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與時俱進

“這羣瘋子!”

“義診?”

“免費?”

簡直是駭人聽聞,實際上良善醫生,無論出身,都是一樣的,東方有義診的優良傳統,西方也有那種治病不要錢的聖人,醫生裡總是有好人的,但是東非中醫的義診形成了制度化,這種搞慈善的行爲,讓德意志醫生們很有感觸,不屑,嫉妒,崇拜,感慨……不一而足。

東非的中醫們對於德意志醫生的看法倒是無所謂,現在他們就想給中醫爭口氣,不能讓老祖宗的東西丟了,不僅不能丟還要發揚光大。

爲了發揚光大中醫,以李格爲首的東非中醫協會也就成立了,當然,是和恩斯特報備過的,也就是恩斯特,要不然在一個德意志文化國家,很難過關,就比如印度那些雜七雜八的醫學流派,恩斯特肯定不會批准。

東非中醫下鄉義診,這種自發行爲,東非政府是相當支持的,東非缺人才,醫生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缺人才資源。

“李會長,你還在看那本《細胞學》呢?”

“是啊,魏佬!不管承不承認,顯微鏡下那些微小生物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中醫生不能裝作看不見,時代發展,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世界,所以中醫更應該好好補課,把這門學問發揚光大下去。”

“你說的也是,當初我在那種實驗室裡透過顯微鏡看到我們皮膚上細胞和微生物的震撼真是無以言復,衝擊了我的世界觀,可以我年紀大了,要不然一定和你們一起,鑽研中醫的新道路。”

“呵呵,伱也就是嘴上這麼說,實際上心裡比誰都着急,我可是看到了,前幾天你還拿着西醫的那本人體解剖書籍看了一宿呢。”

被揭了短,魏晉也沒有說話,作爲一個傳統老中醫,也是有些風骨的,當然,在東非接觸了西方的科學後,魏晉內心大爲震撼,同時也爲中醫的發展憂心忡忡,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晉也打算爲中醫發展謀求後路。

李格算是東非新中醫的奠基者之一,他們本來在遠東就有比較成熟的行醫經驗,水平可能算不上頂級,但也是第一梯隊,畢竟遠東帝國也是好面子,不能給東非送什麼濫竽充數的玩意,當然,這也是東非敲打過後的結果,要不然按照遠東帝國官僚的德性,說不定真往東非送些騙子糊弄糊弄,可惜恩斯特太瞭解他們了。

“魏佬,你也不必有什麼心裡負擔,我們這些人身上的任務重,學習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這一點我是知道的,你也知道我擅長外科,在看了西洋人對人體結構的研究後,我發覺我們確實確實落後了太多,他們甚至把每根血管都能畫的相當清楚,這一點和我們的經脈很相似,但是論嚴謹,我們缺乏一些,而治病本來就是嚴肅的事,所謂失之毫釐,繆以千里。”

無怪乎魏晉時刻把西洋人掛在嘴邊,實際上自從上了東非這條賊船後,想下也下不去了,回到遠東還要被一些老學究戳脊梁骨,所以乾脆把家人接到東非過日子,在這裡,醫生是個值得尊敬的職業,有些社會地位。

當然,遠東的一些習慣也改不掉,畢竟他年齡大了,有些東西就是比較固執,不像李格爲了東非中醫事業的發展,心安理得的拿了東非國籍,還起了個德語名字,不過就是他名字的拼音,掉了個,名在前,姓在後,方便在東非活動。

“李格,聽說你最近在搞那個什麼中藥製劑改革,怎麼樣?有成效麼?”

“就那樣吧!實際上傳統中藥還是最適合直接煮,不過現在是工業化時代,未來中醫藥想打入市場,就必須也走上一遭,所以我也就琢磨着把中藥製成小藥片,或者膏藥貼。”

“會不會影響中藥效果?”“影響肯定是有的,有好有壞,有的製成藥劑後效果更好,有的反而廢了,不過中藥方多,也不怕折騰,我們就是隨便從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藥方裡找找,都能找到寶貝,這一點其他醫學沒有一個能比上我們的。”李格有些得瑟的說道。

“而且,你不知道,王儲殿下,那裡就有不少寶貝,我和他提到藥方的時候,他帶我看了他的藏書,你知道麼?很多都是歷代皇家醫學典籍和中醫古籍的孤本!光是那些書籍就足夠我發掘一段時間的。”

“王儲還對中醫感興趣?”

“不好說,不過他收藏的東方典籍和古董,那真是琳琅滿目,光是醫學書籍就存了兩個倉庫。”

這倒不是恩斯特浪費,自己的那些書籍可都是收藏品,古董,所以存放要求高,自然不能和普通圖書館一樣把書往書架上一放就不了了之,還要有專業人士進行保養,防止蛀蟲,鼠害等破壞。

“既然王儲對這些古籍這麼寶貝,他能讓你隨便翻動?”

“那當然不可能,不過王儲也說了,書是給人看的,是傳遞知識的媒介,所以他專門讓我找人謄抄,希望對咱們有所幫助。”

恩斯特當然是希望東非醫學事業能夠有所發展,而李格這羣中醫生自帶乾糧投入新中醫事業,那自然要扶持一下,反正東非不會虧,而且有了李格等人的協助,東非註冊了一大批醫藥專利。

現在東非中醫是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李格主導的創新道路,還有一條是不願意接受現實的守舊派。

不過恩斯特無所謂,各有各的優缺點,李格的新中醫基本上就是結合現代科學對中醫進行現代化改造,遇到的問題實際上和現代醫學一樣,初期道路是坎坷的,不過比西方傳統醫學向現代醫學轉變要順暢的很多。

畢竟中醫的文字記錄太多了,哪怕只有百分之十是有用的,也不是西方傳統醫學能相提並論的。

東非的西方現代醫學發展目前也是順風順水,不過因爲東非時間短的原因,更多以臨牀實驗爲主。

至於理論創新和科學研究主要還是在歐洲開展,歐洲的實驗室和研究所有成果後,就在東非實驗結果。東非有龐大的黑人羣體,所以找尋病患作爲實驗對象試藥還是很簡單的。

也正因爲如此,東非西方現代醫學的臨牀醫學才能快速發展,畢竟實驗素材多,當然,不僅是西方現代醫學,其他醫學也因此沾了光。

可以說,黑人爲東非醫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起到了小白鼠的作用,而且比小白鼠可靠的多了。

當然,也不能說東非殘忍,試藥和手術對黑人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尤其是這個時代,像西非的那些土著如果受傷和生病,基本上只能等死,想有人醫治都不可能。

這一點就像前世的印度,他們當然知道西方把印度當做試藥廠,但是依然甘之如飴,這種事是你情我願的。

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36章 間諜第1027章 合金鋼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525章 血清第930章 漢薩省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536章 間諜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88章 換師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60章 革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574章 服軟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64章第144章 貿易第555章 羞辱第616章 行蹤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255章 五五開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53章 送酒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531章 兵城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563章 熱心腸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52章 夏威夷第647章 準備第336章 東非菜?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72章 心態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57章 探險隊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95章 納塔爾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
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36章 間諜第1027章 合金鋼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525章 血清第930章 漢薩省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536章 間諜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88章 換師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60章 革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574章 服軟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64章第144章 貿易第555章 羞辱第616章 行蹤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255章 五五開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53章 送酒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531章 兵城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563章 熱心腸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52章 夏威夷第647章 準備第336章 東非菜?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72章 心態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57章 探險隊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95章 納塔爾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