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

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

“這是什麼東西?”第二十四屆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看着秘書送到桌案上的文件說道。

“總統先生,夏威夷王國發生了政變,我國商人羣體推翻了夏威夷王國並且成立了夏威夷共和國,但是現在他們遇到了麻煩,所以向我們求助。”

克利夫蘭十分不悅的拿起文件讀了起來,雖然國內不少人對夏威夷有所圖謀,尤其是民主黨內部呼聲最高。

但作爲民主黨的拉塞爾總統顯然不在其中,因爲在外交方面克利夫蘭主張本國繼續對外採取孤立主義政策,反對領土擴張,反對兼併夏威夷。

沒有錯,克利夫蘭是旗幟鮮明反對美國兼併夏威夷的,當然,雖然對夏威夷無感,但克利夫蘭明顯也不是老好人,在美洲和太平洋(主要是遠東帝國和日本),克利夫蘭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並且積極推動美國在相關區域的勢力擴張。

最典型的就是強迫英國接受委內瑞拉邊界爭議仲裁,而前世克利夫蘭還在遠東帝國和日本戰爭中站在日本一方,公然支持日本,並以“保護”美國傳教士、僑民的“安全和商業利益”爲藉口,派海軍陸戰隊進駐遠東帝國京師和天津一帶。

當然,所以克利夫蘭雖然反對國內兼併夏威夷的論調,但如果一帆風順,自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他們的行爲,但是現在夏威夷的商人們顯然是惹出了麻煩,現在纔想起來找他“擦”屁股,這種做法令他很不爽。

“哼!”克利夫蘭冷聲道:“這個所謂夏威夷共和國之前可沒有和我們通氣,現在讓我們收尾可就不容易了,尤其是東非並不是一個弱小國家的情況下。”

他上任時,東非剛剛結束南非戰爭,成爲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對於東非這樣一個大國興起,實際上美國是比較歡迎的,畢竟這個時候美國也在低頭做小,雖然經濟反超英國,但是依舊被英國死死壓制。

很多國家都是如此,在一個霸權主義盛行的時代,實力弱的國家自然希望有國家能分擔自己面對霸主的壓力,東非和美國實際上都是英國壓制的對象。

“這次夏威夷政變是我們駐夏威夷王國公使發起的,他除了要求我們本土出兵收復可愛島之外,同時要求政府通過將夏威夷併入我國版圖的法案。”秘書在一旁說道。

克利夫蘭則說道:“這件事沒有商討的餘地,作爲美國人的,我們要以嚴格的道德標準和正義感反對這種侵略行爲,更何況這次還牽扯到東非這個第三方國家,本來我們的國際名聲就不太好,如果學習東非恐怕會變得和他們一樣臭名昭著。”

克利夫蘭說的一點也沒有問題,霸權不僅僅在軍事層面,英國在世界輿論的引導力也是頂流的,像美國“暴發戶”,東非“野人”,普魯士“蠻子”,都不是什麼好詞,但在世界範圍卻廣泛被接受,而這些輿論上的壓制都是作爲世界霸主的特權,就有些像前世美國指定“自由民主”一樣,誰不符合“美國的自由民主”,就會被美國和其馴養的西方國家和走狗瘋狂撕咬。

像法國之所以能獨立於英國之外,那就是因爲法國當前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力非常強大,兩國主導了世界殖民體系,同時主導了世界的文化和輿論霸權。

所以在南非戰爭戰後,東非的國際名聲可以說更是狼藉一片,“專制,殖民,野蠻,奴役”各種好詞不要錢一樣撒在東非人身上。

對於這些名詞,恩斯特欣然接受,19世紀不是21世紀,要是反過來全世界褒獎東非那纔是最可怕的。

當然,因爲戰爭原因東非暫時取代美國成爲英國的第二號“仇恨”對象,實際上並不算太突出,畢竟英法之間的矛盾比之東英之間更加突出,南非戰爭英國不佔優勢,但也不算戰敗,而且東非的綜合國力暫且對英國造不成威脅。

