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

珠海通商區和前世珠海特區還是有些區別,珠海特區成立的原因是內陸爲了吸引對面的澳葡以及其他地區商人的投資。

東非政府則沒有這個考慮,就是爲了在遠東南方市場內分一杯羹,選擇珠海的原因是南方位置好的地方早就被英國和法國人佔了。

唐家灣背後是香山縣,現在的香山縣差不多就是前世的中山,珠海兩地,所以潛力上還是可以相信的。

這個相信也就是恩斯特自己相信,實際上自己人並不是太理解,現在的香山完全就是個內陸縣城,沿海基本上全是灘塗,就比如東非租用建設港口的唐家灣,在海邊只有幾個小漁村,在當地搞貿易,基礎設施全要自己出資修建。

不過這個時代的貿易就是這樣,清政府放開沿海也就才二十多年時間,好地方早就被英法兩國佔完了,也就廣州,上海這種地理位置過於優越,可以通過珠江和長江水道聯繫內陸,任何人都眼紅的地方,沒法獨佔罷了。

看前世德國,來的晚了,只能選擇北方的膠州作爲基地,德國爲了打通內陸,還要苦哈哈的修建鐵路,結果等到修成了,還沒捂熱乎,就讓日本人撿了便宜。

……

東非,馬塔貝萊高原。

洛本古拉還是有些真本事,通過整合手下恩德貝萊人的各級軍事首領,幾乎全民皆兵的恩德貝萊人硬生生組建起了五萬人的叛軍,同時還有由紹納族組成的十萬僕從軍。

他們搶佔東非設置在內陸的交通據點,一時之間,東非在南征時順手建起的物資輸送通道被攔腰截斷,如果不能及時打通這些通道,時間一長,那邊境的東非軍隊就會陷入缺糧的境地。

思維特親自到南薩爾茨堡省,組織五千多人的平叛軍隊,沿着盧安瓜河南下,同時派出騎兵通知馬塔貝勒高原邊境部隊從東西南三個方向配合剿滅叛亂。

布拉瓦約。

馬塔貝萊王國首都,洛本古拉的大本營。

王國宰相正在和洛本古拉彙報起義情況:“陛下,我們在各地的軍事首領已經完成了任務,共計搗毀東非人據點七十八處,殲敵一萬多人。”

很明顯這個戰報是假消息,如果東非在馬塔貝萊高原內陸真有一萬多人,那恩德貝萊人的叛亂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發動。

而東非在馬塔貝萊設置的據點,主要是維護運糧和商業道路,每一處最多設置二三十人,有的甚至只有個位數。

不過洛本古拉心情大好之下,也沒有對這個數據太過深究,虛報戰功那是人之常情,反正自己要的效果達到了。

洛本古拉:“很好,命令他們再接再厲,我們要一次性的將東非人全部趕出馬塔貝勒王國。”

洛本古拉心氣極高,爲了搶奪王位,也是長時間征戰四方討伐不臣的主。

也就是在自己剛剛壓服各方勢力,登上王位寶座的時候,東非人來了。彼時,洛本古拉還摸不清東非人的虛實,加上王國因爲動盪正處在虛弱時期,所以只能眼睜睜看着東非軍隊進入馬塔貝萊王國。

浩浩蕩蕩的東非南路軍,當時確實嚇住了洛本古拉,不過很快他發現東非主力主要是在東、南兩個方向和葡萄牙,布爾人對線。

同時東非王國派出使者,讓洛本古拉臣服於東非王國,能獨佔爲什麼要分享,而且還要上貢,這對於洛本古拉是不能忍的。

洛本古拉對下屬們說道:“這些白皮,之所以能戰勝英勇的恩德貝萊戰士,完全是憑藉火器之利,現在我們也組織起了自己的火器部隊,只要後續擊敗盤踞南方的東非人,我們馬塔貝萊王國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恩德貝萊人作爲祖魯人的一支,對於火器並不陌生,在布爾人手裡吃過大虧,所以前任國王姆齊利卡帶着族人遷入津巴布韋後,就積極和葡萄牙人聯絡,購買火器,組建自己的火器部隊。

等洛本古拉繼位後,更是如此,不過供貨商從葡萄牙人變成了布爾人這個仇敵。

葡萄牙莫桑比克總督雖然對東非不太感冒,但是東非的實力確實是值得尊重的,在沒有本土支援的情況下,還是不要和東非人開戰,那樣只會便宜南方的英國人。

而布爾人就不一樣了,對於拿着黃金前來交易的恩德貝萊人,那自然是大爲歡迎,至於東非王國,你們有黃金重要!

放在之前,恩德貝萊人這種抱着金磚過市的行爲,布爾人肯定是要好好教育一番的,但是德意志人的到來讓布爾人感受到了威脅。

但是讓布爾人自己去打德意志人,光是想一想,布爾人就感到心虛。不過恩德貝萊人求上門,那布爾人就有辦法試探一下德意志人的威力了。

布爾人通過武器走私給馬塔貝萊王國輸入火器,而布爾人的火器則是從英國商人手裡淘來的,然後布爾人偷渡林波波河,在兩岸的密林中和恩德貝萊人交易。

短短三個月時間,布爾人就向恩德貝萊人輸入了五千支火槍,大多是克里米亞戰爭後英國陸軍退役的武器。

放在以前,布爾人肯定不會對恩德貝萊人如此支持,畢竟林波波河北岸的土地,自己也比較垂涎。

但是,現在林波波河北岸成了東非王國的領土,就斷絕了布爾人擴張的方向,那恩德貝萊人也就從敵人變成了可以利用的棋子,反正恩德貝萊人禍害的是東非王國,自己還能從其手裡撈取黃金,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爲。

五千支火器就是洛本古拉的底氣所在,加上原本的一千多火器部隊,自己就能組織六千人的火器部隊,加上剩下的十幾萬大軍,怎麼看都是自己贏面大些。

洛本古拉很明顯是被布爾人誤導了,自以爲東非王國和布爾人一樣,是那種靠着火器優勢,在非洲四處圈地但是人數不多的白人。

但是這種情況只存在於津巴布韋,東非在贊比亞的移民人口就比津巴布韋的恩德貝萊人全族要多的多。

只不過因爲距離原因,對津巴布韋的開發比較滯後,所以人手少,這就給了洛本古拉一個錯覺。

雖然津巴布韋的東非軍隊數量不少,但是他們並不自己種地,只要自己掐斷他們的糧食供應,他們堅持不了一個月,就會因爲斷糧而投降。

第1324章 預謀第276章 “老朋友”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1053章 波斯灣第1013章 站隊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581章 “火車頭”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233章 抓捕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377章 賄賂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395章 下藥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315章 清倉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024章 監視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467章 觀察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789章 態度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898章 太特市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24章 籌措資金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438章 倒計時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230章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09章 提升第926章 機耕路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98章 太特市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50章 移民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36章 濱海區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1章 衣錦還鄉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735章 廓爾喀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98章 貝拉市第1128章 開端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
第1324章 預謀第276章 “老朋友”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1053章 波斯灣第1013章 站隊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581章 “火車頭”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233章 抓捕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377章 賄賂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395章 下藥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315章 清倉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024章 監視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467章 觀察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789章 態度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898章 太特市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24章 籌措資金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438章 倒計時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230章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09章 提升第926章 機耕路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98章 太特市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50章 移民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36章 濱海區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1章 衣錦還鄉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735章 廓爾喀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98章 貝拉市第1128章 開端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