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捲土重來?

第814章 捲土重來?

這個時期,斐迪南大公對東非海軍是非常自信的,在南非戰爭中東非海軍所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每天在這種高壓之下,東非海軍卻得到了海量經驗,排除了大量問題隱患。

“現在海軍部門,經過戰爭的洗禮,可以說除了英國那種內功深厚的強大海軍,對任何海軍我們都敢於亮劍,所以近在咫尺的馬達加斯加島我們完全有信心拿下。”斐迪南大公對恩斯特自信的說。

“馬達加斯加島不是小地方,如果要控制除了伊默里納王國的廣大區域,兵力少了肯定不行,所以這次陸軍應該在海軍奪取目標後,長駐馬達加斯加島,且兵力不能少於一個旅,最好配備騎兵,同時爲了提防伊默里納王國私自擴張行爲,我們必須敲山震虎,讓他們安分的待在東部高原地區。”總參謀思維特說道。

目前伊默里納王國纔是東非向馬達加斯加島擴張的最大阻礙,由於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伊默里納王國文明程度最高,所以他們也有吞併整個馬達加斯加島之心。

而這顯然不符合東非的利益,所以對伊默里納王國必須重拳出擊,讓其約束民衆,不向未來東非區域內遷徙,直到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民衆基礎足以防止馬達加斯加西南兩地擴張爲止。

這也就是典型的“移民實邊”政策,反過來也可以稱爲“移民入侵”計劃,東非能在東非從彈丸之地發展成爲地跨東南中北三非地域的大國,靠的就是源源不斷的移民活動。

這種無賴的打法,是傳統殖民者根本無法抵抗的,一但和東非對壘,就會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

不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東非都不可能在馬達加斯加島有太多人口,這種情況下對伊默里納王國的敲打就顯得格外重要。

目前東非人口分佈十分不平衡,尤其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地,民衆基礎基本爲零,就算東非人口最稠密的東部,其實也比較地廣人稀。

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東非優先發展方向肯定是西部和南部,還有正在發展的中部,暫時沒有太多剩餘人口考慮馬達加斯加島。

“針對馬達加斯加島的領土擴張,必須在一年之內完成,不然等到法國或者英國徹底對伊默里納王國完成殖民活動後,我們就錯過了最佳時機,所以要在1890年結束之前,徹底完成對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的征服活動。”恩斯特開口道:“至於兵力,就讓南部軍區放一個旅在馬達加斯加島,北部軍區提供一個騎兵旅,尤其是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乾旱地區。”

這樣基本等於在馬達加斯加島放了一個師的兵力,對付人口僅有兩百多萬的伊默里納王國那是綽綽有餘了。

也就是馬達加斯加島距離東非本土近,不然這種駐軍規模很難得到支撐,不過反過來就是因爲馬達加斯加島距離東非近,所以東非不能對此地視而不見。

……

1889年9月21日。

在南非戰爭剛剛結束不久,東非再次發動了對馬達加斯加島的殖民戰爭,東非海軍和陸軍共計一萬兩千多人登陸馬達加斯加島。

而這也給出了除了伊默里納人以外的所有馬達加斯加民族帶來了慘痛教訓,因爲伊默里納人是黃種人,而除開伊默里納王國之外的其餘勢力大都屬於班圖人,也就是遠古生活在西非的黑人。

當然這純屬巧合,他們恰好生活在東非要擴張的區域上,而東非向來對黑人毫不手軟,加之開發馬達加斯加島缺乏人口,所以大批班圖人淪爲奴隸。

不過東非控制區內的黑人人口並不多,因爲生活在熱帶草原地區的原因,這些黑人就和當初東非草原上生活的黑人部落沒有區別,整個馬達加斯加島黑人人口只有十幾萬,其中不乏一些黑黃混血種。

至於前世馬達加斯加島黑人人口迅速暴增,完全是法國爲了擴張種植園引入黑人奴隸所致,法國人至少引入了五十多萬黑人進入馬達加斯加島。

加之馬達加斯加島距離非洲大陸距離過近,就連黑人這種技術水平低下的種族都能跨海而來,所以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黑人自然越來越多。

不過自從東非建國以來,法國人即便全佔馬達加斯加島也不可能再引入廉價的黑奴資源,除非不計成本從西非引入人口,顯然馬達加斯加島還不值得法國人這麼幹。

當然,現在法國人還縮在北部和東部沿海,尚且連伊默里納王國都沒有擺平,所以馬達加斯加島的歷史已經徹底面目全非。

……

“東非人這是想幹什麼?我們兩國剛剛纔簽署停戰協議,現在你們就對馬達加斯加島動手,實在太過分了,難道你們想重新挑動南非戰爭麼?”英國駐東非首任公使布魯斯向東非政府抗議道。

不怪布魯斯公使緊張,當東非騎兵出現在伊默里納王國邊境的時候,他都差點被嚇死。

甚至以爲東非要“捲土重來”,重新發動戰爭,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畢竟南非戰爭中英國並沒有取得優勢。

所以他們很擔心獲得勝利的東非變得膨脹,這不利於南非地區的穩定,而緊隨而來的馬達加斯加島軍事行動更加坐實了布魯斯公使的猜測,這也是他積極聯絡東非政府的原因。

“布魯斯公使,稍安勿躁,貴國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利益我們當然是尊重的,不過據我們所知,英國對馬達加斯加島的影響力僅侷限於伊默里納王國,甚至沒有兵力部署,而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自古以來就是‘無主之地’,所以我們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活動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東非使館的接待人員解答道。

聽到這裡,布魯斯公使問道:“也就是說你們並不會入侵伊默里納王國?”

“自然,東非從來沒有對伊默里納王國有過想法,我們在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的軍事行動完全是爲了保障西印度洋航線的安全。”

對於東非的無恥言論,布魯斯公使嗤之以鼻道:“馬達加斯加島上,伊默里納王國是我們英國的核心利益,所以不管東非幹什麼,都不能進入伊默里納王國領土,同時爲了確定兩國勢力範圍,我們必須對馬達加斯加島進行詳細邊界劃分。”

對於布魯斯的要求,東非政府很容易就接受了,畢竟不能“欺人太甚”,而且能夠和平解決馬達加斯加島問題也是東非樂見其成的。

不過即便解決東非這個麻煩,英國想要控制伊默里納王國也不簡單,因爲法國纔是真正向伊默里納王國擴張的主力,還是英國人攔不住的那種。

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504章 借人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94章 矛盾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59章 同意第865章 高原省第961章 危與機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90章 勸離第379章 黃金葉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499章 建交熱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46章 許可第658章 方針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344章 輿論戰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72章 犀牛園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992章 入籍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991章 抵達第515章 狗咬狗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509章 起步第1193章 “理想國”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53章 新家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12章 美食節第822章 卡賓達第77章 “貨物”到港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69章 籌碼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37章 電氣化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31章 準備第1326章 野望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04章 調停第1013章 站隊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388章 換師第688章 巡邏兵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41章 新農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239章 兵變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67章 推銷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21章 申請
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504章 借人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94章 矛盾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59章 同意第865章 高原省第961章 危與機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90章 勸離第379章 黃金葉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499章 建交熱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46章 許可第658章 方針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344章 輿論戰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72章 犀牛園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992章 入籍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991章 抵達第515章 狗咬狗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509章 起步第1193章 “理想國”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53章 新家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12章 美食節第822章 卡賓達第77章 “貨物”到港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69章 籌碼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37章 電氣化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31章 準備第1326章 野望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04章 調停第1013章 站隊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388章 換師第688章 巡邏兵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41章 新農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239章 兵變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67章 推銷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21章 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