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局勢糜爛

在馬萊萊這名西切斯拉夫市最高軍事長官選擇了投降之後,西切斯拉夫市的基本上宣告“解放”,敵人基本上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於是,在經歷了大約不到四個小時的戰鬥,工黨徹底佔領了西切斯拉夫市,當然,隨着工黨上臺,西切斯拉夫市這個僞政府的名稱自然而然的被廢除,工黨恢復了葉卡捷琳諾斯拉夫這個城市舊稱。

不過,葉卡捷琳諾斯拉夫這個城市名稱,帶有濃厚的沙皇時代色彩,所以僅僅幾年後,這裡被蘇聯政府更名爲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

沒有了馬萊萊等第三十七師高層的指揮,第三十七師的剩餘部隊,立馬陷入了羣龍無首的狀態。

同時,工黨組織利用馬萊萊的名義,開始對第三十七師的其餘部隊進行重新佈置。

“團長,師部發來急電,命令我們團立馬停止當前軍事行動,回到駐地,然後等待下一步命令。”通信兵將一份電報送到任洛夫斯基團長手上。

“什麼?”任洛夫斯基有些不可置信的大聲道,並且一把從通信兵手裡奪過電報,一邊說道:“我們剛剛走到半路,又讓我們退回去,師部在搞什麼?”

無怪乎任洛夫斯基團長反應如此之大,任何人在凌晨突然被人叫醒,打擾了清夢心裡肯定都不舒服。

而且部隊集結是師部的命令,現在剛剛辛辛苦苦的把部隊集結完畢,走到一半,卻又被師部一封電報要求回去,更讓本就心情不妙的任洛夫斯基感覺莫名其妙。

這不是沒事找事麼?任洛夫斯基如此想到,這種感覺就和被人戲耍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任洛夫斯基還是皺着眉頭看完了電報內容,在確定了師部確實如此要求後,任洛夫斯基大罵道:“混蛋,師部那羣王八蛋真是沒事找事。”

“還沒天亮就把我們叫起來,讓我們到師部集合,結果我們折騰了半天,他們又讓我們回去,真是沒有道理!”

他的副官恰索科夫也頗有怨氣的說道:“確實有些玩鬧,本來以爲西切斯拉夫城內發生了什麼大事,所以上面才如此興師動衆的召集部隊集合,但是現在看來,事情可能已經被平息了,所以師部纔會發出前後自相矛盾的命令。”

任洛夫斯基也是如此想法,他說道:“就西切斯拉夫市內,能發生什麼情況,需要軍隊干涉?”

“除非俄國赤軍打過來還差不多,但是西切斯拉夫這裡又不是前線,所以我估計,肯定是市政府那羣酒囊飯袋之前搞出來了什麼大麻煩,所以不得不讓軍隊干預,但是在軍隊準備出動前,又被平息了。”

恰索科夫猜測道:“或許是工黨在城內發動了暴動,這讓城內的官員產生了誤判,畢竟黑燈瞎火的,搞不清楚敵人的狀況也很正常。”

“那羣政府官員一個個貪生怕死,所以才向我們師請求幫助,馬萊萊師長以爲發生了什麼大事,所以讓部隊集合。”

恰索科夫的潛臺詞就是城內確實發生了一些情況,結果西切斯拉夫市政府的官員,因此誇大其詞,渲染了具體情況,最後驚動了第三十七師高層。

任洛夫斯基順着副官的猜測說道:“之前,西切斯拉夫市方向確實有小規模的槍聲,估計就是工黨或者什麼組織試圖發起叛亂,結果被西切斯拉夫市警察局撲滅了。”

在任洛夫斯基和恰索科夫兩人看來,工黨在烏克蘭本身就是不入流的小組織,畢竟此前,西切斯拉夫市就對工黨進行了多輪“頗有成效”的打擊。

“算了,不管了,反正聽師部下達的命令準不會出錯,真有什麼問題,那也是師長和旅長要考慮的,我們繼續回去睡覺。”任洛夫斯基不打算再糾結這些問題,畢竟服從上級的命令纔是王道。

有任洛夫斯基這種“老實人”,因爲沒有警惕性,從而老老實實根據師部命令辦事的人,自然也有察覺到不對勁,並且準備探查真相的的人。

在任洛夫斯基團接到師部新命令的同時,其他第三十七部隊,自然也接到了相關消息,就比如剛剛靠近市區準備作戰的兩個營。

切爾卡斯克耶營長和維亞佐夫營長此時就彙集在一起,討論着這件事。

“維亞佐夫,我感覺師部可能出了大問題。”切爾卡斯克耶緊皺着眉頭說道:“現在城內工黨的聲勢可不小,我們前腳根據師長的要求,進城平亂,現在師部卻撤回了命令,我有不好的預感。”

