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萊茵宮

第903章 萊茵宮

當然,相對於東非帝國人民議會大廈,整個萊茵市最重要的建築顯然還是東非的新王宮——萊茵宮。

目前對萊茵宮的設計還在進行中,不像帝國大廈已經動工,畢竟作爲日後的居所,恩斯特自然也格外用心,要求也比較繁多。

“這次萊茵宮的設計,不重宮殿,而在園林,講究風水格局,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東西結合。”

這是恩斯特的原話,在恩斯特看來宮殿有一座具有標誌性的就足夠了,不需要在規模和數量上取勝,就比如營造紫禁城一樣繁多的建築羣或者像凡爾賽宮那樣的巨型單體宮殿建築。

就拿凡爾賽宮和故宮來說,凡爾賽佔地面積一百一十多萬平方米,故宮則實際上是成片建築羣,佔地一百點四三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十一點八四萬平方米。

數據上看後世凡爾賽宮貌似比故宮大,實際上凡爾賽宮加上了龐大的園林面積,而故宮只是現在遠東皇家內城的面積。

但是恩斯特個人並不喜歡歐洲園林,因爲規劃的過於規則,講究幾何形狀,就以凡爾賽宮園林爲例,有一種後世遠東帝國城市公園既視感。

所以恩斯特希望萊茵宮的園林順應萊茵市的地形地勢,同自然融爲一體,“雜亂”一些爲好。

所以這次萊茵宮設計,並不像上次斯維特宮設計一樣,完全由西方設計師來實現,反而從遠東帝國借了一批園林設計師來實現萊茵宮的設計。

在萊茵宮園林設計上,主要參考的是遠東帝國北方園林,首先是遠東帝國政府手中的人才比較集中,北方有大量皇家園林和,私人園林存在,專業性毋庸置疑。

而且從降水量上考慮,萊茵市的降水整體在八百毫米以上,這個水平正好介於遠東帝國南北方之間。

所以在萊茵市搞“小橋流水”也不太現實,其次皇宮整體氣氛上也要偏向於莊嚴,肅穆,大氣的特徵,而南方園林則比較精緻,複雜,含蓄。

這樣就會顯得和東非整體格格不入,當然,北方園林設計上講究嚴謹規則,佈局整齊、講究對稱,中軸線、對景線的運用較多。

這對於恩斯特而言也是不可取的,太過呆板,所以萊茵宮的園林設計實際上是要融合西方,東方各自的不同特點。

不過整體效果更偏向於遠東帝國北方園林特徵,兩者中最大的區別在於東非沒有明顯冬季,所以在植被上不會隨着季節變化而有太多變動。

其次,採取南方園林不拘一格式的佈局,儘量按照當地的自然環境,河流地形走勢來設計。

倫塞姆富瓦河作爲贊比西河支流盧安瓜河的支流,實際上兩岸也有不少支流存在,而萊茵宮將藉助這些小河來實現萊茵宮的園林佈局。

這是園林上萊茵宮的總體特徵,按照恩斯特的要求,加上園林面積,最後萊茵宮的面積也僅僅達到三十萬平方米左右,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宮殿相差不大。

但是這僅僅是整體佔地面積,包括園林,而不是建築面積,恩斯特預期的建築面積上限只有五萬平方米,這還只是上限,也就是說最終效果可能不到五萬平方米。

這個規模在世界各國宮殿中只能算中規中矩,但是也比第一鎮市的斯維特宮大了近一倍多。

說到底,恩斯特心裡預期的萊茵宮只不過是一座園林裡的宮殿,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學面積。

不過這也等於變相體現東非王室的“節儉”精神,不像現在很多歐洲國家,把宮殿搞得富麗堂皇,規模浩大,而且還不止一處,就比如法國凡爾賽宮很出名,盧浮宮,楓丹白露宮,愛麗捨宮也不差。

奧地利也有冬宮和夏宮之分,比如美泉宮就是夏宮,而冬宮是霍夫堡皇宮。

而東非在之前僅有斯維特宮一座王宮,而且規模偏小,當然了,東非的氣候也決定了東非不可能有冬,夏宮之分。

……

萊茵市的整體建築建設顯然是從行政區開始的,按照之前所提到的,總體可以分爲三部分,即宮殿區,國家行政中心區,城市中心行政區。

其中宮殿區和國家行政中心區緊密相連,而城市中心行政區也就是萊茵市政府靠近城市規劃中心位置。

當然,從交通通達度上來說,國家行政中心區雖然不在萊茵市中心,但絲毫不比萊茵市政府差。

東非準備通過修建三條鐵路來實現萊茵市和卡布韋市,新法蘭克福市,太特市的直接連接。

沒錯,沿贊比西河鐵路,最終會通過第一鎮市後再接入新法蘭克福市,畢竟作爲東非首都,萊茵市主要是不承擔主要交通樞紐職能。

但萊茵市必須是交通樞紐城市,簡單而言,通過萊茵市的鐵路優先供給官員,公務人員,軍隊,學生和萊茵市民使用。

兩者的使用強度不一樣,說白點,新法蘭克福市乾的是粗活,而萊茵市乾的都是“高大尚”的活。

目前萊茵市整體是一處大工地,優先建設的是鐵路,公路等基礎交通,甚至連地鐵和人防工程都有相對應的規劃。

這一點是比較超前的,畢竟當前時間段還沒有飛機出現,更沒有所謂轟炸機能威脅東非領空。

而且就算有飛機,依照萊茵市地處東非腹地的位置,也決定了這裡不好打,畢竟敵人飛機都能飛到這裡,那隻能說明東非肯定是不行了。

至於地鐵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英國早在1863年就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技術層面沒有太大問題。

當然,現在東非也僅僅是先進行隧道建設,這一點對於完全是平地起高樓的萊茵市而言相對容易的多。

在現在時間段,只有英國有地鐵,東非可能是全世界第二或者第三個通地鐵的國家。

因爲和東非同期建設鐵路的國家還有奧匈帝國,匈牙利(1896年開通)規劃了第一條地鐵爲了慶祝匈牙利建國整整一千年,美國也有相關計劃,不過時間更晚一點(1897年開通)。

當然,東非進度可能更快一點,畢竟施工難度相對較弱,現在萊茵市就是一個白板,所以建設難度也比較低,而其他國家地鐵建設都是在已有城市且比較繁華的地段建設,這樣要考慮的不利因素也更多。

當然,即便建設完成,想要開通也要等上不少時間,畢竟現在的萊茵市完全是一座“空城”。

東非的第一條地鐵和奧匈帝國一樣,以電力作爲主要動力,而相關技術主要來自於達累斯薩拉姆和姆貝亞等城市的機車研發機構,這也體現了東非在相關科學領域上的能力越來越強。

第861章 分贓第811章 送行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9章 王位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264章 在東非第369章 送別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10章 海岸線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00章 嘗試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390章 自治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236章 敖德薩第782章 近衛師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08章 歷史課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48章 訂婚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494章 假情報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48章 訂婚第1448章 竊聽第1章 穿越第109章 聖誕節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084章 底氣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84章 消息第98章 遊歷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15章 狗咬狗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06章 後悔第539章 鄰居論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3章 在柏林
第861章 分贓第811章 送行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9章 王位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264章 在東非第369章 送別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10章 海岸線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00章 嘗試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390章 自治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236章 敖德薩第782章 近衛師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08章 歷史課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48章 訂婚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494章 假情報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48章 訂婚第1448章 竊聽第1章 穿越第109章 聖誕節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084章 底氣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84章 消息第98章 遊歷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15章 狗咬狗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06章 後悔第539章 鄰居論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3章 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