手還能繼續保持微妙的平衡。而其他大陸上各國之間的危機感就十分強烈,尤其是小國弱國,像東非,美國,奧斯曼,遠東帝國這種體量龐大的國家,雖然也有不安,但是不至於存在滅國危機,所以尚且可以穩住心態。

尤其是奧斯曼帝國,剛剛經歷過俄土戰爭,並且打的還不錯,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可以享受一段安穩日子,畢竟能抵住沙俄的國家沒有多少。

而遠東帝國,只要不像前世那麼倒黴,也不會迅速衰落,恩斯特說的就是倒黴。

遠東帝國徹底沉淪也就是甲午海戰,而甲午海戰之前,遠東帝國在和沙俄,法國的純軍事對抗上並沒有處於劣勢。

但是被日本擊敗後,遠東帝國的國際形象直接跌落谷底,坐實了東亞“病夫”的名號。

畢竟日本是“弱國”,“窮國”,連發展的礦產資源都沒有多少,被這樣的國家擊敗,在歐美國家眼裡遠東帝國所有洋務運動時代“繁榮數據”都化爲了泡影。

實際上,如果遠東帝國政府學習沙俄,那樣厚的臉皮,那也能在國際社會立足,畢竟沙俄之前也丟過大臉,但是沙俄總會找補回來,但是前世清皇室表現太差。

這個時空畢竟發生了很大變動,恩斯特也不確定甲午海戰會不會一定爆發,但是結合去年中法戰爭的結果來看,大概率還是會發生,畢竟日本的狼子野心擺在那,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說完兩個老大帝國,然後就是美國和東非,實際上按照這些年美國和東非的表現,兩個國家和前兩者境遇完全不同,完全可以評爲“新興國家”。

尤其是美國,發展是全世界所矚目的,東非和美國相比也就是還行,目前美國城市化已經接近百分之四十,而東非只有百分之二十多,所以東非還處於“大農村”階段。

而美國接近百分之四十的城市化率,放在全世界,也只有英法德三國可以相比較,或者比利時,荷蘭那種小工業國。

而且美國的位置也比東非“安全”,東非再偏僻,也和歐亞大陸相連,實際上古代非洲一直都是和歐亞大陸聯繫最緊密的大陸。

至於其他大陸,都是孤立文明,或者像撒哈拉以南非洲一樣不存在文明。

所以東非應對的挑戰也比美國大,這是地緣上的挑戰,孤懸美洲大陸的美國人是感受不到的。

當然,黑興根王室對危機的應對能力,這些年也隨着東非國力增加有所增強,但是君主專制國家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包括恩斯特自己都是心中存疑的。

畢竟東非軍隊很年輕,也沒有遇到過強大的對手,所以恩斯特對自己的判斷也存在疑心。

不要說東非軍隊的數據,實際上現在遠東帝國軍隊的數據比東非還要好看,所以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看實戰效果,尤其是東非海軍,海軍是存在最大不確定性的軍種,這方面一直是斐迪南大公負責。

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3章 誘拐第546章 許可第616章 行蹤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961章 危與機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155章 震怖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930章 漢薩省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153章 送酒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449章 野心第308章 滲透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98章 貝拉市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742章 大捷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647章 準備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345章 援助團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517章 過剩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696章 油井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239章 兵變第1053章 波斯灣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924章 海洋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222章 會面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61章 危與機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41章 衣錦還鄉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238章 教唆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71章 海底電纜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66章 《東桑條約》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166章 體驗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
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3章 誘拐第546章 許可第616章 行蹤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961章 危與機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155章 震怖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930章 漢薩省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153章 送酒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449章 野心第308章 滲透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98章 貝拉市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742章 大捷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647章 準備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345章 援助團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517章 過剩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696章 油井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239章 兵變第1053章 波斯灣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924章 海洋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222章 會面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61章 危與機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41章 衣錦還鄉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238章 教唆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71章 海底電纜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66章 《東桑條約》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166章 體驗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