對此,維亞佐夫也面色陰沉的說道:“確實如此,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或許工黨滲透進了部隊,師部因此出了大問題,並非沒有這種可能性。”

維亞佐夫和切爾卡斯克耶兩人可不像任洛夫斯基,對於西切斯拉夫市發生的事情兩眼一抹黑。

他們可是知道,城內的軍火庫受到了攻擊,所以馬萊萊師長才緊急派他們到城內鎮壓亂黨。

而且,兩人的偵察兵已經從市區帶回來一些情報,現在西切斯拉夫市街頭上游蕩着大量工黨,而根據他們的裝備以及目前西切斯拉夫市已經平息的槍聲,可以判斷出來,軍火庫大概率已經被工黨端掉了。

所以,二者十分清楚,現在西切斯拉夫的情況岌岌可危,但是師部在這個時候,卻讓他們撤軍,那肯定是有大問題的。

切爾卡斯克耶說道:“一定是師部出了問題,我們現在怎麼辦?”

維亞佐夫面色難堪的說道:“我也不清楚,現在我們可以說是進退兩難,城內的工黨實際上也不好惹,畢竟現在進入城市可能發生巷戰,不利於我們展開行動。”

“而且現在進城就和師部的命令發生了衝突,說大點,那就是違抗軍令。”

“但是,你和我既然推斷出師部可能出了大問題,甚至可能被工黨滲透,我們這個時候回去,說不定也有危險。”

就在二人糾結的時候,突然有士兵報告了一個“好消息”。

“營長,莫林庫佐夫團長的人馬到了!”

聽到莫林庫佐夫到來,這讓切爾卡斯克耶大喜道:“我們現在不需要糾結了,天塌了,有高個子頂着,我們把情況向莫林庫佐夫團長彙報一下,然後我們跟着他行動就好了。”

維亞佐夫也是這樣想:“莫林庫佐夫團長應該和我們一樣,是之前被師部派來的平亂的,應該是我們自己人。”

於是兩人迫不及待的向着莫林庫佐夫團長所在方向趕去,不久,莫林庫佐夫團長就見到了二人。

“莫林庫佐夫團長,你應該也是被師部派來平亂的吧?現在西切斯拉夫市情況危急,但是師部卻突然讓我們回去,這其中恐怕有大問題。”一見到莫林庫佐夫,切爾卡斯克耶就急忙說道。

而莫林庫佐夫見到二人後,同樣十分“高興”,他帶着笑意說道:“兩位猜的不錯,師部確實發生了一些小問題。”

看到莫林庫佐夫詭異的笑容,維亞佐夫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但是已經晚了。

說時遲,那時快,不等二人接着往下說或者有什麼動作,莫林庫佐夫的衛兵就突然上前,制服了切爾卡斯克耶兩人以及他們帶來的部分士兵。

這個時候,切爾卡斯克耶還沒有反應過來,他掙扎着大聲質問道:“莫林庫佐夫團長,你這是什麼意思?”

莫林庫佐夫哈哈大笑道:“還不明白麼?你們已經被扣押了。”

維亞佐夫面色難堪的對莫林庫佐夫說道:“你和城裡的工黨是一夥的?”

莫林庫佐夫說道:“不錯,我確實已經加入工黨,現在師部和城區已經被我們拿下,所以你們最好不要做無謂的抗爭,老老實實的服從我們的安排,可以確保你們的生命安全。”

聽到莫林庫佐夫的話,維亞佐夫和切爾卡斯克兩人無奈的對視了一眼,維亞佐夫自嘲道:“我們這也算自投羅網啊!沒想到,莫林庫佐夫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居然會是是工黨,太出乎我們預料了,被你們抓住,我們也只能自認倒黴。”

如果知道莫林庫佐夫是工黨,維亞佐夫二人肯定選擇先跑爲敬,結果現在兩人全折在這裡了。

……

就這樣,第三十七師的部隊官員,要麼早就投靠了工黨,要麼被扣押,只有少部分在察覺情況不妙後,選擇負隅頑抗。

但是,他們的力量對已經成勢的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工黨而言,已經無足輕重。

第二天,下午六點,這個時候,頓巴斯防線俄國赤軍已經開始了對頓巴斯駐守烏軍的進攻。

而頓巴斯的烏軍尚且不知道,西切斯拉夫這座後方如此重要的城市,已經被工黨攻克。

“馬林科夫同志,我們成功了,第三十七師完全被控制,市區的重要機關和部門也被我們佔領,我們現在徹底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站穩了腳跟,我提議立刻成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市工黨臨時政府,配合前線赤軍,共同擊垮烏克蘭僞軍政府。”托馬傑符卡激動的向馬林科夫建議道。

