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二手艦隊

東非軍方已經基本確認了要儘可能清空當地原本人口的方針,但是儘可能使用“溫和”手段,少些殺戮那就更好了。

而謠言就是比較“溫和”的辦法,通過謠言將東非的兇名傳播開來,就能讓相當一部分人自覺離開克拉地峽領地,減少後續東非軍隊的工作量。

宋卡府。

在和暹羅政府的談判結束後,安德高官並沒有返回蘭芳,而是直接帶着一衆人前往了宋卡府。

“目前,軍方在整個克拉地峽領地散播謠言,相信不久以後,克拉地峽地區會形成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潮。”秘書向安德彙報道。

所謂謠言,其實很多都是事實,畢竟東非在南洋犯下的罪行可以說罄竹難書,不過東非官方自然不可能對外承認,這些事實也就變成了所謂“謠言”。

安德說道:“很好,這幾天宋卡的船明顯就多了不少,可見大量暹羅人正在離開當地,這也節省了我們不少功夫。”

宋卡港也就是太平洋艦隊選定的軍港,目前正在發生大規模遷移活動,很多本地的居民已經訂購了前往暹羅北部的船票,不過,依舊有不少人依舊選擇留在這裡。

安德說道:“現在還留在宋卡的人,他們可能想象不到,自己未來將面對怎麼樣的結果,等到太平洋艦隊一到,這裡將成爲帝國的軍事橋頭堡。”

“尤其是那些居心叵測的異教徒,他們如果將帝國看做暹羅政府一類,那可是要吃大虧的。”

雖然蘭芳海外省相對於東非本土而言是一個偏遠地區,但是作爲帝國的行省之一,即便蘭芳海外省在帝國內地位偏低,但絲毫不影響安德這個蘭芳海外省高官作爲帝國高層一員的地位。

畢竟整個東非也就四十多個行省,加上殖民地總督也纔不到六十人,安德可以說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而目前東非尚未在克拉地峽地區搭建起來行政框架,所以安德臨時坐鎮宋卡,統領這裡的事務,直到中央派出的總督前來。

其實,總督在轄區的權利明顯更大,不過因爲這些總督所在的殖民地,經濟落後,人口偏少,所以在政治地位上反而不及正常的高官,當然,單從明面上來說,兩者是同級的。

而克拉地峽領地的最高領導顯然依舊會是總督,畢竟和當地土著做鬥爭是一個長期且血腥的工作。

安德說道:“接下來也不知道中央會派那個倒黴蛋到這裡就職,畢竟克拉地峽領地想要得到徹底治理,其難度絲毫不遜色於東加里曼丹地區,甚至可能會更加艱難。”

而安德得出這一結論的原因是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當地雖然土地面積比東加里曼丹小的多,但是人口卻幾乎和東加里曼丹相當。

另一個則是這裡的阿拉伯教勢力不好搞定,因爲東非之前在東加里曼丹的行爲已經傳播開來,東非再想將這些異教徒勢力騙上船再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當初東非能迅速擺平東加里曼丹,一個重要策略就是欺騙當地勢力,讓他們以爲東非會採取類似其他列強殖民地的殖民方式,從而讓他們放棄抵抗,結果東非言而無信,在當地勢力放下武器後,立刻就舉起了屠刀。

吃一塹,長一智,克拉地峽領地的阿拉伯教勢力肯定不會再接受東非政府的“詔安”。

這也就意味着東非會在克拉地峽領地採取比東加里曼丹更加極端的統治手法。

當然,從安德的話中可以得知,東非政府始終將當地的阿拉伯教勢力視爲心腹大患。

反而對暹羅人沒有太大的敵意,畢竟克拉地峽的暹羅人在東非眼裡是可以“融合”的,當然,前提是不要太多。

當然,這裡的暹羅人僅僅指的是那些最底層的暹羅人,至於原本屬於統治階層的暹羅人,自然還是回到暹羅爲好,否則東非也不介意將他們順手清理掉。

“高官,我們海軍的艦隊已經從坤甸到萬卡了。”這時一名下屬進入辦公室向安德彙報到。

安德從沙發上站起來說道:“很好,看來新的總督應該也快到了,我們現在先去和海軍接洽一下。”