美,德兩個工業極速發展的國家,纔是英國的心腹之患,尤其是威廉二世主導下的德國,未來會越來越吸引英國人的火力和敵視。

說句心酸話,東非的工業產品除了幾個主要扶持的重要行業之外,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非常弱,這也是英國並不把東非放在眼裡的主要原因。

克利夫蘭的話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在原歷史上他也是這麼做的,在原歷史的1893年12月,克利夫蘭遞交美國國會的諮文中,他要求國會“以符合美國人的榮譽、正義和道德”的方式,協助夏威夷王國的政權,這使得美國正式吞併夏威夷的時間一直拖延到1898年。

現在克利夫蘭只不過藉着東非的由頭,將他原歷史上做過的事再做一遍,而且這樣一來還能省掉不少麻煩。

歷史上克利夫蘭否決吞併夏威夷之後,美國報紙頻頻指責克利夫蘭未能將美國版圖擴大,但他始終堅持自己所認爲正義的立場。

而現在東非出現,反而使得同樣的做法完全可以避免國內部分人的不滿,畢竟有東非可以分擔火力。

秘書在一旁不安的說道:“總統先生,那夏威夷共和國怎麼辦?而且就算我們不支持夏威夷共和國這個非法組織,難道任由東非人吞併整個夏威夷島!”

他的話確實引起了克利夫蘭的擔心,克利夫蘭不支持美國吞併夏威夷不錯,但也不意味着要將夏威夷的勢力讓出來。

尤其是夏威夷這個重要位置上存在其他國家勢力,這勢必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克利夫蘭是支持美國大力發展海軍力量的,加上他民主黨的身份,所以對外擴張是支持的,只有夏威夷是個例外,現在東非把夏威夷局勢攪的更加混濁,所以和東非交涉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不要,你也不能搶,這就是克利夫蘭的態度,實際上克利夫蘭如果在夏威夷羣島的態度沒有那麼一點“自相矛盾”,也就不會有這些麻煩。

“聯繫東非駐美大使館,我們需要和東非官方進行溝通,東非畢竟是一個大國,我們不可能和他們爲了夏威夷發動戰爭,但也不可能將夏威夷羣島拱手相讓。”克利夫蘭說道。

現在的情況,不單單是克利夫蘭以及夏威夷共和國各自態度怎麼樣,還要看東非這個第三方國家的態度,畢竟東非如果不同意撤軍,克利夫蘭和夏威夷共和國的想法也無從實現。

這個對於克利夫蘭來說是最棘手的,他完全是被夏威夷共和國道德綁架,畢竟夏威夷共和國完全是島上美國公使和商人羣體的單獨行爲,並沒有得到他的授權,但這些又是自家人不能放任不管。

同時,東非這個因素加入進來,處理不好就是國際糾紛,所以探明東非政府的態度,對於克利夫蘭而言是最重要的。

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2章 挖牆角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981章 捷徑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524章 幸福第1011章 借錢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3章 在柏林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998章 貝拉市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1092章 菜市場第1474章 人口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272章 犀牛園第1325章 卡塔爾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03章 威脅第403章 撤資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22章 卡賓達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章 穿越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99章 結款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81章 “火車頭”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53章 借款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231章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230章 水權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64章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75章 大逃亡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222章 體面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71章 戰鬥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503章 縱火案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551章 交涉第822章 卡賓達
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2章 挖牆角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981章 捷徑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524章 幸福第1011章 借錢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3章 在柏林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998章 貝拉市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1092章 菜市場第1474章 人口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272章 犀牛園第1325章 卡塔爾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03章 威脅第403章 撤資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22章 卡賓達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章 穿越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99章 結款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81章 “火車頭”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53章 借款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231章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230章 水權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64章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75章 大逃亡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222章 體面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71章 戰鬥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503章 縱火案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551章 交涉第822章 卡賓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