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插旗佔地

搞定了東萬律政府,後續進入蘭芳共和國的就是黑興根財團,在蘭芳共和國留下三百多人的武裝部隊後,斐迪南大公帶着艦隊向東而去。

這三百人武裝不在東萬律停留,而是繼續前往南方的蘭芳共和國城市坤甸。

東萬律建在坤江(卡普阿斯河)右岸支流萬律河西岸,而坤甸則在坤江出海口位置,是一處優良的口岸,同時是加裡曼丹島的第一大城市,居民以華人爲主。

東萬律和坤甸大約直線距離二三十公里左右,所以兩座城市還是有區別的,東萬律能成爲首都是因爲金礦,這裡是蘭芳王國(公司)發家的地方。

而坤甸則是依託便利的交通條件,發展成爲整個加裡曼丹島經濟最優秀的城市,在這裡東非武裝和桑給巴爾商會取得了聯繫。

……

“前面就是巴拉巴克島?看來又是荒無人煙的區域和蘇門答臘差不多!找地方停靠過去。”斐迪南大公拿着望遠鏡打量着巴拉巴克島的環境。

巴拉巴克島按道理說應該屬於西班牙菲律賓殖民地,扼守巴拉巴克海峽,西面是加裡曼丹島,而東部就是菲律賓羣島。

不過這種默認領土,東非可不承認,因爲巴拉巴克島真的如斐迪南所言,是個荒無人煙的區域。

前世21世紀巴拉巴克島總人口才一萬五千多人,主要物產是貝殼和椰子,現在巴拉巴克島除了人數稀少的土著部落,真沒有什麼人。

這個島嶼沒有一點經濟價值,戰略地位也完全體現不出來,畢竟加裡曼丹島和菲律賓羣島都是相當落後的區域。

巴拉巴克島的戰略價值要等到後世美國人在這裡設立軍事基地後才能體現出來,而實際上美國設立軍事基地的目的是爲了在南海給遠東大國找不痛快,當然,也有後世東南亞經濟發展不錯的原因,讓東南亞在世界經濟版圖中有了一定地位,至少比非洲強。

斐迪南大公帶着艦隊找了一處可以登岸的地點,準備在這裡過夜,順手把東非的旗幟插在了海灘上。

“從今天開始這裡就是我們東非王國的領土了!”

就這樣,東非王國有了在南洋區域的第一塊殖民地,實際上叫殖民地也不對,巴拉巴克島連人都沒有幾個,殖民,殖民,也要有民可殖才行。

隨後幾天,斐迪南大公帶着海軍在登陸地點簡單搭建了一處軍事要塞,留下二三十人,和一部分物資準備開始北上。

不留物資也不行,巴拉巴克島完全沒有經濟基礎,全島都是熱帶雨林,總不能讓留下的人光吃椰子充飢。

佔領巴拉巴克島就是這樣樸實無華,像這樣的無主之地,太平洋上多的很,前世德國就是像東非這樣在太平洋的無人島嶼插旗,獲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就比如前世德國馬紹爾羣島保護地中的瑙魯島。

恩斯特知道瑙魯有豐富的鳥糞資源,不過東非海軍第一次遠航,目的地不是那裡,東非海軍要補的課相當多,所以先拿巴拉巴克島練練手。

所謂貪多嚼不爛,東非可沒有能力在太平洋大範圍劃島圈地,就拿巴拉巴克島來說,其屬於菲律賓羣島中,巴拉望羣島的一部分。

放在後世這裡就應該屬於菲律賓,也就是現在的西屬東印度羣島,但是光有宣稱一點用也沒有,等西班牙人發現巴拉巴克島上的德意志人恐怕都要等猴年馬月了,因爲這些島嶼的人口實在太稀少了,像發現巴拉巴克島上的德意志人恐怕和海底撈針是一個難度,而且發現了西班牙人也不會在意,巴拉巴克島除了雨林一無所有。

就像瑙魯島,發現瑙魯島的是英國人,但是直到1888年德國纔在一堆邊角料中把瑙魯島劃爲自己德殖民地,當時可沒有人知道島上那些鳥糞(磷酸鹽)的價值,沒有鳥糞的瑙魯島,恐怕會一直默默無聞。巴拉巴克島連鳥糞都沒有,那東非佔領巴拉巴克島的意義何在?除了給海軍練手以外,最重要的是將這裡作爲跳板,東面是菲律賓的棉蘭老島,北面是巴拉望島,西面是加裡曼丹島,西北方向是南海,在巴拉巴克島西北是遠東帝國在南海的一堆島嶼。

