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暴富

1872年9月3日。

美國,華爾街11號。

紐約證券交易所,去年剛剛搬遷到華爾街的新地址,擁有此時全世界最新最大最豪華交易大樓。

這幾年美國在經歷了南北戰爭後,伴隨着鐵路經濟,西部大開發,東部工業大發展,迎來了空前繁榮,

各國資本瘋狂涌入這片熱土,外國資本單單是在美投資鐵路就佔了一半份額,從1865年到1871年就興建了六千多英里鐵路,是同期東非的一百倍還多,而且各個鐵路公司在1872年計劃建設鐵路里程是1865年的9倍還多,鐵路投資的火熱程度空前,大量資金通過紐約交易所注入鐵路投資當中。

鐵路建設又拉動了鋼鐵,煤炭,石油的需求,大量工廠被建設出來,甚至是盲目的,瘋狂的,整個市場的需求就像是黑洞一樣貪婪的永無止境。

“老闆,有人出售了奧羅爾鐵路公司百分之十二的股票,這支股前幾個月一直在漲,我們要不要跟進買入?”傑克對老闆史密斯問道。

史密斯:“當然,傑克,給我全部買入。”

傑克:“老闆,問題是如果全部買入的話,我們的資金恐怕會被抽調一空!”

史密斯:“傑克,現在鐵路股票是一票難求的狀態,買下它我們坐等着,什麼都不用幹,美元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的口袋,所以不要害怕,膽小的人是發不了大財的,趕緊梭哈,不要讓其他人搶了先,時間就是金錢!”

傑克:“是,老闆。”

雖然史密斯催的很緊但還是慢了一步,只搶到了兩成股份,這讓史密斯有些懊惱。

他紅着眼咆哮道:“傑克,你給我聽着,現在開始,給我隨時盯着股市變動,只要有人出手鐵路股票,就給我買入,不用向我請示,直到花完我們所有的資金爲止,搶到了,這個月獎金大大的有,搶不到我就扣你工資!”

“是,老闆!”

很快史密斯就如願以償,不知道是哪個“蠢貨”又拋售了一筆鐵路股票,傑克迅速抓住機會,全部買入。

隨後幾天裡,陸續有鐵路公司的股票被出售,但是數值都不大,並沒有引起注意,交易所裡激烈的競價聲不絕於耳,黑興根財團的手裡的鐵路股票全部拋售出去。

“我們一年前在北美的投資資產,價值幾乎翻了將近十倍,不過現在看來這遠遠不是北美的極限,現在這些資產價格還在增長,實在是太可惜了!”黑興根銀行北美分部的職員們討論道。

爲了吃上一口熱乎飯,恩斯特總共動用了四千萬英鎊鉅款在北美投資,這幾乎是黑興根財團在普法戰爭中獲利的八成,在美國股市走了一圈後,現在變成三點八億英鎊,也就是一百一十四億東非萊茵盾,因爲當前銀價沒有貶值,這筆錢換算成白銀大概是十一億兩左右,是馬關條約賠款的八倍左右(考慮馬關條約時白銀已經貶值因素),所以彼時美國作爲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確實富有。

除去在北美的獲利,恩斯特還在歐洲拋售了大量資產,這筆錢加起來大約是八千萬英鎊,和北美完全無法對比。不過這和黑興根財團主體在歐洲有關,黑興根財團旗下的歐洲企業絕大多是優質資產,和北美炒作出來的“優質產業”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比如美國奧羅爾鐵路公司去年才成立時,其員工總共才三十多人,然後通過黑興根財團大量資金注入,招兵買馬拿下了費城到紐約的鐵路工程,公司市值飆升了百倍,隨後黑興根銀行逐步在股市上尋找接盤俠接手,當黑興根銀行完全在高價位出售完自己手中的股票後,鐵路卻只完成了一座車站建設。

恩斯特在金融市場圈的錢雖然很多,但是並不是自己財富的全部,體量龐大的黑興根財團纔是真正的大頭,黑興根財團下的幾家大企業放在後世都是世界五百強前列,黑興根銀行更是前幾名的存在。

