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步步爲營

第620章 步步爲營

“哼,這些東非人實在太可惡了!你看這槍,上面的油都是新的,膛線都沒有磨損,一看就是沒有用過的新貨,他們也捨得給白匪那些鄉巴佬用。”

小比勒陀利烏斯在看到布蘭卡送來的槍械樣品後怒罵道,至於其他則被布蘭卡截留下來,用來擴編部隊使用。

“總統先生,東非邊防部隊使用的是毛瑟步槍,而這把明顯是奧匈帝國部隊使用的沃恩德爾步槍,不過鑑於東非和奧匈帝國的關係,東非想獲得這種步槍簡直不要太容易,只不過他們顯然對於直接插手我們同奧蘭治人衝突是有顧慮的,所以沒有明目張膽的直接給奧蘭治人提供本國武器。”小比勒陀利烏斯的幕僚分析道。

“這顯然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說明東非人對英國還是存在畏懼心理的,否則現在戰場上恐怕已經算是東非制式的武器了,東非的武器雖然質量上比德意志地區做工差一點,但是相對應的,後勤,造價,零部件等等都比從歐洲進口要容易的多。”

“除此外,東非選擇用奧匈帝國武器來支援奧蘭治人,那就多了一道程序,那就是經手東非,又要跨越海洋,然後在港口轉運陸地,最後通過鐵路送往內陸,這中間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所以供應上勢必會出現問題,而只要我們打的足夠快,足夠好,那奧蘭治人的後勤系統就一定會出現問題。”

小比勒陀利烏斯卻沒有絲毫開心,什麼叫打的足夠快,足夠好,那現在德蘭士瓦復國軍的整體表現一定達不到這個標準。

他打斷道:“現在前線整體戰況如何了!我們軍隊的控制區域輻射效果如何?”

“布隆方丹北面的的布蘭德福特,東北方向的柏林,正東的桑拿斯波斯,南邊的卡孚河沿岸,還有西北的索特池,正西的博斯蘭德都已經被我們拿下,有效保證我們對布隆方丹的控制權和戰略安全,現在布隆方丹附近大的危險已經不復存在。”復國軍司令米的萊卡向小比勒陀利烏斯報告道。

這個結果讓在座的德蘭士瓦要員們很是滿意,這意味着布隆方丹周邊三百多公里範圍已經構成了安全區域,先不說軍事意義,光是自己的生命安全獲得保障就足以讓人開心了。

“我們在布隆方丹獲得成功之外,還新佔領了伯爾特方丹,彼得勒斯堡,雷德斯堡等城市和軍事要塞,進一步壓縮了奧蘭治人的生存空間,同時大大拓展了德蘭士瓦人的生存家園……”

“咳咳,米的萊卡將軍,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小比勒陀利烏斯打斷道。

雖然德蘭士瓦人真是這麼幹的,但是扯開遮羞布自己面子上就不好看了,就像德蘭士瓦復國軍給奧蘭治自由抵抗軍的官方定義是“白匪”,絕對不能大大咧咧的把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分的太清,這對於拉攏那些處於觀望或者中立態度的奧蘭治人勢力很不利。

而且對小比勒陀利烏斯個人而言,他對奧蘭治人不存在任何偏見,甚至是希望兩家像親兄弟一樣的,因爲他的父親是老比勒陀利烏斯,布爾人公認的英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成立都有他父親的參與,甚至可以說起到了主導作用。

可惜現在小比勒陀利烏斯坐到了這個位置,就有些身不由己了,上有英國太上皇,下有德蘭士瓦的一衆閣老舊臣,這兩方都推着他帶領德蘭士瓦人和奧蘭治人割裂,小比勒陀利烏斯能做的只有儘可能的拖延這種趨勢。

就比如米的萊卡,他對什麼團結奧蘭治人不感興趣,而是要戰爭上的勝利,這對於他個人威望很有幫助,同時也能擴大在軍中的權勢。

“我們在英國查爾斯顧問的指導下,採取步步爲營的策略,通過這三個月的攻勢,獲得大片的根據地,‘白匪’已經不可能對我方造成嚴重威脅,戰爭天平很自然的向我方傾斜。”