“留下的物資足夠你們在這裡呆上三個月時間,等我們到達珠海後就會往國內發信息,彈藥省着點用,萬一遇到野人也好有個準備。”

野人是真野人,在東非剛果雨林也有野人分佈,和一般的土著還不一樣,土著再落後,也有部落文明,野人連部落都混不上。

“這個位置,如果你們想探索島嶼內部,最好結伴而行,不過沒有大的狀況還是不要深入,雨林地區一般都有沼澤或者危險的生物,雖然不知道巴拉巴拉島有沒有,還是小心爲妙。”

在登船前,斐迪南大公細心的和這些被留下的士兵吩咐道,這確實是個比較艱難的任務。

熱帶雨林的生存難度恐怕只比西伯利亞北部強上一點,好在巴拉巴克島面積不大,要不然光是交通問題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雨林和一般森林的區別就是積水深厚,這也是雨林難以開發的重要原因,畢竟全年都是雨季,隨時都有可能下雨,就是放火燒山這一套都行不通。

巴拉巴克島情況好一點,面積小一點,雨水排入大海也簡單一些,如果是巴布新幾內亞那種大的島嶼,就會產生大規模的溼地沼澤。

實際上從隔壁加裡曼丹島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不過加裡曼丹島人口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文明程度也高一點。

……

花了八天時間,斐迪南大公終於帶着艦隊抵達了遠東帝國的珠海港區,斐迪南大公終於有機會親自看一看這個世界上現存面積最大的文明古國。

“遠東的農業很發達,城市人口也和歐洲相當,如果考慮他的面積和人口,那這個國家的潛力確實太大了。”

斐迪南大公初次抵達遠東就做出了比較高的評價,不過確實有一點讓他很不舒服,那就是遠東帝國奇怪的髮飾。

“大公閣下,其實不用驚訝,遠東帝國的歷史很漫長,但是我們西方對遠東帝國的瞭解僅僅停留在清這一個王朝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從遠東的古畫中可以看出兩百多年前他們是不留這種髮型的。”

“我知道這一點,恩斯特的收藏裡就有不少遠東畫作,不過人只有深入環境中才能感受到,我以前從書本上見識過他們的形象,但是來到遠東後我發現這種體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斐迪南大公感覺只能用一個“怪”字形容,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在東非男人最流行的髮型是寸頭,所以除了膚色以外,斐迪南感覺東非本土的東亞移民和歐洲沒有太大區別,而且顯得很有精神,但是遠東帝國給自己的感受是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甚至不如東非黑人有精神狀態。

這是肯定,黑人在德意志人殖民之前,那就是靠着豐富的自然資源過日子,也沒啥煩惱,餓了打打獵,采采野果,還能搞搞活動,跳跳舞,畫畫紋身。

豐富肉食補充,加上吃的好,睡得好,沒有什麼煩惱,精神狀態能不好?反而是德意志人來了以後,精神狀態極速下降。

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84章 消息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302章 巴庫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28章 開端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8章 普奧聯動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015章 市場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27章 合金鋼第88章 衝突升級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769章 籌碼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563章 熱心腸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945章 空軍第1102章 備戰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726章 深入第968章 分歧第1099章 鋼鐵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619章 繳獲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113章 大借款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381章 國禮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8章 巴拉圭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037章 電氣化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69章 鯨灣港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3章 在柏林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61章 分贓第811章 送行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10章 數據第430章 客人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64章 勸說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47章 畜牧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
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84章 消息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302章 巴庫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28章 開端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8章 普奧聯動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015章 市場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27章 合金鋼第88章 衝突升級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769章 籌碼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563章 熱心腸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945章 空軍第1102章 備戰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726章 深入第968章 分歧第1099章 鋼鐵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619章 繳獲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113章 大借款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381章 國禮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8章 巴拉圭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037章 電氣化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69章 鯨灣港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3章 在柏林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61章 分贓第811章 送行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10章 數據第430章 客人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64章 勸說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47章 畜牧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