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

東非沒有搭理日本人的意思,反正法理已經從遠東帝國手裡拿到了,所以爲了保證自己在當地的經濟利益,駐軍是很合理的事,至於日本人找麻煩或者抗議,都是無關痛癢的小事。

……

第一鎮市。

奧托中學。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世界古代史,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所以歷史是每一個東非中學生的必修課。”

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東非這種國家,衆所周知,東非沒有歷史,所以東非不得不推行世界古代史。

東非的發展這十幾年時間,還盡是些殖民和奴隸制度的黑歷史,所以現在不足與外人道焉。

不過恩斯特也不打算瞞着,這種事在恩斯特看來堵不如疏,以後東非時間長了,可以自己編寫一套作爲官方背書的主流歷史即可。

美國人不會把屠殺印第安人寫入國民教育的歷史課本,恩斯特就敢把對黑人的迫害寫入東非的歷史教材,反正那個時候恩斯特差不多也沒了,那點惡名他也不太在乎。

“三國一統,合而爲晉,但是晉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最後導致了五胡亂華,這一點和彼時西方的羅馬帝國非常相似,所以國家統治階層奢侈享受,攀比之風盛行是兩國國家滅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一個國家最優良的狀態應該是整體社會氛圍健康向上,人人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各司其職……”

老師在上面自話自說,有些學生就已經開始爭論起來。

“晉朝滅亡和分封制脫不開關係,八王之亂遲早要發生,把整個西晉的人口、糧食、實力消耗殆盡,然後就是被外族滅亡,自己把自己打沒了,才被外族滅亡的,所以內亂是根源,外族入侵是結果。”

“西晉初期,胡人就開始不斷地從周邊地區開始向華夏大規模移民,所以民族政策十分關鍵,像晉朝就沒有完成民族融合,如果東非沒有相互通婚,移風易俗,統一語言的話,那未來一定會遭遇和晉朝一定的遭遇。”

“我們東非的民族問題,應該主要是黑人,黑人數量太多,那就可能造成一樣的結果。”

“你這就杞人憂天了,以前第一鎮市就有不少黑人,現在你能看的到麼?這說明黑人數量是不斷減少的。”

“這樣會不會太殘忍?”

“呵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看晉朝對外族很優待吧!最後不還是把屠刀對向了晉朝的百姓。”

“要我說應該對黑人進行物理意義上的縮減,學習一下盎格魯撒克遜人。”“咳咳,其實說到羅馬帝國的滅亡,好像也有日耳曼人的功勞,而日耳曼正統好像就是我們德意志人。”

“文明是創造和毀滅,東非要是不想走上毀滅的道路,就應該對外族問題嚴防死守。”

東非的學生聊起民族問題那是一點也不尷尬,得益於東非的宣傳還有政策,讓這羣土生土長的東非孩子相處的很融洽,畢竟許多人都是一塊長大的,或者自己父母是一方白人,一方是黃種人,使得東非的混血兒非常普遍。

純種德意志人和華人反而成了少數,至少反映在東非新生代上是這個情況,這個時代要是能靠花言巧語找到老婆,那確實有本事,但是這種人是少數,尤其是東非的那羣大老爺們,很多都是農村漢子,嘴也笨,如果東非不幫他們想想辦法,還真有可能在東非打一輩子光棍兒,所以東非大部分婚姻都是由國家開展的包辦婚姻。

而包辦婚姻可沒有挑三揀四的權利,爲了加速東非民族融合,東非也必須出此下策,其實這也不算什麼聳人聽聞的事。現在是19世紀,一個文化既保守又開放的時代,而東非的社會氛圍比大多數國家更保守。

“好了,今天曆史課就到這裡了,這周作業就寫一篇對今天這課的感悟,要議論文,字數不低於五百字,上不封頂,下週一要上臺展示。”

一聽到作業,講臺下傳來一片哀嚎,要是讓恩斯特知道絕對狠狠的鄙視這羣沒有經歷過題海戰術的傢伙,如果不是東非財力有限,紙張在這個時代又比較珍貴,恩斯特肯定要讓教育部多印一些練習冊。

不過話說回來,課本上的知識也確實足夠東非學生學習了,考試和練習冊不過是加強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和對問題的應變能力。

這種就屬於純天賦,腦筋好使的自然是能從容找到解決途徑,一般的在見多識廣後也能融會貫通,腦袋笨的纔要反覆刷題。

所以東非這種相對寬鬆的教學環境反而更容易把天才,刻苦和感興趣的學生篩選出來。

東非的義務教育注重的就是篩選,而不是提升,因爲東非普及中學教育這一點就已經比世界上所有國家超前,整體提升算是最高的了,可以應對未來的國際人才競爭,而且有優勢,只不過很多年後才能體現出來,現在屬於耕耘階段,開花結果需要時間。

提升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就比如遠東前世的教育可以說是冠絕全球,不要看出國不歸的人才很多,實際上對於遠東龐大的學生羣體只能算九牛一毛。

畢竟和學歷匹配崗位就那麼多,遠東的教育體系卻培養出了過剩的大學生數量,國內的就業水平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至於海外留學生爲什麼看起來容易出成績,那其實是一種錯覺,國外資本家又不是傻子,他們也要從留學生裡掐尖,而遠東能留學的學生羣體本身能力就比較不錯,加上西方百年積累,自然不容易被超越。

就比如機牀這種東西,他就是越來越精確,雞生蛋蛋生雞,而先發國家優勢遠超後發國家,即便是美國蘇聯日本都沒辦法和那些老牌歐洲國家比較,就是因爲歷史沒有歐洲長,歐洲作爲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先天優勢擺在那裡。

機牀的高端產業基本上被歐洲國家把持,比如德國,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像遠東帝國這種追趕者,除非能走出新路子換賽道,不然只能一直跟隨。

而且篩選出優異人才,也最符合東非的國情,東非在高等教育和高科技領域資源比不上那些老牌強國,甚至可以用匱乏來形容,而沒有這些作爲支撐,東非的教育一個蘿蔔一個坑,自然要讓有能力的人上。

第769章 籌碼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97章 建議第382章 渡河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24章 收網第1259章 同意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98章 太特市第967章 奧拓第483章 新民族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62章 激戰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681章 金沙薩第521章 申請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353章 下一站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714章 伊林加第1324章 預謀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45章 空軍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28章 留學生第967章 奧拓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6章 濱海區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454章 軍演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769章 籌碼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11章 送行第867章 推銷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315章 交接第291章 “偷國”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33章 拖拉機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34章 動員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882章 出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351章 過往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91章 歸途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552章 過往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288章 東法會晤
第769章 籌碼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97章 建議第382章 渡河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24章 收網第1259章 同意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98章 太特市第967章 奧拓第483章 新民族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62章 激戰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681章 金沙薩第521章 申請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353章 下一站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714章 伊林加第1324章 預謀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45章 空軍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28章 留學生第967章 奧拓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6章 濱海區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454章 軍演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769章 籌碼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11章 送行第867章 推銷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315章 交接第291章 “偷國”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33章 拖拉機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34章 動員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882章 出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351章 過往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91章 歸途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552章 過往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288章 東法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