安德不可能一直待在宋卡,畢竟他首先是蘭芳海外省的高官,還要回到蘭芳去。

這個時候,從窗外可以看到十幾艘太平洋艦隊的船隻已經在海上停泊。

坤甸港作爲太平洋艦隊的母港,這次派到宋卡的艦隊實力不可小覷,居然還有一艘戰列艦,其他主力艦艇則兩巡洋艦和一護衛艦,最後是魚雷艇等小型戰艦。

毫無疑問,僅僅是太平洋艦隊的一部分,也足以吊打整個南洋地區的其他海軍力量。

目前東非太平洋艦隊的總噸位就有將近二十萬噸,而其中接近十六萬噸部署在南洋地區。而二十萬噸位,在太平洋區域也就美國,日本之後。

而造成太平洋艦隊如此膨脹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些年東非海軍的瘋狂擴張。

而印度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的實力顯然比太平洋艦隊更加誇張,目前東非海軍總噸位已經上升到一百三十多萬噸左右。

已經超過了美國,排在世界第三的位置,美國海軍總噸位大約一百萬噸左右,英國,德國,東非和美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海軍艦艇總噸位超過百萬噸的國家。

其中英國一騎絕塵,以將近三百萬噸的規模穩居第一位,依舊維持着“兩強標準”。

畢竟排在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德國和東非,海軍總噸位加起來距離三百萬噸還有一定差距。

當然,目前這個海軍規模對於東非而言是可以承受的,同時不會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而太平洋艦隊就是受益者。

不過太平洋艦隊的船隻很多都是從印度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那裡淘汰下來的舊船。

就比如太平洋艦隊的兩艘戰列艦,都是前無畏級戰列艦,戰列艦尚且如此,其他軍艦更是慘不忍睹,甚至有八十年代的船隻服役,不過放在南洋也是完全夠用了的。

但是,這也讓太平洋艦隊擺脫不了“二手艦隊”這個內部稱呼,其實同樣屬於東非的阿拉斯加海軍情況更加慘不忍睹。

但是阿拉斯加海軍和三大艦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其主力艦甚至是一艘七十年代的鐵甲艦。

太平洋艦隊這個“二手艦隊”,雖然號稱在太平洋區域內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但實際上美國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海域遙遙領先。

如果東非太平洋艦隊龜縮在南洋海域,或許還能稱王稱霸,但是一但出了南洋,進入北太平洋根本不可能是美國和日本兩國海軍的對手。

而且東非太平洋艦隊雖然總噸位將近二十萬噸,但是比較分散,除了南洋以外,還分成三個小塊,比如夏威夷羣島分部,南琉球羣島分部,大洋洲分部。

除了南洋地區東非殖民地較爲緊湊以外,太平洋地區的其他殖民地過於分散,尤其是大洋洲周邊那一堆島嶼。

其實如果把阿拉斯加海軍算進來的話,更能體現出東非在太平洋海域殖民系統的複雜以及困難。

至少,如果美國或者日本針對東非太平洋殖民地的話,除了南洋地區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沒有抵抗能力。

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224章 收網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25章 血清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請假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596章 壓迫感第865章 高原省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23章 誘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61章 分贓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276章 酒精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48章 竊聽第289章 教學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155章 震怖第210章 小丑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475章 出手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08章 會面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155章 震怖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498章 移民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37章 颱風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04章 飲食第574章 服軟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26章 機耕路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38章 三把“刀”第300章 掠奪第1450章 摻沙子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797章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930章 漢薩省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25章 卡塔爾第380章 夜談第1114章 抉擇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81章 酒館
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224章 收網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25章 血清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請假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596章 壓迫感第865章 高原省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23章 誘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61章 分贓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276章 酒精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48章 竊聽第289章 教學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155章 震怖第210章 小丑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475章 出手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08章 會面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155章 震怖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498章 移民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37章 颱風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04章 飲食第574章 服軟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26章 機耕路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38章 三把“刀”第300章 掠奪第1450章 摻沙子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797章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930章 漢薩省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25章 卡塔爾第380章 夜談第1114章 抉擇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81章 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