在接受總統的指示後,米的萊卡還是把奧蘭治自由抵抗軍換成了白匪一詞,雖然二者本是同一樣東西。

“嗯,你做的很好,現在我們只要一步步壓縮‘白匪’的生存空間,最爲重要的是切斷他們和東非人的聯繫,那這場戰爭纔算真正的結束。”小比勒陀利烏斯說道。不過他的話讓米的萊卡沉默了,如果說一步步擴大德蘭士瓦的佔領區很容易做到,但是想切斷東非和奧蘭治人的聯繫,那就是強人所難了。

所以米的萊卡還是選擇把這個艱難的問題扔出來和政府的官員們坦誠一下:“想要切斷東非和‘白匪’的聯繫,就太困難了,不是我長他人威風,而是你們誰有辦法解決奧蘭治自由邦被東非三面包圍的這個事實?”

東非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在場所有人的身上,如果背後不是英國的開普敦殖民地,說不定大家早就想辦法南遷了,就和當初面對英國人威脅布爾人北上一樣。

現在德蘭士瓦人沒得選,他們是不可能和東非和解的,東非亦然,所以只能選擇爲英國效命。

而這個選擇對德蘭士瓦人來說確實是最好的選項,至少現在大家又重新回到了政治權利的中心,雖然是看着鳩佔鵲巢而得來的。

所以說利益面前,沒有所謂的布爾人,只能是德蘭士瓦人和奧蘭治人,至於說復國大業。

可能有人依舊不忘初心,但是更多的老狐狸知道,那個目標基本上不可能完成了,除非東非突然解體,而這樣的概率很小,就算說東非解體,那東非留下的地方勢力也會填補空缺,還是沒有德蘭士瓦人的機會。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那就是英國人出手,不過絕大部分人已經不再看好英國和東非在南非的爭端。

英國在全球的勢力和格局能輕易壓制東非,但是在非洲這一畝三分地上,英國人遇到了當初在北美面對美利堅一樣的困境。

全非洲的英國殖民地,也動搖不了東非的根基,當然,如果能扶持埃及或者阿比西尼亞帝國這種勢力還有可能,這兩個勢力人口足夠多,且和東非接壤。

不過顯然英國不可能這麼幹,現在英國控制着蘇伊士運河和紅海沿岸,怎麼可能給自己找麻煩。

而東非的存在雖然打斷了英國在非洲的戰略部署計劃,但是沒有威脅到英國的核心利益,一個是曼德海峽,一個是開普敦,都還掌握在英國手中,至於殖民非洲對於英國來說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

現在英國是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控制着絕大多數精華殖民地,當然殖民地多多益善,要是不能拿到手,也沒有太大遺憾。

英國現在之所以敵對東非的最主要原因,無非是東非的國土太過龐大,而國土面積同樣代表着潛力,可沒有人會認爲東非的潛力能比的上美國,東非更像一個加大版的巴西。

 

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54章 發“貨”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87章 勸說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008章 分析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31章 居所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199章 討論第1230章 水權第1248章 普吉島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36章 軍售第1404章 警告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084章 底氣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32章 雙輸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49章 野心第647章 準備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672章 危與機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斐迪南大公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385章 煽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200章 電氣化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24章 奔逃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258章 夜襲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736章 第九旅第612章 美食節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231章第220章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282章 學習營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809章 事後第1445章 凱末爾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9章 岸防炮第463章 站隊第1013章 站隊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520章 發電廠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62章 後續第809章 事後第857章 一分爲二
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54章 發“貨”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87章 勸說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008章 分析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31章 居所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199章 討論第1230章 水權第1248章 普吉島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36章 軍售第1404章 警告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084章 底氣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32章 雙輸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49章 野心第647章 準備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672章 危與機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斐迪南大公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385章 煽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200章 電氣化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24章 奔逃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258章 夜襲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736章 第九旅第612章 美食節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231章第220章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282章 學習營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809章 事後第1445章 凱末爾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9章 岸防炮第463章 站隊第1013章 站隊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520章 發電廠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62章 後續第809章 事後第857章 一分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