目前黑興根王室是世界首富有力競爭者之一,因爲誰也不清楚那些古老家族的底蘊,比如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歐洲的一羣王室和貴族都不可小覷,現在明面上的首富是美國的洛克菲勒,身價超過十億美元,不過洛克菲勒已經不能和恩斯特作爲同一級別的存在。

恩斯特手下還有東非王國這個政治實體,是完全無法估量價值的,1871年,東非王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是七百多萬東非萊茵盾,大約八十萬兩白銀。

這筆錢不多,不過並不能意味什麼,就比如在東非的工廠絕大多都是不交稅的,只有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是例外,是東非政府稅收收入的兩個主要來源地,這和其對外貿易有關。

不過八十萬兩白銀的財政收入是同期日本政府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六左右,並不算少,因爲同期東非人口接近七百萬,日本則是三千八百多萬人口,東非人口是日本的百分之十八。

日本政府投資了大量產業,加上千百年來積累的財富,財政收入比東非人均多也正常。

當然,東非王國還有兩千三百多萬土著(加上南非),但是大多數土著目前屬於放養狀態,主要集中在王國西部以及南非地區,只有九百多萬土著作爲生產工具供東非王國驅使。

他們創造出來的財富並不能具體用金錢體現出來,就比如用做替代牛馬等牲畜耕地,協同勞作,鋪設道路,興建水利設施等。

這些都屬於純人力投入,他們爲東非王國做出的貢獻,會被分配到東非國民的頭上,就比如東非的土地,是按照國民總數來進行開發的,東非一畝地產出的糧食就要比其他國家動用的人力資源更多,尤其是種植園和水稻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東非以一人多的勞動力才能創造出其他同等類型農業國家一個人所創造的價值,但是東非還是按照一個人來計算和統計。

東非整體生產力水平可以說是比較落後,甚至有些低下,但是東非王國要面對的困難也比其他國家要多得多,就拿土地來說,東非土地開發完全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大量投入,短期內難以見效,而其他農業國家則是早就開發出來的熟地,經營時間也長,產出穩定。

東非的牲口數量也遠不如同時代農業國,無法從人力帝國立刻進化成爲騾馬帝國,需要培養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滿足東非王國需求,這是整個非洲的硬傷,沒有馴化的本地牲畜可以供東非王國使用,需要大量進口和引種。

農業工具上也體現出來不足,大量基礎農業工具需要進口,比如鋤頭,鐵鍬,鐵犁等要從德國大量進口。不是東非自己不能生產,而是產能有限,同時質量不可靠。

還有諸多問題存在於東非,不過東非加上殖民地時期,也不過七年時間,也不能太過苛求。

第1443章 監視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084章 底氣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95章 鼓動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97章 建議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52章 夏威夷第98章 遊歷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801章 恭賀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272章 犀牛園第418章 學徒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385章 煽動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333章 1919年第487章 太特城第355章 安卡村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404章 警告第772章 心態第284章 連環計第515章 狗咬狗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368章 插曲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204章 “流放”?“潤”!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73章 籌備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91章 青檸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26章 深入第714章 伊林加第752章 軟柿子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469章 鯨灣港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701章 城市化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81章 煤礦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請假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249章 熱度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28章 談論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608章 會面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65章 抵押物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30章 跑路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15章 清倉
第1443章 監視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084章 底氣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95章 鼓動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97章 建議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52章 夏威夷第98章 遊歷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801章 恭賀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272章 犀牛園第418章 學徒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385章 煽動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333章 1919年第487章 太特城第355章 安卡村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404章 警告第772章 心態第284章 連環計第515章 狗咬狗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368章 插曲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204章 “流放”?“潤”!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73章 籌備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91章 青檸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26章 深入第714章 伊林加第752章 軟柿子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469章 鯨灣港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701章 城市化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81章 煤礦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請假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249章 熱度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28章 談論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608章 會面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65章 抵押物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30章 跑路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15章 清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