馬林科夫說道:“不僅如此,同時我們還要對第三十七師進行改造,以彼得羅夫和莫林庫佐夫二人的部隊爲根基,加上工人,組成兩支新的部隊,一支爲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市防衛軍,鞏固勝利成果,另外一支,爲烏克蘭新一軍,擴大我們的戰果,並且隨時支援其他戰場。”

實際上,馬林科夫對於新加入工黨的彼得羅夫和莫林庫佐夫並不是十分信任,不過這個時候,他手裡也沒有可用之人,所以只能大膽啓用二者。

馬林科夫說道:“托馬傑符卡同志,我希望接下來你擔任防衛軍的政委,除了保護勝利果實以外,還要切斷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交通要道,中斷鐵路,公路和水路,等烏軍的生命線。”

щшш● ttκan● c o

“我則帶領新一軍,實現我當初的誓言,沿着第聶伯河北上,支援其他城市的工黨運動,同時向着僞政府的首腦所在地,基輔進軍,威逼僞政府調動兵力,打破他們的佈局。”

馬林科夫此舉可以說極其冒險,孤軍深入,搞不好就會全軍覆沒,當然,留守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的托馬傑符卡等人,處境其實也並不安全。

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可以說戰略地位十分突出,僞政府收到這裡被工黨佔領的消息,勢必會派出重兵圍剿。

當然,相對於選擇率領軍隊北上的馬林科夫而言,還是留守當地更加安全一些,畢竟留在這裡,沒有後勤補給上的壓力。

而托馬傑符卡自然十分清楚這一點,他緊握着馬林科夫的雙手說道:“馬林科夫同志你放心,我一定誓死保衛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市。”

……

1921年八月。

對於烏克蘭政府而言,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時間段。

一方面,俄國赤軍正式向烏克蘭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在烏克蘭境內工黨組織的積極響應下,全國多地發生了叛亂行動,一時間,烏克蘭全國,尤其是東部烽煙四起。

到了九月,總共有十幾座城鎮因爲工黨發動的暴動而改旗易幟,在烏克蘭境內,工黨成功發展出大大小小几十支部隊,尤其以彼得羅夫和馬林科夫領導的新一軍最爲突出,他們沿着第聶伯河北上,在九月中旬佔領克列門丘格市,並且繼續北上,大有威脅基輔的意思。

同時工黨的敵後武裝,開始配合前線俄國赤軍,破壞烏軍的交通和物資補給線。

這讓頓巴斯前線的烏軍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境地,尤其是頓涅茨克方向的烏軍,因爲葉卡捷琳諾斯拉夫這個交通樞紐被佔據,物資補給變得十分困難。

彈藥和糧食,藥品等戰略物資開始變得匱乏起來,與此同時,後方的俄國工黨武裝,也開始不斷擴張,進一步斷絕其獲得補給的通道。

俄國赤軍抓住機會,集中兵力和火炮,對頓涅茨克方向的烏軍進行進攻。

終於在臨近十月的時候,烏克蘭頓涅茨克方向的軍隊因爲物資消耗殆盡,以及腹背受敵的窘境,被俄國赤軍一舉突破防線,突破口的打開,整個頓巴斯防線徹底失去作用。

俄國赤軍開始大舉進入烏克蘭境內,在敵後工黨武裝的配合下,迅速向西部開拓,一時間整個烏克蘭的局勢迅速糜爛,出現了一潰千里的情況,而基輔等城市也出現了大量烏克蘭政府高官逃亡國外的情況。

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1章 坦噶港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79章 總部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011章 借錢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31章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章 穿越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1372章 平原省第7章 擴大生產第531章 兵城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450章 摻沙子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請假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60章 革新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520章 發電廠第320章 雙標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475章 鋼鐵第34章 動員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156章 軟刀子第1377章 賄賂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1450章 摻沙子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547章 登陸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28章 開端第320章 雙標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71章 “萊茵”市第861章 分贓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96章 接見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11章 輸血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72章 備戰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041章 新農業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47章 準備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40章第986章 農民進城
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1章 坦噶港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79章 總部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011章 借錢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31章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章 穿越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1372章 平原省第7章 擴大生產第531章 兵城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450章 摻沙子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請假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60章 革新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520章 發電廠第320章 雙標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475章 鋼鐵第34章 動員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156章 軟刀子第1377章 賄賂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1450章 摻沙子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547章 登陸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28章 開端第320章 雙標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71章 “萊茵”市第861章 分贓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96章 接見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11章 輸血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72章 備戰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041章 新農業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47章 準備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40章第986章 農民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