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國防工業

這種結構性變化,是東非順應本國國情發展所產生的必然結果,過去東非大量種植小麥,實際上受到移民來源性的影響。

早期東非移民人口,來自於歐洲或者遠東帝國北方(主要是黃淮平原),這兩地的口糧傳統很大程度影響了東非早期種植業發展。

但是東非作爲熱帶國家,雖然有像印度一樣種植小麥的條件,但是歸根到底更適合水稻種植,但是水稻種植十分依賴水源。

東非早期國土,主要是前世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地區,因爲很多地方比較乾旱或者水利設施條件差的原因,種植小麥,小米等耐旱作物自然比較合理。

現在東非水利建設已經比較完善,而且隨着贊比亞和安哥拉,莫桑比克,或者大湖區那種水量比較充沛地區併入東非國土,水稻種植規模擴大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同樣的,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在東非的種植面積也日益擴大,東非整體緯度和氣候其實和南美洲差不多,所以兩種南美主要糧食作物在東非也廣泛種植。

土豆這種作物,雖然說西伯利亞土豆比較出名,但是世界土豆之鄉還是南美洲,秘魯和智利都是著名的土豆王國,光是土豆品種都有上千種之多,東非自然也進行了一些土豆品種的引入,不得不說美洲土著爲現代農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比之下,非洲土著中除開埃及人,只有阿比西尼亞人培育出了適合大規模種植的苔麩。

這也從側面說明非洲緯度並不是非洲農業作物培育就必然應該落後於其他大洲的藉口,只不過非洲作爲天選之地,使得最初級的狩獵和採集農業形式過於根深蒂固,以至於非洲土著沒有發展種植業的動力。

這也導致東非早期的糧食作物種植業,大量從其他地區引入,幾乎找不本土糧食種植品種。

整體來說,東非糧食產量結構變化,一方面是本國農業生產形勢改變,另一方是對國際糧食需求的正面反饋,東非目前農業發展已經從吃飽向吃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大形勢下,東非從東歐和南美引入優質小麥或者畜牧業產品也就變得十分合情合理。

……

除了輕重工業和農業,在一五計劃期間,東非國防工業發展同樣取得亮眼成績。

一五計劃期間,東非航空工業正式起步,東非政府從1901年開始到1904年,一共投資建設了三家飛機制造廠,這是國防工業最大的亮點之一,當下飛機制造業顯然完全以滿足軍事需求爲主。

至於民航業,就算東非開支線,估計也沒有人敢坐,至少恩斯特自己就不敢,還要等到技術成熟再說,而且目前飛機載人量也不達標。

除了東非以外,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航空業發展,早期航空業發展主要由法國爲代表,早在1784年,法國的羅伯特兄弟建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飛艇,1851,法國人吉法爾解決了飛艇的動力問題,成爲了動力飛艇的發明人,1884年,“法國”號電動機飛艇完成了第一次返回起飛地點的着陸,而飛艇之前的熱氣球也是法國人第一個研製出來。

當然,前世將飛艇帶向航空業巔峰的還要屬德國的齊柏林伯爵,齊柏林飛艇可以說是飛機出現前唯一大規模應用於民航業的實用性飛艇,換句話說齊柏林飛艇的出現開闢了民航業這一新興產業也不爲過。

目前,世界主流工業國家的飛行器發展方向依舊以飛艇爲主,東非則率先向飛機轉向,這就是點了不同的科技樹,過些年就能體現出兩者的差距。

目前東非飛機主要客戶除了軍方以外,就是其他政府部門,目前氣象局或者農業部對飛機很感興趣,只不過加起來也只採購了兩架試水,大頭還要看軍方,所以現在航空業完全屬於國防工業部門掌控。

國防工業的第二大亮點就是汽車和裝甲車輛發展,東非汽車製造業已經發展到比較龐大的規模,在世界上處於第一位,並且斷崖式領先其他國家。

至於裝甲車輛研發進度也在加快,值得一提的是,東非目前裝甲部隊發展還是比較保守的,雖然產品已經比較成熟,但是有些燒錢,所以只在陸軍小規模裝備,這也使得東非騎兵仍然是機動部隊主流。

不過在陸軍步兵大規模裝備汽車的情況下,騎兵的劣勢也越發明顯,目前東非裝甲部隊只有三支,未來肯定要徹底取代騎兵部隊。

除了這些東非陸軍掌握的黑科技以外,東非在步槍,火炮等軍工業生產上也漸入佳境,主要是因爲合金廣泛應用大幅度提高了東非軍工品質的上限,本來東非在陸軍基礎軍事工業領域和歐美差距就不大,隨着東非軍工科研領域突破,以及充沛的人才優勢,現在東非陸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超前的。

而限制東非陸軍發展的唯一不利因素那就是“和平”,沒有戰爭推動,東非軍事變革自然也不會太過激進,這也是東非騎兵部隊能夠保留的主要原因。

相較於陸軍,海軍方面發展就顯得沒有那麼從容不迫了,世界各國海軍都在飛速發展,船舶製造技術也日新月異,這使得東非雖然沒有參與海軍軍備競賽,但是海軍技術競賽從來沒有中斷過。

而且東非船舶製造業本來就發展比較晚,這也使得東非造船業要補的課很多,軍工造船業亦是如此。

東非軍工造船業發展相對獨立,但是真正抹平和列強差距也就是近幾年的時間,同樣是享受到了東非科技爆發的紅利。

海軍在潛艇和戰列艦兩個主要軍用艦艇製造方面,已經可以算是世界頂尖水平,只不過東非戰列艦研發現在受到日俄戰爭影響,暫時處在停滯階段,需要日俄兩國海軍提供更多的數據,從而推斷出未來海軍技術發展方向。

不過這個時間不會太長,根據海軍部門預估,日俄海軍決戰應該在今年五月到六月左右,也就是俄海軍進入東亞海域的大概時間。

戰列艦發展方向有日俄兩國海軍試水,潛艇建造方面就沒有明確的參考對象了,受益於先發優勢,目前東非國產潛艇在世界上就是最先進的,而世界上其他國家中,法國和德國對潛艇作用最爲感興趣。

德國主要是海軍高層想另闢蹊徑,用來輔助戰列艦對抗英國海軍,而配合德國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所以容易做出成績,而法國則是因爲在海軍競賽中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戰列艦的造價高昂,而法國的對手,英國和德國都比法國更具優勢,至於其他國家對潛艇研發就不太重視,或者力不從心了。

畢竟軍工研發有技術和資金門檻,基本上只有世界上的強國才能負擔的起。

請假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320章 雙標第356章 鐵路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30章 漢薩省第1128章 開端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820章 購艦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224章 收網第968章 分歧第499章 建交熱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280章 達沃市第672章 危與機還在審覈……第499章 建交熱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524章 幸福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285章 挖坑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02章 爭論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68章 阿拉斯加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19章 農忙第1448章 竊聽第179章 總部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428章 談論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30章 漢薩省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469章 鯨灣港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41章 新農業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207章 換牌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63章 年底第426章 回歐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472章 備戰第693章 再次獨立!
請假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320章 雙標第356章 鐵路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30章 漢薩省第1128章 開端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820章 購艦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224章 收網第968章 分歧第499章 建交熱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280章 達沃市第672章 危與機還在審覈……第499章 建交熱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524章 幸福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285章 挖坑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02章 爭論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68章 阿拉斯加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19章 農忙第1448章 竊聽第179章 總部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428章 談論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30章 漢薩省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469章 鯨灣港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41章 新農業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207章 換牌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63章 年底第426章 回歐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472章 備戰第693章 再次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